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爱车一族

‘奔驰s400光盘怎么放’奔驰s400怎么放音乐…

说起来没事逛逛张大妈也有那么两三年时间了,不过我是个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货,倒是告诉我家小娘子(嗯,我会说宋朝时候小娘子和现在的妹子几乎是一个意思么)之后她经常逛

,然而由于各种懒+拖延症,从来没写过文什么的。正好这次主题有点想法,同时得了一些空闲,且放手写写。

评测什么的满地都是,而且我也没能拥有过很多机子,所以就不讲它了,更多地说说我作为一个Linux用户所闻所见。顺便一提,我是高中时候开始用Linux的,所以求不要说什么因为这是我专业所以我觉得linux好之类的话(而且事实上计算机专业的人喜欢Linux的并不比其他专业多多少

)。

进入正题之前,顺便说说在我有电脑之前我家的电脑史:

1999年一台组装PC:Intel 赛扬433,64MB内存,6.4GB硬盘(没错是6.4G,很奇妙的一个数),球面15英寸4:3的CRT显示器,40倍速CD驱动器,盗版Windows 98。

2003年一台清华紫光笔记本(硬件记不清了,记得的如下):AMD 900余MHz的处理器,256MB或者384MB(256+128)内存,30GB硬盘,13英寸4:3屏幕,4倍速DVD驱动器(对,不是刻录机),盗版Windows XP。

2007年一台惠普台式机(Pavilion系列的):Intel 奔腾E2200(我家第一个双核心的),Nvidia Geforce 8400GS,2GB内存,250GB硬盘,19英寸16:10 LCD显示器(本来是22英寸的,但我爹嫌大就换了个小的=.=当然价格也降了一些),16倍速DVD驱动器(依然不是刻录机),OEM的Windows Vista Home Basic。

前面两台机器现在看起来已经几乎不能用了,而第三台的硬件性能也就是现今主流手机的水准……沧海桑田啊

下面就是第一台属于我的电脑(而且从这之后我家新买的电脑全是笔记本

):

2010年一台宏碁(顺便扯一句:“碁”这个字是“棋”的异体字,理当念同一个音)笔记本(Aspire 5745G):Intel Core i5 430M,NVIDIA GT330M,4GB DDR2 800内存,500GB硬盘,15.6英寸16:9(1366x768)屏幕,16倍速DVD-R刻录机,OEM的64位Windows 7 Home Premium(对是Premium而不是Basic)。值得一提的是,接口数量不错:右侧三个USB 2.0接口,左侧一个eSATA口;VGA和HDMI各一。还有一点就是这台笔记本的键盘可以很容易地取下来:前部有五个突出的卡条,全部按进去就可以了。

来两张图(因为电脑在家放着,所以让我爹拍的,下面两电脑的也都是):

钢琴烤漆的A面,上面还有一些条纹。然而是塑料的,而且很容易划伤/留下痕迹。

键盘下面那一条东西,后来居然在屏幕上留下了痕

还有好多其他痕迹,但是出处始终找不到……掌托左下本来是五个标签,“使用微软正版授权”那个掉了,左下那个白色的是Acer的一个标签褪色所成;右下那个是配置说明,表面的塑料卷边了。常规的评论就不说了,来说点别的

当年挑机器的背景是我在搞OI(高中),而学校训练用的电脑比较渣,同时也想买台电脑玩游戏。没记错的话那两年刚有进一步的双显卡切换概念,于是挑机器的时 候着重看了有没有双显卡。加上预算什么的,最终限定在这台电脑(Acer 5745G)以及华硕的一台(貌似是N82EI48JV-SL)中挑选。

当时对比之下,这两台电脑互有优劣:ASUS的那个配置高一些(i5 480M vs i5 430M;GT335M vs GT330M)顺便贵一点(然而也就一点);Acer的这个预装OEM的Windows 7 Home Premium而ASUS的没有(嗯,当时我有了那么几分的版权意识然而还没用过Linux,所以还是很依赖Windows的),同时屏幕大一些 (15.6 vs 14)。然后吾父嫌14英寸屏幕小,于是买了这个

