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装修房产

【504胶水】竹木雕的辩伪及收藏

第一,投资首先取决于价值

从事古董收藏或想成为古董收藏家,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个要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另一个要有独特的鉴赏眼光。

收藏青铜器、陶瓷、书画是这样,收藏竹木雕刻晶也不例外。收藏竹木雕的朋友们在具备了一定的财力之后,练就一双敏锐的鉴赏眼光尤为重要。

中国的竹木雕刻艺术,具有较浓厚的生活气息,它不像传统的书画艺术那样,十分讲究高雅,讲究诗、书、画、印的结合,突出作品的意境和神韵,它更多的是追求通俗性和大众化,更贴近于民间生活。要深入理解和认识竹木雕艺术的内涵,你就得看书学习,拓宽知识面,尤其要增加对有关民俗文化的背景知识的了解,这方面的文化修养对于提高收藏者的鉴赏能力是很有帮助的。另外,还要经常到古玩市场去看看,了解行情走向,多接触实物,在辨别真假的实践中,提高自己的鉴定能力。对于当代的竹木雕刻家,只要有机会,也尽可能地多与他们接触,这样可以了解他们的雕刻技法及其作品的艺术风格特点。

面对一件竹木雕刻品,怎样来确定其收藏价值呢?一般可从其艺术价值和历史(或学术)价值这两方面来考虑。

竹木雕作为造型艺术的一个特别门类,一般的艺术评判标准也同样适用于它,但对竹木雕刻艺术的评价,还有其独特之处,那就是作品的质材优劣和雕刻工艺水平的高低,这也是影响其价值高低的一个方面。以木雕为例,就木雕的质材而言,用紫檀、黄花梨等贵重木材雕刻的作品比一般的松木、杉木、桦木、樟木等普通木材雕刻品价值要高,这是不言而喻的。从雕刻工艺上说,圆雕、镂空透雕、通雕等技法比一般的浅浮雕或单纯的线刻要复杂,技术难度也大,不同的技法也是判断其价值高低的因素之一。当然,表现技法是为内容服务的,判断技法还得和作品的题材内容综合起来考虑。

在艺术发展史上,开创新的艺术风格流派的代表人物,其作品的价值往往非同一般,这与其在艺术史上的地位有关。以竹刻为例,嘉定“三朱”以及清初竹刻发展的承上启下人物吴之璠、周芷岩诸辈,其作品的价值非同一般。吴之璠在吸收金陵派浅刻法的基础上,首创“薄地阳文”之法,周芷岩在师承“三朱”深刻法的基础上,又独创“陷地深刻”,这些创新技法的出现,奠定了他们在竹雕刻艺术史上的地位,他们的作品清新而充满活力,呈现出一种与前人全然不同的风格特点,推进了竹雕艺术的发展。

明清之际在艺术上颇有造诣的竹木雕刻家,大都多才多艺,诗、书、画、印样样在行。嘉定“三朱”、周芷岩之辈均善书画,通诗文,擅篆印,这些都是他们在竹雕艺术上不断创新的基础。清代中后期那些既不会书法绘画,又不通诗文,靠书画家墨稿而奏刀的竹刻家、刻竹工匠们,要比那些才华横溢的竹雕大师们逊色多了。由此,我们可以根据竹木雕刻家的不同身份,对竹木雕刻品粗略地划分出几个档次:

1.书画家兼竹木雕刻家的作品。

2.竹木雕刻家的作品。

3.竹木雕刻工匠的作品。

书画家兼竹木雕刻家,其作品往往重视表现作品的思想感情,意境深远,格调高雅,因此,他们的作品往往艺术价值较高。反之,工匠们的作品则缺乏思想性和艺术内涵,至多表现出娴熟的雕刻技法,这种作品艺术价值较低也是很自然的事。

就历史(或学术)价值而言,凡是能反映重大的历史事件、历史过程或历史人物等的竹木雕刻品,虽其艺术价值(或艺术水平)不高,但仍具有收藏价值。其市场价格不是据其艺术性的高低而定,而是据其历史(或学术)价值的高低来决定。在有些博物馆的收藏中,就有这类的藏品,其价值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上升。

