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萌宠星球

【蝮蛇图片】蝰科原矛头蝮属蛇类主要分布在我国,一起来认识有哪些种类

以下句子包含蛇类照片,请仔细阅读,以免不舒服。文章中的数据来自一些文献的整理,如有不足之处,请指出。

相关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删;欢迎点赞加讨论。

原矛头蝮属为蝰科蝮亚科下的蛇类,它们都具有一些蝮蛇的共同特征,比如,三角形的头部形态,毒牙类型为管牙,体色复杂多变,栖息环境不尽相同。

1983年之前,这个属中原来最早命名的蛇类如原矛头蝮、菜花原矛头蝮等归属在竹叶青属下,名字却都是烙铁头、菜花烙铁头之类的;1983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以琉球群岛地区的蛇类黄绿烙铁头为模式种重新确立了新属,即原矛头蝮属。这个属的特有特征为:具有长形,一般无齿的腭骨,上颌骨颊窝边缘没有突起,外翼骨前侧不宽大,隅骨与夹板骨分离。至此将具有这一类特征的蛇类重新归集在该属下,如原烙铁头蛇属的原矛头蝮、菜花原矛头蝮等。

我国珍稀蛇类:莽山原矛头蝮蛇

原矛头蝮属蛇类目前已知的种类共有15种,主要分布在我国的秦岭-淮河以南、中南半岛地区,南亚地区和日本琉球群岛地区。我国是主要分布区域,共有9个种类,虽然种类不少,但此属下的蛇类大部分分布区域狭窄,数量稀少。

关于该属蛇类的起源和进化,我国学者早有研究。利用分子生物遗传学技术研究分析了现有原矛头蝮属蛇类的线粒体基因,结果显示原矛头蝮属蛇类起源于距今约2000万年前的中新世中前期,在1700万年开始属内分化,分为4个分支。原矛头蝮属的现有物种的祖先分布区位于我国西南部及临近区域,分布向青藏高原和我国中、东部扩散,先后经历了38次扩散事件和11次隔离事件,最终形成了今天的分布格局。而我国也是其主要的分布区域。

角原矛头蝮蛇

国内的9种原矛头蝮属蛇类中,不少还是特有种,有一些种类属于极其珍稀的,如莽山原矛头蝮蛇。下面按照发现的时间顺序一起来认识这些稀有的蝮蛇。

菜花原矛头蝮

原名叫菜花烙铁头,始命名于1875年,色彩斑斓的蛇身是它的标志色,不过比起莽山原矛头蝮蛇,体型较小。栖息于1800米左右的海拔山区或高原地区,数量稀少,我国境内分布于中西部,中部的省份。国外见于南亚,东南亚部分地区。

幼体菜花原矛头蝮

菜花原矛头蝮蛇分布的区域都是高海拔的地区,在较低海拔并不多见,彼此之间形成了不同的生态适应,颜色差异明显,使得很多的动物学家认为它们是不同的亚种关系。另外菜花原矛头蝮蛇是原矛头蝮属蛇类中唯一卵胎生蛇类。

成体菜花原矛头蝮蛇

原矛头蝮

俗名也称烙铁头,龟壳花等。始命名于1839年,模式产地位于印度阿萨姆邦。关于它的分类也是颇为曲折,最初是归入竹叶青属,后来才重新划分进入原矛头蝮属,由于其名字和属名一样,为了避免混淆,重新将其命名为尖鳞原矛头蝮,但原来的名字也一直沿用。原矛头蝮典型的三角形头部,头颈部细小,神似烙铁,尾部纤细,善于爬树。

常见于一些丘陵及山区地区的灌木丛、耕地等。广泛分布于我国除了西藏、新疆,东北等地区,国外见于南亚和缅甸等地。

缅北原矛头蝮

始命名于1940年,模式产地位于缅甸金三角北部地区。此蛇属于高海拔森林山区蛇类,其体色变化差异较大,不同的栖息环境会有所差异。我国首次发现于2004年在西藏墨脱境内。

来自印度产地

雌蛇有护卵的行为,国内有两爬学者报道首次实现人工繁育成功的记录。

西藏墨脱产地

角原矛头蝮

旧名双角烙铁头蛇。模式产地位于越南北部番西邦峰,首次命名于1930年。我国境内首次发现分布是在2003年,分布区域最初仅限于广东南岭地区,后来在我国其他的省份如福建、广西和浙江都发现有其分布。角原矛头蝮呈点状分布而非传统上的片状分布。

乡城原矛头蝮

我国两栖爬行动物专家赵尔宓先生1979首次命名的,在四川乡城考察时发现的新物种。是我国的特有种,分布的区域海拔高度为3000米左右的山区森林中。此种类分布区域较狭窄,数量极为稀少,研究也不多。

莽山原矛头蝮

外号小青龙,是我国的特有种类,最初发现于湖南省莽山地区,后来在莽山与广东省交界处也发现有少量分布。通身黑褐色,其间杂以极小黄绿色或铁锈色的斑点,三角形的头部,体型可达2米,是一种体型较大的有毒蛇类。

体型可与南美的巨蝮蛇有的一拼,它们还是有一定的亲戚关系的。莽山原矛头蝮始命名于1990年,一经发布,震惊全世界;但最初并没有归入原矛头蝮属,而是竹叶青属,此后将近20年的时间内,关于此蛇的分类争议一直没有停止过,直到2009年才最终将其归入原矛头蝮属,并重新命名为莽山原矛头蝮。此蛇是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数量极为稀少。

大别山原矛头蝮

我国的特有种类,首次发现于2011年我国安徽省境内大别山区,2012年发布新种记录。后来相继在湖南省和河南省都发现有此蛇的分布。

这种蛇的形态有着鲜明的特点,它的头略呈三角形,背部为土黄色,从头后部至尾分布有多条深棕色的横纹,横纹的边缘呈现黑色锯齿状的图案。它的腹部为灰白色,身体两侧则有一排紧密排列的橘色小点,尾尖为深橘红色。这种原矛头蝮蛇的形态特征和国内外已经发现的其他原矛头蝮类的形态都有着明显的区别。

茂兰原矛头蝮

我国的特有种,首次命名于2011年,模式产地位于贵州荔波茂兰自然保护区内,在广西境内也有分布,此蛇体型较小,是我国境内最小的蝮蛇。

喜山原矛头蝮

2012年我国国内的科研机构研究学者在珠穆朗玛峰国家级保护区内发现了此蛇,经鉴定为新物种。该蛇也是世界上唯二的分布高于4000米海拔的高原蛇类。

喜山原矛头蝮个体很大,最具特色的是其红头、红眼睛,性情凶猛,最大个体有1.5米长,是我国体型仅此于莽山原矛头蝮的蝮蛇,生活在珠峰保护区、尤其是喜马拉雅山南坡。此处由于长期与世隔绝,仍然保存了非常完整的食物链。而喜山原矛头蝮的发现完全颠覆了喜马拉雅山地区“荒凉、物种稀缺”的世界第三极印象,因为大型毒蛇的发现说明当地物种多样,且当地生态环境的原生度高,没有遭到破坏。

我国的蝮蛇种类丰富,分布区域广泛,都是极为珍稀的蛇类。我国学者对国内分布的这些蝮蛇的研究贡献巨大,发表了大量研究成果,尤其是对它们的分类地位的梳理甄别。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