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点病是最常见的鱼类寄生虫病,白点病又称为小血吸虫病,小的瓜虫体(l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is)呈球形,全身覆盖纤毛,直径约0.8毫米,是肉眼可见的小白点。
在水温18-23℃的情况下,小瓜虫常寄生在鱼的皮下、尾鳍和鳃部,吸食鱼体组织的营养,并刺激鱼体分泌大量粘液,因此在鱼体表形成一个个白色脓泡,遍布鱼全身。鱼类小瓜虫病最明显的症状就是在鱼体表或鳃上呈现白色小点病变,所以又称“白点病”。该病能感染大多数的淡水或海水鱼种类,引起相似的鱼类症状、病理变化和很高的鱼类死亡率,给渔业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淡水鱼类小瓜虫病的病原是多子小瓜虫(Ichthyophthiriusmultifiliis),海水鱼类小瓜虫病的病原是刺激隐核虫(Cryptocaryon irritans)。
白点病的病原是由原生动物小瓜虫侵入鱼体皮肤或鳃部而引发。其小瓜虫属原生动物中纤毛虫的一种。镜检成虫体内具有马蹄形大核。幼鱼仅有圆形、椭圆形或棒形的大核。虫体柔而可塑,形态多变。此病是观赏鱼中最为常见的多发病之一,它的发病特点是传染快,流行广,危害大。
小瓜虫分为淡水小瓜虫与海水小瓜虫(刺激隐核虫)两种,这两种小瓜虫均可引起白点病。
多子小瓜虫属金毛目、膜口亚目、凹口科、多子小瓜虫。它的体型和大小在幼虫期和成虫期差别很大。
多子小瓜虫成虫一般呈球形或近球形,体长为0.35mm——1.0mm,体宽为0.3mm——0.4mm。虫体柔软可随意变形,全身密布着短而均匀的纤毛。在身体前半部有一马蹄形和香肠形的大核,小核圆形,紧贴在大核的上面。胞质外层密布有很多细小的伸缩泡,内质有大量食物粒。
胞囊内最初成熟的幼虫为圆形,经过一定时间(约5——8小时后),才开始活动,身体逐渐延长,前端尖而后端钝圆,最前方有一钻孔器。刚从胞囊内钻出来的幼虫身体圆筒形,但不久变成扁鞋底形,中部向内收缩凹陷。全身除密布着短而均匀的纤毛,在身体后端还有一根粗长的尾毛。一个大的伸缩泡,位于身体的前半部。大核圆形或椭圆形,多数在身体的后方;小核呈球形,在身体的前半部。
小瓜虫为凹口科、小瓜虫属、多子小瓜虫。这是一类体型比较大的纤毛虫。它的形态在幼虫期和成虫期有很大的差别。小瓜虫的幼虫侵袭鱼的皮肤和鳃,尤以皮肤为普遍。当幼虫感染了寄主后,就钻进皮肤或鳃的上皮组织,把身体包在由寄主分泌的小囊胞内,在胞内生长发育,变为成虫。成虫冲破囊胞落入水中,自由游动一段时间后落在水体底部,静止下来,分泌一层胶质的胞囊。胞囊里的虫体分裂法繁殖,产生几百甚至成千的纤毛幼虫。幼虫出来,在水中自由游动,寻找寄主,这就是小瓜虫的感染期。幼虫感染了新寄主,又开始它的生活史。
小瓜虫一般可分为营养体和胞囊两个时期。在营养体时期,幼虫钻进宿主皮肤或鳃瓣等处后,汲取宿主营养生长,形成白色脓胞,即肉眼见到的小白点,故称白点病。
从小瓜虫的掠食体进入鱼的皮肤或鳃后到小瓜虫成熟并离开鱼体的时期,此为寄生阶段,虫体能进行分裂生殖,但一般分裂3-4次后,就不再分裂了,这时可以看到大小相似的复分裂虫体细胞在宿主的上皮层下面呈排或呈丛聚集,当虫体发育到这种情况时,则很难杀死它们,因为这种虫体通常不会离开宿主,外面包被一层较厚的宿主保护层,药物难以渗透,只有那些基本成熟,即将脱离鱼体的虫体才对药物敏感,因为此时它们外面的保护层(上皮细胞和粘液)很薄,药物容易渗透进去。