后来发现,当时真应该买华硕那个

15.6英寸和14英寸真心并没有什么区别(而且都是1366x768);CPU差一些(虽然貌似不明显);GPU差不少……然后,最关键的是:5745G是第二代的双显卡切换,而华硕那个是Optimus(第三代切换技术)

好了来说说三代双显卡切换技术分别是什么:

第一代(没亲自用过所以不确定,推测所得):纯硬件切换,需要在通电前通过硬件按钮/开关(或者BIOS也可?)选好要用的显卡。

第二代:软件切换,可以在操作系统运行时(当然也可在之前)进行切换(完整切换),切换需要保证当前除操作系统外没有直接和显卡打交道的软件(例如游戏)。

第三代(optimus):输出使用I卡方面,N卡在需要时仅进行计算,于是可以随时进行切换(因为只需要切换计算设备)

更加坑爹的是,第二代切换只有很少设备支持,随后很快过渡到第三代,于是第二代支持很快就没有下文了

除了我这台以及一台奇妙的联想Y580以外,我所见到的所有双显卡机器都是Optimus切换。虽说看起来第二代第三代的主要差别在是否自动切换上,但实际上问题要大得多。理论上可以在玩游戏时候手动切换到独显,然后 不玩的时候切到集显,但是实际用起来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因为有些程序会莫名其妙地占用从而导致无法切换(例如曾经见过QQ占用)。于是就只能在发现之后关 掉之前打开的东西,然后再手动恢复回来

经常这样其实很是让人抓狂。不过从另一面来看,这点缺陷倒是让我后来迅速学习了很多知识。为啥嘞?因为我高二时候开始尝试使用Linux(当时使用的发行版是Ubuntu——当时的Ubuntu还没现在这么坑爹),而折腾好独显成了当时一大目标,而在这个过程中不得不主动去学一些相关知识(我会说其实我是乐在其中么

)。虽然直到弃用Ubuntu转Arch那时我都没能折腾好独显的闭源驱动(通过acpi call倒是可以关闭独显省得它耗电以及发热)

这台电脑除了独显这点问题以外,使用Linux不需要进行任何其他处理,直接装就可以使用——网卡(有线无线都是Atheros的)等设备驱动全都直接用内核所含的开源驱动即可。可以说在设备(前提是有开源驱动)这方面,Linux强过Windows太多——不需要在装好系统之后再去各种折腾着下载驱动、安装驱动什么的。而幸运的是,多数设备都有相当不错的开源驱动可用。

来两张桌面截图(图中有时间可以一看):

桌面环境是KDE 4

既然说到那个时代的机器,那么多说点:应该还有人记得当年有个“上网本”的概念吧?就是那些配置稍差,但续航和便携性较好(11英寸以下)的电脑,(中后期)普遍用的是 Intel Atom系列或者AMD APU。(这个东西的主要概念后来被平板继承了下来。)当年Ubuntu(10.04)默认桌面环境还是Gnome 2,而同时推出了一个上网本版本的桌面环境默认是Unity,再后来不知道他们出于什么考虑,把原来是给上网本用的Unity作为了自己的主力桌面环境推给所有用户

从网上找一张当年Unity的图(图片来自ubun):

本来那个宽宽的dock(最左边那一列)是为了在小屏幕上让人能够仍然较易点击的,但换到(相对)大号的屏幕上意义着实不大。

顺便一提,当年用Ubuntu一段时间以后感觉很不爽,然后我先后试用了Kubuntu、Xubuntu、Lubuntu、Debian、Fedora、ZorinOS以及几个现在已经记不住名的发行版,最后用了Arch感觉和自己契合挺好,于是一直用到现在。

来,跟我念:arch大法好

接下来,是我爹的一台电脑,具体信息记不清了,毕竟也不是自己挑的而且自己也没怎么用过。

2013年一台华硕Ultrabook(Vivobook S400某):Core i7 3xxxU,4GB DDR3 1600内存,500GB HDD + 24GB SSD混合硬盘,15.6英寸16:9(1366x768)触摸屏,无光驱,OEM Windows 8 Home。然而只有右侧一个USB 3.0接口,左侧一个USB 2.0接口……

