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是肉食动物中比较瘦的一种。
身子、吻部及尾部都较长,四肢和耳朵短小,身着黄褐色皮袄,分布于非洲的种类最多,较常见有细尾獴,也有很多人爱叫他们“猫鼬”,属非洲群栖性最强的哺乳动物之列。警惕性高,组织性强,敏捷度超群。平时,活动地带都有一些昂首挺立的“哨兵”站岗,贪食蛇,与其他成员一样,是爱吃蛇肉出了名的。在中国较常见的是食蟹獴和爪哇獴。食蟹獴又叫“猸子”,穿着浅灰棕色混搭的马褂,四肢棕黄,面部对称画有两条纵向细纹。蓬松的体毛和尾毛粗长,稀绒。寄居于山林沟谷及溪水畔的树洞或是岩隙间。昼伏夜出,喜欢小俩口相伴出门,群体间互助性极强,嗅觉较灵敏,老鼠哈着腰用前爪和吻尖拱土挖蚯蚓和一些昆虫的幼虫。到了暖烘烘的春天,初醒的田地里,飘散着刚翻过的泥土的气息。经过一冬慵眠的生灵们都一一苏醒过来。这也把獴儿都吸引过来,像播种者似的,弯下腰忙活个不停。
爪哇獴和蛇獴一样,对毒蛇情有独钟,蛇獴的出现,就连有“毒剂师”之称的眼镜蛇也战栗不已,甚至怕得缩成一团。蛇獴又叫“蒙哥”,个头比眼镜蛇的小,只因身体对蛇毒有超强的免疫性,使得那令人畏惧的毒蛇反倒对他们敬畏三分。
冤家路窄,狭路相逢。蛇突起前身如长矛刺出,一张嘴那唾液就溅得满地都是。蛇獴侧身巧妙躲过,挥爪如冷枪迎回,打蛇个措手不及。如此几回下来,蛇的耐力总是被消耗殆尽,最后弱肉便为强食了。
猺分两种,一是青猺,又叫“果子狸”、“花面狸”或者“白鼻豿”、“花面棕榈猫”,省称为“狸”。体型似猫,四肢较短,背灰棕色。爱吃谷物、富有汁液的果实,这一点与人们有些相似。还吃鼠、鸟、蛙、虫等,最大不同就是他们偶尔变得喜欢舔食自己的粪便吧。遭遇危险时,会发出叫人窒息的臭气,似曾拜于黄鼠狼门下。
果子狸广泛分布于中国华北以南及台湾地区,还有东南亚、南亚的山林之中。前段时间,因有人怀疑患SARS与食用果子狸肉有很大关系,这类观点的支持者有钟南山等。这一新闻发布后,致使冷酷的猎枪趁势瞄向果子狸,可怜的家伙!不久,就使得果子狸的数量锐减,比股票跌得还惊人!
但,我和许多动物保护者的立场都是坚定的,坚信他们的清白与无辜。
另一种为黄猺,又叫“青鼬”。体型像饱满的大火腿状,不过是黄灰褐色的外皮。头和趾及尾端较黑,额部至鼻梁生有带斑,眼及耳下也布有白斑,喉胸部橙黄色,腹部灰褐。
生活在山林或丘陵地带的黄猺是穴居动物,又叫“黄腰狐狸”、“黄喉貂”,而因为酷爱吃蜂蜜,故还有人叫他们“蜜狗”。善攀缘树木陡岩,行动十分敏捷,多成对夜间活动,主要以小型啮齿类、鸟及鸟卵、昆虫及野果为食,有时也打小羊小鹿的主意。属国家Ⅱ级保护动物,可人工饲养的可作为毛皮兽,毛皮可制衣服,正所谓黄猺皮褥子。
清书,二零零九年十二月三日。
我是清书,一个博学多才的摩羯座,懂营养的90后创客,13年写作经验的青年作家,吃货塑形达人,走在时尚最前沿的美丽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