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知道汕头,但很少人知道汕头旁边有一个叫汕头的沿海村庄。
自小和他人提起我的家乡,都会被问到一句「汕尾?没听过诶?只听过汕头」。不过近几年随着汕尾城区「红海湾旅游风景区」的热度上升,这座小城的名气也逐渐提高。每一座旅游化的城市都不可避免地会经历商业化,原先占据有利地势的小贩迁走,黄金地段被开发商用于建设美食城、购物中心、网红打卡地…… 看着从小生活的地方一点点改变,每次回到熟悉的地方都会发现新的陌生事物,心情会十分复杂。既为家乡的发展感到喜悦,也为记忆中熟悉事物的流逝而感到伤感。不过无论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回到家乡,吃一碗地道的家乡美食,都能让复杂的心绪增添一些安定:纵使陌生的街道不似从前,仍有熟悉的味道抚慰我的胃和心灵。
在这篇文章里,我会从当地人的视角,分享一些我从小吃到大的美食。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汕尾的独有特产,在广东其他地方都较少看见。由于文章中提到的两个地点都是特定时间热闹,因此用了时间来划分整篇文章(早茶/午市/宵夜,篇幅有限就没有放晚餐啦)。
早茶:遮浪酒家
- 云通路红海湾旅游区服务中心斜对面
- ⌚️ 营业时间:7 点-14 点
- 人均消费:35元
红海湾的全称为「红海湾遮浪半岛旅游区」,来游玩的游客一般会称呼当地为红海湾,不过本地人大多还是习惯叫遮浪。这次想介绍的遮浪酒家,就是当地一家营业多年的餐馆。因为经营时间长,遮浪酒家的装修和设施都略显陈旧,有一种浓厚的年代感,我过年时去店内吃早茶时,点餐方式还是拿着盖章卡去取,不支持扫码点餐。店内的厨师和服务生大多都为当地人,彼此之间用汕尾话沟通。店内既有常见的广式早点,像干蒸烧卖、豉汁蒸凤爪、虾饺、紫菜卷一类;也有属于当地的特色的小吃,其中我最喜欢的当属「菜粿」。
在遮浪酒家吃的早茶
菜粿在有些店铺又叫做菜包粿,不过我用家乡话一般直接称它为「菜粿(cai gui)」。其形似饺子,外皮用粘米粉制成,晶莹半透明,内部则包有豆芽、瘦肉、鱿鱼、花生等,蒸熟即食,配合酱油蘸用口味更佳。小的时候第一次吃就深深记得它的味道,即便是不知道名字也会在下一次去店内时极力和家人描述「我想吃那个饺子,包有豆芽和鱿鱼的那个」,还一度自己给它取名为豆芽饺。直到长大之后,我才记住了它的名字「菜粿」,也才发现这是一个只有在汕尾才能吃到的特色美食。
菜粿藏在这
午市:水龟寮人民市场
- 水龟寮人民市场
- ⌚️ 开市时间:11 点-12 点半
大一的时候,我曾慕名在凌晨 4 点前往广州的「天光墟」——一个夜深才出现、日出就没影的集市,里面买卖的东西大多是古玩。而像这种只在特定时间地点出现的集市,在汕尾红海湾也有,只不过交易的商品换做了「美食」。11 点-12 点半是街边小食集中的时间点,每到这个时间,集市就会陆陆续续出现装着当地人手作美食的小推车,此起彼伏的吆喝声也逐渐响起。小时候家里中午不开灶时,家人就会拿十元钱给我,让我去集市买点自己喜欢吃的,还会嘱咐「看着时间啊,晚了就没了噢」。
在新市场建起来之前,位于红海湾内的遮浪水龟寮市场是午市美食集中的地方,沿着一条路走下去,两边都是装载着各种美食的小推车。新市场建好后,午市美食就搬到了一个靠海的地方,穿过交错纵横的小道,一转弯扑面而来的既有海风的咸味,也有来自集市美食的香味。下面我会介绍一些我非常喜欢吃的小食,大多数在水龟寮人民市场都能找到,此外汕尾市其他能找到的地点也会一并写在其中。