当时挑电脑时候完全不知(已上大学),直到拿手里了才通知我一声

不过还好,没有特别坑,还算是符合他的需求。

还是A面和BC面的图:

应该算是哑光的A面,并不是后来华硕喜欢上的那个金属同心圆

触摸屏的屏幕前面是一整块玻璃面板,有了前一个电脑的经历,我一直很担心键盘在玻璃上留下痕迹。

说来有个逸事:买了这个电脑之后,我爹操作电脑时候最大的变化就是习惯了触摸屏

然后在用我电脑时候也总是想去滑动……话说回来,真心觉得其实笔记本触屏操作确实有一定用处(但也确实在很多地方并没有什么用),只不过最大的问题是应用软件没有跟上。当年微软的想法(注意是“想法”不是“做法”)很大部分还是挺正确的,然而微软总是犯同样的错误(当年Vista就是):高估了用户对变化的欢迎程度。而更坑爹的是,明明是用户不愿意去拥抱改变,而那群(其实对计算机并不熟悉的)媒体们却总是说“变化”本身是不合理的,进而造成更多人不愿去尝试改变

至于其他方面嘛……这台电脑的续航时间比起我之前那台要长出很多(接近一倍),比当年我那同学所购买的TravelMate(要知道这一系列主打的就是续航)续航还要长一些,然而体积和重量都要小很多。不过比较不幸的是,边框和我当年那台Acer 5745G宽度差不多,甚至我觉得还要更宽些。啥?我为什么会注意到边框?往下看看就明白了

因为是我爹的电脑,所以我没在它上面装Linux,而只是跑了一下我之前装在移动硬盘中以备不时之需的那个(嗯没错,Linux可以装到可移动设备上,就和安装到硬盘上方法一样

)。依然是直接启动即可,触摸屏也没有特意处理就可以使用。然后在这上面试用了一下说起来是为了触摸屏设计的Gnome 3,然后发现也并没有什么特别多的优势,反而是有些细节上还需要借助鼠标键盘

另外呢,这是我所认真接触的第一个UEFI设备,所以引导移动硬盘上的Linux的时候花了一些时间——因为本来安装的只是BIOS+MBR引导方式,从来没考虑过UEFI而且也没有相关设备可以让我去试验。应该不少人对UEFI、BIOS、GPT、MBR这些玩意还很迷糊吧?来来来,在最后讲讲,想看的可以直接过去了

这里还是继续。

现在来分析的话,要点其实就是两方面:1、Secure boot;2、legacy mode。

UEFI上新增了个叫Secure boot的功能,本意是防一些病毒/恶意软件。但是除了理论上的实际用途之外,这个功能基本上沦为微软向其他厂商(主要是诸多Linux发行版,例如 RedHat)征收费用的工具(参考阅读:自由软件基金会的相关页面 )。诸多(但不是全部)Linux发行版都是社区和志愿者在维护,也没有植入广告来赚取收入,哪有钱去喂给微软

当然当然,后来呢为了更多人可以在启用Secure boot的情况下引导Linux(实际上是任何“非windows”的操作系统)而不需要额外给微软交保护费,Linux基金会有人出面向微软申请了许可 (给微软交保护费了没有就不知道了

),算是提供出了通用方案。然而当时我并不知道这回事,而且也没有UEFI使用经验,所以直接去关掉Secure boot了事。唯一的问题就是引导“不受信”的东西可能会导致电脑受到恶意软件/病毒的侵害

然而某可以确信 自己引导起来的系统是不会有问题的,所以这唯一的问题也就不是事了

当然事后还是要把Secure boot开开的,省得我爹用windows时候不小心搞个什么玩意

至于legacy mode,主要效果就是在UEFI设备上支持旧式的(BIOS+MBR)引导。找的时候华硕的主板设置中居然没有legacy mode这个开关(后来也看了几个其他的华硕笔记本,情况和这台电脑一样)!然后本着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思维,尝试寻找可疑项,最后发现有个Launch CSM的选项就是干这个的

