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2月14日是西方国家的传统情人节。关于情人节的起源有很多说法,我要说一个最普遍的说法。
大约在公元三世纪的罗马,罗马帝国皇帝克劳迪乌斯二世当政。当时,罗马内外战争频仍,民不聊生。为了补足兵员,将战争进行到底,克劳迪乌斯二世下令,凡是一定年龄范围内的男子,都必须进入罗马军队,以生命为国家效劳。自此,丈夫离开妻子,少年离开恋人。于是整个罗马便被笼罩在绵长的相思中。对此,皇帝大为恼火。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他竟然下令禁止国人举行结婚典礼,甚至要求已经结婚的毁掉婚约。罗马城居住着一位德高望重的修士,他就是瓦仑丁(Sanctus Valentinus)。他不忍看到一对对伴侣就这样生离死别,于是为前来请求帮助的情侣秘密地主持上帝的结婚典礼。一时间,这一令人振奋的消息在整个国度传开,更多的情侣秘密地赶来请求修士的帮助。但是,事情很快还是被皇帝知晓了,于是他将瓦伦丁打进大牢。公元270年2月14日这天,瓦伦丁被送上了绞架被绞死,那一天就是公元270年的2月14日。14世纪以后,基督教徒为了纪念瓦伦丁为正义、为纯洁的爱而牺牲自己,将临刑的这一天定为“圣瓦伦节”,后人又改成“情人节”,用以纪念那位为情人做主而牺牲的神父。
白色情人节,一般认为是对于西方情人节的延续。就在瓦伦丁被处决的一个月后,也就是3月14日,一对获救的恋人宣誓恋情将至死不渝,为纪念这天于是另定为白色情人节。普遍认为日本最早接受并推广这个节日,由于日本强大的文化软实力使得亚洲国家纷纷效仿,于是这个没有准确史料记载的情人节也成为年轻情侣看重的另一个“情人节”。白色情人节最早诞生于1977年,由日本福冈市博德区的甜点(菓子)制造商“石村万盛堂”所发起,以收到心意的一方应该要回礼给对方,作为促销糖果的手段,节日最早称为“糖果赠送日”(キャンデーを赠る日)。自1980年起,因为糖果所使用的砂糖是白色,所以改称为“白色情人节”。
关于情人节与白色情人节,到底是男先送礼还是女方先送礼,已不再有定论,重点是这样的节日让有情有缘的男女双方都有一个可以发挥与表达自我心意的时机。具体为2月14日的情人节,男方送女方一份礼物,通常在情人节中,以赠送一支红玫瑰来表达情人之间的感情。巧克力也是情人节不可或缺的,相爱的人们用甜蜜的巧克力表达对爱人的浓浓情谊。3月14日的白色情人节,就该轮到女方送男方礼物了。纯手工曲奇是“白色情人节”的主要礼物,来源于英国的音乐家爱德华·埃尔加夫妇的爱情故事,因为爱德华的作曲灵感就是来源于他妻子所制作的纯手工曲奇——皇后恋曲,所以纯手工曲奇所代表的是女生对男生的温柔、体贴、及爱意,所以成为了女士回礼给男士的重要礼物。日本的白色情人节已扩大,除了最主要的情人礼物中的“言情”成分外,更有不少“言谢”成分,谢男上司、男同事、男同学,甚至父亲、兄弟等家族中的男性,感谢这些男性对自己的关照。当然,“言情”和“言谢”的不同心意通过巧克力的品种或包装可以轻易区分。也就是说,情人节是男人收礼的一天。
虽然并非天下有情人都能天长地久,但谁说孤家寡人或旷男怨女就不能过情人节?于是就有了4月14日的“黑色情人节”,这个属于单身贵族们的情人节。在前两个月既没收到甜蜜小礼物,也没人可以送巧克力,于是选择4月14日这天,大家共聚一堂,彼此鼓励、加油打气,化悲愤为力量,倒也热热闹闹十分开怀,借此消除形单影只的落寞感。
黑色情人节起源于韩国,在这一天,单身男女会吃拌有黑色甜辣酱汁的炸酱面庆祝,因此被称为“黑色情人节”,随着这一节日的不断发展,在这一天,打算过节的人会让自己生活在百分百的黑色世界里,穿黑色套装、黑帽子、黑皮鞋,吃黑豆制成的面条,喝咖啡也不加奶精,享受黑咖啡的苦涩原味。按照传统,单身男女这一天会吃拌有黑色酱汁的炸酱面。炸酱面虽好吃,但是对于大多数年轻朋友而言,面好煮酱却不好炸。在韩国,炸酱面是用大海碗盛着黑黄的荞麦面条,上面覆盖一层棕红色的粘稠豆瓣酱。用眼睛及舌头仔细分辨,于其中还可发现肉末、小蘑菇、毛葱和胡萝卜。炸酱面上桌时,韩国大嫂还会笑眯眯递给你一把精钢剪刀,教你将又细、又长、又硬的一坨面剪断,才好入口。
随着“黑色情人节”渐成气候,支持者队伍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2008年还有人发起“快速约会”之夜,给男女配对,把他们吃的寿司也用墨鱼汁染黑。同时,电影票售票网站还出资举行吃炸酱面比赛,奖励购买单人票的观众们。听朋友说,4月14日那天,没有恋人陪伴共进午餐的韩国大学生也会买一碗黑色面条,一边与其他单身者坐在一起吃,一边寻找发展恋情的机会。就这样,“黑色情人节”在年轻人当中,也成了一个文化标志。
除“黑色情人节”外,还有5月14日的玫瑰情人节、6月14日的亲亲情人节、7月14日的银色情人节、8月14日的绿色情人节。8月14日那一天,恋人们要喝绿瓶装的酒,相约林中漫步。其实谁都知道,这和所谓的“黑色情人节”等各色情人节一样,完全是商家为推销产品设计出来的“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