您的位置 首页 > 装修房产

【重庆爱空间】漫步上海第一花园马路:他们如何用艺术激活社区?

上海神话共同体起源于公元970年建成的法币禅寺,附近有“花园路”的美誉的神话。

新华路散步着诸多别墅洋房、文化机构、名人故居,可谓是藏龙卧虎之地。秋日的上海可能是最好的季节,清风徐徐,两侧的梧桐渐渐泛黄,让此处更显古朴和雅致。

上海新华路



近日,新华社区迎来了一群“不速之客”。

喝一杯咖啡,坐在艺术家搭建的岗亭里阅读一个个普通居民关于时间的心情密码;在街边的道路上,寻找老上海滩复古黄包车的踪影;参与一场由艺术家发起的拍摄计划,让自己的肖像成为社区展览的一部分;在熟悉的面馆前,用夹娃娃机获得人生中的第一件艺术“收藏”……

事实上,这些具有参与感且非常接地气的作品是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细胞计划”的在地创作。

李怒《寻找新华路》,2021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新华社区公共艺术项目“细胞计划”

薛雨璇、邹紫薇《要精神,不要乌苏!》,2021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新华社区公共艺术项目“细胞计划”

黎光波《情绪记录馆.新华社区》公共情绪空间,2021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新华社区公共艺术项目“细胞计划”

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以“城市艺术化,艺术生活化”为目标,自2015年起已成功举办三届。2021年空间艺术季的主题是“15分钟社区生活圈-人民城市”。

自于2014年10月份首届世界城市日论坛上,上海提出“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概念以来,构建15分钟社区生活圈就成为上海城市建设的一大热点。

新华社区各处张贴着构建“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海报 摄影:Lynn

所谓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即以15分钟为时空尺度,以人的活动和需求为核心,通过居住、就业、养老、医疗卫生等不同功能的有机组合,在生活圈这一空间范围内生产、生活、休闲等基本需求都可以得到满足。在这样的背景下,新华社区作为上海市第一批试点社区之一,最早启动了“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并且在行动路径、风貌人文、空间品质、社区治理等方面建成了一批颇具示范性的项目。

Tango《日常风景》,位于新华社区的艺术作品

每年的城市空间艺术季中,公共艺术作品都是大众关注的话题。不过今年有所不同的是,空间艺术季的主题更侧重于社区与艺术的融合,以及市民游客参与创作的过程。

王令杰、郝经芳《想要做点什么又什么都不想做》,位于新华社区的艺术作品

本届城市空间艺术季公共艺术单元的“细胞计划”以“艺术介入社区”为核心理念,区别传统的公共艺术以视觉性、物质性呈现作品,更强调艺术与生活、社区、人群之间的关系。在“细胞计划”的在地创作单元,策展团队带领6-7组艺术家群体深入社区、为新华社区创造了独一无二的作品。他们希望艺术像细胞一样,鲜活地慢慢进入社区,在社区中“跨文化”地沟通与合作,使得不同阶层、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发生链接,从而扩展艺术和社会的关系。

在当下,艺术介入社区仍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围绕介入的方式、介入的倾向、介入的有效性同时伴随着很多热议。“细胞计划”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鲜活的案例,一次讨论的契机。

“细胞计划”漫步

作为“2021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新华社区的公共艺术板块,“细胞计划”分为“生活间隙计划”和在地创作两个部分,前者将一系列公共艺术置于新华社区的各个角落,与当地空间产生对话;后者则邀请本地居民共同创作,构建共同体记忆。这些作品分别散步于新华路、番禺路、法华镇路、香花桥路、幸福里等公共空间。本文聚焦于“细胞计划”的在地创作板块,与你一起走进艺术家与社区居民共创的点滴瞬间。

《在时间里相遇》

Stories about Time

罗珂、杨方伟《在时间里相遇|Stories about Time》

《在时间里相遇 / Stories about Time》是一件由建筑师罗珂和艺术家杨方伟共同合作的装置,它位于香花桥路新华路路口花坛间。整个装置的灵感来自于成都的府河和南河交汇之处的合江亭,建筑师罗珂希望人们可以进入装置内部休憩、偶遇作品。艺术家杨方伟则从时间出发,寻找关于时间的载体。

《在时间里相遇|Stories about Time》工作坊现场

有趣的是,该作品通过扭蛋机与社区的参与者展开互动。扭蛋里的两组词语,一组指向时间,另一组指向情绪。参与者通过抽签配对,描述彩蛋字条上特定时间、情绪的情境。当我们走入这一装置的同时,也阅读到参与者们形形色色的有关于时间和心情的故事。