正确把握以上两个方面,我们就能在收藏的天地里,轻松地驰骋。

二、收藏更要辨真伪

在古玩市场,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的事由来已久,总有那么些心术不正之徒,为利益所驱使,采用各种手法来做假。传统的收藏品种如书画、青铜器、陶瓷、玉器等自不待言,就连不起眼的竹木雕,近年来,假冒伪劣产品也充斥市场。对于收藏爱好者来说,在当今这样一个良莠混杂的市场上,要不“挨斩”,要能够识别真假,首先要对一些作伪手法有所了解。竹雕刻品(也包括少数木雕作品)的作伪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一种是完全由作伪者自己摹刻或凭空臆造,或摹拟大意;另一种是在无款器物上,添刻或改刻名家伪款。

凭空臆造者往往连其所要假冒的名家的时代风格和个人风格也不加考虑,随意抄袭画本或求人打稿,妄刻成器,只想凭借巨匠煊赫之名以达到欺人之目的。这样的伪作常与真迹相悖,鉴别者只要略对名家作品有所研究,对其所处的时代及其个人的风格有所了解,便不难发现作伪者的破绽。

另外,在竹雕刻品中,还见到有用改款方式来作伪的,即将无名气的作者款识改为大名家的款识,这与书画改款作伪相似。但竹雕刻用材不同于书画,不可使用书画改款中常见的裁割、挖补等手法,竹雕刻的改款只能把原款铲去再重新刻款,所以也就和添款作伪手法十分相似。对改款的鉴别,主要也是靠通过对作者个人的艺术风格和雕刻技法特点等,几个方面综合起来考虑,进行鉴别。这里,熟悉和掌握竹雕刻名家的个人风格和技法,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那么,对收藏者来说,怎样能较快的熟悉和了解竹雕刻家的个人风格和技法特点呢?首先,要从那些已经被确凿无疑地判定为某某竹雕刻家真迹的有款识作品人手,找出其个人风格特点,作为标准器。如代表清初嘉定派风格的有朱三松款《竹雕白菜笔筒》,封锡禄款《竹根雕刘海戏金蟾》;代表金陵派风格的有濮仲谦《竹雕松树小壶》;代表留青法最高水平的有张希黄款《留青山水楼阁图笔筒》;代表吴之璠“薄地阳文”风格的有吴之璠款《竹雕竹林七贤笔筒》等。这些作品现均收藏于国内的博物馆,有不少作品图片已编辑出版,读者可以认真地进行观摩研究,再结合实物来进行比较,找出其标准器的特点,在实践中提高辨别真伪的能力。

其次,还可以竹雕刻家在同时代所作的其他质材的雕刻品(如木、牙,角雕器)的风格与技法为旁证。在明清两代的竹雕刻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兼擅雕刻木、玉、牙、角诸器。如濮仲谦除竹雕刻外,还巧于雕刻犀角、象牙、紫檀木等;施天章、封始歧诸辈,亦擅牙角雕刻;吴之璠的《黄杨木雕东山报捷图笔筒》,渗透着其竹雕的技法。杜士元为著名象牙雕刻家,尤精于微雕但他亦擅竹刻。明清竹雕刻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吸收融合了包括木、玉、牙,角雕在内的其他艺术门类的技法,所以竹雕与木、牙、角雕,虽质材上不同,但在雕刻技法上,相近之处颇多,雕刻家在竹雕艺术创作中,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木、玉、牙、角雕技法融人竹雕中。从传世品看,晚清时代江南地区的木、牙、角器雕刻风格与嘉定派竹雕风格极为相似,无论是从雕刻的题材内容,还是从画面的布局装饰、人物造型诸方面,都有很多相近之处,这些可作为判断竹雕刻年代的参考。

木雕作品中,有款识年号的极少,这为木雕的鉴定带来一定的困难,但同时也给木雕作伪带来一定的限制。目前较为多见的木雕作伪现象,主要表现在仿造古代观赏性圆雕作品和以劣次木材假冒优质名贵木质这两个方面。