从小瓜虫脱离鱼体形成包囊到包囊破裂的时期。寄生阶段的小瓜虫成熟后才会冲破胞囊,离开鱼体,自由游动一段时间后(约3-6h)落在水体底部,静止下来,分泌一层胶质的胞囊。胞囊里的虫体分裂法繁殖,一般一次能孵化500-1000个幼虫。
从包囊破裂后,掠食体自由游动到进入鱼体的时期,即小瓜虫的感染期。此期虫体周身长有丰富的纤毛,借此游向鱼体,依靠头上的穿刺腺钻入宿主鱼的皮肤和鳃。此期是药物敏感期,而且如果在1-2d内没有发现宿主鱼,幼虫会自行死亡。幼虫感染了新寄主,又开始它的下一个生活。
主要分两种:一种是在宿主组织内进行分裂生殖。另——主要生殖方式为虫离开鱼体,在水中当环境不适,特别是低温时分裂繁殖。
幼虫形成后,需经5——8小时静息才开始活动,刚孵化出来的幼虫24小时内感染率较高。水温在15——20℃感染率最大。
刺激隐核虫(Cryptocaryon irritans Brown) 又叫海水小瓜虫,属原生动物门、纤毛亚门、寡膜纤毛纲、膜口亚纲、膜口目、凹口科、隐核虫属的一种。刺激隐核虫常寄生于海水硬骨鱼类的皮肤、鳃的上皮下,可引起鱼类的传染性疾病。
刺激隐核虫一个生活周期要经过4个阶段,分别为滋养体期、包囊前体期、包囊期和幼体期。滋养体指虫体寄生宿主并不断生长的阶段,以宿主体液和细胞为食,营寄生生活,其发育成熟后(3——5天)就成为包囊前体;包囊前体脱离宿主后粘附到水底或池壁上(10——18小时),形成包囊;包囊进行无性繁殖,分裂形成许多小仔体即为幼体;幼体在水中可自由活动,不进食,具有感染宿主的能力,为感染期虫体。脱囊后2小时内幼虫的感染能力最强,3——8小时后幼虫的感染能力大大减弱,10——12小时后则仅有少部分幼虫还具备感染能力,18小时后完全丧失感染力。幼体一般在夜间脱离包囊,并在尽量短的时间内感染宿主。通常来说,即使在最理想的条件下,也只有5——20%的幼体能够感染宿主。
小瓜虫病,一直以来都是水产界的顽疾,很多人都说是寄生虫病里的癌症。
小瓜虫生活史分为滋养体阶段、包囊阶段、掠食体阶段。滋养体阶段是幼虫长成成虫的过程,在鱼体身上3——5天完成,一般外用药物效果不理想。小瓜虫成熟后脱离鱼体进入包囊阶段,在水中2——7天完成多次二分裂(一个小瓜虫经过十次二次分裂可产生1024只小虫),这个阶段小瓜虫有一层厚厚的包囊,百毒不侵,什么药都杀不死。多次二分裂结束后产生的幼虫进入掠食体阶段,这个阶段幼虫要寻找寄主,很脆弱、最容易杀死,但缺点是这个阶段只有几小时。
很多养殖户单纯的以为选择一些剧毒药物就可以一次性搞定,殊不知小瓜虫的包囊阶段是百毒不侵的,杀死的只是很少一部分处于掠食体阶段的幼虫。这时候养殖户又说了,那我天天杀总可以了吧?结果呢?虫没杀死,鱼先死完了。
一直以来我们的祖先都是很智慧的,针对小瓜虫祖先们的方法是最天然无污染的,具体如下:用辣椒和姜混合熬制浆液,然后全池泼洒,连续使用7——9天。我们的养殖户受不了熬制药液的那份苦和成本过高。有些人干脆就不相信这方法能防治小瓜虫病。有些人只用了三五天就不用了,结果还是小瓜虫泛滥。
(1)机械损伤,如分苗、倒池、刷池等操作不小心造成鱼体破损,导致虫体侵入,是造成感染刺激隐核虫的直接原因。
(2)由于感染细菌或病毒,对鱼体造成损害后,导致虫体侵入,是造成感染刺激隐核虫的间接原因。
(3)由于营养不足或环境恶化的原因造成鱼体免疫力下降,也能导致虫体乘虚而入。
