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夏天,东郊出现了北京首个卡拉OK——“你的卡拉OK厅”,消失了40多年的营业性歌舞团再次出现在北京。
随后,卡拉OK歌厅迅速遍地开花。到了1995年,包括歌厅等在内的新型文化娱乐场所已达1400多家。放眼北京,哪儿哪儿都是歌厅:大饭店里有,酒楼宾馆里有;街面上有,胡同里也有;有的地方甚至连粮店、菜站都改成了卡拉OK歌厅。
最初,卡拉OK歌厅没有包间,人们去了就在大厅里点歌、演唱。后来,带包间的歌厅逐渐兴起,叫作KTV。(1992年8月16日《北京晚报》5版,《KTV小型歌厅在京城兴起》)
1992年8月16日《北京晚报》5版,《KTV小型歌厅在京城兴起》
卡拉OK歌厅里,一般都是晚上十点多钟才“渐入佳境”。起初,市文化局规定歌厅的营业时间不得超过晚上十二点,后来逐渐放宽到凌晨两点,经过特批甚至可以开到凌晨三点。
这无形之中就把一些北京人的夜生活延长了三四个小时。过去,一到晚上七八点钟,商店关门了,人们吃了饭,看看电视便钻了被窝。许多初来中国的外国人一到晚上就闷得受不了。对于文化娱乐生活尚且贫乏而又爱唱歌的许多北京人而言,歌厅的确不失为一个好去处。
可以说,这些歌厅当时对活跃北京的夜生活起了很好的作用。在90年代初的一次全国文化市场工作会上,北京的多家歌厅还被评为全国先进。(1993年12月11日《北京日报》6版,《夜访北京歌厅》)
1993年12月11日《北京日报》6版,《夜访北京歌厅》
但是,卡拉OK很快发展为面对一小部分人群的高消费。
高档KTV收费令人咋舌,最便宜的要1500元左右,贵的一个晚上四五千打不住。要知道,这可是上世纪90年代初时的价格。
当年的报道《门槛低点,灯光亮点,歌舞厅应面向大众》反映了人们的心声。
来看1995年东四南大街一家夜总会唱K的结账单:1314元!其中,2听可口可乐76元,一瓶可赛矿泉水28元,一听啤酒45元,一壶红茶78元,一个果盘198元,外加15%的服务费以及包间费。(1995年11月27日《北京日报》2版,《歌厅酒楼价格为何“限”不住》)
1995年11月27日《北京日报》2版,《歌厅酒楼价格为何“限”不住》
1995年开始,卡拉OK走起下坡路。到了2000年,北京关张的歌厅已达七成。
有人调侃,去卡拉OK消费,就是你的钱包“卡拉”一开,老板眉开眼笑“OKOK”。随着娱乐方式越来越多,歌厅卡拉终于不再OK
2000年,麦乐迪KTV在北京落地,它把来自日本的量贩式歌厅的新颖形式带到了北京。后来,钱柜、银柜、喜乐迪、音乐之声等一大批KTV场所相继开办,消费主流群体变成了普通老百姓,宣告北京KTV从小众走向大众时代。
何为“量贩式”?其实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又大便宜。
麦乐迪和钱柜、音乐之声等都有5000平方米左右,四五个人可用的“小包”,麦乐迪白天是每小时39元,晚间是100元,而在钱柜按时段不同,价格差异挺大,比如周六上午是每小时45元,下午是79元,晚上6点到8点是每小时99元,而晚上8点到12点最贵,每小时195元,不过,平日的相同时段价格则要便宜得多,还有这里的早、中、晚餐都是免费的。
2002年,有市民一家7口到钱柜KTV欢唱,还在KTV吃了免费自助午餐,总共才花了178元。
量贩式KTV一经出现马上就迎来了火爆场面,无论白天还是晚上,等待包房的消费者总是堆满了大厅,在麦乐迪甚至还出现过等待五六个小时才轮上的场面。从上海到北京开辟战场的钱柜2001年10月在京开业,没承想开业第三天就全部客满。(2002年7月22日《北京日报》11版,《北京KTV:从小众走向大众》)
2002年7月22日《北京日报》11版,《北京KTV:从小众走向大众》
但量贩式KTV的好景也没多长,2015年2月1日,曾经炙手可热的钱柜朝外店关门了。这已是钱柜两年时间里在北京关闭的第三家门店。(2015年1月29日《北京日报》10版,《老牌KTV遭遇“中年危机”》)
2015年1月29日《北京日报》10版,《老牌KTV遭遇“中年危机”》
最终“压垮”实体KTV的,恐怕还是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飞速发展与普及环境下的各种手机K歌软件。天籁K歌、唱吧、全民K歌、爱唱、好唱、歌者盟……只要有网络,打开任何一个软件就可以想唱就唱。在技术的帮助下,唱歌的门槛越来越低。即便五音不全的人,也并未和唱歌绝缘。(2017年8月18日《北京日报》15版,《兴趣社交引手机K歌回潮》)
2017年8月18日《北京日报》15版,《兴趣社交引手机K歌回潮》
从歌厅,到KTV,再到各类手机软件,卡拉OK在北京的发展,正可以折射出北京文化消费市场的变化。而随着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文艺手段样式也大大丰富,人们文化生活的选择性空前增强。
(历史资料:京报集团图文数据库、北晚新视觉)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作者:侯莎莎
监制:童曙泉、黄玉莹、侯莎莎
编辑:蔡文清
流程编辑:孙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