罗珂、杨方伟《在时间里相遇|Stories about Time》

这件在街头具有参与性的作品对杨方伟来说也是一次挑战。他首先需要说服的便是作品前Crossover咖啡店的老板Roger。“Roger一开始带有一些警惕,但是为了让他理解我们的意图,就把工作坊中开启记忆的‘小游戏’展开,现场和他互动起来。在这个过程中Roger好像被游戏设置的情景给‘击中’了,一种发自内心的理解让我们接下来的沟通变得很容易。那种忽然敞开的真实感,给了我非常深的印象。”

罗珂、杨方伟《在时间里相遇|Stories about Time》

在杨方伟看来,公共艺术的互动性尤其需要度的把握,太open了会显得苍白,过于严肃又没有参与度。“‘在时间里相遇’工作坊过程里,如果别人感受到你的真实,他/她们真实的状态就会自然展现,一旦内心敞开,很多遗失已久、意想不到的记忆碎片就会浮现出来,参与者常常在这种瞬间里和过去的自己‘相遇’,他们脸上会有那种久违的释然。”

《寻找新华路》

李怒《寻找新华路》

在具有历史感的新华路随意漫步,可以发现到处散落着复古黄包车的踪迹,它们让人追忆起老上海滩车水马龙的情景。

这其实是艺术家李怒的作品《寻找新华路》。以“新华路”命名道路十分具有中国特色,于是李怒萌生通过在车座靠背上的文字提示“您的家乡是否也有一条路叫做‘新华路’?希望您能告诉我它所在的具体位置,发送至:xinhuaroad@163.com”来阐释作品的创作意图,一方面可以起到宣传推广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激发起国人对新华路的共同记忆。

李怒《寻找新华路》

在李怒看来,人力车如同旗袍一样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烙印和城市的记忆。此次在新华路展示人力车,就是寻找有关上海的共同记忆,展示上海城市发展的变迁。如果说人力车代表的是老上海的“十五分钟城市生活圈”,它也提醒人们去注意新上海的“十五分钟城市生活圈”,这种变化也是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证据。

《情绪照相馆·新华社区》

黎光波《情绪记录馆.新华社区》公共情绪空间

在新华社区的一个公共空间,我们看到了一个有关社区居民肖像的展览。《情绪记录馆》是艺术家黎光波于2014年发起,一个以摄影作为载体的公共艺术作品。该作品以肖像摄影作为出发点,以“世间一切,尽在脸上”为核心主题,并衍生出“群体情绪系列”“人与物件系列”“肖像创作系列”与“个体情绪系列”等更不同主题,以此形成对“情绪”的整体理解。每一场展览都是创作者与当地居民进行的一场深刻互动。

黎光波《情绪记录馆·海上像》展览现场

此次“上海空间艺术季”期间,艺术家黎光波以《情绪记录馆·海上像》为主题,邀请大众走入他所创造的场域,组成一组向上海公众的情绪肖像作品,和一封封《写给上海的信》。这一次作品实施的过程中,黎光波又遇见了几年前在重庆、成都参与过《情绪记录馆》拍摄的老友,辗转几年,在一个全新的地方相遇,让他感慨万千。

黎光波“情绪记录馆”拍摄现场

黎光波“写给上海的一封信”现场

在黎光波看来,一个好的公共艺术应该在不同的时代、地域以及语境下,承担起创作者和观众之间情感链接的作用。“我觉得情感连接是一个创作者和观众、环境之间最重要的脉络,我喜欢在这个脉络下把我的思考,面对的问题,以及大家的疼痛感温柔地放进这一杯杯白水里,细细地品,品出不同的味道和欣喜。”

“情绪记录馆”与西西弗惜福阅历合作,征集365名陌生人生活中最重要的一张情绪影像组成公众影像日历装置

在“情绪记录馆”,摄影师黎光波同时与艺术家张钊瀛合作《扭出一个城市》,在未知社交扭蛋机装置里参与者可以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成为一个“城市”,自主再选择去拥抱一座全新的“城市”,通过扭动的方式,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情绪记录馆.扭出一个城市》未知扭蛋社交装置,黎光波《情绪记录馆》X张钊瀛

《24小时收藏室》

“收藏”听起来是一个非常具有中产趣味的概念,仿佛只有所谓的上流精英阶层才能与“收藏”挂钩。但艺术家张钊瀛却借助抓娃娃机这种充满童真的形式巧妙地将艺术收藏的概念与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相连。

张钊瀛《24小时收藏室》

和“寻找新华路”相似,《24小时收藏室》也散布在新华路的各个区域。在面霸粉馆,娃娃机里的玩偶被设计成不同的“菜品”;在“情绪记录馆”,是取材于艺术史名作的卡通玩偶;在Love Shelter,则是拥有着各种炫酷发型的娃娃......

