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房价高不高?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对于手上没有房子的人而言,他们给出的答案是“房价太高了,高到已经买不起的地步。”而对于已经买房、手中房子已经囤积很多的人而言,他们认为“房价依然太低,未来房价应该继续翻番上涨才合理。”
立场不同,态度和观点就截然不同了。很多人说当前的房地产市场,根本没有炒房客,这个说法并不准确,在房地产专家们的眼中,现阶段“人人都是炒房客”。根据房产专家测算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我国的所有历史新建商品房加起来,已经足够20亿人居住使用,住房已经远远过剩。
另外,央行课题组在2020年于《金融界》发表城镇家庭资产负债报告,在这份报告中数据表明,城镇家庭平均资产为318万元,房产占到了家庭资产70%的比重,而且从总数拥有量来计算,城镇家庭的住房保有率达到96%,持有二套房的家庭比例为40%,还有超过10%的家庭拥有超过3套以上房产。故而,存量房产而言,人们根本就不缺房子,真正的刚需压根就不存在了,现在的住房供大于求。
那么,为啥人们还在孜孜以求地追求买房上车呢?说到底,还是“买房造富”这4个字在作怪。有经济学家研究发现,每个人的一生中,都有3次改变命运的机会,同样也是3次致富的机会,第一次便是考大学,这是人生的转折点,也是三六九等的划分起点(相信高中时期,班主任老师早就告诉过你了),在过去的20年里,房地产成为了60后、70后、80后的第二次机会,很多人通过炒房致富,还有一大批人通过拆迁一跃而起。比起买房,拆迁的造富力度更大。
2013年至2014年,全国性棚改计划开始酝酿和探索、试行。2015年至2016年是棚改的辉煌年份,因为从这个时间点开始,货币化安置正式取代安置房的举措,成为了棚改拆迁的主流补偿办法,在安徽、江苏等部分城市里,货币化安置比例一度高达90%以上。货币化安置对拆迁户的影响有多大?
咱们举个例子就知道,张先生是一位农民,家中有6口人,父母亲、妻子和2个孩子,夫妻俩常年在家务农,俩孩子还在上学。每年张先生都会为俩孩子的学费问题头疼不已。然而在2016年,张先生的房子被划入了拆迁范围,根据当地的补贴标准,按照家庭成员数量进行对应的拆迁面积补偿,家庭成员每人补贴40平米的住房面积,张先生一家6口人,算下来可以补贴到240平米房产。按照每套房子80平米计算,可以兑换为3套安置房,当然了根据规定,老张还有另外一种选择,把补偿面积兑换为补偿款,按照当地平均房价1.6万元/平米计算。那么老张的补偿款就是240平米*1.6万元=384万元。
前后对比一下:
拆迁之前:老张一家6口人生活很拮据,全家务农,年年为了孩子们几千元学费惆怅不已,家中没有一点资产和财富。
拆迁之后:老张家瞬间拥有了384万元的现金财富(也可以是房产财富),不仅可以解决居住的地方,而且从现在开始到往后50年,都可以不用干活了,在家享乐都可以,把这384万元存进银行,年利息就达到15.74万元。
在过去10年间,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像老张这样的拆迁户还有很多,公开研究资料显示,拆迁的总计覆盖面达到了7%-8%左右,也就是说,在你认识的100个人当中,就可能有7个-10个人是拆迁户(或者拆二代)。
不过,专家和学者们发现了一个问题,大批量出现的拆迁户和拆迁播撒出来的大批量现金,最终都通过买房的方式又回到了房地产当中去,而且导致房价一浪高过一浪的上涨。这也是大面积超前的后遗症。故而从2018年开始,拆迁开始有序退出市场,2020年拆迁进入收官阶段。住建部黄艳指出,今后的城市发展中,要避免大拆大建、一拆了之的方式,旧改取代棚改,成为今后城市老房子的解决方式。
“拆迁”全面停止?好消息来了,符合条件的房子,将全拆重建。
是不是意味着,今后所有的老房子都不再拆了?也不是,对于那些无法旧改、已经到了危房阶段、不适合改造的房子,依然会采用拆迁的方式进行解决。例如浙江省就曾出台了一份《通知》明确提出,针对社区中的房子,可以全拆重建,也可以整体旧改升级,同时可以拆改结合进行。这就意味着并不是一刀切不再拆除,而是有限度、符合条件的进行改造升级,该拆的依然会拆。
《通-知》提到,2000年以前的房子(也就是房龄超过21年的),同时被确定为“存在安全隐患”的老房子,依然可能被拆除。这个道理很容易理解了,什么叫做存在安全隐患呢?顾名思义就是房子不适合住人,随时都可能有坍塌的风险或者衰败的问题。危房和不适合改造升级的房子,或许只有全拆重建才是最佳出路。
对此,多个省份就有类似的规定,并不是这一个地方独有。所以说,如果你拥有城市老房子,不用气馁,还有好消息,只要符合条件还会被全拆重建,要多关注城市相关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