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王国平
甲午历史顾问 王记华 陈悦
1894年10月24日,日本第一军突破鸭绿江防线,甲午战争战火烧过鸭绿江,战场进入中国境内;与此同时,日本第二军登陆花园口,挥军旅顺。
为了加深历史研究的实地感受,寻访遗存的甲午战迹,中国近代海军口述历史研究中心发起甲午历史辽东寻访活动。这是甲午战后120多年来,首次系统对辽东甲午陆战遗址进行的寻访、考察。
封面新闻将陆续刊发本次甲午历史寻迹考察报告,今日刊发寻访第十一站,也是此次寻访最后一站:旅顺口。
在旅顺口寻迹团一行主要考察了旅顺大坞和宋庆兵营两处遗迹。
1894年11月21日傍晚,日军攻占旅顺后,制造了惨绝人寰的旅顺大屠杀。
随着“海军归宿根本”旅顺口的陷落,日军将矛头开始指向山东半岛。
第十一站
旅顺大坞:中国近代史的一个缩影
10月17日,甲午历史寻迹团辽东考察的最后一站——旅顺口。
在姜广祥先生的精心安排下,寻迹团一行见到了目前仍在使用的北洋海军旅顺船坞。
今天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八一零工厂(大连辽南船厂)的前身就是旅顺船坞,姜广祥先生曾参与筹建该厂的厂史馆,并亲自创作了袁保龄塑像。
参观期间,寻迹团一行还有幸见到了当年旅顺港坞工程的第一功臣袁保龄的曾孙袁明军,历史再一次交汇。
1881年,北洋水师在天津大沽口建立了第一座干船坞。但由于大沽及周边航道水深较浅,且大沽船坞属于小型的木坞,计划中的大型铁甲舰无法入坞修理,只能去日本保养。
对此,李鸿章早已在奏折指出:“西报所讥有鸟无笼,即是有船无坞之说,故修坞为至急至要之事。”
最终李鸿章决心选择在陆地群山环抱、海水常年不冻的旅顺,修建一座亚洲最大的新式船坞。
旅顺大坞这一百多年的坎坷,正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缩影。
寻迹团成员与袁保龄后裔袁明军(左三)、旅顺大坞历史研究者姜广祥(右三)在袁保龄塑像前合影。
人民海军仍在使用
进入船厂,迎面而来的是一座高大的船型坞门。据该船厂老职工、船型坞门的保护者姜广祥先生介绍,这座坞门也是一件老物件,一直用到2008年才退休。
已经“退休”的老坞门。
当年对于旅顺港与旅顺大坞的建设,分为基础工程和船坞工程两个阶段,自1881年至1890年历时将近十年完成。
其中,旅顺船坞1890年10月竣工,在此后的数十年间它都是中国第一船坞。
当时,李鸿章派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直隶按察使周馥、津海关道刘汝翼等前往验收。
1890年11月5日,验收团一行抵达旅顺,逐项严查,至11月8日验收完毕。
旅顺大坞,对于当时的海防和北洋海军来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李鸿章称其为“中国港澳之冠”、“海军归宿根本”,它的建成结束了北洋海军有舰无港,“有鸟无笼”的时代。
大坞建成后,第一艘进坞维修的军舰是北洋海军的平远舰。它是船政制造的我国第一艘全钢甲军舰,是19世纪末中国造船工业的巅峰之作。
此后,北洋海军最大的两艘军舰镇远、定远舰以及其他大小船只都陆续进入大坞进行刮锈、油漆、部件更换等维修工作。
甲午战后,旅顺大坞又经过俄国和日本的改造。
军事史学者白孟宸说,1898年,俄国太平洋舰队进驻旅顺,准备利用大坞维修舰艇,但发现旅顺大坞全长仅130多米,是为90多米长的定远级铁甲舰量身定制的。俄国海军的新型舰艇长度接近130米,没法进坞。于是俄国人在船坞尽头增挖一段,将船坞的有效长度从138米增加到163.2米,并形成了现在独特的子弹头外形。
日俄战争后,旅顺又被日本占领。
据姜广祥先生介绍,日本侵据旅顺大坞后,于1910年到1914年间修建了抽水机房,同时对船坞坞口进行了改造扩建。扩建工程完成后,在大坞东西两侧的坞墙上,镶嵌了石刻标识,一侧是“明治四十三年一月修改起工”,一侧写着”大正三年三月修改竣工”。
白孟宸说,日本为了能够长期使用大坞,对坞口和坞壁进行了细致的整修,甚至专门制作了被称为闸船的起浮式活动坞门。由于设计和制作精良一直使用,并保存至今。
这就是前面提到的安置在进门广场的那座庞然大物。
旅顺大坞自建成后,清政府、俄国、日本殖民者以及人民政府无不对其重视有加,不惜重金多次修缮和扩建。直到今天,大坞仍然在为人民海军舰艇的维护保养继续作着贡献。