张钊瀛《24小时收藏室》

在张钊瀛看来,一个作品如果只是常规地挂在或放置在艺术场域中,现场的观众容易胆怯,无法迅速介入,但如果是一个看似“熟知之物”,会让他们更容易介入。娃娃机则是一个很好的入口,在这里从一开始投硬币到最后得到藏品,就是一个不断“消费艺术家”的过程。只有亲身感受,才能以一个廉价的价格在一个艺术场域中得到也许是人生第一件“藏品”。在这里,社区文化成了可及的藏品,收藏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了解一个城市演变”的过程。

张钊瀛《24小时收藏室》

《要精神,不要乌苏!》
Love Shelter

《要精神,不要乌苏!》是由艺术家薛雨璇和邹紫薇共同创作的绘画影像作品,在番禺路233号岗亭中展出。作品中的“乌苏”是上海话,意思是邋里邋遢,来自于上海老阿姨们形容她们当年对于发型的追求,要精神不要乌苏,也体现了上海人民积极的精气神。同时,两位创作者从自身在大城市生活和打拼的经历和感受出发,希望建立一个分享“爱”的空间,这也是作品英文名称“Love Shelter”的由来。

作品展出的这座岗亭本来是为附近居民共享的信息交换场所,但年轻人却很少参与到社会事务与社交当中,所以艺术家从发型这个微小的设计入手,聚焦于两代人背后的故事。

在工作坊的实施过程中,艺术家分组在街道上观察与社区居民交流,并让他们速写出随机遇到的好看的发型,回到场地里进行故事与图画的分享。所有的参与者共同构建起了一种居民对于生活的感知。岗亭桌面上同时有一台老人用的DVD播放机,里面录制了参与者在社区中与小孩子互动的有趣经历。“我们希望这个空间可以变成一个对年轻人来说短暂的安全空间,一个在繁忙街道上能有趣味,感受关注的放松场所。”

“天涯若比邻 ”

与其他散布在新华社区的在地创作不同,“天涯若比邻 ”是由戴陈连主导的一场城市“戏剧”。该城市剧场计划通过两个章节呈现,第一章节“共同的记忆”通过工作坊的形式招募社区居民和表演爱好者。参与者们以新华街道、番禺路、安西路、法华路的共同记忆为灵感来源,制作纸影戏道具,编排训练,并形成演出,演出最终邀请社区居民和参与者的家人一起观看。

戴陈连“天涯若比邻 ”城市剧场

这是一部无声的戏剧,素人表演者们举着自己制作的皮影依次上台亮相,从雨滴到金鱼到小狗到树木再到各种神话中的人物,这些色彩浓郁、充满童真的皮影被组合成不同的形式和场景,留给观众无穷的想象。从二十岁左右的年轻学生到上至七十岁的老人都沉浸在表演所带来的欢乐中。

在现场,我们与参演者之一唐阿姨展开交流。今年已经68岁的唐阿姨目前是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的一名志愿者,在此之前,她曾是PSA前身上海南市发电厂的一名工人,退休后她便“献身”于当代艺术的事业中。唐阿姨觉得,艺术是无止境的,从接触艺术的过程中,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快乐。

戴陈连“天涯若比邻 ”城市剧场

第二章节“居民”,通过工作坊、志愿者招募的方式,选定三个社区居民、艺术家和工作坊参与者一起去帮助这三个居民未实现的愿望。艺术家希望借这次社区项目“一个演出”和“三个愿望”聚集对上海历史街区有共同记忆的市民,同时用表演开启剧场和社区居民的联系,为城市的发展带来新的记忆。

艺术如何有效介入社区?

