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面的蓝色字注视。
(桃子异国学院)
编辑
《教科书的国学》将是发掘中学教科书中所选经典章节的文化内涵的系列。
编者理解,“国学”大体就等于“传统文化”,特别是其精神层面的文化。能选入课本的大抵为经典篇章,而经典之所以能成为经典,除了艺术上的优胜外,也往往因其内涵带有优异的文化品性。如此,发掘经典篇章的文化内涵,对于理解经典篇章必不可少。古诗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但愿这里的文字能让国学之雅与文学之美交融,如桃李之风,似杏花之雨,润入读者的心田。《十五从军征》你真的读懂了吗?
文/蒲帅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十五从军征》选自《乐府诗集·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描绘了一个在外征战多年的老兵在返乡途中与归家之后的所见所感。相应课程设计中往往将这首诗的主旨解读为:揭示了封建兵役制度对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表达了诗人对封建兵役制度的怨恨与对下层劳动人民的同情。
如此解读固然没错,但这样就能将整首诗理解透彻吗?这首乐府背后又透露出哪些国学知识呢?
一、 为何“十五”就要“从军征”?
如果非要把首句落实,诗篇中的主人公就成了一个连续服役长达六十五年的悲惨老兵。这显然是一种夸张手法,可为何作者非要写“十五”开始“从军征”呢?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大致了解一下两汉的兵役制度。
从现有的史料记载来看,两汉的兵役制度略有不同。西汉以征兵制为主,带有前代遗留下的“徭役相合”特点,由普通民众承担兵役任务,实行严格的兵役制度。
东汉则是征兵制与募兵制并行,汉光武帝刘秀改革地方军制,下诏“宜且罢轻车、骑士、材官、楼船士及军假吏,令还复民伍”,取消正卒更番制度,募兵制开始在兵役来源中占据重要地位,如建武二十四年曾遣马援等“将十二郡募士及驰刑四万余人征五溪”,再如永元十三年冬,巫蛮夷反,“遣使募荆州吏民万余人击之”等,均证明东汉时期在出现局部战事时往往采取募兵制作为兵源补充的主要方式。
但在地方层面,东汉主要实行的仍旧是征兵制,如《后汉书》卷八十七记载虞诩对任尚献计:“使君频奉国命,讨逐寇贼,三州屯兵二十余万入,弃农桑,疲苦徭役,而未有功效……为使君计,莫如罢诸郡兵,各令出钱数千,二十人共市一马,如此,可舍甲胄,驰轻兵,以万骑之众,逐数千之虏……”若非是征役之兵,如何需在罢撤之后尚需出钱数千?由此可知,时至东汉,参与兵役仍是普通民众的一项重要任务。
明确了汉代所实行的兵役制度后,再回到我们一开始的问题上,“十五从军征”实际上指向的是服役起始年龄的问题,按照古制,普通民众开始服兵役的起始年龄当为二十三岁。如《史记》卷七注引孟康曰:“古者二十而傅,三年耕有一年储,故二十三年而后役之。”二十岁是男子成年的年龄,到二十岁即被视为需要承担徭役的壮劳力,而力耕三年后到二十三岁就需要开始参与兵役。
要特别注意“三年耕有一年储”这句话,这其中包含了自二十三开始服兵役的合理性依据。普通农家经过三年储蓄方能攒够一年口粮,因此当男子二十岁成年之后,国家还需给予其三年劳作之期为自家储粮,以保证其家庭不会在他服兵役的这一年中有饥馁之虞。这种兵役设计不仅是一种经济考虑,更是一种伦理考虑,它指向国家不可因公废私,设若兵役过频过重,普通民众的正常生活无以为继,就会产生严重的社会隐患,最终危及政权稳定。
那么诗篇中又为什么要说成从十五岁开始呢?对于汉代人来说,十五岁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节点。《后汉书》卷六三的注释说得很清楚:“成童,年十五也。《礼记》曰‘十五成童,舞《象》也。’”在汉代人的观念中,十五岁标志着由“幼童”变为“成童”,需要承担与成人相同的赋税。