木雕中的圆雕作品,题材造型主要为佛像、仙道人物、动物和花果等,与其他质材圆雕作品一样,主要置于书案等处用作观赏。此外,木雕文房用具之类亦可用作陈列观赏品。这类木雕一般内涵丰富,工艺精致,往往受收藏者青睐,收藏价值较高。因此,此类木雕常常成为仿古假冒者造假的重点。但假冒仿造的作品往往做工粗糙,人物造型呆板,毫无生气,拙而不朴,典而不雅,徒有其形而缺乏神采,与真的古木雕作品相去甚远。古木雕中有一种金漆木雕,真品的做法是先髹以生漆,再贴以真金,历经数百年依然金光灿烂,而仿制品用的则是化学漆,涂的是劣质金粉,用不了几年,金粉就会脱落,面目全非,与古木雕判若两“人”。

与圆雕之类可置于书斋案几供作陈设观赏的木雕相反,普通的建筑装饰木雕等,一般假冒者极少。这是因为这类木雕的市场价格目前并不高,仿古做假,耗时费工,其成本价甚至可能要高于市场价。从经济角度来说,没有人愿意做这种赔本的买卖,故市场上这些木雕多为真货,即使是明清时代的东西亦不例外。

木雕作品的价格与其质材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因为一件木雕作品雕刻成功与否,与木雕所用的材料存在着很大的因果关系,木质的优劣也就成为木雕身价的组成部分。因此,市场上常可见到有以劣次木质冒充优质木材的现象,被冒充的主要是紫檀、黄花梨、红木等名贵硬木质材。为此,收藏木雕对木质的鉴别亦为必要,兹将明清以来木雕常用的材料扼要例举如下。

紫檀亦称“青龙木”,属豆科,常绿乔木,是世界上最为名贵的木材之一,主要产于亚洲热带地区,我国的海南、广东、广西等地亦有少量生长。紫檀木质坚硬,纹似牛毛,微有芳香,色调紫亦,深沉古雅,深受世人青睐。从明代起,国内已开始了大规模的采伐,国内紫檀很快被采伐一空,随后朝廷遂派员赴南洋采办。至明末清初,南洋一带所产紫檀,几乎全部汇集到中国。

三、收藏更要辨真伪

在古玩市场,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的事由来已久,总有那么些心术不正之徒,为利益所驱使,采用各种手法来做假。传统的收藏品种如书画、青铜器、陶瓷、玉器等自不待言,就连不起眼的竹木雕,近年来,假冒伪劣产品也充斥市场。对于收藏爱好者来说,在当今这样一个良莠混杂的市场上,要不“挨斩”,  要能够识别真假,首先要对一些作伪手法有所了解。竹雕刻品(也包括少数木雕作品)的作伪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一种是完全由作伪者自己摹刻或凭空臆造,或摹拟大意;另一种是在无款器物上,添刻或改刻名家伪款。

凭空臆造者往往连其所要假冒的名家的时代风格和个人风格也不加考虑,随意抄袭画本或求人打稿,妄刻成器,只想凭借巨匠煊赫之名以达到欺人之目的。这样的伪作常与真迹相悖,鉴别者只要略对名家作品有所研究,对其所处的时代及其个人的风格有所了解,便不难发现作伪者的破绽。

另外,在竹雕刻品中,还见到有用改款方式来作伪的,即将无名气的作者款识改为大名家的款识,这与书画改款作伪相似。但竹雕刻用材不同于书画,不可使用书画改款中常见的裁割、挖补等手法,竹雕刻的改款只能把原款铲去再重新刻款,所以也就和添款作伪手法十分相似。对改款的鉴别,主要也是靠通过对作者个人的艺术风格和雕刻技法特点等,几个方面综合起来考虑,进行鉴别。这里,熟悉和掌握竹雕刻名家的个人风格和技法,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那么,对收藏者来说,怎样能较快的熟悉和了解竹雕刻家的个人风格和技法特点呢?首先,要从那些已经被确凿无疑地判定为某某竹雕刻家真迹的有款识作品人手,找出其个人风格特点,作为标准器。如代表清初嘉定派风格的有朱三松款《竹雕白菜笔筒》,封锡禄款《竹根雕刘海戏金蟾》;代表金陵派风格的有濮仲谦《竹雕松树小壶》;代表留青法最高水平的有张希黄款《留青山水楼阁图笔筒》;代表吴之璠“薄地阳文”风格的有吴之璠款《竹雕竹林七贤笔筒》等。这些作品现均收藏于国内的博物馆,有不少作品图片已编辑出版,读者可以认真地进行观摩研究,再结合实物来进行比较,找出其标准器的特点,在实践中提高辨别真伪的能力。

