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无论产销都拥有傲人的成绩,然而,中国制造叫得响,但中国品牌仍然是发展的一块软肋。
据悉,在联合国发布的500余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超过220种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供应能力强、产业链条完备、全球标准下的品质保障体系,为我们中国品牌攀登全球市场高端位置确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不过,与期望不相符的是,中国大多数品牌的影响力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并不匹配。在世界500强品牌中,中国的品牌仅占36席。
长安汽车、海尔、华为等知名品牌享誉全球市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但总体来看,我们的品牌建设仍须极大提高和加速。
那么,如何主推中国品牌又好又快发展呢?
依我们看,加快创新能力建设是一剂“强心剂”。理论知识早已被大家说透说烂,我们今天就拿长安汽车的具体实践来分析研讨“坚持创新科技,加快创新能力建设,是提升中国品牌竞争力的关键举措,也是有利有效的抓手。
打造知名优质品牌要以创新为动力,中国制造要向中国智造转变,唯有持续创新才能不断满足消费者日渐变化的需求和更高水平的期待。长安汽车这几年持续加大科研创新投入,构建高精尖的产学研平台,不断优化产品体系与结构,为消费者提供更具个性化的产品以及服务。
构建24小时不间断研发体系。自2007年以来,长安汽车先后在意大利都灵、日本横滨、英国伯明翰、美国底特律建立了海外国际研发中心,加上位于重庆、上海、北京、河北的研发中心,长安汽车的研发中心已经横贯东西,纵贯欧亚美三大洲。自此,长安汽车建立了全面、完善的研发体系,实现了24小时不间断的协同研发。值得注意的是,成功构建“24小时不间断”全球研发体系的长安汽车,除了自身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同时还计划向合资合作伙伴输送技术、产品,探索“自主反哺合资”的全新发展模式。
对于长安汽车而言,其作为中国汽车品牌的领导者和标杆,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坚持与投入,特别是建立了全球化研发体系,加速提升企业核心能力的战略,奠定了长安汽车引领中国汽车品牌走向世界的基础,更体现了长安汽车坚持品牌引领,研发驱动的决心。
持续不断的研发投入。长安汽车建立“24小时不间断研发格局”直接表明了长安汽车在研发投入方面的投入规模非常大。据悉,长安汽车每年投入到研发方面的经费能够达到销售收入的5%,甚至超过了国际大品牌车企,有力证明了长安汽车对科技创新的重视与坚持。尤其是,长安汽车预计在“十三五”末研发投入资金最高将达到300亿元,并将培育一万人以上的技术人才队伍,继续打造中国汽车品牌最强大的研发团队。从此,我们能够看出,在汽车市场发展趋缓的情况下,长安汽车的市场表现依然坚挺,并保持较高增速,与其在技术方面的储备是离不开的。
研发能力成绩斐然,有目共睹。有投入,必然有收获。
迄今为止,长安汽车研发实力已连续4届8年位居中国汽车行业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排名榜首。
据了解,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排名,是由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等多个政府部门,依据企业技术中心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在科技投入、人才投入、试验设施投入、科研项目、新产品产值、专利数量等指标的综合评定后最终得出的,每两年进行一次,具有非常高的客观性和权威性。长安汽车能霸占8年汽车行业第一名,可见长安汽车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深受关注与认可。
成绩评定对于长安汽车只是研发投入成绩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成绩是,长安汽车通过长期加大研发,走自主创新之路,在智能化方面掌握了全速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全自动泊车等60项智能驾驶核心技术,尤其是结构化道路无人驾驶技术已通过实质性技术验证,并将这些智能技术搭载在长安汽车的新车型中。据悉,在今年底将推出的睿骋CC、CS55等新品中,将率先搭载自适应巡航、车道偏离报警、自动泊车等智能化技术;预计到2025年,长安汽车将真正实现自动驾驶。
加速新能源布局。在新能源汽车日益普及的当下,各大车企纷纷增加物力财力的投入,不断扩大市场份额。长安汽车自然不会与时代发展趋势脱节,它十分注重发展新能源汽车领域及智能驾驶技术。据悉,长安汽车投资180亿元用于开发新能源汽车,计划到2025年向市场推出34款新能源产品。其中,纯电动产品27款,插电式混合动力产品7款。而纯电动产品中,商用车12款、MPV 6款、SUV 2款、轿车7款,基本上涵盖了长安汽车的所有乘用车体系。
总之,回首过去,长安汽车的一个又一个傲人的成绩,都宣告了其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打造中国最大、可持续的研发体系,创造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经典产品之理念的正确。展望未来,随着新能源与智能互联为代表的变革力量持续增大,长安汽车将一贯坚持打造世界一流汽车企业的愿景,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研发层次与质量,着力提升盈利、创新能力,引领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成功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