后来查了一下,CSM是Compatibility Support Module([对]兼容性支持模块)的缩写( /Unified_Extensible_Firmware_Interface#CSM),就是legacy mode的支持。所以说人家华硕其实用对术语了,只是孤陋寡闻的我不认识

再下来,是我爹想要一个便携的工作设备,价格3000以内,屏幕10英寸上下。当时是2014年夏,Intel Atom系列(好像是)前一代终于成功把功耗降低到可接受的地步。想来想去还是觉得给他选个二合一笔记本比较好。刚好当时宏碁新出了Switch 10系列,于是本着买新不买旧的原则,毅然决然选了SW5-011某

配置应该是:Intel Atom Z35xx,2GB内存,32GB eMMC,10.1英寸16:9(1366x768)触摸屏,32位OEM Windows 8.1。至于接口,在机体上只有一个支持OTG的Micro USB(Type-B/Micro-B),而在键盘底座上有一个USB 2.0。

先看看官网的图:

然后到了之后拆开看。。。

WTF!好宽的边框!

那些贴了东西的地方都是边框(还不是全部的边框),不是屏幕,而边框左右对称。一个10英寸(好吧是10.1英寸)屏幕的东西你居然一边给我弄两厘米的边框!?甚至感觉上比我那15.6英寸5745G的边框还宽!?

当初看图的时候虽然看到了边框,但是完全没发现有这么宽好么!所以说不光是人,电子产品的艺术照也信不得啊

好在除了边框以外,其他地方都还算基本符合预期,于是也就这么着了。

然而后来呢,我爹越来越少用它了……究其原因,是他不想看太小的字,又不想同时能看的东西少=.=所以他笔记本也不怎么用了,又买了个24英寸显示器给台式机用……

不过这也是一年多以后的事情了,而实际上它也算发挥了一些功能。其中最有用的是它附带了一年的Office 2013(还是Office 365?)授权,而我爹他们学校(某大学)要求填写的表全都是用了大量宏的docx文档(要求使用Office 2013以上版本),而且更坑的是学校并不提供Office正版授权……这样的做法实在是坑:你们要么别用,要用就提供整套东西,别它喵的要求人们用还要求人们自己去买(或者用盗版)

这样子的大学怎么“培养国家栋梁”

另外,当时碰到这事情的时候,我尝试使用了俩第三方办公套件:LibreOffice(一个自由软件)和WPS(金山的专有软件)。然后发现LibreOffice能打开能编辑能保存宏也完全正常,就是格式有点问题;而WPS就呵呵了,只能打开然后编辑保存文字而已,宏全部挂掉

最后一个话题当然还是关于Linux的咯:该二合一笔记本没法通过通常方式安装Linux(实际上还是任何“非windows”的操作系统)

它的UEFI设置中就没有几个可调的项目,而且更严重的是启动项调整(引导方式锁定在UEFI下,似乎secure boot关不掉)几乎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只有通过OTG转出来的USB可以改换,然而无法引导(至少在我尝试的那些中,不论是什么都无法引导)。经过搜寻,在Acer美国官方论坛(售后支持)中找到有人问这件事,然后结论是:只能引导Windows,而且想要装系统只能通过Windows的某种网络安装方式(当然只能装windows)来安装。于是我本来设想的安装一个Linux然后带走使用的计划破产了,最终吃灰的命运算是逃不掉了

很不幸真的让FSF言中了(参见上面那个链接),Secure boot(安全启动)沦为了Restricted boot(受限启动)。也就是从这以后,我看电子产品会多长一个心:看引导能否由我(用户)改变,以及设备能否装上其他操作系统(手机的话[按照通行叫法]就是其他ROM)并正常使用。否则万一官方提供的东西不好用或是放弃支持,那么自己买的设备很容易就废了……

再后来(2015年初),那个跟了我多年的5745G终于再次坏了电池(第二块第三方电池),换的硬盘也又有了点问题,以此为契机终于下定决心再买台笔记本。这次我的主要要求是:轻薄、续航长、好看

