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萌宠星球

【嗜酸性粒细胞偏低】PD1单抗治疗后乏力、低血糖、低血压,当心皮质功能减退!

PD1单一抗治疗后出现乏力、低血糖、低血压时,应警惕中枢性皮质功能减退(ACTH不足)。

作者丨曾梅芳 赵晓龙 周丽诺 李益明

单位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内分泌科

来源丨医学界肿瘤频道

老高今年55岁,上海人。2010年6月底,他因为“血尿”就诊,检查发现右肾肿瘤,行手术治疗,病理为肾透明细胞癌,分期I期。

他和家人十分庆幸肿瘤发现的早,能够通过手术切除。但万万没有想到,平安度过5年之后,2015年9月他突然出现右大腿疼痛,就诊发现右髂骨、左股骨多发肿瘤转移,肺部多发转移。先后使用索拉非尼、阿西替尼治疗,然而肿瘤并没有得到控制,右腿疼痛加剧,甚至不能翻身、下地行走需要搀扶。

幸运的是,他有一个非常关心他的妻子,经过多方打听,他们开始考虑加用尚未在国内上市的PD1单抗治疗。从香港的私人诊所购买药物后,2016年4月老高开始使用nivolumab静脉输注(在此之前为增加PD1单抗疗效已行右髂骨病灶放疗),每2周一次。

盼望的奇迹发生了,治疗2次以后老高就可以独立下地行走了,4次以后开始能够自行上下楼梯,复查转移灶明显缩小。

因为在临床试验中就发现nivolumab经常导致甲状腺功能异常,老高每个月会常规复查甲状腺功能、血常规、尿常规和肝肾功能。2016年6月常规检查发现“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予左旋甲状腺素口服替代治疗。甲状腺功能变化情况详见表1。

表1 甲状腺功能的动态变化

情况好像都在朝好的方面发展,然而生活总是充满了波折。老高有2型糖尿病病史,并于2014年开始使用诺和灵30R皮下注射降糖;血压稍高(150 / 95mmHg),但未服用抗高血压药物。2016年10月,他出现不明原因的乏力、频发低血糖,即使停止注射胰岛素,也会经常有心慌、出冷汗等疑似低血糖的症状出现;监测血压也降到了110/70mmHg。老高到内分泌科门诊就诊,医生全面了解病史后,考虑需要排查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检查发现皮质醇水平偏低(3.65μg/ dL),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正常范围内(ACTH 33.2pg / mL,参考范围0~46),血钠偏低(131mmol / L),血钾正常(4mmol / L),嗜酸性粒细胞比例(4.2%)和白细胞计数(6.2 * 10 ^ 9 / L)正常。

经验性给予醋酸可的松口服(12.5mg,每日一次),患者症状明显改善,但仍偶有疑似低血糖症状出现。3周后内分泌病房住院评估。

入院查血皮质醇明显降低(0.81ug/dL),ACTH <10IU/L,甲状腺功能提示原发性甲减,余垂体功能基本正常(表2)。糖化血红蛋白6.3%,糖尿病自身抗体(GADA、IAA、ICA)均为阴性。血钠142umol/L, 肝肾功能,血脂,血尿常规均正常。甲状腺B超示甲状腺弥漫性病变。垂体MRI示垂体未见异常占位病灶,强化不均匀(图1)。

表2 入院及随访激素水平变化

*服用醋酸可的松25mg后2小时

图1 垂体强化不均匀,未见占位性病变

诊断“孤立性ACTH缺乏症”,病因考虑nivolumab诱发的淋巴细胞性垂体炎。

治疗上予以调整醋酸可的松替代剂量,晨起16.7mg(2/3片),下午8.3mg(1/3片);根据症状随后分别加量至晨起25mg(1片),下午12.5mg(半片)。左旋甲状腺素替代剂量根据TSH结果调整,最终加至100μg一天一次。