公共艺术在近年来开展地如火如荼,从遍地开花的大地艺术节到各大城市具有创意性的公共艺术项目,无论是引发万人空巷的观展热潮还是争议,都体现了公共艺术在人们的生活中正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香港维多利亚港出现的巨型KAWS公仔



当公共艺术与社区相结合,就不得不考虑到社区的特殊属性。作为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生活单元,社区强调情感连结、文化维系力和内部归属感的获得。当艺术介入社区,能够为社区带来什么?艺术能否激发社区中人的日常生活的想象力和归属感?如何衡量艺术介入的有效性?这些命题仍值得我们不断深化和探讨。

沈烈毅《跷跷板》,位于新华社区的艺术作品

从这次的“细胞计划”出发,我们与展览的三位策展人展开对话,他们分别从自身实践出发与我们分享了这次策展的理念——他们对于公共艺术的理解,以及一个好的在地创作需要符合哪些标准。

在策展人王麟看来,艺术作品在社区的呈现,首要要让作品与观众有更近的距离,零距离,甚至干脆让观众变成主角。如何连接与呈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成为此次策划最优先考虑的要点。

无论是黎光波“情绪记录馆”通过现场拍摄的方式与社区居民的互动,还是戴陈连“天涯若比邻”的剧场中直接让不同年龄的居民登台表演,又或是通过在张钊瀛“24小时收藏室”以抓娃娃的娱乐方式获得一个与美术史或者老上海相关的记忆。“我们所在做的,不再是让观众来‘观看’艺术,而是‘参与’艺术。”王麟说道。

张钊瀛《24小时收藏室》

策展人王澈在做“细胞计划”之前,对新华社区进行了深入考察和了解,包括这条路的历史、人文、现状等。王澈认为,新华路承载着中国人的共同记忆,在这条路上游走、散步时更容易展开想象和思考。所以他以“走过新华路”为主题,从一种轻松的感知中介入这次策展。

在王澈看来,公共艺术的“公共”在尺度上很难把握,很容易就出现作品只是在公共空间摆放的结果,或者变成可有可无的事物。公共艺术应该从“谁的艺术”的层面出发,与当地的历史、人文、地理、现实等任一方面持续发生关联,能够生长成“共同的艺术”才算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公共艺术作品。

一个好的在地创作,首先需要邀请有经验或者长期在这个方向上思考的艺术家,这是最基本的标准。这次的参与者李怒就是一位非常具有公共意识的艺术家;其次,要尽可能把自己融入到街区中,从想象、身体感知到生长和讨论出一个方案,一系列的创作是在“在地”发生,并不只是概念性、文本性的介入。

李怒《寻找新华路》

“细胞计划”的另一位策展人张晋同时也是成都“100公里”项目的发起人,在公共艺术领域有着丰富的实践。张晋认为,美术馆系统有着严格的筛选机制和容错机制,其观众大多数亦是由社会“精英”构成。当作品被放到城市公共空间的时候,作品的评价体系也随之发生改变。如何向每一个路过的人解释说这是艺术,这是在承担公共艺术项目时首先面临的挑战。

“一个好的在地创作,既不是艺术家自以为是的个人精神体操,也不是为了讨好社区观众而刻意设置游戏规则,一切自然而然,这样,作品就具备了生长性。”张晋说道。

罗珂、杨方伟《在时间里相遇|Stories about Time》

其实对于熟悉艺术史的人来说,谈到艺术与社会介入并不会陌生。20世纪90年代初就见证了一股当代艺术“社会转向”的风潮。艺术家开始纷纷走出工作室,深入人群和社区,甚至于消解艺术家的身份,以介入和反思的过程生产出一批社会介入式的艺术。这既体现了艺术创作边界的不断推进,也是社会日渐民主化的体现。

步入当下,艺术家更是以各种天马行空的创作介入到社会中。城市更新的进程无疑为社会参与式的艺术提供了温床,尤其是当构建“15分钟社区生活圈”成为城市标榜的一种态度和目标。

谭勋“自然系列”,位于新华社区的艺术作品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新的人群在城市中出生和成长,他们需要一个有边界、有温度、有丰富内容的社区作为长大后的精神归属地,文化艺术在这个空间中能提供非常重要的情感链接。”王澈说道。

张晋则用人类学家项飙所提出的“消失的附近”类比这次的实践。“‘附近’就好比15分钟社区生活圈。要营造好附近,公共艺术/参与式艺术是必不可少的,但也不必为此夸大艺术的力量,它可以起到一个社区催化剂的作用。”

王麟认为,此次驻地艺术创作是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新迈出的一步,它需要时间的发酵,需要第二次、第三次甚至更多次的实践来让当地居民来了解和参与。介入式的当代艺术创作不太可能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它需要慢慢地渗透。此次策划也是希望以艺术家个体项目形成鲶鱼效应,在让社区居民了解当代艺术的不同表达方式的同时;让艺术家与社区居民,到居民与居民之间,在秋分时节感受人与人之间的温暖联系。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