其次,还可以竹雕刻家在同时代所作的其他质材的雕刻品(如木、牙,角雕器)的风格与技法为旁证。在明清两代的竹雕刻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兼擅雕刻木、玉、牙、角诸器。如濮仲谦除竹雕刻外,还巧于雕刻犀角、象牙、紫檀木等;施天章、封始歧诸辈,亦擅牙角雕刻;吴之璠的《黄杨木雕东山报捷图笔筒》,渗透着其竹雕的技法。杜士元为著名象牙雕刻家,尤精于微雕但他亦擅竹刻。明清竹雕刻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吸收融合了包括木、玉、牙,角雕在内的其他艺术门类的技法,所以竹雕与木、牙、角雕,虽质材上不同,但在雕刻技法上,相近之处颇多,雕刻家在竹雕艺术创作中,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木、玉、牙、角雕技法融人竹雕中。从传世品看,晚清时代江南地区的木、牙、角器雕刻风格与嘉定派竹雕风格极为相似,无论是从雕刻的题材内容,还是从画面的布局装饰、人物造型诸方面,都有很多相近之处,这些可作为判断竹雕刻年代的参考。

木雕作品中,有款识年号的极少,这为木雕的鉴定带来一定的困难,但同时也给木雕作伪带来一定的限制。目前较为多见的木雕作伪现象,主要表现在仿造古代观赏性圆雕作品和以劣次木材假冒优质名贵木质这两个方面。

木雕中的圆雕作品,题材造型主要为佛像、仙道人物、动物和花果等,与其他质材圆雕作品一样,主要置于书案等处用作观赏。此外,木雕文房用具之类亦可用作陈列观赏品。这类木雕一般内涵丰富,工艺精致,往往受收藏者青睐,收藏价值较高。因此,此类木雕常常成为仿古假冒者造假的重点。但假冒仿造的作品往往做工粗糙,人物造型呆板,毫无生气,拙而不朴,典而不雅,徒有其形而缺乏神采,与真的古木雕作品相去甚远。古木雕中有一种金漆木雕,真品的做法是先髹以生漆,再贴以真金,历经数百年依然金光灿烂,而仿制品用的则是化学漆,涂的是劣质金粉,用不了几年,金粉就会脱落,面目全非,与古木雕判若两“人”。

与圆雕之类可置于书斋案几供作陈设观赏的木雕相反,普通的建筑装饰木雕等,一般假冒者极少。这是因为这类木雕的市场价格目前并不高,仿古做假,耗时费工,其成本价甚至可能要高于市场价。从经济角度来说,没有人愿意做这种赔本的买卖,故市场上这些木雕多为真货,即使是明清时代的东西亦不例外。

木雕作品的价格与其质材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因为一件木雕作品雕刻成功与否,与木雕所用的材料存在着很大的因果关系,木质的优劣也就成为木雕身价的组成部分。因此,市场上常可见到有以劣次木质冒充优质木材的现象,被冒充的主要是紫檀、黄花梨、红木等名贵硬木质材。为此,收藏木雕对木质的鉴别亦为必要,兹将明清以来木雕常用的材料扼要例举如下。

