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来的时候,我什么时候!」最近苏州姑苏区吴文桥街新城居民被老师对社区工作人员说「暖和了」。
于先生本打算工作日请假到社区,为新生儿办理少儿医保。他在咨询时得知,吴门桥街道29个社区开始实行预约服务,只要通过电话预约,周末也能到社区办理业务。为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解决辖区上班族、外出务工等群体办事不便的问题,打通服务居民“最后一公里”,去年10月15日起,吴门桥街道推出了“5+1”预约服务,社区办公“不打烊”,居民一个电话就能预约“一对一”定向服务。社区服务自此开启了“超长待机”模式,以“小服务”带动“大民生”,促进社区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整体提升。
预约服务“不打烊”
休息时间也能到社区预约办事了
“5+1”延时预约服务,即周一至周五正常业务办理时间之外,周六上午9:00至11:30点,2个半小时接受居民预约服务,办理各项业务,通过值班、预约等形式不间断、全响应服务社区居民。这样的超长待机模式,从过去居民要按照社区上班时间来办事的老规矩;变成了如今社区按照居民的时间和需求来提供定制服务的新模式。
如何确保预约服务落实到位?吴门桥街道社会事业局局长丁艳玲表示,预约服务实行后,街道给社区分发了登记簿,按照规定,居民的预约需求必须当日回复。据统计,自预约服务实行至今社区周六共接待、办理各项预约业务156人次。各社区根据预约电话的内容和居民的不同需求,安排社区对口负责的工作人员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面对面为预约居民解决问题。
民生服务“加点料”
整合资源,建设“美好社区”
仅仅延伸服务时长还不够,如何让社区治理更好贴合居民需求,才能真正提升服务质量。新康社区工作人员朱艳亮出了自己的“法宝”,一大一小两张卡片,卡上写着“和谐新康党群民情联系卡”,包括社区的地址和电话,此外还有12个电话号码。据了解,社区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访谈等形式,按照热度筛选出民生服务需求最大的12项并附上解决问题的联系方式,制作成“一卡通”。大卡是社区为民服务指南,将物业公司、派出所、居委会等单位的位置、工作职能全都标注在社区地图上。社区还将居民最常办理的13件项业务总结成小册字,写清楚办理步骤,每一类问题均备注了咨询电话。
“民情联系卡”是吴门桥街道深化美好社区建设的一个缩影。让居民生活更加“整洁一点、有趣一点、便利一点、温馨一点、安全一点”,是吴门桥街道社区服务努力的方向。近年来,吴门桥街道利用辖区健身场所、休闲广场、小游园、科普馆等场所,定期开展各类活动,组织各类培训活动、体育比赛。同时,依托舞蹈室、活动室等文化场馆,整合各方资源,打造市民大舞台、友新书场等阵地。
政务服务跑出“加速度”
全科+全能!强化社工职业生涯全周期管理
“难事找小南,小南变不难”,去年吴门桥街道“社区品牌成长营”开营,街道在南华社区着力打造“小南全科社工工作站”品牌,寓意是居民有难事可以找“小南”,只要小南全科社工出马,难事不难办;社工有难题也可以找“小南”,“小南”提供各条线政策指南、审批材料答疑解惑、各类案例经验分享,为社工打通“任督二脉”,解决难题快准狠。
吴门桥街道强化社工职业生涯全周期管理,探索建立“进出有通道、从业有能力、履职有目标、考核有标准、发展有空间”的职业体系,做好培养规划、优苗选育、轮岗交流,开展全科社工增能培训,业务实操每月一训。为了加强社工专业性,街道对在册社工进行梳理,要求符合条件的社工尽可能报名参加考试。据统计,2020年参加社工考试报名人数达117人,比往年增长46%。除了提升社工的外在本领,街道还以人为本激发社工内生动力,召开新入职社工座谈会,推出社工心理素质提升“星辰大海计划”,根据需求举办春雨课堂、云帆课堂、清渠课堂,持续关心关怀社工,激发干事创业活力。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周晓青 通讯员 徐鸣悦
校对 丁皓宇
来源:紫牛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