因为毕竟不怎么玩游戏了,而且我想玩的那些游戏以Intel集显(好吧现在叫“核心显卡”)的能力已经足以胜任;反而是经常需要来回带电脑,游戏本甚至普通笔记本都显得笨重;而在学校看其他人的笔记本,发现好多太丑于是引以为戒;而作为某这只程序猿也不怎么需要太高的计算量

本来如果早一两年的话,我是看上了大法的P132xxx的。8GB内存、256+GB SSD、9小时以上续航、1.1kg质量……没记错的话还可以在D面插个电池底座,增加续航……

然后?

然后大法就把VAIO卖了……

于是最后在四款中进行纠结:联想Yoga3 Pro;宏碁Aspire S7 392;戴尔XPS 13;联想(thinkpad)Carbon X1。

Yoga3 Pro主要是那个转轴看起来很不错,而且可以360度翻转。然而Core M系列处理器不大符合我的要求,且电池被削了(然而用了Core M续航还是下降好多,很好奇削掉电池的这些重量和体积都跑哪了

),于是最先被排除掉了。再下来是Aspire S7 392(要么是393?记不清了

),图片中那白色很漂亮,蓝色的键盘背光也很美好。然而……国行一直都没有392,只有391。官方网站(大陆版)上倒是一直在宣传,可是产品库中一 直没有列出来(只列已通过审批的),所以很好奇是不是审批那边遇到什么问题了

然后去了一趟卖场,看了个391的真机,发现那白色并没有图片中那么好看,反而是有一点发黄(也可能是灯光问题)

不管怎么说吧,最终排除掉了。接下来就是Carbon X1和XPS 13之间的选择了(其实我是在卖场那条街的广告中看到Carbon X1的我会说么

)。从配置上看这两个产品差不多,最大区别也就是屏幕和指纹识别,但是外观……于是最后我可(tong)耻(kuai)地入了外貌协会

好吧好吧其实还有一个原因:戴尔官方(当然,是美国)推了XPS 13的Developer Edition(开发者版本),适配的系统是ubuntu(就是上面说我最初用过后来变更的那个linux发行版)。而该版本除了无线网卡改用Intel 的(普通版是Broadcom的)以外,其余硬件没有任何区别。所以说选XPS 13装linux不会遇到一些神奇问题(就算遇到了也会有官方帮忙解决),而thinkpad那边就不确定了(1.thinkpad现在联想手中而不是IBM手中,而联想和IBM对自由软件运动的态度实在是差距明显;2.有一同学的thinkpad装linux最初遇到过一些神奇问题)

买的版本配置如是:Intel Core i7 5500U、8GB LPDDR3内存、256GB SSD(三星的,M.2接口)、13.3英寸16:9(1920x1080)屏幕(非触屏)、64位OEM Windows 8.1(Home?)。至于接口……?左右各一个USB 3.0,一个Mini DisplayPort,一个3.5mm耳机接口……没有了

(读卡器、电源、锁口自动忽略)

先来张照片:

桌面环境是美妙的Plasma 5

虽然很多人都说过了,但是还是想说一句:窄边框带来的效果实在是妙

一些简要的使用评论:其触摸板的感觉是我用过的所有笔记本中第一梯队的(虽然并不怎么用);键盘上有直指硬件的无线网卡开关;Broadwell的GPU理论性能超越之前的GT330M(实际使用没进行靠谱对比,因为没在两台电脑上用windows玩同一款游戏,不过Linux下跑Portal 2似乎比原来那台在Windows上跑它帧率高一点);以我的常规使用,续航8小时以上(原来那个3小时);Windows对高DPI屏幕的支持不好(各种无法解决的发虚);没有硬盘灯;锁口不是一般笔记本所用的kensinton的,而是noble的(然而并没有买锁,所以不知道优势在什么地方)。

