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达拉宫建于西藏马布一山,沿着马布一山南麓攀爬,按山势建造,是西藏现存最大的宫保式建筑群,成为中国古建筑的杰出范例,也成为著名的中外地标。
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布达拉宫」藏语写作Rtse-Pho-Brang-Pu-Ta-La,其中「布达拉」就是来自梵语「Potalaka」的汉语音译:「普陀罗」或「普陀洛伽」,意指观世音菩萨在南印度的居地普陀洛伽山,这是因为藏族将藏王松赞干布看作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所以将玛布日山比作观世音菩萨的居地,亦将山上的宫殿称为「山顶的布达拉宫」。布达拉宫重楼叠宇,气势巍峨壮观,建筑主体分为红宫和白宫两大部分。红宫内主要是历代达赖喇嘛的灵塔和神佛殿堂,白宫是达赖喇嘛的起居和举行政教仪礼的地方。宫殿群东西长360米,南北长140米,从布达拉宫门前地面到宫顶117米,海拔高度约3,850米。布达拉宫的始建年代,可以上溯至公元七世纪,藏王松赞干布将国都从雅隆河谷迁到拉萨以后,就在玛布日山上修筑宫殿,迎娶泥婆罗(今尼泊尔)的赤尊公主和唐朝的文成公主。汉文史籍如新旧《唐书》等则记载布达拉宫是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建。事实上,松赞干布选取邻近农牧区咽喉的玛布日山来修筑宫殿,是有政治和军事上的需要,宫殿的建立亦象征吐蕃王朝的崛起。松赞干布修筑布达拉宫,在玛布日山的周围筑有三道围墙,据说有殿堂999间,与山顶的法王禅定洞共计有1,000间,有9层楼高,规模相当宏大。王宫主殿与南侧王妃的寝宫,由铜和银制成的栈桥连接;亭台楼阁,雕梁画栋,屋檐都镶嵌了宝石。这段时期的宫殿外形,均可在拉萨大昭寺主殿门南的壁画中看到,可是原画因寺院烟尘而模糊不清。清顺治二年(1645年)五世达赖喇嘛执掌西藏政教大权后,决定重新修建布达拉宫,并在布达拉宫白宫门前的三排梯(Gsum-Skas)回廊北壁重新摹绘。五世达赖喇嘛主持的重建历时三年,完成了以白宫为主体的建筑群。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摄政德司(管理政教事务的最高官员)桑杰嘉措主持修建红宫建筑群。此后,历辈达赖喇嘛都不断修缮布达拉宫,其中修建七世达赖喇嘛灵塔殿时,改建了红宫西北角佛殿,增高墙体并加筑金顶;八世达赖喇嘛圆寂时将红宫顶层佛殿改为灵塔殿,并加筑金顶;九世达赖喇嘛圆寂后,在八世灵塔殿东侧改建灵塔殿并加筑金顶。至十三世达赖喇嘛晚年,则在白宫顶层东侧建东日光殿作为寝宫,1933年圆寂以后,其后人在红宫西侧拆除部分僧舍,于1936年建成十三世达赖喇嘛灵塔殿。松赞干布修筑的宫殿大部分毁于雷电和兵乱,现在只有圣者殿(Vphags-Pa-Bla-Khang)和法王禅定洞(Chos-Rgyal-Sgrub-Phug)为公元七世纪的建筑。
藏区早期的建筑有一个特点,就是多建于山顶上,并为碉楼式建筑,布达拉宫也不例外。这种建筑充分利用山势,形成巍峨崇高之感,并有防御作用。此外,人们亦将建在山顶的碉楼式宫殿,联想为连接天地的通道,祖先可以借此进入天界,故大部分的吐蕃赞普都将宫殿建在山上。
布达拉宫所在的玛布日山,藏语称为Dmar-Po-Ri,一般称作「红山」,在藏族民间宗教苯教之中,被认为是祖先神灵「Btsan」的居地,「 Btsan」最喜欢住在红色岩山(Brag-Dmar)上,故此玛布日山最初是藏族民间宗教中的圣山,现存最早的法王禅定洞,实际上是原有的岩窟。为此,虽然玛布日山的宫殿称为布达拉宫,但玛布日山的「红山」之名仍然保留,而且被认为是藏传佛教四大圣山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