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出血在什么疾病中很常见?
快节奏的生活、高强度的工作、不规律的饮食生活使越来越多的人患上肛肠病。
有些肛肠疾病都会有大便出血的症状,但是大多数人只要一发现大便带血就以为是痔疮引起的,其实并不然。大便带血被称作是报警征,是不可忽视的症状,这种情况很容易造成重大疾病的忽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诊治,对生命健康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所以,关于此症状的常见疾病,要有一定的了解。(1)痔疮
痔疮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便秘,便秘又在一定程度上加重痔疮。当痔核较大,痔粘膜组织变薄,用力排便时干燥粪块易擦破痔粘膜,引起便血。其特点是用力排便时,血液从肛门排出,鲜血常附在大便表面,大便后可有肛门滴血,或手纸上沾有鲜血,严重时可以在排便的同时有喷射出血。
(2)肛裂
各种原因造成的肛裂均可引起出血,便秘和腹泻是引起肛裂的最常见原因。便秘引起肛裂是用力排便时,干燥的粪便扩张肛管,可使肛管小血管撕裂而出血;腹泻引起肛裂的原因是因为大便的理化性质改变,刺激肛管上皮形成溃疡而导致肛裂。肛裂出血的特点是出血量较少,或粪便表面带血,或排便时鲜血点滴而出,或便后手纸沾血。另一特点是肛裂病人常因排便有剧烈的撕裂样肛门疼痛,从而使得肛门内括约肌痉挛收缩,导致持续性疼痛。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括约肌渐渐疲乏松弛,疼痛随之减轻,并逐渐消失。这在肛裂疼痛症状中,称之为“疼痛的一个周期”。另外,不仅排粪可引起肛裂的剧痛,咳嗽、喷嚏,以及排尿等都可引起这种疼痛周期。所以,当有因排便引起的周期性剧烈肛门疼痛伴便血时,应考虑有肛裂。
(3)大肠息肉
特别是直肠息肉出血,息肉是小儿便血的主要原因之一。大多数人虽然肠粘膜有息肉形成,但无自觉症状,主要是因为小的息肉仅仅是在肠粘膜有隆起的结节。大的息肉常为带蒂的小瘤,突入肠腔,可在肠内上下移动,因粪便压迫和刺激,表面常有溃疡、糜烂,甚至出血。可见鲜红色血覆于粪便表面,也可与粪便相混,或混有黏液和脓性分泌物。直肠息肉常表现为无痛性便血,一般出血量较小,结肠有较大的息肉时,可引起肠套叠,下腹绞痛,便秘加重,且粪便带血。
(4)大肠癌
包括直肠癌、乙状结肠癌、结肠癌,其主要症状是粪便带血。如果癌肿位于右半侧结肠如回盲部、升结肠、结肠肝曲部位,一般不易见到明显出血,而以大便潜血阳性为主;如果癌肿位于左半侧结肠,便血的颜色多呈鲜红或暗红色,附于粪便表面,如果出血量不多,因便秘在肠腔潴留过久,则血色发黑,血与粪便相混合。乙状结肠癌常表现为便秘与腹泻交替,大便带有鲜血、脓及黏液;直肠癌则为便中带血或脓血便,或粪内有血性分泌物的黏液血便。
除以上各种疾病外,大便带血也可能是结肠憩室出血或者孤立性直肠溃疡出血造成的。前者表现为突然大量出血,呈鲜红色,并且伴有血块。后者表现为大便表面带血并伴有肛门区域疼痛。
总之,大便带鲜血,表示出血部位在大肠以下的消化道,特别是左半侧结肠的乙状结肠、直肠与肛门。发现便血不要恐慌,也不要在症状减轻时掉以轻心,便血被称作报警征,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症状,应及时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