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萌宠星球

【章鱼寿命】章鱼的生命终点:死亡激素

外国科学家发现,死亡与生物本身产生的称为“死亡激素”的物质有关。

生物学家们对章鱼的试验证明了这一点。章鱼是生长在海洋里的一种凶残动物,除了食杀其它鱼类外,还经常与同类厮杀。奇怪的是,雌性章鱼从排卵的第六天开始,就一反常态,变得极为温顺,开始绝食,全心全意地孵化鱼卵。经过40多天,它的儿女们一旦被孵出,这条雌性章鱼的生命也就走到了终点。雌章鱼为什么会在生儿育女后悄悄地死亡呢?为了揭开这个秘密,科学家们对不同种类的章鱼进行了对照研究,同时进行大量的解剖实验。原来,奥秘就在章鱼的眼窝后面的一对腺体上。这对腺体到了一定时候就会分泌一种化学物质,导致章鱼自身死亡。生物学家称这种化学物质为“死亡激素”。
不久前, 鱼类学家在研究太平洋海底章鱼时,发现了它们一个极为奇怪的生命现象。那就是雌性章鱼产卵7周以后就不吃不喝了,它们一心一意孵化自己的后代。等到小章鱼一出生,它们的母亲就耗尽了最后的生命能量而一命呜呼。科学家对这个现象做了大量研究,他们猜测是不是雌章鱼的某种激素在起作用?实验证实了这一点。他们发现雌章鱼体内确实存在一种激素,这种激素在章鱼产卵7周后逐步分泌,导致章鱼停止进食后死亡。科学家把这种激素命名为“死亡激素”,它决定了章鱼寿命的长短。科学家试验,将一条雌章鱼体内分泌这种激素的腺体切除,雌章鱼就会奇迹般恢复进食,寿命也会大大延长 。
这个平常的发现,引起了生命科学家的极大兴趣。许多科学家都在寻找动物身上的“死亡激素”,不断重复类似实验。美国哈佛大学登克拉教授在对2000只大白鼠研究后认为,大白鼠的脑垂体也分泌一种“死亡激素”,这种激素也象章鱼的“死亡激素”一样,影响它们的衰老和死亡进程。登克拉切除大白鼠的脑垂体,并注入甲状腺素,发现大白鼠的心血管及免疫系统的活力大大增强,衰老过程明显放慢,寿命也大大加长。


联系到这些情况,科学家通过对人体进一步研究认为,人体的脑垂体也分泌一种类似 “ 死亡激素”的化学物质。科学家认为,如果人类能够自由地控制这种化学物质,把“死亡激素”抽出来,注入生长激素,那么,人类就可以延缓衰老过程,延长寿命。目前,各国科学家正在加紧破译“死亡激素”之谜。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了,那么,到了下一个世纪,人类平均寿命延长10岁是完全可以达到的。

本世纪比上世纪人类的平均寿命几乎增加了一倍,仅仅从1962年到1990年的28年之中,人类的平均寿命就增加了13.5岁。这是得力于两条措施:一是大规模接种疫苗以及抗生素的发明,因传染病引起的死亡明显减少;二是许多发达国家成功地降低了因心血管病和癌症引起的死亡。除此以外,目前各国为了进一步延长人的寿命,正在积极试验抗衰老的复合药品,这类药品虽然有一定的作用.但临床实验证明,采用它人类还不能大幅度延长寿命。


人类有没有类似章鱼的这种“死亡之腺”呢?经过研究发现也是存在的。不过人类的“死亡之腺”不是长在眼后,而是长在人脑之中。人脑内有一种特别重要的腺体———脑垂体,它虽然只有5克重,不如一粒蚕豆大,却调节、控制着人的生长发育、生殖及新陈代谢,重要的是它还促使甲状腺分泌甲状腺素。人类一旦缺少甲状腺素,就会感到浑身乏力,也和雌章鱼一样不想吃东西。而且一旦甲状腺素停止分泌,人就会衰竭死亡。科学家的研究证明,人的脑垂体也定期释放“死亡激素”。“死亡激素”影响人的生命,从而使人走向死亡。

为了证明这一点,科学家又用年老体衰的大鼠做了对比试验。把它的脑垂体切除掉,为了不影响其它激素的分泌,同时对大鼠移植人工甲状腺素。奇迹出现了:老年大鼠的免疫功能及心血管系统竟然恢复了青春。脑垂体所分泌的“死亡激素”确是促使人类死亡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

未来展望

找到了根本,人类延长寿命就有了希望。但是,要延长人类寿命,可不能简单地把脑垂体切除掉。因为这种方法虽然可以杜绝“死亡激素”的产生,但同时也断绝了人类必需的其它各种激素。科学家面临的任务是:搞清“死亡激素”是脑垂体的什么细胞产生的?通过什么渠道发挥它的作用?它的分子结构又是如何?有哪些因素可以使“死亡激素”减少、甚至停止分泌?在这些问题解决以后,人类就可以采用药物、手术等多种现代医疗技术来破坏“死亡激素”的产生,或延缓它的出现,从而使人类的寿命得以延长。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