市场旁边就是海,美食在右图门口的对面
层糕粿
- 主要食材:粘米粉,虾米,芋头,花生米,菜脯
- 价格:5 元/盒
家人常说,要非常有耐心的人才可以做好层糕粿。正如图里所看到的,层糕裸是放在大圆盘中,用米粉水一层一层来蒸,放到最上方一层时就加上佐料,常见的有虾米、芋头等。待整盘蒸好之后,常常是整盘搬到集市中来,老板现场按份划开成一个一个小方块,再淋上一些用于调味的香油。层糕裸是我最喜欢的当地小食之一,第一个介绍它也能看出我对其的喜爱啦。光是看着图片就忍不住流口水(生理反应),也很推荐来旅游的游客品尝一下。
层粿糕(拍的时候刚好切完盖上了 - -)
小米
- 主要食材:番薯粉、五花肉、鱼干
- 价格:5 元/盒
小米(此小米非彼小米)又名薯粉饺,外皮是由番薯粉做成的饺子皮,里面包有半肥瘦的五花肉、鱼干等。传统的做法是隔水蒸,将包好的小米一个个放在蒸架上,隔着热水蒸10分钟左右即可出炉。其制作的方式简单,味道也是简单的好吃。因为其相对菜粿个头较小,我基本是一口一个,小米咬起来口感软糯,肉馅香滑,粘上店家的自制辣椒酱,一刻钟的时间一盒就已经都进肚子里啦。
小米
凉粉粽和糯米糍
- 价格:5 元/盒
凉粉粽除了在水龟寮人民市场能见到,在汕尾城区的其他地方相对上述提到的几种小食并不是很常见,而一般有卖凉粉粽的摊贩也会卖糯米糍,因此两个我就放在一块介绍啦。凉粉粽由薯粉和栀子制成,无论是外观还是口感都很像果冻,相对其他小食物更加清凉,吃起来也弹性十足,在夏天非常受欢迎。糯米糍则是由糯米制成,里面包着花生和芝麻,口感偏甜。无论是凉粉粽还是糯米糍,在购买时商家一般都会配上一包由花生芝麻碾碎混白糖而成的蘸料,蘸酱料食用口感会更丰富一些。
糯米糍(凉粉粽没有拍到)
排骨饺
- 主要食材:番薯粉、排骨、肉
- 价格:5 元/盒
和在广东超市经常看到的饺子不同,汕尾排骨饺的皮是用番薯粉做的,看起来相对透明,隐约可以看到里面的馅料,饺子里面则是将排骨的骨头剔除,用肉作为馅料,味道香且偏咸。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排骨饺的骨头可能没剃干净,因此在吃的时候要小心一些,毕竟这是我吃过的唯一一种可能会吐出骨头的饺子♀️。
排骨饺(图源大众点评)
糖水:豆花嫂甜品
⚠️ 其中九毛膏只有在夏天有售
每一碗的的单价在 3-5 元
豆花嫂甜品是午市这一部分里唯一一个有明确名称的摊名,之所以说是摊名,是因为其也没有店面,而是和上述其他美食一样,在一个可移动的推车上售卖。因为其推车上写的名字醒目易记,售卖的糖水种类多样且口碑颇佳,在当地小有名气。下面我将分别简述豆花嫂售卖的几样糖水。
海石花九毛膏
九毛膏也称「狗毛膏」,是由一种名为九毛膏草的植物制成。九毛膏草生长在海边的岩石上,一小绰一小绰的,远看有点像广州零食店里卖的碗仔面。据说一水桶的原草才能加工成半斤九毛膏草,并且加工的过程颇为繁琐,只能说每一种食物都来之不易啦。九毛膏无论是看起来或吃起来都有点像果冻,滑滑的,加上冰和炼奶,特别适合夏天来上一杯(我夏天的时候一天就会来个3、4 杯)。
九毛膏(图源大众点评)
绿豆薯粉丸
绿豆薯粉丸是薯粉丸+绿豆,用糖水熬制出来的。在豆花嫂这里买到的绿豆薯粉丸汤底浓稠,用料十足,用汤勺一舀,满满的都是精华。
芋头花生糖水
比较常见,就不特别介绍啦。
豆花嫂正在为芋头花生糖水盖盖子
祖传豆腐花
夏日豆腐遍街头,串巷叫卖四方走。清暑解渴适时令,呼卖声调如潮乐。
来到「豆花嫂甜品」,怎能不尝一碗豆花?
