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华
京剧《大保国》 《探皇陵》 《二进宫》是以唱功为主的优秀传统戏剧,围绕王室政权争夺展开。
夺皇权和保皇权的斗争虽然很激烈,但上场角色不多,集中在生、旦、净三个主要人物身上。这个戏从头唱到尾,音乐伴奏也来劲,百十分钟乐队不停,因而也被观众戏称为“中国歌剧”。遇到生、旦、净行中的好演员联袂演出,观众算来着了,所以这是一出叫座的好戏,一百多年来久演不衰。到了春节,各京剧院团都把这三折戏连演,往往易名为《龙凤阁》,作为春节的应节戏,以飱观众。这出戏讲明穆宗(朱载垕)死后,太子年幼,其母李艳妃垂帘听政;其外公太师李良,欺骗李妃,假说将江山让与他坐上三年五载,李后当即答应,择日拟将江山让与其父执掌。定国公徐彦昭、兵部侍郎杨波,于朝堂上言词谏阻,李艳妃执迷不听。君臣在龙凤阁上争辩多时,不欢而散(此为《大保国》情节)。徐彦昭苦谏李妃未能见效,乃拜谒皇陵,哀叹哭诉于先帝陵前。此时,杨波的义子赵飞搬来杨家子弟兵,共同保卫皇朝(此为《探皇陵》情节)。李良谋朝篡位之心显露,封锁昭阳院,使之变成寒宫,李妃方悟其奸,独居悔叹。徐彦昭、杨波二次进宫进谏,李妃恳请徐、杨保国,托以重任。后杨波率子弟兵斩李良,靖国事(此为《二进宫》情节)。
从情节来看,本剧是明代一桩外戚欲政变和朝中大臣反政变的宫廷戏。斗争还相当尖锐!李艳妃和徐、杨在宫殿上言词激辩对抗,可谓针锋相对。然而,这出戏闹得这么热闹,翻开《明史》细检,关于此案竟无只字片语,到底是何原因?其实,如将出场人物与史对接,还是事出有因、有迹可循。
一 李艳妃、李良的历史原型:
德性严明李太后 小人得志武清伯
戏中的老王爷是明朝中晚期的明穆宗朱载垕。他在位仅有七年,历史上对他的评价还不错。主要是他不大管国事,一切军国大事都交给几个有本事的大学士,如高拱、徐阶、张居正等,文官内阁很好地维持了政府的运转。但他寿命不长,三十多岁就晏驾了。
明穆宗后宫佳丽虽多,有两个女人最重要,一个是陈皇后,正宫娘娘,无所出;再一个便是戏中的李妃。她原本是陈皇后的婢女,被穆宗临幸后,生下两个男孩子、一个女孩子。男孩子老大名朱翊钧,即是戏中在李艳妃怀中的那个娃娃。不过,在历史上,朱翊钧在父皇晏驾时早不是襁褓中的婴儿,而已经是十岁的幼童了。为什么在戏里要设计成他还是个娃娃呢?这个考虑主要是为了演出效果,毕竟旦角怀里抱着一个喜神(娃娃),总比领着一个十岁的儿童要省事得多,同时也为那场舞台上的虚假政变增添了可信成分!
《明史》上的李妃,生了儿子以后,最后和陈后一样,并列为皇太后。按史书上说,她是山西翼城人,出生在通州,是普通农民的女儿,万历皇帝登基后,母以子贵,她被封为慈圣皇太后。她可不像这出戏里的李艳妃,处处考虑娘家的权力、利益,这与真实的李后大相径庭!李太后出身微贱,做人比较低调,特别是对做了皇帝的万历,要求是很严厉的。
《明史》对李太后这样评价:“后性严明。万历初政,委任张居正,综核名实,几于富强,后之力居多。”万历初年,明朝政治清明,经济发展,这固然与贤相张居正济世富民的措施有关,但与李太后对张居正的鼎力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李后笃信佛教,现尚存于西城区的长椿寺,便是李后所建。“长椿”是万历亲自题写,为祈福母亲长寿。现长椿寺历经五百年而格局依旧,今为宣南文化博物馆。
皇上的姥爷、李后的父亲,是不是也如戏台上的谋夺皇位之李良一样呢?其实,明朝的外戚不像汉朝、宋朝那样权势滔天,本不具备谋夺皇位的能力。李后的父亲叫李伟,出身寒门,与其女不同,李伟的性格贪婪,爱财如命,是个小人。他被封为武清伯,虽只是第三等的爵位,但他却借此大肆搜刮财产,修建别墅名苑。如今清华大学所在的清华园,当初就是李伟的一个消闲别墅。
李伟还干了不少坏事,多次挑衅贤相张居正一派,幸李后拦阻未果。但万历十年(1582年)张居正死后,李伟这一伙人在万历耳畔进谗言,终致张居正被满门抄家。故此,舞台上给李伟画了个白脸沫儿。虽然他不曾搞政变,但把他刻画成一个大奸臣,也不算冤枉他!
