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网友在网上贴出一份金平区东方街道发布的公告:
根据市交通秩序整治“百日行动”有关工作要求,请各位车主遵守相关交通法规和条例,文明用车、规范停车,于6月5日前自行处理无牌无证、过期报废摩托车(含电动车)。6月6日起,街道将联合交警部门对辖区内各停车场、居民区停放的无牌无证、过期报废摩托车(含电动车)进行集中清理整治。
公告在网络上引起了热议。无牌、报废的摩托车停在自家小区的停车场,交警部门可以进行强制清理吗?对此,有不少网友认为交警部门的做法过于严厉,甚至已经踩了红线。
这种执法手段本身是否合理合法,的确有待商榷。站在小市民的立场,交警部门应该三思而行,审慎执法。这件事的后续发展,我们会持续跟进。
借着这个话题,我们来谈谈汕头的摩托车问题。摩托车问题到底因何而生?又为何愈演愈烈,下面就来说说我这一家之言。
1. 城市标志,一代人的记忆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汕头作为新兴的经济特区,经济开始高速起飞。彼时,汽车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还是遥不可及的奢侈品。刚刚富起来的汕头人退而求其次,选择了方便又相对廉价的摩托车作为交通工具。
台湾产名流100机车
说是廉价,普通的国产摩托车在当时售价也要大几千,进口车就动辄数万了。90年代初,如果你能开上一辆大红色的铃木王上街,你绝对是整条街上最靓的仔。
90年代一代神车“铃木王”
就这样,更符合汕头民情的摩托车渐渐成为了汕头市民出行的标配,几乎成为了这座城市的标志之一。
2. 禁摩开始,18年的野蛮生长
摩托车风靡全市的情形一直延续到21世纪初。2002年,汕头出台《汕头经济特区摩托车管理规定》,汕头中心城区不再办理摩托车入户手续。人们熟悉的汕头牌没有了!这也算是一种变相的“禁摩”。
我们不否认,当初汕头中心城区变相“禁摩”的初衷或许是为了营造更有序的城市交通环境。但事与愿违,变相“禁摩”并没有让汕头交通变得更好,结果适得其反。
一来,没有了统一规范的牌照制度,更多无牌、报废摩托车纷纷上路,没有了管制约束,摩托车窜道、逆行、冲红灯的现象更加层出不穷,加剧了城市交通的混乱。
二来,市民对摩托车的依赖并没有因为公权力的一纸禁令而消减。对于人均收入不高,公共交通又相对匮乏的汕头来说,轻便快捷、性价比颇高的摩托车无疑是多数市民出行的真正刚需。
“禁令”下达多年以来,汕头的摩托车大军就在各种灰色地带之中野蛮生长,如今,中心城区摩托车的“解禁令”呼之欲出,但事情却更复杂了。
3. 当“解禁令”遇上“百日整治”
今年2月,汕头市人大常委会发布了关于公开征求《汕头经济特区道路交通安全条例》修改意见的公告。
公告中删除了“轻便摩托车在金平、龙湖、濠江区不予注册登记”的字眼。中心城区拟开放摩托车登记,从某种意义上看,长达18年的变相“禁摩”算是解除了。
另一方面,前段时间官方发布了另外一则公告:
为贯彻执行《汕头经济特区道路交通安全条例》,根据该《条例》第二十八条“非本市号牌及本条例实施后在澄海、潮阳、潮南区、南澳县注册登记的摩托车不得进入城市中心区域行驶。
条例要修,但条例还要执行。再遇上来势汹汹的交通整治“百日行动”,摩托车禁与不禁之间,剪不断,理还乱。
4. 电动车之乱,谁之过?
另一个令人大惑不解的,就是汕头对于电动车的政策。汕头对于电动车的上牌标准是车辆必须符合新国标,即:
1.有脚踏骑行功能;
2.车速不能超过25km/h;
3.重量不能超过55kg;
4.电压不能超过48v,电机功率不能超过400W。
如此一来,目前市民大量使用的各种小电摩,由于不符合标准,就成为需要被取缔的“黑五类”。
事实上,新国标实施之后,符合相关安全标准的电摩、轻便电摩是可以上牌的。广东方面,潮州、揭阳、湛江等多个城市都陆续开放了电摩上牌。而汕头的电摩上牌至今未能开放,实在令人百思不解。
一辆潮州号牌电摩
规范交通的目的是方便民众出行,而死抱着教条主义的结果,反而是妨碍了民众出行。试问汕头的电动车之乱,是谁造成的呢?
5. 治标还是治本?是个好问题
黑格尔说,人类从历史中吸取的最大教训,就是永远不懂得吸取教训。在汕头治理摩托车这件事上,恐怕也一样。多年的实践证明,汕头的摩托车乱象不是靠一纸禁令可以解决的。各种粗暴限制、禁止的结果,就是愈发地野蛮生长,既不治标,更不治本。
结合汕头的交通环境,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当下的现实是,摩托车依旧是市民刚需。因此,治理的重点应该放在如何疏导上。至于如何疏导,或许这三件事情是可以做的。
其一,以开放代替禁绝
既然要开放车辆注册,就应该对燃油摩托车、电动摩托车一视同仁。进一步的,是否可以鼓励使用电动摩托车,减少城市污染排放?在国家大力鼓励纯电动汽车发展的今天,电动摩托车也该得到重视。
其二,以疏导代替强制
处理无牌、报废车辆,是否可以参考国家对购买纯电汽车的鼓励政策,鼓励车主主动上缴报废车辆,并给予其一定比例的补助费用,用于购买新车,汰旧换新,减少安全隐患;
其三,以建设代替整治
摩托车造成交通混乱的说法,实际是不成立的。问题在于汽车、摩托车、自行车是不是能各行其道。近期出台的《中心城区交通改善实施方案》中,拓宽道路、机非分离、人车分流就是一项重要内容。只有极力推进汕头交通立体化,才能实现车辆各行其道,根治交通乱象,提升交通品质。
一切的事情,根源在乎一心。领袖说:“人民群众的事情就是我们的牵挂”。在上位者的治理,是否以保障民众利益,给予民众方便为核心,决定着治理的成败。或许,做出决策之前,先听听底层的声音,治理的成效会好得多。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