紫檀亦称“青龙木”,属豆科,常绿乔木,是世界上最为名贵的木材之一,主要产于亚洲热带地区,我国的海南、广东、广西等地亦有少量生长。紫檀木质坚硬,纹似牛毛,微有芳香,色调紫亦,深沉古雅,深受世人青睐。从明代起,国内已开始了大规模的采伐,国内紫檀很快被采伐一空,随后朝廷遂派员赴南洋采办。至明末清初,南洋一带所产紫檀,几乎全部汇集到中国。

紫檀木有新紫檀与老紫檀之分,新者色赤,老者色紫。新紫檀用水浸泡后会掉色,其色能染物,老紫檀浸水则不褪色。新紫檀上色吃得住,不会掉色,老紫檀上色则吃不住,一擦即去。市场上有些紫檀,均为近年从泰国、缅甸等国进口。新紫檀不论质地、价值同老紫檀相去甚远,不属同一档次。有人提出擦验紫檀的真伪,可用“酒精试擦法”,真紫檀以酒精擦之,会呈现桔红色,以花梨木染成紫檀色假冒者,初以酒精擦之,亦呈桔红色,但在原处再验擦几遍酒精,桔红色会渐渐褪去,直至最后荡然无存,露出花梨木本质来。除此之外的其他任何硬木材,以酒精擦之,均不呈现桔红色。

明清两代的紫檀,多被用于制作家具,小部分被用作木雕原料。至清代中期,紫檀木材已经匮乏,清政府曾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在民间一经发现紫檀,必须上缴清廷,如有违者,将受到处罚。据此可推知,凡是老紫檀木雕,其制作多为清代中期或中期以前之物。

花梨木亦称“花榈”,主要产地在东南亚一带,我国广西、广东、海南等地亦产。花梨木有新花梨木和老花梨木两种,新花梨木色赤黄,无香气,与老花梨木相比,木质较松,质地不如老花梨木。纹理色彩亦缺少变化,锯末浸水呈绿色。

老花梨又称“黄花梨”,木色由橙黄到紫赤,质地坚硬,有淡淡香气,木纹肌理美观,如行云流水,或隐或现。黄花梨是明清前期高级家具的主要材料,亦用作小件木雕之材。黄花梨生长缓慢,虽经百年仍粗不盈寸。清中期以后,用黄花梨制作的家具和木雕已极少见。

鸡翅木因其木质纹理酷似鸡翅膀的花纹而得名。也称“杞梓木”,红豆属,子为红豆,可作首饰,故又有“红豆木”、“相思木”之称。鸡翅木主要产于东南亚一带,我国广东、海南亦少量生长。

鸡翅木也有新老之分,新者木质粗糙,紫黑相间,纹理浑浊不清。老者纹理细腻致密,有紫褐色深浅相间的蟹爪纹,酷似鸡翅花纹,尤其是纵断面木纹,纤细浮动,深浅变化,自然形成各种风景图案,令人遐想,回味无穷。

红木,豆科紫檀属,长绿乔木,产于印度、泰国及南洋群岛,我国广东、云南、海南亦有生长。在广东一带,红木俗称“酸枝木”。红木年轮为直丝状,木材的心与边分界明显,边材狭,色灰白,心材有橙黄、红、赤色,暴露于空气中,时间久了会变为紫色。

红木亦有新老之分,老红木近似紫檀,木色深红或黑红,纹理细密,有微香。新红木色橙黄,与黄花梨相近。红木花纹美观,质材坚硬,仅次于紫檀,是清代乾隆以后用来制作家具的主要优质木材,亦为小件木雕工艺晶用材。

铁力木又称“铁梨木”,分布于东南亚一带,我国广西亦有生长。铁力木木质坚硬,沉重,心材呈暗红色,纹理美观,与鸡翅木相似,但纹理较鸡翅木略粗,故常有人以铁力木冒充鸡翅木。明清之际,铁力木多用于家具制作及小件工艺性雕刻品。