二 徐彦昭、杨波的历史原型:
六代世袭定国公 三朝元老杨太傅
那么,忠良的徐、杨二家,在历史上有没有对应的人物呢?最常见的说法是,徐彦昭是明初开国元勋徐达的子孙。徐达和常遇春都是明太祖朱元璋手下功劳最大的武将,他率兵攻入大都,灭亡元朝,被朱元璋封为魏国公,死后追封为中山王。在戏中,徐彦昭为什么称自己为“定国公”呢?原来徐达有四个儿子,长子徐辉祖袭爵,“靖难之变”中反叛燕王朱棣,后被禁锢家中,抑郁而亡。四子朱增寿却和朱棣是一伙,“靖难之变”中暗助朱棣,却被建文帝知晓,遂被杀。朱棣称帝后,特封朱增寿后世为“定国公”。永乐帝迁都北京时,定国公这一支的后人,也随着北迁北京,朱棣特意在西城为他们营造了府邸,不过这座府邸却没能保存至今,如今只遗留下“定阜街”这样一个街道名称。“定阜”就是“定府”,定阜街就是当年的定国公府第门前的街。这出戏中的徐彦昭,就是朱增寿这一支的子孙,一般都说他是朱增寿的七世孙,也就是第六代世袭定国公,名叫徐延(彦)德,一生并没有任什么重要官职,只拿俸禄、无所作为。
相对应的,戏中的老生杨波却是个很真实、很了不起的人物,指的是明嘉靖年间的名臣杨博。这个人于《明史》有传,山西蒲州人,嘉靖八年进士,本是文官,从户部主事做起,但后来几十年致力于明朝的国防,差不多一直在兵部,保边安民,做出很大的成绩。后来,杨博成了兵部尚书,多次战胜蒙古骑兵的入侵,安境保疆,使“九边宴然”。万历初年,杨博以礼部尚书兼理兵部事致仕,可见其在朝廷中的重要性。《明史》这样评价他:“临事安闲有识量。出入中外四十余年,始终以兵事著。” 万历二年(1574年),杨博去世,年六十六。获赠太傅,谥号“襄毅”。
三 最显唱工的一出戏:
生旦净鼎峙争强 龙凤阁唱响新春
讲完了历史,再来说说京剧舞台是何时出现了《二进宫》这出戏。据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刊本《都门纪略》记载,和春班陈花脸擅演《二进宫》徐彦昭,大景和班杨五擅演《大保国》李艳妃。清咸丰十年至十一年(1860-1861年),咸丰帝奕詝在热河行宫昼夜笙歌不断,共演出昆、弋、乱弹(即皮黄)三百二十出戏,乱弹一百出,其中即有《二进宫》《大保国》,《二进宫》还演了多次(见朱家溍《故宫退食录》)。由此可见,这出戏中的《二进宫》《大保国》至少在清道光年间便已登上京剧舞台,咸丰时已经是非常受欢迎的剧目了。
从内容上看,这出戏情节简单,缺少波澜迭起、翻天覆地的变化,却流传后世,数百年不衰,其原因为何?戏剧史家徐凌霄曾高度赞扬《二进宫》道:“此戏虽是一短出,却结构严谨,无一懈笔……老生、正旦、大净为唱工之主要角色。有在一剧中某角独重者,有两角并重者,亦有三角合演而中间杂以穿插可资休息者。若夫三重角合于一短出,鼎峙争强,切实比赛,则《二进宫》为唯一之选。”《大保国》《二进宫》是生、旦、净均以唱工取胜。而《探皇陵》,又是以正净的唱工为主。三折戏,念白、身段都很少,所以生、旦、净都必须有好嗓子,同时这三个演员调门要一致,其中若有一个演员够不上“调门”,也是不能合作唱这出戏的。所以业内有“文怕进宫”一说。在这三折戏里,[西皮][二黄]的各种腔调、各种板式都应有尽有,形式也多种多样。所以徐凌霄肯定地说:“可谓中式歌剧之代表。”诚然,近二百年来,这出戏培养了众多以唱工见长的优秀演员。
清光绪年间,无论清宫中还是民间,都盛唱这出《龙凤阁》。不过,那时京戏中还没有《探皇陵》,主要是唱《二进宫》。清末民初,谭鑫培与陈德霖,还有崭露头角的王瑶卿、金秀山及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由操胡琴而改为正净的裘桂仙(原名荔荣)等合作演唱《二进宫》,观众向隅。民国初年,梅兰芳崛起,与言菊朋、金少山三人联袂在上海演出该剧。梅腔圆润华丽,言腔行云流水,金腔穿云裂帛,一出《二进宫》,震动上海滩。
把《探皇陵》合入那二折中,成为《大·探·二》,是1938年谭富英、王泉奎、陈丽芳在吉祥戏院联袂上演全部《龙凤阁》。另有一说,1941年杨宝森从王瑶卿处获得梆子班之《忠保国》剧本,拟与王泉奎等排全本《龙凤阁》,最后一折为《斩李良》。六十余年前,北京京剧团的谭富英、张君秋、裘盛戎联袂演出的《龙凤阁》,则为最高水平的唱工戏。
近些年来,北京京剧院的一些优秀青年演员,很好地继承了老一辈的衣钵,每逢春节都上演这出脍炙人口的应节戏。今年正月初一,北京京剧院优秀青年演员郑潇、杨少彭、王越(特邀)等,就将在上海美琪大戏院演唱这出《龙凤阁》。
编辑: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