医生建议暂时停用nivolumab,但老高和妻子非常担心肿瘤再度生长,加之在患友微信群中看到有减剂量应用的先例,故改以较低剂量(1-1.5mg / kg)和较长间隔(每4周)“打折”使用PD1单抗,期间肿瘤控制良好。

2017年4月,老高进行了一次全面复查。其中甲状腺激素水平正常,醋酸可的松25mg口服后2小时血皮质醇14.62μg/ dL(表1,表2)。服用拜糖平50mg一天三次降糖,低血糖症状基本消失。之后,nivolumab成功恢复常规剂量和间隔继续治疗。

现在老高自我感觉良好,不但回到了工作岗位,还在妻子的陪伴下玩塞班、坐游轮,尽情享受生活的美好。

经验与体会

近年来,PD1单抗成为了肿瘤治疗的新宠。它另辟蹊径,通过恢复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应答,杀灭肿瘤细胞。Nivolumab(Opdivo®)是PD1的单克隆IgG抗体,已经证实可以明显改善晚期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肾细胞癌等多种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

但PD1被阻断同时也会引起T细胞攻击正常组织,导致各种免疫相关不良事件。常见如原发性甲减(9%)、原发性甲亢(2.7%)、肺炎(3.1%)、结肠炎(2.9%)等,肾上腺炎(1%)、1型糖尿病(0.9%)和垂体炎(0.6%)相对少见。

一般来说,垂体炎导致激素缺乏的顺序如下:ACTH> TSH>促性腺激素(LH/FSH)>PRL>生长激素(GH);而垂体占位或手术后容易出现GH和LH / FSH缺乏,较少引起ACTH和TSH分泌较少。迄今为止见诸报道的nivolumab相关垂体炎均表现为孤立性ACTH缺乏。

孤立性ACTH缺乏症在一般人群中也是罕见疾病,其特征为中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ACTH分泌减少),除ACTH外其余垂体激素分泌正常,垂体影像学上不存在明显器质性改变。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症状多表现为乏力、纳差、体重下降、低血糖、低血压等,没有特征性,尤其在晚期病人容易误认为与肿瘤消耗、恶液质有关,加之临床少见,很多医生对其缺乏认识,非常容易漏诊。

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加之肿瘤晚期患者又合并了很多其他情况,很可能在应激的情况下出现肾上腺皮质危象,表现为难以纠正的低血糖、低血压和低血钠,危及生命。另外,甲状腺激素可以加速血中皮质醇的代谢,增加肾上腺皮质危象的风险。

因此,我们建议接受nivolumab治疗的患者定期随访血糖、血压和血钠,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乏力、纳差、体重减轻,应考虑评估肾上腺皮质功能。初步评估检查包括晨起空腹血皮质醇和ACTH。排除外源性糖皮质激素使用的情况下,血皮质醇明显降低(<3μg/dl)应考虑皮质功能减退;血皮质醇>15μg/dl可基本排除皮质功能减退;血皮质醇在3~15μg/dl时需要行兴奋试验进一步评估(如ACTH兴奋试验、低血糖兴奋试验)。

在这类患者中使用左旋甲状腺素替代时,医生应考虑到是否存在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的可能,避免诱发危象。CTLA4单抗(如ipilimumab)导致的垂体炎更为多见(9.1%),更应常规监测以上指标。

治疗上,Nivolumab导致的甲减一般使用左旋甲状腺素替代即可,可继续抗PD1治疗。如果出现了垂体炎,在疑似肾上腺皮质危象、急危重症、严重低钠血症、低血压、头痛时需要使用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40mg甲强龙或以上);症状较轻的患者也可以直接使用生理剂量的糖皮质激素替代治疗,首选醋酸可的松和氢化可的松;nivolumab应考虑暂时停用,症状较轻的患者也可以考虑参考本案例患者减量延长间隔使用。

(本文为医学界肿瘤频道原创文章,转载需经授权并标明作者和来源。)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