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网友发现,服装品牌HM在集团网站上发表了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强迫劳动”为由停止使用新疆生产的棉花的“关于尽职调查的声明”。
该声明写道:
H&M集团对民间社会组织和媒体的报道深表关注,其中包括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XUAR)的强迫劳动指控和对种族宗教少数群体的歧视。我们严格禁止在我们的供应链中使用任何类型的强迫劳动,无论哪个国家或地区。如果我们发现并验证了与我们合作的供应商的强迫劳动案例,我们将立即采取行动,并最终导致终止业务关系。
图片来源:H&M官方网站(中文机翻截图)
该声明还特地将“XUAR”(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列为一项,写道:
我们不与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任何服装制造工厂合作,我们也不从该地区采购产品。我们在公共供应商清单中透明地公开制造工厂,工厂和纱线生产商的名称和位置,并将继续这样做,并进一步加快我们全球供应链的透明度。
此外,我们已经与我们在中国合作的所有服装制造工厂进行了调查,目的是确保工人按照我们的《可持续发展承诺》进行雇用,并确保他们遵守我们的农民工准则。
我们还与专家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合作,以进一步加强我们的尽职调查并以负责任的方式解决任何情况。
XUAR是中国最大的棉花种植区,到目前为止,我们的供应商已经从与该地区更好的棉花计划(BCI)相关的农场采购棉花。由于在该地区进行可靠的尽职调查变得越来越困难,BCI已决定暂停在XUAR的BCI棉花许可。这意味着用于我们生产的棉花将不再从那里采购。此外,我们将与行业和供应链合作伙伴合作,继续我们的工作,以加强棉花的可追溯性。
图片来源:H&M官方网站(中文机翻截图)
中国是H&M品牌的重要市场之一,H&M一边造谣抵制新疆棉花,一边又想在中国赚钱。如此“越级碰瓷”行为,新疆棉花不吃这一套!
图片来源:微博@共青团中央
因为这份声明,不少网友在H&M品牌中国官方微博 @HM中国 的最新一条微博下留言“声讨”。
BCI计划是什么?
有消费者在自己购买的H&M品牌服饰标签中,看到了如下图所示的“BCI”标签。上述H&M官网声明中也提到的“BCI计划”,“BCI计划”是什么呢?
BCI是瑞士良好棉花发展协会,英文名为Better Cotton Initiative,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是一家非营利的国际性会员组织机构。
BCI官网简介称,该组织与广泛的利益相关者展开合作,根据BCI制定的棉花生产原则,在全球范围内推广良好棉花(Better Cotton)种植项目,并促进良好棉花在整个供应链中的流通。
BCI最终目标是通过发展良好棉花项目,在全球范围内转变棉花的生产方式,使良好棉花成为一种主流的大宗商品。
BCI称,出于对良好棉花生产的要求,该组织提出“七大生产原则”:
将对作物保护措施有害的影响降至最低、高效用水与保护水资源、重视土壤健康、保护自然栖息地、关心和保护纤维品质、提倡体面劳动、运行有效的管理系统。
出于“提倡体面劳动”的原则,BCI国际官网在2020年10月21日发布声明:BCI将停止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所有现场活动。
BCI官网声明截图(英文原版)
BCI官网声明截图(中文机翻)
该公告声称:在“Better Cotton”生产区内,任何形式的强迫劳动都是不可接受的,如果该情况被发现,则被认定为违反BCI标准,可立即取消或剥夺生产许可证。
关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持续存在的强迫劳动和其他侵犯人权行为的指控,以及农场一级强迫劳动风险的增加,导致了无法维持的经营环境,因此BCI做出了决定立即停止该区域的所有实地活动,包括能力建设以及数据监测和报告。2020年3月,BCI暂停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许可和保证活动,因此,该地区没有新的许可的“Better Cotton”。
网页显示,该声明于2021年3月重新编辑。
值得注意的是,一个名叫“BCI良好棉花”、认证为“瑞士良好棉花发展协会上海代表处”的微信公众号于2021年3月1日发表了一则“关于新疆问题的重要申明”。
声明称:近期BCI上海代表处收到之前部分新疆执行合作伙伴的问询函,在此郑重申明,BCI中国项目团队严格遵照BCI的审核原则,从2012年开始对新疆项目点所执行的历年第二方可信度审核和第三方验证,从未发现一例有关强迫劳动的事件。
BCI上海代表处将与新疆执行合作伙伴继续保持沟通,共同维护供应链可持续发展。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号“BCI良好棉花”(2021年3月1日)
所谓“强迫劳动”“歧视少数民族”等谎言
外交部已反复澄清事实和真相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西方国家第一次以我国新疆地区强迫劳动为由,对中国进行恶意中伤。
2020年12月,美国曾以“强迫劳动问题”,宣布禁止从中国新疆棉花产品,通过施压、制裁等手段限制打压新疆企业。
德国学者郑国恩也曾在其《洗脑、洗心:来自中国政府文件的证据,关于新疆法外拘留的性质和范围》报告中称:“我认为自2017年春季以来,已有90万人至180万人在新疆被系统拘留。”