旅顺大坞现状。大坞尽头的两座黄色房子,建于北洋海军时期,沿用至今。(白孟宸 供图)
启用袁保龄
参观大坞时可以发现,整个船坞以红色为主色调。据介绍,这是因为建造大坞使用的花岗岩是来自山东荣成石岛的“石岛红”。
这里面还有一段故事。
1881年11月,李鸿章亲自带着马建忠、黄瑞兰、周馥等赴旅顺口实地考察。随后将筹建计划上报清廷,请求批准。
李鸿章此时制定的工程负责人是黄瑞兰,也就是在电视连续剧《走向共和》中因贪污北洋水师经费被枪毙的同名人物的原型。工程实际的技术负责人是为北洋水师各基地设计炮台的德国人汉纳根。
白孟宸说,在实际工作中,由于黄瑞兰无法处理与汉纳根及其他中国官员的关系,而且有借机贪墨的行为。1882年8月,李鸿章对黄瑞兰下了“其人实不堪任用”的评语,委派候补道袁保龄为旅顺军港工程总办。
袁保龄,21岁中举人,是咸丰、同治年间钦差大臣漕运总督袁甲三次子,袁世凯的叔父。
袁保龄当时对洋务以及海防问题有深刻的认识,并提出过一系列建议。
光绪七年(1881年)被李鸿章调赴直隶,委办海防营务处。任职期间,他奉命到大沽、大连湾、烟台、登州、威海卫等北洋各口实地勘察,最终提出旅顺最优:“远驭朝鲜,近蔽辽东,实足握东亚海权,匪第北洋要塞也。”
正是这份报告,坚定了李鸿章选择旅顺口的信心。因此袁保龄能取代黄瑞兰负责旅顺口的营建工程。
袁保龄到任后,对旅顺基地的建造工作极为上心。
白孟宸说,虽然他与当时中国大部分的官员一样,对近代的工程学和相关技术一窍不通,但却任劳任怨,善于学习。在他的主持下,旅顺基地的各项工程,如航道疏浚、防波堤建造、泊位勘探和加固,以及附属设施如海防炮台和水师营基地等建设工程,都得到有条不紊的快速推进。
袁保龄印章清光绪三年(1877年)
寿山石刻,边款文字“大清光绪三年袁子久刻石”;印面篆文“要与人间治不平”。据介绍,该句语出朱元璋治贪故事,反映了袁保龄作为一位传统知识分子的胸怀与担当。
“砖石之争”
在旅顺大坞建设初期,袁保龄便发现汉纳根作为从事陆军要塞工程的军官,其实不懂得如何建造船坞,而汉纳根和曾任大沽船坞总办的德璀琳共同推荐的德国工程师善威,实际上也缺乏主持如此大规模工程的经验。
但这些洋员在中国人面前仍展现出居高临下的傲气,以至于袁保龄自述“旅役荐德人善威为工员,两年无尺寸效,犹以华官掣肘为辞,荧惑长官之听。”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镶面的“砖石之争”。
所谓镶面,是指船坞坞壁和坞底覆盖的一层材料,因为这层材料将会长期频繁的被腐蚀性较强的海水浸泡,再经过阳光曝晒,必须同时兼顾隔水性和坚固性。善威最初提出,德国基尔港船坞镶面,全部采用德国红砖,旅顺大坞也应照此办理。袁保龄虽然从未到过德国,但却明白砖极易吸水,且与石材相比,更不坚固,便要求用中国的石材为大坞镶面。
为了能够说服善威和李鸿章,袁保龄做了两手准备,他一面私下询问曾到过基尔港的刘步蟾,了解基尔港船坞的情况,一面组织公开对照试验,将红砖和石料称重后分别放入水池中,以测算二者吸水的情况。
刘步蟾很快回复,基尔港船坞不用石料镶面,是因为周边没有采石场,石材昂贵,而且在关键的坞口和底部,仍使用了大块花岗岩石砌。
同时,对照试验进一步证明:德国红砖吸水后竟增重达七斤之多。由于旅顺周边的石料质量太差,袁保龄最终选择使用隔海相望的山东石岛的花岗岩。这种独特的“石岛红”,为大坞增添了一抹独特的肉红色。
白孟宸说,如果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后来俄国和日本人在整修船坞时仍然选用与“石岛红”相似的花岗岩,这也是如今大坞没有出现“马赛克”的原因。
俄国人拍摄的旅顺船坞,此时已经扩建。
直到1963年,为了让“跃进”号万吨轮入坞修理,修船厂不得不再次对大坞进行削宽改造,可惜由于缺乏保护意识,这次改造并未使用花岗岩填补拓宽后的坞壁,只是用水泥草草打了两块“补丁”。
进入到新世纪,文物部门对旅顺船坞的保护也开始重视。
2002年,旅顺船坞被大连市批准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进行世纪大修时,有关部门明确要求施工方不得改变大坞的原貌;2007年旅顺船坞又被批准为辽宁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刚建成时的大坞。
首尝招标