病鱼在多子小瓜虫寄生处形成肉眼可见的小白点。当病情严重时,躯干、鳃、鳍、头、口腔等处布满小白点,并同时伴有大量粘液,表皮糜烂、脱落,甚至瞎眼;病鱼体色发黑,消瘦,游动异常,鱼体与固体物摩擦,最后病鱼呼吸困难而死。白点病是由纤毛虫感染引起的。最初表现为在鱼体的某一个部位有一些白点,数天后白点会蔓延到全身,表现为常卧在水族箱底静止不动,食欲不振,有时在增氧泵的注水处浮游,忽然有狂游的动作,后期,鱼身有大量的白浊黏液分泌,鱼常用身体擦箱壁,严重时鳞片大量脱落。白点病发病率高,传染快,常发生在初春、梅雨、初秋气温变化大的季节。鱼移箱或水温过急的变换,都会引发白点病。白点病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治愈率高。如到了后期,因被感染的鱼食欲减退,体质下降,很容易印发别的疾病。
在患病初期,病鱼会用身体摩擦硬物,希望藉此清除身上讨厌的病原体。病鱼体表、鳍条和鳃上可见许多小白点。病鱼消瘦,浮于水面或群集一角,很少活动。后期体表如同覆盖一层白色薄膜,粘液增多,体色暗淡无光。
鱼体表形成小白点的疾病,除小瓜虫病外,还有“粘孢子虫病”、“打粉病”等多种疾病,因此不能仅凭肉眼看到鱼体表有很多小白点就诊断为小瓜虫病,最好是用显微镜进行检查。如没有显微镜,则可将有小白点的鳍剪下,放在盛有淡水的白磁盘中,在光线好的地方,用2枚针轻轻将白点的膜挑破,连续多挑几个,如看到有小虫滚动在水中游动,即可做出诊断。
刺激隐核虫的诊断:首先将鳃片或皮肤小心取下一块,放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并在其上用指头轻轻挤压一下,使鳃丝或皮肤展开。然后放到低倍(4×10)显微镜下观察,刺激隐核虫呈乳黄色圆形或椭圆形,体表周生纤毛,一般48个相连呈念珠状“u”行排列,如果是活体则做旋转运动。在检测时应注意与粘孢子虫病的区别。
白点病的发生环境,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发生在12月至翌年6月间,水温在14—25℃时,为小瓜虫繁殖的最适宜温度,也是此病的好发季节。而水温在10℃以下或高于28℃以上时,则小瓜虫幼虫发育停止或逐渐死亡。小瓜虫病全国各地均有流行,对宿主无选择性,各种淡水鱼、洄游性鱼类、观赏鱼类均可受其寄生,尤以不流动的小水体、高密度养殖的条件下,更容易发此病,从鱼苗到成鱼各年龄组的鱼类都有寄生,但主要危及鱼种。多子小瓜虫繁殖适宜水温为15-25℃,流行于春、秋季,但当水质恶劣、养殖密度高、鱼体抵抗力低时,在冬季及盛夏也有发生。
多子小瓜虫完成其生活史所需的时间随水温的变化而不同。该病发生的最适水温是15-25℃。虫体通常在20-25℃最易感染宿主,但在低水温如1℃也可以感染。在30℃以上,虫体不能发育,所以,在炎热的夏天,通常不会发生白点病。在24℃时,生活史为4d,15℃时为10d,但在10℃以下,往往需要1个月以上,因此低温时成虫不易离开鱼体包囊,药物作用不明显,施药周期须30d以上。该病往往在营养不良、养殖过密、热应激或其它环境条件引起的过强应激反映情况下容易发生此病。
刺激隐核虫病原为刺激隐核虫。水泥池、池塘和网箱养殖的海水鱼都可受感染。此病的发生与鱼类放养密度过大有密切关系。流行季节为夏季和秋季。高发期在5——7月,水温为21——25℃时。25℃以上,症状会逐步缓解,秋季约降至21℃时会再次暴发。