因此《十五从军行》为写征役之苦,故意将诗篇中主人公开始服役的年龄调低,刚刚“成童”就必须从军,直到八十方才得归故里,以此表现民众深受征役之苦。
另一方面,诗篇中主人公的悲惨遭遇主要集中在长年累月在外征战不能还家上,难道生在汉代就真的要穷尽一生来服兵役吗?这就是我们要讨论的第二个问题:汉代兵役的服役时长问题。
实际上汉代征兵制下的兵役分为两种,即正卒和戍卒。服兵役的时间为正卒一年,戍卒一年。我们现在能够看到这样的记载:“民年二十三为正,一岁而以为卫士,一岁为材官骑士,习射御骑驰战阵。”(《后汉书•百官五》刘昭注引《汉官仪》),可以看出正卒是在居住地服兵役,练习各种军事技能,为日后充任戍卒做准备,大约相当于预备役部队。戍卒则是离开家乡去服兵役,或前往京师为卫士,或前往边地戍边,均是以一年为期,定期进行轮换。东汉时期逐渐盛行的募兵制度,前文也述及主要作为特殊情况下的兵源补充。所以从制度上来看,汉代人一生中有两年时间用来服兵役,但这只是和平时期的一般情况,当遇到边患频仍、战事持久、兵员紧张的情况时,就会出现《十五从军征》中这种超过了服兵役的年限也无法退役回乡的情况。
特别是到了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征战不断,普通小民因此家破人亡的情况比比皆是。反映到当时的文学作品中,如蔡琰《悲愤诗》中的“平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再如曹操《蒿里行》中的“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无不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沉痛控诉。此时征役制度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往往意味着生离死别,给下层民众带来无尽的伤痛。
故而《十五从军征》才会用“十五离家,八十得归”的极端夸张对比来刻画长期战争给普通民众带来的无限戕害,实写战争之漫长残酷。
二、为何“松柏”能够指代“死亡”?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生离终成死别,多年戍边在外,家中的亲人已经化为了冢上松柏旁那累累白骨。短短十个字将痛失亲人的悲恸写得直指人心。其中需要我们进一步探寻的问题是:“松柏”意象是如何衍生出“死亡”内涵的呢?
“松柏”意象在传统文学作品中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如《诗经·鲁颂·閟宫》中列举栋梁之才的“徂徕之松,新甫之柏”;如《九歌·山鬼》中描摹环境清幽的“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如宋玉《高唐赋》中借松柏喻人的“其始出也,对兮若松榯”等,这些佳句都展现出了“松柏”意象所具有的多种文化内涵。
而松柏与死亡意象则是由于松柏具备的实用性和多变的时代性而关联起来的。我们能够看到《尚书·禹贡》中将天下分为九州之后就有青州贡松、荆州贡柏的记载。松柏被作为进贡之物,原因自然与其所具有的实用功能相关,这里的实用功能既指松柏能够作为建筑用材,也包括其在墓葬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首先松柏逐渐成为制造棺椁的主要原料。春秋以前对待死者一般都是“墓而不坟”(《礼记·檀弓上》)。《周易·系辞下》中所谓:“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而随着周代礼乐文明制度的确立和完善,丧葬之礼成为周人重视传统、强调血亲的一项重要表现。墓葬等级制度逐渐严格,如根据墓主身份等级的差别,使用的棺椁等级各有不同,按照《礼记·丧服大记》记载:“君松椁,大夫柏椁,士杂木椁。”松柏因其自身材质特点成为天子诸侯的棺椁首选,发展到后来又出现“黄肠题凑”的墓葬方式(即椁室四周用柏木枋(即方形木)堆成框型结构,所谓“黄肠”指的是柏木切割整齐后露出的黄心,所谓“题凑”指的是木材皆向内的墓葬形式),成为当时等级最高的墓葬形式。