李鸿章和袁保龄在办洋务的过程中,已经掌握了一些西方先进的交易方式。袁保龄向李鸿章建议,用招标的形式,加快工程进度。
1886年10月,中方选择与报价最低、且愿意保修十年的法国商人德威尼签订合同。旅顺大坞由此成为中国第一项用招标形式决定工程负责方的近代军事工程。
在合同中,中方详细地规定了船坞的尺寸、附属建筑的种类、面积甚至建筑材料的情况。法方工程总报价最初为125万两白银,计划工期30个月,后因增筑船坞两侧拦潮坝及铁码头,再追加经费14.35万两,至1890年11月9日工程全部竣工。
白孟宸说,事实证明法国方面建造的大石坞、各修理厂、储料库、办公建筑和人员宿舍等建筑及船澳泊岸、铁道、码头、电灯、自来水等设施,质量均属上乘,远超过合同中规定的“保修十年”的要求。
时至今日,在大坞对面,使用铁梁和铁瓦的老建筑状态良好,仍然在使用。
随着旅顺大坞的建设,旅顺也成为中国当时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东北第一条自来水管线、第一条国际电话线、第一条电报线路,最初的产业工人,都因旅顺大坞而出现。
在旅顺大坞建成后,这里有常驻技术工人。令人惋惜的是,1894年11月21日,日军在攻陷旅顺后在这里进行了三天四夜的大屠杀,绝大多数第一代旅顺大坞的工人和家属惨遭杀害。
而当年修建旅顺大坞的第一功臣袁保龄,在旅顺海军基地竣工的前一年——1889年8月16日,因积劳成疾病故于旅顺军港的建设一线,年仅48岁。
在病中时,袁保龄曾写下一首诗:
岁晚芳华歇,秋高雁影稀。
贞松寒不改,病鹤倦难飞。
一气天人近,抗心贤圣希。
愿闻提命切,方寸懔危微。
袁保龄去世后。朝廷赏赐祭葬,追授“内阁学士”,并公开表彰他的生平事迹。
日军占领旅顺后,在大坞旁边的广场上举行“祝捷会”。
宋庆兵营:只剩夯土墙遗迹
10月17日下午,考察完旅顺大坞后,甲午历史寻迹团辽东考察的最后一个遗迹——旅顺宋庆毅军兵营遗址。
毅军兵营遗址位于案子山南,甲午战争前,宋庆部程允和率军驻守大、小案子山,并在此练兵。
走近遗址发现,整座兵营呈方形,每边长约100米,占地面积约一万平方米。兵营四周围墙用夯土修筑,残高约2—3米,范围清晰完整。因为兵营北面正对案子山,北门疑似正门。1894年11月21日,旅顺口战役打响,当日案子山失守,兵营随之沦陷。
毅军兵营的夯土墙遗址。墙基底部如今用石块围护,避免雨水冲刷。
宋庆,字祝三,山东蓬莱人。1853年,当时24岁的宋庆赴安徽投靠同乡亳州知州宫国勋,助其镇压捻军有功,擢为参将。
1861年,宋庆晋升记名总兵。1862年,安徽巡抚唐训方裁整淮军,以三营归宋庆所统。因宋庆勇号毅勇巴图鲁,故所部军队称毅军。此为毅军肇始。
1865年至1868年间,毅军纵横于豫、皖、鄂、鲁等地,专剿捻军。其间宋庆实授南阳镇总兵。平捻之后,清廷大量裁撤勇营,毅军因战功得以保留,并发展至10营左右,成为河南的两大留防勇营之一。
1868年,宋庆随李鸿章战于直隶,次年随左宗棠西征。1872年,赏戴双眼花翎,授四川提督。
自1882年起,宋庆正式移军旅顺口,驻守12年,修筑炮台,训练士兵,所部军容整肃,设防不怠,为诸军之首,至甲午战前毅军有九营一哨兵力。
甲午战争爆发后,宋庆受命帮办北洋军务,率部赴九连城,节制各军。他声言:“此行如不能奏攘倭之功,唯一死以报国。”
中日战争期间,宋庆转战辽东。1895年3月25日,田庄台之战,宋庆“战马三易,均被炮毙”,他本人也坠马“倾跌伤腰”。田庄台失守后,清廷以“宋庆统军剿寇屡经失利,此次回救田庄台,又未能力扼狂氛,以致营口被袭,田庄台亦复不守”等罪,予以革职留任处分。
1898年,解除处分,豫军30营归宋庆统领,赐名“武卫左军”,仍驻旅顺。当年,俄国借旅顺屯驻海军,宋庆移守山海关。
1900年,宋庆再次帮办北洋军务,参与镇压义和团。后八国联军攻打天津,宋庆奉命在天津堵御不力,撤往杨村。是年冬,移驻通州。
1902年,宋庆病逝于军中,终年83岁,清廷照尚书衔赐恤,封三等男爵,入祀贤良祠。谥“忠勤公”,归葬于蓬莱城东南龙山之阳。宋庆死后,毅军由他的亲信姜桂题接管。
后来的奉系军阀张作霖,就是出自宋庆麾下。
1894年甲午战争时,张作霖在营口应募投清朝宋庆毅军,当过宋庆的卫兵。1895年3月甲午战争清军败,张作霖离开部队,并带走了军中发放的枪械,以此投身绿林,开始了此后作为东北王的生涯。
此为后话。
毅军兵营内部,如今是一家工厂,建有厂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