然后就是丧(xi)心(wen)病(le)狂(jian)的XPS 13上Linux使用概况

嗯,前面说过我用的是archlinux,而archlinux的wiki是诸多发行版中极其好的两个中之一(另一个是gentoo),上面有个XPS 13的专门页面(XPS 13 (2015))。该页面注明了需要注意的部分,其他就是正常安装步骤。其实也没什么需要注意的,只有broadcom无线网卡(BCM4352)需要(开 发者版本的Intel卡则不需要)专门安装官方的闭源驱动(AUR上有),其他的不需要专门进行什么处理。

然后就是坑爹的地方了

……买的时候顺便买了官方的一个转换器(USB到USB+RJ45+HDMI+VGA),以及一个移动电源(当然是给笔记本用的=.=)。那个转换器其实是DisplayLink的,其中显示输出部分需要安装其官方的某个软件,而官方虽说提供了Linux版的,但是说只在ubuntu上测试过……由于 Linux发行版间差距并不是非常大(嗯,比Windows A和Windows B的差距要小),所以我毅然从AUR上装了官方那个驱动(内核模块),但是百般折腾一直没能成功,于是那个转换器沦落为USB到RJ45+USB的转换器

要说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就是有些硬件并不如意。其主要原因是Intel迟迟不发布Skylake的移动处理器,从而很多东西厂 商不跟上。除了处理器本尊以及GPU的差距(着实怨念了一番Broadwell的GPU和Skylake的GPU之间的差距),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就是 USB 3.1 Type-C兼Thunderbolt 3接口!

所以说,资本主义制约社会发展啊

所用笔记本的进化,除了硬件本身以外,就是软件的变化。而软件的变化,又以操作系统变换为最大。遥想当年感觉身具多种神通,可以点化任意腐朽windows——上可手动清理、配置优化;下可重装系统、挑选版本。然而总是有一个困扰萦绕心头:每过一段时间就会变慢,不得不重装;每次重装都要再装各种软件,费事去重新配置;每次装软件都要打开浏览器手动搜索,然后从万千网站中过滤出那么几个靠谱的,再从万千广告中找到真实下载链接,再在安装时小心去掉捆绑的软件;每个软件都要看厂商的喜好,不论用上用不上的功能都要安装,甚至都会运行而无法关闭……这些,究竟是为什么,难道就没办法避免了么?

后来听闻远方有一神功,名叫Linux,有千变万化之能,可破上面诸多问题。然后上网搜索之,却未能寻找到一个叫做“Linux”的东西的下载链接。固知稀世之物非易寻,故耐下心来仔细翻看维基百科,终于有所收获:Linux只是一个“操作系统内核”,可以使用的操作系统叫做“GNU/Linux发行版”。于是继续寻找,得知世上最为广泛使用的桌面Linux发行版叫做Ubuntu。之后一切顺理成章:下载、刻录、安装。然而骤然切换,心中一片茫然:该做什么?当时只听说Linux身具大能,但从来没考虑过该如何使用这些能力。于是从基础学起:安装软件。搜寻良久,始终未能找到某某某软件的“Linux版下载链接”。回过头来仔细想想,似乎自己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明明是为了逃离“搜索引擎搜索-过滤不靠谱网站-搜寻真实下载链接-下载-动用火眼金睛去取消掉绑定的垃圾软件-安装”这么一种状态,却又为何在一个听说可以解决该问题的神功上尝试使用旧的方法?所以静下心,找到了神功的正确使用方法:通过包管理器安装软件。

然而ubuntu并不能解决全部的问题:最后一个的可调整项仍然较少,第一个因为ubuntu隔一段的版本之间都需要进行很大的跨越而难以完成。于是后来尝试了诸多发行版,最终找到了arch,基本解决上面两个问题:软件都由自己选择,除了必须的依赖以外没有额外的软件;系统采取滚动更新,再也不需要考虑什么发行版更新的问题,只要不断地滚就可以了

而且官方仓库+AUR有绝大多数需要的软件,基本不用考虑其他软件该去哪个源安装。

当然后来换了xps13,用了btrfs,于是把发行版根改为subvol,然后在一个分区中又装了gentoo。说来gentoo算是可以真正完全解决上面那些问题的发行版,然而唯一问题就是所有软件都要自己(当然,是自动的)编译

