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同志每年都很大,街上到处都很开心。毛岛三东风叼着,家家酒香和笑声热闹。
”又到了一年一次的冬至节气。在这一天里,很多人都会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或者香糯可口的汤圆,除此之外,再没有什么特别的活动了,该上学的上学,该上班的上班。
现代人如此对待冬至,这要是放在古代,恐怕会让很多人大跌眼镜!在古时,人们对于冬至,那可谓是相当重视,甚至直接就把冬至当做新年来过,并且还会放上几天假期!
最开始放假的,当属汉朝时期。
《太平御览》记载:“冬至始,人主与群臣左右从乐五日,天下之众,亦家家从乐五日,以迎日至之礼。”
这段话就是描写汉朝时的冬至的,可见当时举国上下,都会为这个节日而放下手头工作狂欢几日。
到了唐宋时期,人们对于冬至更加重视了,内外官吏都有七天的冬至假期,和新年假期一样长。普通店家百姓,也会放假三天。——《武林旧事 · 冬至》中记有:“三日之内,店肆皆罢市,垂帘饮博,谓之‘做节’。”
尤其是北宋时期,对待冬至更是像对待新年一样。
《东京梦华录》里有描述:冬至这天,不管贫穷富贵,哪怕倾家荡产,都要在这天穿上新衣服;除此之外,人们还会吃美食,祭祀先祖;皇帝还会率领百官祭天;然后,人们就去参加官方专门为冬至开放的“民间赌博”,小朋友们则四处传唱着《数九歌》。
古人对待冬至节气又是放假,又是狂欢,为什么现代人却过的很平淡呢?
其实啊,一方面,和社会高速发展,民俗文化传播淡薄有关;另一方面,则和“封建迷信”有关!
相传,在冬至这一天,阴阳交割,农事终结,万物亡寂,生机禁闭,大自然的一切都处于由死转生的微妙节点上。这也颇为符合农耕庄稼的特点。因此,古人对于“冬至”本身,其实是抱有畏惧之心的,冬至前后,理应放下工作,休养生息。
汉朝时这样记载:“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
不管怎样,冬至作为中华文化民俗,我们理应继续传递下去,切莫被那某棒子国“偷”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