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的最后一天,八年级(6)班的教室里,我带领学生在学习法布尔《昆虫记》中的《蝉》。
"蝉的窠与其他掘地昆虫的窠有什么不同?"我把题目又读了一遍。这是教学中必要的重复。但这次也是想提示"学霸"翁子航,因为他还在翻着字典,似乎把我的提问屏蔽了。
本文作者夏智勇在上课
"生字已经处理过了呀!"我心想着,念着题目,停在他身边。这时其他的学生继续在课文里寻答案,一片安静。
"查什么?"我尽量压低声音。
翁子航还是习惯性地站起来。没说话先微笑,露出瓷白的牙齿。那对小眼睛好像眯着,但还是没有遮盖了那两道光。"老师,我在查'窠'和'巢'的区别。我认为译者将蝉穴翻译成'窠'有些不合适。"
我示意翁子航坐下,"你说说理由。"
他翻开《新华字典》:窠,鸟兽的巢穴;巢,鸟搭的窝,也指蜂、蚁等的窝。他指着字典,继续阐述:"……蝉是昆虫,蜂、蚂蚁也属于昆虫。所以蝉的穴应该是巢而不是窠。"这时他眼睛里洋溢着自信的光彩和渴求肯定的期待。
我清了清嗓子,向全班公开了他的发现。难得一个学生有理有据地质疑教材,难得一个学生对文字的敏感与好奇,难得一个学生在集体学习时有一份独立的思考。
我必须公开,我必须大声表扬。至于质疑的对与错,我真的无法判断,并向全体学生老实交代。
课后,我翻阅了其他工具书,发现"窠"还有"泛指动物栖息的地方"这样的解释。我做了记录,准备周一再给学生们说说。
周日,听朋友讲的故事让我对这个事件有了更积极的认识。朋友的孩子在某中学就读,月考过后,朋友孩子的英语老师发现某道题全班只有两个学生做对了,老师和他俩一一谈话。一个学生坦承补习班里讲过这个题目,另一个说自己在期中考试的阅读题里见过这种写法。
朋友讲到这里,我想起了我的学生翁子航。他和朋友嘴里"另一个孩子"何其相似,都是在一篇大家都读过的文字里发现了别人之未见。
阅读很美,阅读很私人。但课堂上、考场上的阅读则往往围着问题打转转,却失了自主发现的可能。给学生多一点自主的阅读空间,也许会收获更多。
作者:夏智勇(西安市长安区引镇初级中学教师)
来源:《教师报》;编辑:关中小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