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装修房产

【乐清光电开关】工业投资和用电量逐渐恢复增长 乐清逆势“复燃”秘诀何在

正泰系生产线。

倘若从太空的卫星上遥望浙南的乐清,卫星上的红外线传感器足以敏锐地察觉到,除了自然温度在升高外,企业生产也在让这里的地表温度明显提升。

今年4月,乐清工业用电量比去年同期增长11.83%。作为曾经的新冠肺炎疫情重灾区,在这个特殊的春天,乐清一度被摁下了“暂停键”。从这个角度来说,如今乐清的状态愈发显得难能可贵。

乐清“复燃”,其主导产业——电气产业更是一马当先。4月份,乐清电气产业实现规上总产值同比增长19.4%。作为浙江的典型区域产业集群,乐清电气企业在疫情中是如何迎战的?向着世界级电气产业集群迈进的初心如今是否依旧?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走进乐清,从电气产业链上的诸多企业中找寻答案。

正泰仪表生产线。

产品订单逆势增长

立夏过后,气温骤升。正泰仪器仪表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施贻新心中更是燃着一团热火——疫情的影响还在延续,但是这家乐清智能仪表企业近几个月来业务饱满,订单持续增加。

“之前一直在争取的大客户慷慨下单,紧接着稳定的合作商也开始加大订单量,企业虽然迅速恢复产能,但面对4月大幅增长的订单量,还必须加班加点。”施贻新的语气中难掩喜悦。正泰仪表研制的分布式光伏专用电表,成为全球逆变器龙头企业华为、阳光等的核心合作伙伴。疫情发生后,智能电能表产品成功拿下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四川能投等客户的大额订单。

走在正泰仪表生产车间内,丝印、贴片、回流焊接、光学检测,全程由自动化流水线完成。7条这样的流水线让企业日产量最高时可达到1.8万件。轰鸣的机器声中,每天从仓库发往全国各地的智能电能表、智能燃气表产品占据了市场份额的10%。

忙碌,不只在正泰仪表。在金桥铜业车间里,员工们正在赶制一批呼吸机和CT产品中的重要零配件。这家专业生产铜编织线、软连接及相关组装件等产品的企业,2010年起便与西门子、中国中车等世界500强企业合作,是电气产业中不可或缺的配件生产企业。

“面对疫情影响,企业拓展网络营销,当前80%的客户已经转移到了网络销售上。”该公司总经理郑碎燕说,仅3月份,马来西亚、墨西哥、瑞士、韩国等网络上来的新客户,就带来160万美元的新增订单。

这场疫情中,获得机遇的乐清电气企业还有不少。麦特力克电器90%产品曾出口美国,如今另辟市场,成功获得施耐德2000万元新产品订单,出口产值不降反增,今年以来海外销售逆势增长5%;浙江中威智能家居长期以出口为主,现在通过外贸转内销,一季度内销比例提高到70%,3月份销售额同比增长26%。

数据显示,随着主导产业——电气产业复产达产,乐清工业用电量迅速恢复增长。不仅如此,今年一季度,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8.4%,高新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8.5%。

“让产品说话”,成了乐清电气企业逆势成长的秘诀。虽然实现路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不论企业规模大小,这个理念已经深深根植于每一位乐清企业家的心中。

人民电器与香港绿触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研发超广色域DLED钻石屏,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疫情期间许多厂家的采购订单纷纷从国际转向国内,成了企业新的增长点;浙江康信汽车电器利用电气企业集群优势,研发生产汽车开关等产品供应奔驰、宝马、路虎等知名车企,不仅订单同比增长近六成,还形成定价优势,价格同比增长10%至15%。

意华公司生产车间。

产业配套追求极致

在乐清采访时,记者听多人说起了同一件事:在今年2月,疫情管控最严厉时期,美的、海尔、华为……一大批国内知名企业纷纷发函乐清,请求支持其在当地的供应商尽快复工,确保供应链顺畅运转。乐清市经信局梳理出的被“点名”企业名单,一共137家。

记者从《乐清提前复工企业产业链配套情况表》中看到,如美的集团,从继电器到各种开关等零部件,为其供应电气配件的乐清企业多达22家。奥克斯、海尔、广汽等企业在乐清的电气供应商也在10家左右。

“这137家企业既有防疫物资相关配套企业,也有国内重点龙头企业依赖性很强的配套企业,都是当时的‘关键角色’。”乐清市经信局局长丁加力介绍,疫情带来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的新机遇,乐清电气企业正融入头部企业的核心供应链。

早在2015年,乐清电气产业已成为温台地区首个规模超千亿的产业集群。40多年已经成长出一批在产业链上具备不可替代性优势的企业。正是它们,在危机袭来时牢牢把握住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的机遇,站稳了新方位。

走进正泰电器乐清生产基地数字化车间,机器不间断作业的声音不绝于耳。基地供应链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正泰产品线品类齐全,从配套原材料、零部件覆盖触点,到工程塑料、冲制件等有不少于80个加工工艺类别。其中,90%的供应商集中在乐清。如今,正泰下游数百家本地供应商全部复产,公司供应链反应速度明显加快。

“把配套尽可能做到极致,这是乐清电气产业长盛不衰的根本,并形成了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浙江省电气行业协会秘书长黄忠平说,乐清电气企业之间的关联性很强,一家龙头企业可以带动产业链上下游数百家中小企业。

专注通讯连接器的温州意华接插件股份有限公司,凭借产品过硬成为华为的供应商之一。在这里,两名工人就能管理120台机器。而在以前,同等产量至少需要300人。这一优势,在疫情中给企业带了新机遇。得益于用工少,产能恢复迅速,疫情发生以来,华为在原本8.5亿元订单基础上,又追加3亿元的5G产品订单。“一季度订单增加了35%。”该公司副总经理蒋甘雨说。