刺激隐核虫主要寄生在温带和热带海域,感染鱼的鳃和体表,刺激隐核虫无寄主的专一性,硬骨鱼类几乎都可被感染,可感染尖吻鲈、紫红笛鲷、东方鲀、大黄鱼、美国红鱼、鲈鱼、金鲳、石斑鱼、蓝子鱼、白胡椒鲷、真鲷、黑鲷、平鲷、红鳍笛鲷等各个品种的海水网箱养殖鱼类。在海水比重为1.017——1.020,pH值7.7——8.0,每年水温在25—30℃时是海水鱼白点病的发病高峰期。闽东地区的除了2——4月份低温期未检出刺激隐核虫外,其他时间均有检出,流行季节为6——7月和10——11月。虫体无需中问寄主,靠包囊及其幼虫传播。水温低于25℃或高于30℃,此病发生情况就比较低。罗源湾中海水网箱养殖不流动或水流不畅,高密度养殖,导致水质较差、有机物含量丰富,这些是导致发病的主要原因。一经感染,传播迅速,且几乎整个渔排甚至整个养殖海区的大黄鱼都会受传染特,别是鱼苗,感染率和死亡率均可达100%,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小瓜虫病是南方鱼类冬春季节常见病、多发病,尤其对河豚、黄颡鱼、草鱼、泥鳅等危害更严重。若治疗不及时,处理不当死亡率可高达90%以上,由于水温低,水质污染不易处理,换水困难等原因,常令养殖户损失惨重。
小瓜虫病的症状主要是鱼类皮肤、鳃的表皮组织感染。小瓜虫病主要表现为汲取宿主营养引起组织增生,并产生大量黏液,形成脓胞,肉眼可见鳃、皮肤和鳍上的小白点,严重时全身似粘满白粉。小瓜虫侵袭鱼眼角膜,严重时出现瞎眼。病鱼独游,行动迟缓、反应迟钝,病鱼食欲减退,呼吸困难,严重时停食乃至死亡。
鳗鱼感染小瓜虫后,三类苗增加,畸形率高,免疫力下降,易造成继发性感染,发生脱粘败血。小瓜虫病是观赏鱼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而且感染率很高。观赏鱼有时体表出现许多小白点,这是得了小瓜虫病。因为小瓜虫的囊胞像一颗白米粒,附着在鱼体上,老百姓形象地称小瓜虫病为“白点病”。患小瓜虫病的鱼体,最明显的特征是鱼体表、鳃部、鳍条等组织增生,形成肉眼可见的小白点点(囊胞)。严重时病鱼体表蒙上一层白色的薄膜,与此同时鱼鳞脱落、鳍条裂开、鳃部出血坏死腐烂等。病鱼在行为上反应迟钝,因为身体痒痒,所以常常想在假山石或缸壁上蹭痒痒。看上去鱼体日见消瘦,成群死亡。
目前对于小瓜虫病的防治尚无特效药,须遵守防重于治的原则。清除池底过多淤泥,水泥池壁要进行洗刷,并用生石灰或漂白粉进行消毒。对于池塘、育苗室养殖水域,加大换水量,改善水质,定期消毒。育苗室用具经?常用福尔马林或高锰酸钾进行消毒,并做到专池专用。鱼下塘或进入网箱前应进行抽样检查,若发现多子小瓜虫应及时采用上述方法治疗。放养密度不宜过大,日常应加强营养,提高鱼体抵抗力。
设计和制作网箱渔排时,其分布要合理规划和布局,密度适宜。平时可每月调整网箱设置区域一次,勤刷洗养殖网箱,保持网箱水流畅通。每15d定期用生石灰泼洒或强氯精挂袋,以保证养殖区内水体的水质良好。
小瓜虫的生活史中,只有那些基本成熟、即将脱离鱼体或刚脱离的滋养体和掠食体才对药物敏感,而在滋养体的早期、中期和包囊体中幼虫均对药物不敏感。因此,一种即使对虫体很有效的药物,都需要连续使用3-7个疗程,才能完全杀死虫体,两疗程之间间隔一定的时间,间隔期的具体长短视水温而定。最适温度(24-26℃)时需隔天1次治疗1周。评定药物的治疗效果,需要在3个疗程之后,根据在显微镜下检查鳃丝中有无虫体或虫体是否死亡来判定。同时决定是否继续进行更多的疗程治疗。
当环境不适,特别是低温时,小瓜虫成虫并不立即形成胞囊而先分裂,有的中途死亡,有的分裂到一定数目中途再产生胞囊或不形成胞囊。而在高温时,胞囊内孵出幼虫所需的时间随温度升高而变短,囊壁厚度随水温升高而变薄。所以温度升高或者降低都是控制病情的有利因素。小瓜虫对外界渗透压十分敏感,所以要好好利用这一特性。利用食盐刺激小瓜虫离体之后再杀灭离体小瓜虫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治疗办法。
