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吊脚楼,也叫“吊楼”,为苗族(重庆、贵州等)、壮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土家族等族传统民居,在渝东南及桂北、湘西、鄂西、黔东南地区的吊脚楼特别多。吊脚楼多依山靠河就势而建,呈虎坐形,以“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为最佳屋场,后来讲究朝向,或坐西向东,或坐东向西。
都说建筑是凝固的艺术,湘西吊脚楼是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民居建筑史上的一大瑰宝,是湘西地域上最朴素的色调,最温暖的驿站。几户,几十户,依山傍水,鳞次栉比,层叠而上。独特的建筑技艺也激发了人们对湘西以及湘西民族建筑文化的探索欲。
湘西土家族在居住形式上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唐宋以前,土家先民还处于半原始时期。生产靠刀耕火种,生活住房是用树枝,树叶在大树腰上扎结为屋,上可以利用树叶遮风挡雨,下可以脱离地面,避免野兽侵袭,这种”房屋“悬在半空中,下面没有任何支撑,故名湘西吊脚楼。
到了宋至清末,实行羁縻州郡制和土司制度,土家人士有机会与汉族人士接触,吸收了部分汉文化,其居住条件有所改善。正逢当时的制陶业不断发展,于是,便有了斗拱飞檐,鳌翅雕花等房屋建筑。
民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生活有所改善,更多人能够修建普通木瓦结构的房屋。其屋脊用瓦片堆砌,中间大多垒成“品”字型;两头用瓦片提成翘角,虽不及大富人家房屋那样巍峨壮观,倒也别具一格。
吊脚楼窗花雕刻艺术是衡量建筑工艺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湘西土家吊脚楼窗花的雕刻就像他们的山歌一样丰富多彩,有浮雕、镂空雕等多种雕刻工艺。
雕刻手法细腻,内涵丰富多彩。有的象征地位、有的祈求吉祥、有的表现农耕、有的反映生活、有的教育子孙、有的记录风情。飞禽走兽、花鸟虫鱼、歌舞竞技、神话传说,栩栩如生,蓄意深刻。
湘西吊脚楼除了拥有悠久的历史外,在种类上更是多种多样。
单吊式:这是最普遍的一种形式,有人称之为“一头吊”或“钥匙头”。它的特点是,只正屋一边的厢房伸出悬空,下面用木柱相撑。
双吊式:又称为"双头吊"或"撮箕口",它是单吊式的发展,即在正房的两头皆有吊出的厢房。单吊式和双吊式并不以地域的不同而形成,主要看经济条件和家庭需要而定,单吊式和双吊式常常共处一地。
四合水式:这种形式的湘西吊脚楼又是在双吊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特点是,将正屋两头厢房部分的上部连成一体,形成一个四合院。两厢房的楼下即为大门,这种四合院进大门后还必须上几步石阶,才能进到正屋。
二屋吊式:这种形式是在单吊和双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即在一般湘西吊脚楼上再加一层,单吊双吊均适用。
平地起吊式:这种形式的湘西吊脚楼也是在单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单吊、双吊皆有。主要特征是,建在平坝中,按地形本不需要吊脚,却偏偏将厢房抬起,用木柱支撑。支撑用木柱所落地面和正屋地面平齐,使厢房高于正屋。
建筑作为人类文明的最大承载体,是了解一个民族文化体系的捷径。我们通过观察一个地方的建筑物,来判断出它所处的地理和文化区域。当泛舟湖上,看江水缓缓流淌,欣赏着两岸错落有致而又鳞次栉比的吊脚楼,心中不由莫名感动——这是人类和大自然和谐相处而创造的杰作,时光赋予了它丰富的人文内涵和浓厚的历史气息。
“小背篓,晃悠悠,笑声中妈妈把我背下了吊脚楼。”一首《小背篓》红遍大江南北,也令很多人对湘西心生向往。走进湘西,除去引人入胜的景色与独特的少数民族风情,这里的建筑也令人印象深刻,在某种意义上吊脚楼已经成为湘西的一个文化符号。
古建中国-未来建筑的产业链孵化平台!通过互联网平台为建筑产业链企业提供服务,打造一个全方位的建筑+文化+互联网产业生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