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潮流时尚

【鸢是指】春天到,了解下风筝的发明传说吧

春天开花,草莺飞,又到了放风筝的好时候,风筝不仅是现在孩子手中的玩具,也是老一辈小时候的回忆。那么风筝的童年又是什么样子呢?(莎士比亚)。

“鸢尾飞蝶舞欢,可引街和街行。

如此时光如此地,春风送你上青天。”这首诗中的鸢指的是纸鸢,此乃北方的称谓,而南方称之为纸鹞或鹞子,也就是我们所俗称的风筝。纸鸢是最古老的名称,而风筝之名则是源于晚唐时期,流传至今。风筝通常是以竹篾为风筝骨架,将纸做的风筝面糊在骨架上,由一根长线牵引和控制便可凭借风力在空中飘舞的手工制品。风筝的发明源自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图片来自网络

相传东汉时期,一位李姓的木匠心灵手巧,闲暇时常常用木头或竹子制作成各种各样的小动物给儿子当做玩具。一日,李木匠为了给一家造纸作坊打制一个木柜到林中伐木,意外逮到了一只小山鹰,于是带回家中给儿子玩耍。为了防止小山鹰飞走,便用一根长绳绑住小山鹰的一个爪子。儿子牵住绳子,在院中追逐着飞翔的小山鹰玩得非常高兴。可不想,他不小心摔了一跤,绳子从手中滑落,小山鹰乘机飞走了。儿子大哭不止。为了安抚儿子,李木匠答应他做只山鹰陪他玩儿。几天后,李木匠用竹篾编了一只山鹰拿给儿子。可儿子只玩儿了一会儿就不玩儿了,沮丧地说到: “它根本就不会飞,一点也不好玩儿。我要会飞的山鹰。”李木匠这下可犯起愁来。

半月后,李木匠将做好的木柜送到造纸作坊。正要离开的时候,突然刮起了大风,院内一些还没来得及捆包的纸张被吹得四下飞舞。李木匠看着飞舞的纸张不由得喜出望外。风停了,他带着要来的几张纸兴匆匆地赶回家里,找来画匠在纸上画了一只山鹰,然后用细线在纸上穿了个孔,绑在这个纸上,然后高高兴兴地拿给儿子,可不想,此时没有风,任凭他怎么拉怎么扔,纸片都飞不起来,他失望极了。

晚上,邻居来找他,想让他明天出海帮着收网。第二天一大早,李木匠便去邻居家帮忙。李木匠刚一出门,儿子便追了出来,问他什么时候能做出山鹰,李木匠只好敷衍了事。

他和邻居来到海边,那天的风向正好向海,风很大,他上了小船,心里还在想着如何给儿子做山鹰,邻居升起了帆,小船便在风的作用下向海里行驶,可不想,帆的底绳没绑紧,风帆被吹起并小船成了一个斜角,在风力的作用下,船头几次被抬了起来差点翻船,危险极了,他和邻居拼命拉下帆绳绑紧,才算脱险。

图片来自网络

回去的航程中,李木匠惊魂未定,他直愣愣地看着船头的帆,若有所思。突然间,他好像发现了什么,腾地一下站起来,把邻居吓了一跳。“帆与风的方向成一个斜角,船就有向上的力量,那如果让纸片与风的方向呈一个斜角,那纸片是不是也可以飞起来了呢?”这个想法在他脑海里一直挥散不去。

回到家,李木匠便开始苦苦思索如何让纸片与风向成一个斜角,最终,他决定在纸上绑三根线,成三角形,上面一根短,下面两根长,把三根线再用一根线连起来,当一拉动这根线的时候,纸便会与风形成一个斜角,这样就像风帆一样,肯定有向上的力量了,几次实验几次改进后,纸山鹰真的向上飞了,只是飞起来鹰头总会往下扎,这个问题让他想了好久也解决不了。

一天中午他刚睡醒,就见儿子在摆弄着纸山鹰,只见他找来一些布条,给纸山鹰加了一个尾巴。他立刻问儿子在干什么,儿子笑着对他说:“山鹰有尾巴,这样才像山鹰……”出乎他的意料,就是儿子这个小小的改进,鹰头往下扎的问题彻底解决了,真的飞了起来。

图片来自网络

一天,李木匠带着儿子玩着纸山鹰,左邻右舍的孩子看了以后,都嚷着向大人要,邻居大人们便过来,饶有兴趣地问道:“李木匠,你这放飞的是什么呀?”李木匠想了想,说道:“我听说过木鹞,我这是用纸糊的,就叫纸鹞吧。”这种制作简单的纸鹞便是现代风筝的雏形了。

随着时代的变迁,风筝已成为世代传承的传统民间艺术品。各地将地方民俗、花鸟瑞兽、神话故事、社会生活以及吉祥寓意等通过风筝表现出来,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风筝文化,享誉海外。

本文为蝌蚪五线谱原创,版权归蝌蚪五线谱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如需转载请访问;type=0获得合法授权。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