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汽车百科

关于汽车论坛大全我想说2016中国汽车论坛

4月27日,由第一电网主办的2016年中国汽车论坛新能源汽车专题论坛在北京举行,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领域的精英代表齐聚一堂,就“电动汽车充电生态机遇与挑战”这一主题展开深入讨论。在沙龙环节,青岛特电公司总经理崔军、力帆业副董事长陈伟、万方新能源汽车事业部总经理王磊、广汽集团汽车工程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吴坚、电力网络技术联合创始人兼总经理卢晓川、充电桩应用产品总监黄山共同展望了充电互联、商业模式创新等问题和挑战。

青岛特电面临的难题是电网政策配套

小崔:“一方面,目前涵盖整个政策集,充电和电网,电网对充电有个性化的规定,另一方面,一些地方的国家电网有文件。比如大工业用电,很多地方支持,但有些地方不支持。特殊电话目前正在商场、写字楼、社会公共场所建造充电桩,原来用电是单位产权,希望以良好的电价为电动车主提供服务,但目前出现了这个问题。我们在一些商店建桩,商业电价本身再次产生服务成本,电价非常高,加上我们的服务费,比油车经济。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还在建议国家电网是否可以单独安装电表,其实很难处理,只是没有相应的规定。另一方面,政府积极推进充电设施建设,但实际上,当涉及到停车位各个方面的利益时,没有特别积极的态度。事实上,我们现在建的车站以北京一个快速充电站为例,停车费为8元,充电一个小时比汽车加油贵得多。真的路很长,也不容易。特别是在许多公共场站的建设中也遇到了各方面的困难,接收电力是最大的困难。”

帆汽车想做的模式是换电

陈伟:“我们在交换电力。你为什么在换电?从根源上看,充电模式的第一个形成源是美国国情所致,家家都有自己的停车位,充电模式兴起。帆现在正试图通过换电来解决一些问题。第一,电池都是免费的,我们的车售出后,电和车是分家的,所以消费者不需要买电池。第二,整辆车的使用费、电池租赁费比燃油车减少了一半,这是一个大车厢。我们的重点是三分钟换电,现在正在建6个场地,去年一个月卖出了500多辆电动车,今年的目标是80000辆。从用电交换的角度来看,我们更关注商业模式。产业发展最重要的问题是商业模式。消费者能否体验进步。当然,这个进步便宜,一个方便。(大卫亚设,Northern Exposure(美国电视),成功)在我们要做的商业模式中,一定要让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优势,这就是多用途的。所以我们现在的车都是只租不卖的,都是租赁方式,每天分时租赁使用客户已经平均3.8小时,国内目前比较多。这个平台上预计有30万辆电动车在行驶,这是一个大目标。目前,我们面临的问题也有类似的接战问题和土地问题。我们可以集中充电,换三分钟电。”

万邦新能源谈区域保护和补贴政策问题

王磊:“地方保护问题在全国都会遇到标准问题,其实现在对于充电桩公司来说,各地方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先了解政策。我们的第一个希望是政策要及时公布。在一些地区,2015年的政策可能要到2016年底才能颁布。二是细则不明确,要推测和理解很多地方的政策。为了适应,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看老百姓想不想买这辆车,人们在使用新能源汽车时有什么担心和问题。第一点关注产品,第二点是充电文件基础设施,包括互连。第三点对消费者市长/市场教育感兴趣吗?如何对待消费者,如何给予更好的满意度,如何进行顾客体验,如何制作场景,如何提高利润,如何做好售后。为了静下心来,我们要看看所有充电桩是否符合消费者使用习惯,是否符合各种技术的解决,去掉包装,去掉我们想给资本市场看的东西,老百姓认为它怎么样。所以所有的投资、安装公司、社区、充电桩生产研发、平台运营、汽车销售、培训中心,一切都围绕着核心。消费者可以更多地讨论你对这个东西的看法、一些市长/市场、培养消费市长/市场和深入讨论。”