豆花淋上姜汁
宵夜:汕尾城区二马路
汕尾的老城区有一条名叫「二马路」的老街,是当地名副其实的「美食夜市」。每当夜幕降临,想吃点宵夜或是工作太忙错过了晚餐饭点的人们就会汇聚在二马路,享受夜色中的美食。
在去年年末,二马路开始改造,因此有不少店铺临时换了位置,不少原有店面的店主也推起了推车开始了摆摊销售美食。在我今年2月到二马路吃夜宵时,改造还没有完全完成,因此商铺的位置还是一个未知数。为了避免出现「去到找不到推荐店铺」的情况,在一部分我还是着重介绍食物本身,也会推荐一些口碑不错的老字号,不过不再放具体的位置和人均价格啦。由于二马路就是一条老街道,即便是在改造,美食的集中度仍然很高,去到就可以看到很多在贩卖宵夜的推车和店铺,也不会难找,可以放心前往。
二马路(改造前拍的照片)
菜茶
- 主要食材:菠宁菜、白菜、米粉丝、花生、炒米、虾仁、肉末等
- 推荐店铺:红记菜茶店、大街菜茶
菜茶又名壮丁茶、男丁茶、丁茶,原本是属于「男丁节」的美食,不过并不是事实上的节日,更像是「节日一般」的喜事。从前汕尾地区如果有家庭添男丁,这家人就会制作菜茶来宴请同乡以示庆贺。不过随着性别观念的改变和经济生活水平的改善,菜茶到当今成为了无论时节都可以吃到的小吃,随处都可以买到。
菜茶的菜有菠宁菜、芹菜、白菜、生菜、青蒜、荷兰豆、香菇、粉丝、虾米、瘦猪肉、香肠、鱿鱼、腊肠、铁脯粉等等,茶的话是汤茶,最为常见的是骨头汤。制作菜茶,要将各种菜分开切碎烧熟装好,吃的时候则是先将菜和肉装进碗里,再将热茶倒入,最后盖上花生和炒米即可食用。借用我朋友的描述就是:结束一天的忙碌,缓缓将一碗热气腾腾「似菜非菜,似茶非茶」的风味小食送入口中,可以听见各种食材在唇齿间兴奋地哼着小曲,那窸窸窣窣的声音,仿佛在分享着独属于小城味道的秘密。
菜茶的料
海鲜粥
- 推荐店铺:明记海鲜粥店、东渔市海鲜粥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汕尾作为一个三面靠海的城市,来到这当然免不了吃海鲜。在汕尾的旅游业还没什么名气的时候,当地的海鲜就已经小有名声。好几年前就曾听家人说过,时常有人专门有广州、深圳等地过来买海鲜,甚至形成了海鲜代购的运输团队。而在我读大二的时候,还有老师在课上提起过他专门到汕尾买海鲜的事情。
汕尾的海鲜粥概括起来就是「鲜甜」,海鲜基本都是当天从海里捞回来的,常见的食材有虾、鱿鱼、麻鱼、马胶丸等等。看着厨师将各种食材倒入锅中,等待时间慢慢加热温度,于咕嘟咕嘟的沸腾声中闻到阵阵鲜香。再舀一勺热气腾腾的鲜粥细细咀嚼,鲜味与甜味在软糯的白粥中慢慢化开,每一口都是带给味蕾的极致体验。
海鲜粥(图源大众点评)
薄饼
- 推荐店铺:彬彬薄饼
薄饼有甜有咸,甜的会包红粮、赤沙粮、芝麻一类的,咸的内包蔬菜和肉,二者相比我个人更喜欢吃甜的(个人口味不同啦)。薄饼包好之后会切成一块块的装在盒子里,一口一小块,送入口中咬起来既富有嚼劲,味道也很好,在吃不下正餐时来一盒薄饼作为茶余饭后的解馋小食,是不错的选择。
