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性,英语缩写ISO。
顾名思义,灵敏度是指胶片对光有多敏感,对光的敏感度以数字表示,小数字表示灵敏度低,大数字表示灵敏度高。过去胶片的灵敏度通常是100、200、400,现在数码相机的“胶片”灵敏度在50-100、200、400、800等最高,这真的是地下、天空。
这样一来,初看上去,似乎给人的感觉是,感光度越高的相机就是越为高级,实际使用时,选择越高的感光度就一定是越好,事实上并非如此。
第一、感光度与光圈、速度三者一起,协同动作,完成一次拍摄成像。感光度与光圈、速度三者一起“上班”的时候,它们的岗位具有明确的分工。
完成一次完美的拍摄,就像通过自来水的龙头放满一桶清澈干净的水。水龙头的开口大小相当于光圈,光圈越大,同等时间内进水量越大;水龙头的开放的时间就是快门时间,时间也越长,进水量越多;水龙头的滤网(假设有滤网工具)就相当于感光度,滤网的孔眼越大,同样时间内流出的水就越差,反之就会越好。
这三者是互相制约、互相影响、互相协调的关系。我们较为理想的结果是,用较细的滤网、合适的龙头开口以及恰当的放水时间,来完成一次放水,得到恰到好处地打开龙头时间、龙头开口以及清鲜干净的水,这种目标的,是我们摄影人一直的追求。
第二、较高的感光度,能够在其他条件受到制约时,完成拍摄。如果在光圈、速度方面,我们已经花尽了功夫想尽了办法,剩下的手段,就是加大感光度的数值,以保证拍摄的完成。
举例子说。比如,在一个场景下,我们设想的光圈是5.6,现场允许的拍摄速度是1/50秒,感光度是400。但是,根据当时的光线条件,相机给予我们的建议认为,这一组数据设置显然曝光不足。怎么办呢,如果加大光圈,可能达不到我们需要的景深;如果降低速度,就会超越了“安全快门”,剩下唯一的空间,就是提高感光度来满足正常曝光;有时为了更加“保险”,我们有可能再行提高快门速度,这时候难题又一次交给了感光度,我们不得不将感光度调高到800甚至更多。也只有这样,才能求得合理、和谐、恰当的曝光。
第三、实际拍摄时,我们的追求一般是感光度越低越好。感光度的提高,保证了在其他条件不能改变或改善时的正常拍摄,但是,感光度的提高,必然的结果就是增加了画面噪点、降低了画质,我们希望的总是得到较好的画质,所以,一般的思路是,只要其他方面如光圈、速度有潜力可挖,总是尽量使用较低的感光度拍摄,除非,你有特别的考虑和安排。
有的人总以为,他的相机感光度可以达到上万,使用很大的感光度拍摄,有一种“炫耀高感”的意味,实在是不恰当的做法。
我是优质摄影领域创作者,欢迎关注《拍客张光林》,感谢点赞和转发。部分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