黄杨木属黄杨科,长绿灌木,我国南北方均有生长。其长势极慢,据传每年只长一寸,遇闰年不长,反而缩短一寸,故别称“千年矮”、“千年黄杨”。

黄杨木质地坚韧致密,色纯微黄,因其难长,故无大料。黄杨木多用于制作小件雕刻晶,清中期以后广泛流行,现代木雕刻家亦多爱以黄杨作雕刻之材。

楠木亦作“楫木”,长绿乔木,产于四川、湖北、江西、浙江等地。木材坚密芳香,色泽淡雅,具有“虫不蠹,水不侵,食不腐”之奇效。楠木又有水楠、香楠、金丝楠之分,尤以金丝楠最为名贵。楠木是古代园林建筑的首选之材,亦为家具制作和小件雕刻的良材。

樟木亦作“香樟”,长绿乔木,生长于我国南方诸省。木质细密,纹理交错,材面光洁,耐浸耐湿,有樟脑气味,不生蛀虫,具有一定的硬度和韧性,不易变形而易切削奏刀,明清潮州木雕和东阳木雕中都有使用。樟木分黄樟、红樟、灰樟和乌肚樟四种,其中尤以黄樟最宜木雕。

桦木又称“杵榆”,绿叶乔木,生长于我国东北、河北、河南及西北等地区。木质坚重致密,通体有美丽的木纹,为华北木材之冠,有“南紫檀,北杵榆”之称。明清时期常用作北方建筑装饰木雕以及家具和小件雕刻晶之材。

杉木属松料,长绿乔木,产于浙江、安徽、福建等地。生长神速,木材质地较疏松,涨缩变化小,干燥后不变形,不生虫,但木纹笔直,横向无力,韧性不足,多用于建筑装饰木雕,是东阳木雕中的常用之材。

紫檀木有新紫檀与老紫檀之分,新者色赤,老者色紫。新紫檀用水浸泡后会掉色,其色能染物,老紫檀浸水则不褪色。新紫檀上色吃得住,不会掉色,老紫檀上色则吃不住,一擦即去。市场上有些紫檀,均为近年从泰国、缅甸等国进口。新紫檀不论质地、价值同老紫檀相去甚远,不属同一档次。有人提出擦验紫檀的真伪,可用“酒精试擦法”,真紫檀以酒精擦之,会呈现桔红色,以花梨木染成紫檀色假冒者,初以酒精擦之,亦呈桔红色,但在原处再验擦几遍酒精,桔红色会渐渐褪去,直至最后荡然无存,露出花梨木本质来。除此之外的其他任何硬木材,以酒精擦之,均不呈现桔红色。

明清两代的紫檀,多被用于制作家具,小部分被用作木雕原料。至清代中期,紫檀木材已经匮乏,清政府曾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在民间一经发现紫檀,必须上缴清廷,如有违者,将受到处罚。据此可推知,凡是老紫檀木雕,其制作多为清代中期或中期以前之物。

花梨木亦称“花榈”,主要产地在东南亚一带,我国广西、广东、海南等地亦产。花梨木有新花梨木和老花梨木两种,新花梨木色赤黄,无香气,与老花梨木相比,木质较松,质地不如老花梨木。纹理色彩亦缺少变化,锯末浸水呈绿色。

老花梨又称“黄花梨”,木色由橙黄到紫赤,质地坚硬,有淡淡香气,木纹肌理美观,如行云流水,或隐或现。黄花梨是明清前期高级家具的主要材料,亦用作小件木雕之材。黄花梨生长缓慢,虽经百年仍粗不盈寸。清中期以后,用黄花梨制作的家具和木雕已极少见。

鸡翅木因其木质纹理酷似鸡翅膀的花纹而得名。也称“杞梓木”,红豆属,子为红豆,可作首饰,故又有“红豆木”、“相思木”之称。鸡翅木主要产于东南亚一带,我国广东、海南亦少量生长。

鸡翅木也有新老之分,新者木质粗糙,紫黑相间,纹理浑浊不清。老者纹理细腻致密,有紫褐色深浅相间的蟹爪纹,酷似鸡翅花纹,尤其是纵断面木纹,纤细浮动,深浅变化,自然形成各种风景图案,令人遐想,回味无穷。