被推荐用于食用鱼白点病的治疗药物主要是福尔马林、硫酸铜(或络合铜)和高锰酸钾三种,市场上流通的此类药品拜特辛敌磷与拜特超铜?合用比较有效。拜特超铜主要成分是萘酸铜40%、活化剂和渗透剂。拜特辛敌磷成分是4%敌百虫、4%的辛硫磷及增效剂。原理是利用小瓜虫在外界渗透压变化之后会离开鱼体,而硫酸铜可以有效杀灭游离在水体中的小瓜虫。在治疗的几种方法中,此种方法非常快速有效。
能否有效控制小瓜子虫暴发有一参考标准,鱼是否还保持吃食!只要鱼还有采食功能就有通过内服抑虫的药物达成控制小瓜子虫的目的。尤其是网箱养殖的品种,必须在易感季节投喂防虫药品才是最佳手段。
投喂药物及方法:计算好鱼的体重,评估好小瓜子虫的感染率,观察鱼的死亡及体质情况,用虫虫草及纤虫拌料内服。
小瓜虫侵入鱼的皮肤或鳃组织后,引起组织增生和发炎,并产生大量的黏液,形成白色囊疱。病鱼反应迟钝,游于水面,不久即死。防治: 发病鱼塘,每亩水面每米水深,用辣椒粉210克、生姜干片100克,煎成25公斤溶液,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泼2天。每立方米水体用亚甲基蓝2克化水全池泼洒,每隔3天泼洒一次,连泼3次。
多采用小瓜虫不耐高温的弱点,提高水温,再配备药物治疗,通常治愈率可达90%以上。若治疗及时,治愈率可达100%。用百万分之二十五(25ppm)的甲醛溶液;也可用1%盐水浸泡数天,或用百万分之二(2ppm)的甲基蓝溶液,每天浸泡6小时;或用28——30℃的百万分之二(2ppm)的盐酸奎宁药液浸泡3——5天,或用百万分之二(2ppm)的硝酸亚汞药液浸泡30分钟;或用百万分之五十至七十(50——70ppm)浓度的红汞溶液浸泡5——15分钟,或用百万分之零点一至零点二——0.2ppm)的硝酸汞溶液泼洒,均可取得良好效果。
小瓜子虫可防可治,不可怕。树立信心,坚持内服管理及稳定水质,不滥用外用杀虫剂破坏水质影响体质是关键。
冬季,当水温在15℃——20℃之间时,淡水白鲳幼鱼易患小瓜虫病,病鱼体表出现大量黏液,严重感染时,在水中呈白云状。防治:鱼种进池前,镜检鱼的体表及鳃,发现有小瓜虫时,用5%的食盐水浸泡3分钟——5分钟。
越冬鱼苗大多数在入冬初期易患细菌性烂鳃病,开春前患寄生虫引起的鱼病,水温15℃——25℃时患小瓜虫病或擦伤鱼体后患的水霉病等。
1.预防措施:①小心操作,尽量减少鱼体受伤。②鱼苗过数、转塘时用0.5%——0.6%的食盐水浸洗鱼苗10分钟——15分钟或每立方水用0.1克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鱼体5分钟——10分钟,然后再放入池塘。③每隔20天——30天,用生石灰全池泼洒一次,用量为每亩均1米深用15公斤——20公斤,兑水全池泼洒。④用茶麸(整块、不宜打碎)每亩水面,深均1米用7公斤——8公斤,置于池塘四角和中间,让其慢慢溶解,起消毒和调节水质的作用。
2.小瓜虫病:流行于水温15℃——25℃时,病状:病鱼游泳迟钝,浮于水面,有时集群绕池,检查病鱼鱼体,鳍条、鳃部有许多小白点。此时,每亩水面均1米可用半斤干辣椒和2两干姜片,用4斤清水煮沸后熬半小时,然后连渣带汁全池泼洒,连续2天,每天一次,可达到预期的效果。
患病鱼体色发黑,消瘦,浮于水面或游动迟缓,多数病鱼体表有一层白色黏膜覆盖,鳍条缺损。取样送实验室检查,病鱼体表、鳍条和鳃布满白色点状包囊,少数病鱼眼角膜上也有小白点,用小镊子取下包囊放在玻片上进行显微镜观察,虫体呈圆形或球形,可任意变形和不断转动,当游动较慢时容易看到虫体有一个马蹄形的核,可看到10——20多个虫体,甚至更多,根据寄生虫的特点即可判断为小瓜虫病。
