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中的“书香问题”是指过去读书人家庭,是指良好的家庭背景。
书,本意是指四书五经,现在泛指书籍。香,原指祠堂家庙,家谱,主要是有香火传承的意思。门,指的是有一定社会地位的家庭。第,对社会有重大责任与贡献的人。中华文化中,认为仕农工商,以入仕为正途,所以古时的人只有多读书,爱读书的人家,一般都有较多书籍,书籍多了也很麻烦,有咬坏、发霉、发黄等现象。
为防止书籍出现霉变,虫蛀等问题,用常见的樟木制成书箱来存放书籍;或用做家具后剩下的樟木片放在大量书籍的间隙中;
除此外,古人常在书籍中放这种草避蠹驱虫,这种防蛀方法就是放一种叫芸香草的中药。芸香草亦称芸草,为草本植物,产于我国西部,有特异的香气,可以入药,嚼之有辛辣和麻凉感觉。
著名的天一阁藏书楼,图书号称“无蛀书”,据说就是因每本书都夹有芸草之故。因芸香与书结缘,与芸草有关的其他东西,也就成了与书卷相关的称呼,如古代的校书郎,就有个很好听的名称:“芸香吏”。
书室中常备有芸草,书斋就有了“芸窗”、“芸署”、“芸省”等说法。如唐朝徐坚的《初学记》中说:“芸香辟纸鱼蠹,故藏书台亦称芸台”。这些词都蕴含着一缕书香的气息,表达了人们书香文风、文化审美与精神高贵的尊崇。
沧桑逝水,风习递嬗。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的普通读书人早已不太容易见到芸草了,即使防蠹,人们也多是使用樟脑丸、檀香片之类。
书香情怀对于善于想象与怀旧的文人来说,恐怕更多的只是缥缃书卷里所蕴藏、积淀的一种不尽的历史记忆与个人缅想罢了。
“书香门第”的“书香”,是芸香草散发出来的香气。古人为防止蠹虫咬食书籍,便在书中放置一种芸香草,这种草有一种清香之气,夹有这种草的书籍打开之后清香袭人,故而称之为“书香”。
氤氲陶醉之中,书香具体为何物,恐拍谁也说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