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萌宠星球

【蚤目】跳蚤“降级”终将修改教科书

现生跳蚤蔡天阳供应图

跳蚤在起源和进化的生命之树上到底处于什么位置?面对这个问题,国内外研究人员先后提出了不同的答案。

目前,主流观点(已写入教科书)认为跳蚤(学名蚤目)是单独的目,也有部分观点认为跳蚤是雪蝎蛉(一类长翅目昆虫)的近亲,但均没有明确证明跳蚤和小蝎蛉科的关系最近。

近期,一支中英联合研究团队揭示了跳蚤是一类特化的蝎蛉,将蚤目降级为长翅目的一个次目。相关研究成果12月21日发表于《古昆虫学》。

收了一个英国学生

论文的第一作者Erik Tihelka是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的大一学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南古所)副研究员蔡晨阳是论文的唯一通讯作者。那么,中国导师是如何指导英国学生完成论文的呢?这还要从他俩的相识说起。

2018年,在英国皇家学会牛顿国际学者基金资助下,蔡晨阳到布里斯托大学开展为期两年的工作学习。其间,他收到了正在英国读高中的捷克男孩Erik的邮件,希望他能帮忙鉴定甲虫化石。

蔡晨阳欣然同意,于是他和Erik相约在布里斯托大学进行交流,并为其设计了甲虫化石的一系列研究课题。蔡晨阳发现当今昆虫分子系统学存在着较多待解的问题,这也激发了Erik对分子系统学的兴趣,并报考了布里斯托大学地球科学学院,跳蚤研究就是蔡晨阳帮Erik选择的一个课题。

在蔡晨阳指导下,Erik先后发表论文27篇,从不了解什么是分子系统学到现在可以如数家珍。与此同时,蔡晨阳也希望初入科研领域的青年能勇敢地向领域内专家请教,不放过任何一个小的科学问题,因为这些小问题一旦深入研究就可能会有重要发现。

“修改教科书只是时间问题”

跳蚤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现代跳蚤体形很小,通常体长1~3毫米。然而,1.65亿年前最大的跳蚤体长可达2厘米,1.25亿年前的跳蚤体长可达9毫米,为什么跳蚤的体形越变越小呢?

2012年初,南古所研究员黄迪颖团队在《自然》发表论文,报道了产自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宁城中侏罗世道虎沟动物群(距今约1.65亿年)和辽宁北票早白垩世热河动物群(约1.25亿年)的多样过渡类型巨型跳蚤。

该研究不仅揭示了跳蚤的起源与早期演化及其与寄主的关系,还解释了其体形变小的原因——为了适应新生代爆发式演化出来的小型哺乳动物或是小型鸟类。黄迪颖也是新论文的作者之一。

蔡晨阳介绍道,跳蚤作为昆虫系统演化树上一个独立的分支,得到了许多形态特征(侧扁、无翅、具刺吸式口器、具栉等)和生活习性等证据的支持。然而,跳蚤与其他昆虫目之间的亲缘关系一直是昆虫系统学领域的未解之谜。

早在19世纪,有学者根据外部形态认为跳蚤是鞘翅目(甲虫)的近亲,直到20世纪中后期,支序系统学的奠基人Willi Hennig发现跳蚤与长翅目(蝎蛉)和双翅目(苍蝇、蚊蚋等)的关系密切,三者共同构成吸吻类。

21世纪以来,随着分子系统学和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发展,跳蚤系统位置的难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基于转录组数据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跳蚤与长翅目构成姊妹群的关系,而基于几个基因串联的系统学分析表明,跳蚤位于长翅目的内部,与雪蝎蛉科构成姊妹群的关系。

蔡晨阳告诉《中国科学报》:“日前,称跳蚤是长翅目姊妹群的国际同行们在预印本网站(未经过严格审稿)上公布了他们最新的独立研究成果,虽然与我们的结论不谋而合,但他们认为跳蚤‘很可能是’小蝎蛉的姊妹群,而我们的结论是‘一定是’。”

“现在国际和国内大多数的《普通昆虫学》或《昆虫分类学》的教科书都是把跳蚤作为单独的一个目,我们成果显示跳蚤是一种特殊的长翅目(蝎蛉),教科书的修改只是时间问题。”蔡晨阳补充说。

为何不投稿国外期刊

蔡晨阳等人的研究证明了跳蚤是从吸食植物花蜜的长翅目祖先演化而来,最终成为如今吸食脊椎动物血液的寄生虫。根据跳蚤位于长翅目内部的系统发育关系,研究人员正式提出跳蚤应降级为蚤次目,现生完全变态类昆虫将从11个目减少为10个目。

既然这是一项可以修改教科书的发现,那论文为什么不发知名期刊呢?业内同行的反馈是,这篇论文发国外影响因子更高的杂志也没问题。蔡晨阳给出的答案是:“《古昆虫学》是我们自己创办的期刊,没有理由不支持。”

记者从南古所获悉,《古昆虫学》虽然刚创刊18个月,但已经入选我国地学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3(业内认可的较高水平期刊),目前正在争取进入SCI。

“打造国内一流期刊,需要我们自己带头。”蔡晨阳以这篇论文的投稿为例介绍了期刊的严谨性,“由于我们的成果与主流观点不同,也遭受了同行的质疑。最终论文经过了2轮、5位不同审稿人的审稿,才得以发表。”(记者 沈春蕾)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