意华股份发布的一季度业绩预增公告显示,企业预计实现净利润2800万元至4200万元,同比增长349.78%至574.67%。“企业在智能化技术和新产品研发方面的投入,让产品在行业中有了不可替代的位置。”蒋甘雨说。

改革开放初期,乐清柳市镇家家户户都做电器。从“家家点火村村冒烟”的作坊式工厂蹒跚起步,到形成以正泰、德力西、人民电器等为龙头的、独具优势的现代产业集群。如今,这里密集生长着1万多家电工电气企业,产品结构覆盖输电、变电、配电、工业控制电器和各种特殊用途电气装备等200多个系列、6000多个种类、2.5万多种型号的规格产品。除了庞大和完整的产业链外,企业精细分工还衍生出近20个细分小行业,低压电器占全国市场份额达到60%。

“这些年来,乐清坚持以电气产业为主业,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较低成本的生产链、较为完善的物流链,这绝非一朝一夕能做成。”黄忠平表示。

乐清市召开专门会议推进企业智能化技改。

全链提升不断加快

危机之时,也恰是补链强链的好时机。丁加力敏锐地发现,复工初期一大批提前布局智能化技改的企业,在人员到位不足的前提下迅速实现复工复产,这让企业更加深刻体会到企业智能化技改的重要性,也让乐清找到了以政策驱动强链的切入点。

温州传统制造业重塑计划启动,乐清电气行业的全产业链提升被作为重要一环提上日程。

今年2月,乐清出台“技改新十条”意见。“针对以往‘大企业不愁补,小企业补不着’的现象,此次政策将目光直接对准了面对技改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小微企业。”丁加力介绍,一方面对企业开展免费技改诊断,另一方面扩大补助覆盖面,补助门槛从200万元降低至50万元,预计覆盖获补企业范围翻番,“年产值1000万元以上企业都有了获得补贴的机会”。此外,补助比例最高达到了30%,为鼓励企业实施大体量的智能化技改项目,单个项目的最高补助额度也从1000万元提升到了1200万元。

“我们刚刚引入了180万元的气动钉枪技术改造项目,其实去年就想改造。但按当时的政策达不到补助门槛,一犹豫就拖了大半年。”浙江东亚工具有限公司负责人蔡昌洪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照原来的200万元技改项目补助门槛,没有申请补助资格,新政策中项目门槛降低,补助比例达8%。也就是说,这一项目验收后,预计可得到14.4万元补助。除了眼前的“红包”,项目投用后预计可为企业年产值多贡献1000万元。

政策指引下,大小技改项目在乐清齐齐上马。今年一季度乐清市技改立项项目达到140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是去年的2.3倍。

增强产业韧性,还需要解决产品新动能从哪里来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北上广等大城市人才虹吸效应越来越明显,本地人才流失直接影响到了企业研发新技术、抓住新市场的能力。为此,乐清先后在上海、杭州建立电气产业“科创飞地”,为产业聚才。

“研发基地设在上海,将优秀人才、项目落到‘飞地’,把生产基地放在乐清,实现人才、供应链双赢,企业发展也步入快车道。”上海安德利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余荣军感叹说,企业入驻乐清·南翔科创合作基地后,一年内,此前久攻未下的3项科研成果迅速落地,企业订单增加22%。其中,物联网能耗平台成果凭借无接触远程诊疗技术,让企业在今年疫情期间成功“吸粉”。

尝到了甜头,下一步,乐清还将依托两大基地对接上海、杭州大院名校、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活动,引领乐清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转移、人才引进等工作。

【专家点评】

在转型中练好内功

吕淼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对全球经济发展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也对浙江经济的转型跨越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挑战面前,浙江传统区域产业集群如何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跨越,如何深刻把握更高层次的开放需求,如何深度融入新的产业分工合作体系,从而真正迈向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笔者认为,要从三大转型中练好内功,提升抗风险能力。

首先是根植实业。这是当前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尤其是在一季度经济数据大部分下滑的情况之下。乐清企业家做出了很好的表率,他们重拾实业精神,谨慎分析国内外实际情况,平心静气地把旧的管理模式、经营方式和产品工艺进行创新改善。就整个浙江而言,针对疫情折射出的全球产业链安全性、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不足等问题,我们更应重视制造业产业集群布局的完整性和科学性。一方面,要紧抓全球供应链重组机遇,做优国内环境,防止出现短期内大规模企业关停;另一方面,全面梳理产业链上下游关键核心产品优势,完善产业分工体系,增强在全球产业集群中的话语权。

其次是开放生产。在过去30多年的块状经济发展过程中,浙江多数中小企业往往以封闭状态存在,这导致企业对“做大做强”的转型目标画上了休止符,使得企业在管理、技术、供应链等方面停滞不前。随着浙江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这种模式的局限性日益显现,开放生产也成了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对比国内外产业体系、门类细分、企业经营以及服务标准,逐步建立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产业集群开放新优势,通过数字化转型改变传统产业内的交易成本和分工收益的对比,夯实传统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最后是垂直集聚。整体上看,过去那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工模式将被逐步打破,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和产业的发展空间和就业机会将大大减少,全球化背景下形成的发展中国家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趋势可能面临更大变数,集约经营是现阶段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从整个浙江产业集群当前情况看,做好数字化转型的新篇章,更加依靠人才吸收培养来提高劳动生产率,更加强调科学管理和产品创新,是这次逆势增长的重要原因。

(作者系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新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经济师)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