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萌宠星球

【苟烯】望岳谈丨山东开花,省外结果,这样的新闻应该再少些

6月27日,《问政山东》揭露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关华市研究组开发的参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新药——GV971的情况。

GV971研发历经21年,早期研发源于中国海大,今年即将上市,管华诗院士对这一研发成果没在山东开花结果感到遗憾。

据了解,当初新药研发经历过一段无人问津的尴尬境地,这款药被卖到了美国,后来又由上海绿谷制药集团将其经销权、实施权买回中国,由上海药物研究所和绿谷制药接续完成深度研发,现已经成为上海制药行业的明星产品。

与GV971一样,由管华诗院士亲自主导的海洋抗肿瘤药物BG136,目前也处在尴尬的境地。但是现在BG136受到了外地研究机构的青睐,他们计划投入更多力量招揽BG136。“上海早就向BG136项目伸出了橄榄枝,10倍于现在的报酬挖这个团队。”在6月27日的山东广播电视台《问政山东》节目直播现场,山东省科技厅厅长唐波现场“非常着急”,并表示:“我们采取了措施,我们第一支基金,50个亿的基金,就是针对海洋药物。”

由“管华诗新药GV971”出山东,新锐大众记者想到了Arikan教授的5G技术”进中国。前一段,央视记者采访任正非,任正非回顾了引进Arikan教授5G技术的情况。

任正非讲到:“大家今天讲5G标准对人类社会有多么厉害,怎么会想到,5G标准是源于十多年前土耳其Arikan教授的一篇数学论文?Arikan教授发表这篇论文两个月后,被我们发现了,我们就开始以这个论文为中心研究各种专利,一步步研究解体,共投入了数千人。十年时间,我们就把土耳其教授数学论文变成技术和标准。”

“管华诗新药GV971”出山东和“Arikan5G技术”进中国,这两个新技术项目的研发推广过程,很有比较的意义:一个近在咫尺,从青岛始研,长达21年,却没有为己所用,最终项目跑到了千里之外的上海;一个相距万里之遥,技术出自土耳其Arikan教授,在论文刚发布两个月离实用还很遥远的时刻,就被华为捕捉到,华为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以10年之功将技术为己所用,最终在世界引发了一场信息技术传播革命。

应当说,在开放的市场条件下,好的技术项目会被多方关注,项目有很多选择性,技术项目由山东跑到外省甚至外国,都有可能。与此相反,国外好的技术项目也可以进入中国。项目的进出,符合市场竞争法则,属于正常的市场流动。当然,有前景的高新技术项目,流到哪里,不流到哪里,反差极大,小则改变一个厂或者一个行业的命运,大则改变一地甚至一国的命运。就华为5G技术的引进发展而言,其技术威力大家已经有目共睹,改变的是世界信息技术传播格局。至于像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新药GV971流出山东,我们可能就失去了在某种药物领域的领先机会,影响到本地医药行业的竞争力。

因此,争取到高新技术项目,对促进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意义极大。

就具体的技术项目而言,初期的资金扶助是相当重要的。这就如一个孩子刚刚开始学习骑自行车,旁边需要有一个人扶一把。但在招才引智的过程中,具体到高新技术项目的留住和引进,新锐大众记者认为:第一是人的眼光,第二是体制机制,最后才是资金。

眼光,包括专业性和预见性,最终体现为价值判断。“Arikan5G技术”为什么能引进中国,这与任正非在信息传播领域的专业性素质分不开。任正非有多年的信息传播领域的工作经历,熟悉该领域的技术演进过程,所以Arikan教授关于5G技术的论文一出笼,就被其捕捉到,而且敏锐地预见到这是10多年后全球要使用的信息传播技术。而“管华诗新药GV971”之所以没被山东留住,长时间“无人问津”,根本上是因为缺乏“识货”的人,没有人认识到这种新药的价值。你想想,药物研发初期是需要资金,但有关方面还不至于到出不起钱的地步,正是因为周边无人“识货”,难以判断其价值,怕钱打了水漂,才导致各方不敢投入资金。所以,招才引智,眼光最重要。

招才引智,体制机制起着常态、长期的决定作用。眼光很重要,但眼光具有个人性。这种眼光可以来自企业家,可以来自地方政府的决策者,但要让眼光的作用无阻碍地发挥出来,就需要依靠创新型的体制机制。同时,体制机制也决定着资金投入的力度和效率。所以,要想让招才引智工作整体提升水平和档次,就不能没有体制机制的保障。

建立起有效的招才引智体制机制,最关键的是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情,赋予他们充分的决策权,并确立责权利对应原则。比如,谁决断正确,引进的技术项目见效益了,要奖励;反之,决断错误,投资收不回,要惩罚。

到南方省份考察可以发现,南方一些省份之所以聚集那么多高端的新兴产业,根本是体制机制创新。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引进专业化管理团队,由团队来找科研人才、提出科研项目,成果由专业化团队评审。福建泉州石墨烯产业技术研究院是管理机构企业化管理,科研机构市场化运作,专干政府不能干、企业干不了的,推动新技术走向市场。

要看到,高新技术项目流出山东,管华诗团队研发的药物并非第一例。5月27日《人民日报》报道的山东理工大学教授毕玉遂研发的环保型发泡剂,专利最后卖给了北京的补天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价值5.2亿元。这个技术项目,国际领先,力压清华大学等众多名校,但是最终还是流出了山东。

苟相知,万里可为邻;苟相疏,咫尺变天涯。“管华诗新药GV971”出山东和“Arikan5G技术”进中国,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我们当铭记其中的教训,努力把更多的好技术项目留在本地,引进到本地。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