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潮流时尚

【我们也有一面五星红旗是谁写的】红岩囚室里五星红旗的真正创作者是谁

文章来源《忠诚与背叛》,作者:胡建明、黎华,重庆出版社出版。

《红岩》里江姐带着姐妹绣红旗的情节给亿万观众读者留下难忘的记忆。但事实上,江姐绣红旗的情节是虚构的,是《红岩》作者把男囚室同志的“绣红旗”创作“移接”到了江姐的身上。何建明、厉华合著的纪实报告文学《忠诚与背叛——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红岩》还原了这一真实细节。

狱中绣红旗

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成立的消息传到白公馆时,第一个得到消息的罗广斌激动得心都要跳出来了。原本每天只有十来分钟的放风时间,今天却感到太长太长。大家耐着性子挨完了放风时间,罗广斌便急忙赶回房中把消息告诉大家。同狱的难友们听到这个消息后,兴奋得像孩子一样又蹦又跳,低声欢呼:“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随后,大家集体向北低声唱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那晚,大家激动得久久不能入睡,围坐在一起讨论国旗的样子、形状。罗广斌同志提出做一面五星红旗,到时候要扛着这面国旗冲出牢房。于是,罗广斌扯下他的红花被面,陈然同志拿出一件旧白布衬衫当做五星。当时大家并不知道五星的颜色以及排列方式,认为星光是白色的,五星也应该是白色,并一致认为应当把五星放在国旗中央,形成圆圈。由于牢房条件极差,大家只能靠用铁片磨成的小雕刀当剪刀,剩饭当糨糊,经过通宵奋战,完成了这面珍贵的五星红旗。大家围着红旗又是跳又是轻声低唱,那情景让人无法忘却。红旗制作好后,大家把牢房的楼板撬开一块,将红旗藏在里面。罗广斌同志还一气呵成了一首题为《我们也有一面五星红旗》的诗。

罗广斌和十多位革命志士从白公馆大屠杀脱逃后,在重庆解放的第三天,罗广斌带领众人,重新回到白公馆,在木板里取出了那面五星红旗。这面红旗至今还保存在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

 “双枪老太婆”的原型是邓惠中

根据《红岩》小说改编的电影《烈火中永生》中,“双枪老太婆”双枪并用,击毙叛徒甫志高的经典画面永远定格在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中。她没有进渣滓洞监狱,而是担任华蓥山游击队队长,在华蓥山开展敌后工作。《忠诚与背叛——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红岩》通过采访“双枪老太婆”的生前战友和女儿给我们还原了一位真实的、充满传奇色彩的女英雄人物。

“双枪老太婆”的原型是邓惠中。在“11·27”大屠杀中,与儿子邓诚一起遇难。邓诚就是《红岩》小说中华为的原型。据邓惠中的女儿邓叶芸介绍,她母亲原名张惠中,父亲叫邓福谦,母亲怀着对共产党员爸爸的钦佩和深情,干脆改名邓惠中。1938年邓惠中为了支援丈夫去延安参加抗日救国运动,她变卖家产给丈夫凑路费。1939年邓惠中加入共产党,从事地下工作。带着女儿到乡下发动农民参加抗日斗争。

一个缠脚的旧式妇女,能够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这本身就已经有些传奇了,可邓惠中还是个使刀弄枪、令敌人闻声丧胆的“双枪老太婆”,则更传奇了。《忠诚与背叛——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红岩》选择了几个民间版本关于邓惠中与枪的故事:

“假枪真用”:已经是几个孩子妈妈的邓惠中参加革命后,做梦都想得到一支枪,但就是没有机会。她便学儿童们的办法,用竹子做了一支假枪,学瞄准射击。学校内每当童子军用棒当枪操练时,她也跟着学操练枪上肩、枪放下、卧射、跪射、立射等动作。为了熟练枪法,她还经常秘密地在家后门外的巷道里练习。她练枪法时,关上后门,叫大儿子和二儿子在前门外放哨。如有人来,便用早已约定的暗号告知她,好立即停止。

“得到枪和学用枪”:1948年以后,上级党委派她去指导岳西地下党支部工作时,支部给了她一支手枪,她喜出望外,爱不释手。以后,上级党书记蔡衣渠同志又发了一支手枪给她。她一段时间有了两支枪,这就是“双枪老太婆”称号的由来。邓惠中得了这两支枪后,无比高兴。她抓住一切机会练习使用,特别是琢磨如何做到百发百中、弹无虚发。

1948年8月,邓惠中及其两个儿子、女儿、儿媳都被国民党特务抓捕。在渣滓洞狱中,敌人用削尖的竹签子钉进邓惠中的手指、用猪毛穿乳头的下流毒刑企图让邓惠中招供,得到的只有邓惠中的一顿臭骂。后来,邓惠中和二儿子邓诚不幸遇难于“11·27”大屠杀中,其他人获释。

从特务眼底逃脱的“疯老头”华子良,原型韩子栋

《红岩》小说中有一位在白公馆监狱的庭院里坚持跑步的“疯老头”,他叫华子良。《忠诚与背叛——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红岩》披露华子良的原型是韩子栋。韩子栋,山东阳谷人,1933年入党,1934年因叛徒出卖被捕。被捕后,韩子栋辗转关押于北平、南京、武汉、益阳、息烽、重庆等地的国民党秘密监狱,时间长达14年之久。为了不暴露共产党员的身份,在白公馆狱中,韩子栋整日神情呆滞,蓬头垢面,无论刮风下雨,他总在白公馆放风坝里小跑,特务看守认为他是在监狱中关傻关疯了,便叫他“疯老头”。

他的“疯老头”形象麻痹了敌人,国民党特务让他负责买菜,干些杂活。其实,在白公馆狱中,许晓轩、谭沈明、韩子栋组成临时支部,他们一直在策划狱中革命志士的越狱脱险计划。因为韩子栋在狱中有一定的行动自由,也是惟一有希望逃出白公馆的人,许晓轩就决定让他逃出魔掌。韩子栋利用出去干活的机会,秘密观察道路、壕沟、哨岗、四周环境等,为出逃做好准备。做足了准备工夫以后,1947年8月18日,在瓷器口买菜途中,利用特务卢兆春打牌的间隙,成功脱险。为了避免警犬搜寻,机智的韩子栋跳入江水游了好长一段,然后才找了条小船,渡过嘉陵江,历经千辛万苦,最终抵达延安。1992年5月19日,老人在贵阳市病逝。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