此前,BBC的报道也引述郑国恩的所谓“研究”称,“新的证据表明,每年有超过50万少数民族工人被调派参与季节性采棉工作,他们的工作环境可能存在很高的强制性。”
BBC的报道还称,2018年,阿克苏及和田地区“通过劳动力转移派出21万名工人”,为“中国准军事组织”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采摘棉花,“有很多迹象表明,这种参与并非完全自愿”。
2021年3月18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表示,所谓新疆存在“强迫劳动”“强制绝育”等“侵犯人权行为”是个别别有用心的所谓学者和机构蓄意编造和散布弥天大谎,违背公理良知,中国人民强烈愤慨。法国作家维瓦斯在其著作《维吾尔族假新闻的终结》中也明确揭露了这些从未去过新疆的人在制造假新闻的阴谋。建议有关人士好好读一读这本书,认真了解什么是事实。
2021年3月16日,赵立坚表示,所谓新疆存在“强迫劳动”是彻头彻尾的谎言,其目的是限制打压中国有关方面和企业发展。
2021年3月18日,外交部举行涉疆问题新闻发布会,邀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多名干部群众,就德国人郑国恩的所谓涉疆“研究报告”,进行有力批驳。
针对郑国恩在其报告中称,“教培中心存在强迫劳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发言人伊力江·阿那依提介绍有关情况。
伊力江·阿那依提说,郑国恩在所谓《“彻底改变他们,走向健康心态”:中国在新疆的政治再教育运动》报告中称:“教培学员被‘释放’到完全强制性的劳动形式中”“被强制安排到教培中心附近的工厂工作”,这是污蔑新疆教培中心强制学员劳动,侵犯学员人权,否定新疆教培工作的合法性和正当性。
郑国恩在所谓《拘留营之外:北京在新疆的长期强迫劳动、扶贫和社会控制计划》报告中,“描绘”了教培中心实施“强制劳动”的详细流程:教培中心拘留→营地工厂或附近工业园区强迫劳动→家乡地区(或其他工业场所)卫星工厂强迫劳动。报告还列举了阿克苏地区新和县工业园区的相关案例,并称:“据说公司的所有工人都来自新和县教培中心,而政府提供了警察和特种教员,使工厂以‘半军事化管理’的方式运营。”郑国恩企图发布的关键信息是“公司的所有工人都来自新和县教培中心”,而来源却是“据说”。郑国恩在报告中没有对此做出任何解释、说明、备注。
不难看出,郑国恩是一名靠猜测臆断、道听途说撰写报告的“行家里手”。
2020年7月22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所谓新疆“歧视少数民族”的谎言,真相是什么呢?那就是新疆始终把做好民族工作作为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基础性工作,全面落实国家民族政策,贯彻中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切实保障各族人民平等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和自主管理本地区本民族事务的权利,努力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共同繁荣发展,巩固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根本不存在所谓“歧视少数民族”或“消灭民族身份”等情况。
我们欢迎一切持客观公正态度的人士到新疆去走一走,看一看,亲身了解一下新疆的实际状况,不要受谣言和抹黑的蒙蔽。
“挣自己的钱,怎么叫‘强迫劳动’呢?”
2020年12月,有媒体记者在阿克苏、库尔勒等地采访发现,新疆的棉花生产早已实现高度机械化,BBC等西方媒体的报道与事实严重不符。
高度机械化的实现,使得新疆棉花企业即使在忙碌的采摘季节,也根本用不到大量的“拾花工”,更不需要“强迫劳动”。当地棉业从业者告诉记者,新疆兵团的机械化比地方要更早,现在兵团棉花机采率已经超过九成,有的地方甚至已达100%。反而,如果按照人工采棉的效率,每年到12月都常常采不完。
库车石榴籽服饰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女工在工作(杨若愚/摄)
“我们上班赚钱是为了让自己生活过得更好,没有谁强迫我们,也不需要谁强迫。”针对美国称新疆少数民族被“强迫劳动”的言论,27岁的新疆小伙艾克拜尔·阿布来提愤愤不平。
通过网上的招聘信息,艾克拜尔·阿布来提大专毕业后与一家饲料厂签订了劳动合同。勤奋的艾克拜尔·阿布来提在工作之余自学管理方面的知识,现在已经成了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用他的话说,自己“也算是一个小白领了”。
听说有西方学者称新疆数十万少数民族劳工“被迫手工摘棉花”,库车市棉农白克力·苏吾尔憋了一肚子的疑问:“我们请采棉工摘棉花,他们两个多月就能挣一万多元,大家都抢着来,还需要强迫吗?”
“种自己的地,收自己的棉花,挣自己的钱,怎么叫‘强迫劳动’呢?”白克力·苏吾尔说。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徐贵相在发布会上表示,新疆各族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权、休息休假权、劳动安全卫生保护权、获得社会保险福利权等权利均依法得到保护。他们无论在新疆还是在其他地方,宗教信仰、民族文化、语言文字等方面权益,同样依法得到尊重和保障,何来“强迫劳动”?
来源:共青团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