所以直到现在,主力发行版依然是arch

真心可以说,GNU/Linux带我走进了一个全新的境界,让我使用计算机更加省事,也让我可以更容易地深入了解计算机。

好了现在是兑现诺言的时间:来讲讲UEFI、BIOS、GPT、MBR都是什么。

先来个整体印象:UEFI和BIOS是一类东西,GPT和MBR是一类东西;UEFI和GPT是搭配使用的,BIOS和MBR是搭配使用的。

我们先讲GPT它们:GPT和MBR是两种不同的硬盘分区表示方案。硬盘分区在Windows上一般表现为一个“卷”,或者按通常的叫法“C/D/E/F/G盘”。MBR方案只能容纳4个主分区(这个限制后来引入扩展分区解决),而最关键的问题是只能表示2TB的硬盘,更大的空间则无法使用。当年觉得怎么 都用不完,然而在硬盘空间愈来愈大的现在,2TB已经是人们可以随意取得的空间。于是解决方案就是GPT分区表。GPT分区表最直观的效果就是:1.最多可容纳128个主分区,所以一般情况下就不需要再用扩展分区了;2.支持大于2TB的硬盘。

好了GPT和MBR就这么点知识需要知道了,下面就是UEFI和BIOS的时间了。

UEFI和BIOS是操作系统运行之前发挥作用的东西,所承担的最基本任务例如对各个硬件进行简单的检测,给各个硬件设置一些状态(例如开启还是关闭)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通过一定(预定)机制去引导操作系统。之后所有事情就交给操作系统(或引导器)了,就没它们什么事了。

BIOS的机制是读取首选启动设备(例如硬盘)头部的440个字节(实际上这一部分被称为MBR,因此该分区表方案一般被称为MBR方案

当然也有叫dos方案的),然后通过这440个字节(引导代码)决定下一步的操作。然后该440字节内容一般都会说再从某某地方载入某个东西进行下一步,然后那个东西又会说干什么什么……最后终于交给操作系统内核,然后操作系统启动。所以有时候也称为引导链。

而UEFI的机制则有所不同。UEFI搭配GPT分区表使用,而且要求在其中有一个(一般要求500M且文件系统格式为FAT的)“EFI系统分区(ESP = EFI System Partition)”。引导代码不再写在设备的开头或是某处,而是以文件形式存储在该分区中。UEFI自己存储了一些信息,然后通过这些信息决定从哪个设备的ESP中哪个东西来进行引导。

好了,要点就这么多了

另外需要注意一点:通过UEFI方式引导起来的操作系统 才能使用UEFI所提供的一些功能(没记错的话fast boot就是一例),所以建议所有UEFI设备(最近两三年的笔记本电脑一般都是UEFI了,更早的电脑也有一些是)在重装操作系统时(尤其是自己去安装 而不是进行预置的恢复时)注意一下是否是工作在UEFI模式下,否则无法存取UEFI功能,也就没法让新安装的操作系统使用UEFI模式。

还有一个有关的事:现在的PC用的是UEFI 2.x版,而Mac用的是1.x版(好像也没有那个U,而只叫EFI)。不过好像这点知识并没有什么卯月

然后……顺便解释一下MBR分区表是如何容纳多余4个分区的:

如 上所述,MBR方案只能容纳4个“主分区”。所以为了可以分出更多分区,引入了一个叫“扩展分区”的机制——将第四个主分区(哪怕前面不够三个也是第四 个)标记为扩展分区,然后在扩展分区中再开辟“逻辑分区”。其中该扩展分区记录了第一个逻辑分区所在的位置,第一个逻辑分区会记录第二个逻辑分区的位 置……于是逻辑分区们就这样串成一串,所以理论上可以容纳无限的逻辑分区。

不过……正常情况下没什么人会去分那么多分区吧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奔驰s400光盘怎么放,奔驰s400怎么放音乐,奔驰s400怎么切换光盘,奔驰s400轿车型价格,奔驰s400新车报价2023迈巴赫,奔驰s400价格多少”边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