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中国人有姓,姓分为两个。姓氏是大氏族部落集团的徽章,种子是姓氏划分的小氏族支系的象征。
姓氏合二为一,是从秦汉时才开始的。“嬴”姓为中国上古8大姓(姜、姬、姚、嬴、姒、妘、妊、妫)之一,属嬴姓14氏(主要包括现在的廉、徐、江、秦、赵、黄、梁、马、葛、谷、缪、钟、费、瞿等姓氏)之始。溯嬴姓渊源,可至颛顼高阳之玄孙伯益(大费),伯益因“为舜主畜”有功,舜赐嬴姓,奉玄鸟为图腾。
“嬴”是一个古老的姓,始于尧、舜时期。据《史记》载:“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大业。大业娶少典之子,曰女华。女华生大费,与禹平水土。”伯益“佐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舜赐姓嬴氏”。伯益得姓后,担任了重要官职,成了舜的重臣。
舜帝禅位于大禹后,伯益被任命为执政官,总理朝政。大禹在临终时将天下授于伯益,但后来伯益被大禹之子夏启杀害。
相传,伯益善于畜牧、狩猎,并发明了凿井之术;在舜帝时就担任“虞”的职务,掌管山林川泽。据《尚书·舜典》载,佥向舜帝推荐益作“虞”,“管上下草木鸟兽”。《凤洲纲监会纂·虞纪》载:“益为朕虞,治山泽”。
伯益生子二人,一曰大廉,实鸟俗氏;二曰若木,实费氏。其子孙或在中国,或在夷狄。伯益之玄孙费昌在夏桀时,去夏归商,为汤御,败桀于鸣条。
自太戌以下,大廉玄孙中衍之后,遂世有功,以佐殷国,故嬴多显,遂为诸侯。
至非子,受周孝王封为附庸,续嬴氏祀,定居于秦地,史称嬴秦。及后,非子的六代孙嬴开救周有功,受周平王封为诸侯,是为秦襄公,成了秦国的缔造者。
嬴秦历经30余世、600余年的传承,特别是穆公嬴任好、孝公嬴渠梁、昭襄王嬴则等明君励精图治的积淀,嬴秦势力日益壮大。至始皇嬴政,并六国、统天下,书同文、车同轨,被誉为“千古一帝”,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中央集权封建制王朝。
也就是说,此后的嬴姓之人,自然既是秦始皇嬴政的后代,也是秦始皇嬴政之高曾祖母、秦宣太后芈八子(电视剧《芈月传》女主角)的后代。
殊及秦亡,嬴族势微,四散逃亡。同时,各为当政者而呼的史家、书家,也屡有抹黑嬴秦历史的偏见厥词。再说六国遗民都痛恨秦国,为趋吉避祸,部分族人被迫改以他姓并隐居,且罕有记载。秦代之后,嬴姓后裔中正史可考者二人:西汉嬴公及东汉嬴咨。
至明朝末年,谱载有黔地武举嬴启高。其先祖原籍“古秦圣地”天水,后居湖广省黄州府麻城孝感乡猪市坝(今湖北麻城),明朝万历年间迁徙平越(今贵州福泉)。明天启二年(1622)二月,他领兵出征,参与平定奢崇明、安邦彦、安孝良之乱,功成,嘉封骠骑将军,诏命复嬴姓。后参与阻击张献忠起义,明崇祯十三年(1640)阵亡于绵州(今四川绵阳)沉香铺。明帝追念其功勋,授以其子嬴洲(字步海)锦衣千户,世袭龙营守备(即镇守龙场营的武官)。至清顺治十五年(1658),嬴洲请辞世袭,解组归川。后本支嬴氏族人即定居于川黔交界之地,至今近400年。
到21世纪的今天,嬴姓人在江苏、贵州、四川、山东、北京等21个省市区均有分布,总共有数万人。以江苏的嬴姓人最多,但分布比较分散;四川、贵州两省嬴姓人口总数约4000人,祖上曾出过大将(即前文提到的嬴启高);山东临沂市河东区有上千嬴姓人居住,其他地市相加也有约千人;其他各省嬴姓人口相加,约有4000人。
今嬴姓后代分布:
1、江苏省:东海县、睢宁县、射阳县、灌云县、涟水县、东台县、阜宁县、南京市、无锡市、淮安市清河区、姜堰市、启东市、镇江市京口区、南通市崇川区、徐州市泉山区、沭阳县、扬州市广陵区、常州市武进区、滨海县、苏州市等。
2、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六盘水市水城县、黔东南黎平县、黔西南福泉县、贵阳市等。
3、四川省:古蔺县、兴文县、成都市等。
4、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与罗庄区、沂南县、莒南县、郯城县、苍山县(今为兰陵县)等。
5、北京市:海淀区、西城区、石景山区、丰台区、宣武区、东城区。
6、河北省:涿州市、固安县。
7、天津市:河西区、和平区。
8、山西省:夏县。
9、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淮格尔旗、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固阳县。
10、吉林省:长春市绿阳区、集安市、通化市东昌区、扶松市。
11、上海市:静安区、徐汇区。
12、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富阳市、上虞市、杭州市西湖区、海宁市、宁波市、泰顺县。
13、福建省:建宁县、南靖县、浦城县。
14、湖北省:谷城县、武汉市洪山区。
15、湖南省:邵东县、中方县、新化县、绥宁县、长沙市雨花区、永州市零陵区等。
16、广东省:阳东县、紫金县、深圳市罗湖区与龙岗区、惠州市惠城区、新兴县。
17、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州县、柳城县、三江县、罗城县。
18、重庆市:渝北区、万州区、永川区。
19、云南省:玉龙纳西县、昆明市盘龙区西山区、潞西市、保山市隆阳区、普洱市思茅区。
20、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夏区、青铜峡市。
2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