治疗方法:全池泼洒复合亚氯酸钠粉(商品名:鱼菌清2号)进行水体水体消毒,用药量:每亩平均水深1米用绿袋和白袋药各一包分别溶水,然后将两种药液混匀,放置8分钟——10分钟后加水30千克全池泼洒。待泼洒3个小时后,再用青蒿末和杀虫王混合泼洒,每亩平均水深1米用青蒿末150克和杀虫王30毫米。用药后虫体基本脱落,如要加强效果,隔天再用一次。
在精养鳗池水源前建一口蓄水池和一口白苗培育用的调温池,防止野生鱼类和下暴雨时的混水等进入养殖池。进水口要安装过滤膜,虽然过滤膜尚不能阻隔虫体的直接进入,但它能够防止携带虫体的野生鱼类进入,鱼塘灌满水之后,至少要自净3天以后才能放入鳗苗,因为即使随水源引入幼虫,在它们没有找到宿主感染时,两天后会自行死亡。
曾经发生过小瓜虫病的鱼塘,要进行深翻冲洗或换新沙石并整平,要彻底清塘、干塘、撒生石灰(200Kg/亩),并且在烈日下曝晒一周,冲洗干净,然后用高锰酸钾30——50ppm,浸泡3天。池壁和进水渠道等也要冲洗干净,放水待3天后放苗种。
白苗和黑仔培育,有条件的最好用地下水,苗种培育时最好要设调温池,水温调到30℃以上,可控制小瓜虫病传入养殖池。
每个管理工人要规定管理几口渔池,在两个池子的池边接合部要放一个消毒桶,用100ppm的高锰酸钾消毒排污、脸盆、网具等。每进入一口池都要对工具进行消毒,管理员用脸盆装高锰酸钾消毒液冲洗穿在身上的水裤后才进入另一口池工作。
没有地下水的渔场,若遇暴雨,要及时关掉水源,1天后待水源清洁才能放水,否则很容易暴发小瓜虫病。
在生产管理中,若发现鳗鱼吃不好,要及时捞出比较差的鳗鱼进行诊断,一般鳃部比较容易感染小瓜虫病,若皮肤感染严重时比较难治。小瓜虫病要提早预防,及时治疗。
从健康养殖来说,目前没有特效药来杀死小瓜虫,但可通过以下操作来进行缓解和治疗。
2.彻底排污消毒,水位排到625px,关掉增氧机排污,到水位10——375px加注新水,插上排污管,待水位625px,开启增氧机。水位30——875px时停止注水,然后下海中宝3——5ppm。
3.病情较轻时死亡鳗鱼数量少,一般每口养殖池塘3——5尾,可先采用高锰酸钾2ppm,消毒时间6——8小时,大量换水,排污连用2——3次,然后用海中宝+戊二醇+抗菌药连用2——3次,含氯消毒剂3——5次,可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
4.病情严重时,用3——5‰粗盐,然后用戊二醇1——2ppm或福尔马林40——60ppm,浸泡24——36小时后排污,捞掉死鳗,排污10——375px或全部换水,重新加药或补充药物,连用2——3次,再用含氯消毒剂连用3——5次,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5.每立方米水体用大黄1.5克,野菊花干品1.5克,煎汁全池泼洒,连用3天,可杀灭小瓜虫。
6.用硫酸镁1.5%和食盐3.5%的混合液浸洗病鱼5分钟,可将小瓜虫全部杀死。
7.用土荆芥29%、苦橡叶43%、野芋叶14%、紫花曼陀罗14%,混合煎汁至原药量的2倍,给病鱼浸洗,可杀死小瓜虫。每隔3——4天泼洒一次,连续3——4次,能完全杀灭小瓜虫。
①发现病鱼及时捞出隔离治疗,并用生石灰彻底消毒水体。②在彩用市售杀虫药物进行药饵治疗效果不佳情况下,采用中草药治疗,每箱用辣椒和生姜按2:1比例煮水泼洒,每亩采用干辣椒1000克、生姜500克煎煮成20千克汁水泼洒,连续三天,效果十分明显。用药量可根据病害的严重程度增减。③采用氯杀王治疗烂鳃等细菌性疾病,每亩200克,每日一次,7天为一个疗程,病情基本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