疯狂关注用户疼痛。

mp;_iz=31825&index=4" width="600" height="400"/>

吴坚:“广汽在新能源方面相对来讲是新兵,从市场保有量来讲还是属于非常小的阶段,今年目标准备达到超过10000台,从技术路线来讲,产品一个是增程式的解决方案,另外一个是全电动技术方案。相对来说更加迫切是纯电解决方案。我们现在不是关注标准怎么样,而是关注用户痛点在哪,用户到底在用这些产品和在用桩的时候最难的地方是什么。比方说,用户为了寻找电桩位置,手机上装10-20个APP找不同的电桩,生怕漏掉某一个桩。结算环节,每个APP之间怎么样进行关于支付方面的合作。信息上的互联怎么进行共享,这可能都是目前用户在对充电桩的非常深切的充电需求。至于标准,大家最关注的一个是安全,一个是技术。技术本身有一个非常大的问题,目前各大车企使用的电芯和BMS,这两套系统是非常繁杂的,各家用的技术路线,包括用的产品,对技术理解的深度,对产品的要求,以及测试的规范都不尽相同。因此,如何解决充电效率,又能够使得充电时间跟效率达到最大的优化,需要我们做更多的努力。”

聚电网络科技追求电桩使用率

卢晓晨:“聚电网络在798艺术区附近有一个体验店,做充电是一个切入点,并不是只是做充电桩,还要服务好用户。我们在深圳布了很多点,三分之二以上的网点都是在广东地区,其中大半都是在深圳。围绕着核心区域不断布局网点,布的时候追求的充电桩使用率。我们是创业公司,也通过摆地摊的方式卖新能源汽车。有一个二维码扫了买电动车,包括半年充电不收费。做企业不赚钱就是耍流氓,我们是想赚钱,但是希望把这个事业往前推。各位一定要尽心尽力做好客户服务,我觉得买电动车的人活得太憋屈了,希望尽我们的力量让日子过得好一点。”

充电桩APP不止能找桩还要帮用户建桩

黄山:“充电桩APP是15年1月份上线,当时是因为找桩很难,各家都是各自的网点,我们就基于这个痛点做一个APP,帮大家解决找桩的问题。跟运营商之间的数据互联互通问题在去年一直说,跟运营商这条路走不通,就自己下去采,全国这么多站点采不完。我们就换了一种方法,自己人开着电动车跑,看看都需要采集什么信息,哪些信息是用户最关心的,设立一个标准,字段是什么,然后把字段确立之后发布任务,让全国电动车主把他身边的站点发现出来,勘查,用我们的APP上传添加。截止到今天用户帮我们采集的站点全国3460多个,覆盖170个城市,收录的充电桩30000多个,APP的服务对象就是老百姓。解决了找桩问题之后,用户的痛点发生了转移,凡是下了我们APP的用户基本找桩不是问题,剩下一个问题就是怎么知道这个地方能不能充电的问题,这就牵扯到互联互通。我们都已经跟三家运营商做对接,用户通过我们的APP也能看到三家的状态。总结一下:我们能够帮大家带来一定的业务导流,让用户知道你的桩在哪。如果打通支付,会带来更大的流量。我们还有用户分布热力图,站点热力分布图,对比之后发现哪些充电站分布是不合理的,把信息反馈给运营商。由此实现建桩资源的共享。用户建桩需求非常强烈的,对于买电动车的用户,核心需求就是能不能在家安装,在家或者目的地解决充电问题。我们也在发动用户来发现周边可以建充电桩的地方,通过APP反馈给我们,然后我们再反馈给运营商。我们一直考虑如何同时满足运营商的需求,用户的需求。互联互通也是我们一直倡导,一直跟各家谈,现在互联互通已经成为行业共识,如何更好互通,更深层次的互通,这是后面一个很大的问题。”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