红木,豆科紫檀属,长绿乔木,产于印度、泰国及南洋群岛,我国广东、云南、海南亦有生长。在广东一带,红木俗称“酸枝木”。红木年轮为直丝状,木材的心与边分界明显,边材狭,色灰白,心材有橙黄、红、赤色,暴露于空气中,时间久了会变为紫色。

红木亦有新老之分,老红木近似紫檀,木色深红或黑红,纹理细密,有微香。新红木色橙黄,与黄花梨相近。红木花纹美观,质材坚硬,仅次于紫檀,是清代乾隆以后用来制作家具的主要优质木材,亦为小件木雕工艺晶用材。

铁力木又称“铁梨木”,分布于东南亚一带,我国广西亦有生长。铁力木木质坚硬,沉重,心材呈暗红色,纹理美观,与鸡翅木相似,但纹理较鸡翅木略粗,故常有人以铁力木冒充鸡翅木。明清之际,铁力木多用于家具制作及小件工艺性雕刻品。

黄杨木属黄杨科,长绿灌木,我国南北方均有生长。其长势极慢,据传每年只长一寸,遇闰年不长,反而缩短一寸,故别称“千年矮”、“千年黄杨”。

黄杨木质地坚韧致密,色纯微黄,因其难长,故无大料。黄杨木多用于制作小件雕刻晶,清中期以后广泛流行,现代木雕刻家亦多爱以黄杨作雕刻之材。

楠木亦作“楫木”,长绿乔木,产于四川、湖北、江西、浙江等地。木材坚密芳香,色泽淡雅,具有“虫不蠹,水不侵,食不腐”之奇效。楠木又有水楠、香楠、金丝楠之分,尤以金丝楠最为名贵。楠木是古代园林建筑的首选之材,亦为家具制作和小件雕刻的良材。

樟木亦作“香樟”,长绿乔木,生长于我国南方诸省。木质细密,纹理交错,材面光洁,耐浸耐湿,有樟脑气味,不生蛀虫,具有一定的硬度和韧性,不易变形而易切削奏刀,明清潮州木雕和东阳木雕中都有使用。樟木分黄樟、红樟、灰樟和乌肚樟四种,其中尤以黄樟最宜木雕。

桦木又称“杵榆”,绿叶乔木,生长于我国东北、河北、河南及西北等地区。木质坚重致密,通体有美丽的木纹,为华北木材之冠,有“南紫檀,北杵榆”之称。明清时期常用作北方建筑装饰木雕以及家具和小件雕刻晶之材。

杉木属松料,长绿乔木,产于浙江、安徽、福建等地。生长神速,木材质地较疏松,涨缩变化小,干燥后不变形,不生虫,但木纹笔直,横向无力,韧性不足,多用于建筑装饰木雕,是东阳木雕中的常用之材。

四、升值还须好保藏

竹木雕刻品均属有机质地器物,易受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引起外形与内部结构的变化,须小心加以维护。不然,好不容易购得的竹木雕珍藏品,会因保藏不当而受损坏或毁坏,那将是十分遗憾的事。

竹木雕的保藏主要是控制温度和湿度,以及防止虫蛀。竹木雕的质材因其内部结构的原因,都具有较强的吸湿性特点,所以,竹木雕刻的原料在选定之后,都经过预处理,让其自然阴干后才进行雕刻。因此,收藏竹木雕对环境的要求较高,理想的环境应维持温度在15-25度之间。如果温度过高,会加快竹木质材的化学和物理反应的速度,易引起雕刻品的干裂或变形。一天之内温度的升高或降低变化幅度,以上下不超过2-5度为宜,如果在短时间内温度变化过剧,易产生过度的膨胀或收缩,导致竹木雕的龟裂。

保藏竹木雕刻品环境的相对湿度,以维持在50%-60%为宜。湿度过高会使竹木雕质材的水分含量增加,体积膨胀,导致微菌及虫害大量繁殖。有些微菌可以在干燥竹木材上休眠数月,甚至数年,遇到湿度升高时,就会重新活动和繁殖。湿度过低,也会对竹木造成损害,因竹木质本身都含有一定的水分,对干燥的情况颇为敏感,湿度过低时,会因水分的过度蒸发而导致体积收缩,产生扭曲变形或干裂现象。一天之内湿度的高低变化以不超过3%-5%为宜,否则,过度的忽干忽湿容易造成竹木雕的变形或干裂。

