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制造的四大节日和三大“鬼节”。
中国传统民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受中华民族特有的自然环境、经济方式、社会结构、政治制度等因素的孕育、产生和传承,因此中国传统民俗具有人类民俗的共性和不同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独特个性。
分析和揭示中国传统民俗的基本特点是民俗文化研究的应有之举,其与各类具体事象的描述应是深入研究中国民俗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中元节(除、清、九、盂),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古时,这种礼俗盛行。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
除夕是指农历每年末最后一天的晚上,即大年初一前夜。因为常在夏历腊月二十九或三十日,故又称该日为年三十,是汉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汉族民间最为重视。
除夕,家家户户忙忙碌碌,或清扫庭舍,迎祖宗回家过年,并以年糕、三牲奉祀。
我国部分地区有一种除夕上坟的风俗,称为送年食。上坟时间一般在除夕的下午,人们把做好的年夜饭,送到亡故亲人的坟上,让亡故的亲人与生者一起享用除夕夜的美食,从而寄托人们对亡故亲人的哀思。
祭祖的形式各有不同祭祖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
汉人祭祖,多半做鱼肉碗菜,盛以高碗,颇有钟鸣鼎食之意。南方人流寓北京的,祭祖尤为隆重。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
重阳节,民间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为“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
由于九月初九日“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人们在此日祭祖和推行敬老活动。
2012年12月28日,法律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重阳节,和盂节、清明节、中元节合称为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
清明节的故事:传说晋文公重耳流亡途中又累又饿,随臣介子推从大腿上割下一块肉为重耳煮汤,晋文公即位后封赏群臣时却忘了介子推,后来重耳追悔莫及,火烧介子推隐居的绵山以寻找介子推,结果发现介子推死在一棵老枯树下。为纪念介子推便定第二天为清明。
清明节是传统的春祭大节,与之相对应的是重阳节的秋祭。
清明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祭扫祖先是对先人的缅怀方式,其习俗由来久远。据考古,广东英德青塘遗址发现万年前的墓葬,经加速器质谱(AMS)测定,年代距今13500年左右,表明距今1万多年前,古人已具有明确的有意识墓葬行为和礼俗观念。
农历七月十五,称为中元节、又称为盂节、盂兰盆节、也称鬼节。
中元节,别名祭祖节、盂兰盆节、地官节,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祭祀土地等。“中元节”是道教的叫法,民间世俗称为“七月半”(或“七月十四”),它的产生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祖灵崇拜以及相关时祭。
中元节,民间也有众多传说故事,下次再讲。
十月初一,称“祭祖节”、又称十月朝、冥阴节。因为古人在这一天祭奠先亡之人,谓之送寒衣,又称为寒衣节。
十月初一,气候渐渐寒冷。人们耽心在冥间的祖先灵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时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一般供物外,还有一种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时,人们把冥衣焚化给祖先,叫做“送寒衣”。因此,十月初一,又称为“烧衣节”。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新收时祭祀祖宗的习俗,以示孝敬、不忘本。故人们也在十月初一用黍矐祭祀祖先。十月初一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南北方都是如此。今天江南的许多地区,还有十月初一祭新坟的习俗。
祭祖:分春秋两祭,民间有句话,叫“清明时节人找鬼,中元时节鬼找人”。所以每年的清明时节时,人人为了让逝去的亲人不孤独,也让他(她)们的安息之所安全,便纷纷上坟扫墓,焚黄挂白,也就烧纸钱,挂纸钱,借以纪念先灵,证明此地安息者还有后人牵挂,旁人就不敢在坟头动土、欺负。
而至于中元时候,人们勤劳两季后,新鲜作物都将出市了,中华民族是一个孝顺的民族,有好东西自然先让先辈品尝,所以就请先辈的灵魂回来品尝鲜品,所以就有了秋祭。
清明节、中元节、寒衣节,民间又称为三大“鬼节”。
传统节日是传承中华优秀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传统节日既使人们在节日中增长知识,受到教益,又有助于彰显文化、弘扬美德、陶冶情操、弘扬传统。
中国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也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沉淀凝聚的过程。
春 风
2021年10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