薄饼
牛肉饼+鱼皮饺
- 鱼皮饺主要食材:鲮鱼肉、瘦猪肉、虾仁、韭黄、嫩荀等
- 牛肉饼主要食材:牛肉
我在家乡吃宵夜时,常年不变的菜谱就是牛肉饼+鱼皮饺,实在要变化一下也是牛肉饼+鱼皮饺+面。因此我在这里也把两者放一块介绍啦。
潮汕有牛肉火锅,汕头有牛肉丸,而到了汕尾街头,常见的则是牛肉饼。因为牛肉饼在其他地方也能见到,严格意义上或许并不属于汕尾的「特产」,但其在汕尾的常见程度,难免给人带来一种「特产」的错觉。牛肉饼扁扁平平的,筋肉相间,嚼起来十分有弹性。相比个头更大牛肉丸,牛肉饼可以一口一个,尝起来肉香十足且不容易腻。鱼皮饺则是「外皮由鲮鱼肉与面粉搓匀」的饺子,口感和一般饺子相比更加软糯,带有鲜美的鱼香味,其内馅则有鱼肉、瘦肉、虾仁等。
市场里卖的冻品
在汕尾吃到牛肉饼和鱼皮饺的方式有很多,既可以到二马路点一碗,也可以在市场买盒装的自己回去煮。每次回家乡,奶奶总会买两盒鱼皮饺和两袋牛肉饼放在冰箱里,任我宵夜的时候煮来吃。如果在汕尾二马路吃了觉得不错,返程时带上两盒也是不错的伴手礼(记得要冷藏哦)。
家人煮的牛肉饼+鱼皮饺
腌制水果
如果不是在相册里看到这张照片,我也想不到我宵夜会去吃腌制水果。腌制水果在汕尾随处可见,只要你想吃,就不愁买不到。其实我个人对于腌制的水果并不是很感冒,常吃的只有芒果和鸟梨,不过我家里人对其尤为喜爱。家中的茶几总是会有一袋腌制水果,即使没有事先约定,也总有人去买,一袋吃完了又会出现新的一袋。从汕尾开车回常住地时,家人也会先习惯性买一袋腌制水果放在车上,备着在路上吃。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试试,味道还是蛮独特的~
二马路街头的腌制水果摊
结语
高中时摄影社师兄一句「看多点舌尖上的中国,看看里面怎么拍摄的」,将我引上了看美食纪录片的道路,像舌尖上的中国、老广的味道、无饭不起早、寻味顺德、人生一串、中国味道等等都曾是我的下饭节目。虽然拍摄的知识没有学习到多少,但各地美食却为我的旅游觅食指明了方向。
我一直觉得,品尝美食是了解当地文化的一种独特方式,像尝试弄明白「为什么四川人吃的菜又麻又辣」时,也会了解到当地阴湿多雨的气候和蜀地路难走的历史。虽然我现在也没能用文字准确描述出我在新疆、四川、贵州、陕北、海南等各地尝到的「辣」的不同,但是吃过这些不同的辣,让我对各地的饮食和文化有了更浓厚的兴趣,着力想探索其中的奥妙。
不过吃过再多美食,或许还是会怀念家乡的味道。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总是一边写一边吞口水,在深夜写稿时尤为难熬。而汕尾除了美食是一绝,美景也有别处难觅的独特之处。最后就放几张今年过年时和朋友在汕尾拍的照片啦,欢迎大家来汕尾吃喝玩乐~
日落与海(从视频截了两张)
朋友在汕尾拍到的银河(图片来自@米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