其次松柏是墓道树的主要组成部分。除了所使用的棺椁需要区分等级之外,丧葬之礼中对于所植墓道树等级也有明确规定。《周礼注疏》中引《春秋纬》记载“天子树松,诸侯柏,大夫栾,士槐,庶人无坟,树以杨柳”,可以看到此时种植墓道树也已成为定规,特别是松柏在其中也居于最高地位,究其原因主要有三:
其一是基本的标识需求。
《白虎通》记载中有“庶人无坟,树以杨柳”;仲长子《昌言》里也出现“古之葬者,松柏梧桐以识其坟也”,在墓葬边种植树木客观上是为了满足标识墓地所在的需要。
其二则与先民们祈求永生的观念相关。
松柏四季常青的外部特征恰恰符合先民对生命恒常的期盼。故而才会有“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的说法,松柏的常青暗合了先民对于永生的期盼,所以往往作为墓道树出现。
其三则在于树木在原始宗教祭祀中所处的特殊地位。
在原始宗教信仰中,树木被认为具有沟通神灵的作用。直至现代,我国西南地区的苗族、傣族、侗族、哈尼族等少数民族中仍存在将松柏作为“保寨树”“神树”来崇拜的现象。在“万物有灵论”盛行的原始阶段,人们相信与自己的生活具有广泛联系的树木同样具有神圣化效果,对土地的崇拜与祭祀往往通过树木表现出来,因此将松柏作为墓道树也具有保护亡者、向神灵祈福的原始宗教含义。
但随着周王朝的衰弱,礼崩乐坏导致原来严格的等级之防土崩瓦解,在墓地种植松柏的风尚很快流行于民间。如《孔子家语·终纪解第四十》中记载孔子死后的丧葬情况:“葬于鲁城北泗水上,藏入地。不及泉,而封为偃斧之形,高四尺,树松柏为志焉。”如果按照周礼传统来看,坟高四尺的规格符合孔子“士”的身份,但其墓地中所植的树却是之前只有天子诸侯才可以使用的松柏。这应该也是当时社会风气的真实表现。
而除了松柏自身实用性因素之外,用“松柏”表达死亡意象还要考虑时代因素。当遭逢乱世、时局动荡之时,死亡与丧葬成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景象,文学创作受到此种萧瑟悲苦的环境影响,“松柏”与“死亡”之间的系联臻于稳固。
以被认为作于汉末的《古诗十九首》与《十五从军征》进行对比,能够明显看出两者在这一层面上存在极为明显的相似性。《古诗十九首》中共有三首出现“松柏”意象的作品,其一是《驱车上东门》中的“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其二是《去者日以疏》中的“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其三是《青青陵上柏》“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都是诗人在东汉末年社会动乱的情境下发出的感叹。不管是前两者看到坟墓和松柏而生凄怆之感,还是后者以“陵上柏”反衬人生短暂,加深人生如寄的感叹,在内涵意指与写作风格上均与《十五从军征》类似,反映出的是相同的时代精神风貌和价值观念。正是在这种时代氛围下,人们对“松柏”意象的死亡内涵更加敏感,由此才产生了《十五从军征》中“松柏冢累累”这种由实物到虚幻的死亡联想和悲凉之感。
参考文献:
刘敏:《论汉代的兵和兵役》
张寒:《汉代兵役制度研究》
张启琛:《关于东汉兵制的几个问题》
王颖:《中国古代文学松柏题材与意象研究》
本文为“桃李国学苑“原创
欢迎读者转发朋友圈
媒体转载请留言,联系授权
(部分图片和音频来自网络,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蒲帅
北京师范大学硕士
师从李山教授
《课堂内外》主创团队
主持人徐德琳
责编黄悠
美编周欣雨
taoliguoxuetang
公众号主编:李山
总监:杨春俏
编辑部主任:海彦、宛陵
文章原创|版权所有|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
taoliguoxuetang@163.com
点击“阅读原文”,听李山讲《课本里的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