竹木雕刻品应放置在通风良好的背光处,要避免阳光的直接照射,阳光中的紫外线会破坏竹木物质分子间的结合键,改变分子结构,引起有害的化学变化。光线中的红外线所产生的热量,亦可使竹木雕内的水分蒸发而逐渐老化、脆裂、扭曲、变形,故保藏竹木雕要注意避免光辐射。

竹木质料是虫、菌的极好养料,竹木雕极易被虫蛀咬。所以,在收藏过程中,也应重视防止虫蛀。竹木材的蛀虫主要是各种小甲虫的幼虫,它们常常把完好的竹木组织破坏成细粉。防止虫害的办法主要有物理杀虫法和化学杀虫法。物理杀虫法需有专门的设备,个人收藏者一般不具备此条件,多为博物馆等文物管理部门使用。较适合个人收藏者使用的是一些化学方法,如用樟脑之类的化合药物防止虫害。中国古代使用天然的动物、植物和矿物来作为防虫杀虫的药物,收藏者不妨可借鉴。这些杀虫防虫药物主要有秦椒、胡椒、蜀椒、苦楝子、芸草、莽草和白矾、雄黄、麝香等等。

竹材在雕刻前,一般都先作过防虫预处理,即先置于沸水中煮半个小时或在防虫防腐液中浸泡一段时间,然后取出阴干。竹雕制成后,还以烟熏(蒸)法进行处理。经过这样一番的处理,竹雕出现虫蛀的情况极少。

如发现竹木雕已有霉蛀现象,可用一种现代新型有效的药物——“霉蛀克”除之。

前人收藏竹木雕刻品的经验是,将其常置于盒匣中,每隔一至两年,用生桐油洗刷一次,再用棉布擦净桐油,使之泽润而不枯,长久保持原有的色调。如竹木雕刻品表面附着灰尘,可用驼毛刷或羊毛刷之类的软刷,将灰尘轻轻刷除。竹雕上若染有污垢,可用肥皂水或盐水清洗,洗净后立即擦干,并涂擦光蜡或上光油(亚麻仁油)抛光。由于木质较竹材更易吸水膨胀,故木雕上有污垢不能用水洗,只能以湿布或软布沾挥发性较强的清洁剂来擦掉污垢。传统的方法是用黄酒作为清洁剂,因黄酒中含一定的酒精成分,具有挥发效能。

竹木雕如出现断裂或开裂,可用易干且具有防水作用的硝酸纤维素胶或504胶水来粘结,为防止其继续开裂,可用胶水调合木屑填补。如缺失部位较大,亦可用环氧树脂掺木屑等填补,然后在所填补的部位,施以修饰,使其与周围未修补部位的色彩或纹饰相一致。

如竹木雕系气温过高或湿度过低的原因而产生干裂,则不必在裂缝中加填料进行修补。因气候再度转变时,或许裂缝又会合拢,如果裂缝内已充满填料,将会造成原有缝隙的扩大开裂,甚至产生更多的裂纹。

收藏竹木雕长年累月地封尘于盒匣内不取出玩赏,这似乎也不妥。因收藏珍玩,除保值增值外,玩赏也是目的之一。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可时常取出玩赏,尤其是竹雕,需时常置于手中把玩摩挲,以增加其表面的光润,使色泽更加古雅可爱。竹雕最受人喜爱的颜色是一种带有琥珀光泽的红色,而这种颜色是被人们常年摩挲后产生的。当然,用化学颜料染成的当属例外。

竹木雕刻品忌在大伏天或黄霉天取出玩赏,以免干燥损裂或受潮发霉。另外,也要注意避免竹木雕与其他坚硬物体发生碰撞,以免被碰部分断裂坏损或木雕上的贴金、油彩等脱落。

欢迎大家关注“收藏门”微信公众平台:sc-men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504胶水,504胶水的功效与作用”边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