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部剧,非常拉垮。
豆瓣评分2.4,知乎评分0.7/10。
历史最低分。
更拉垮的是,眨眼工夫评分突然消失,评论统统不见。
你现在再去豆瓣,除了基本的简介,光秃秃一片。
说的就是这部《最美逆行者》。
号称中国首部抗疫剧,打着致敬白衣天使的旗号。
结果遭到包括白衣天使在内的广大观众集体吐槽。
微博上还发起了#请电视剧最美逆行者停播整改#的话题。
这部剧为什么触犯了众怒?
蕉姐今天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争议1:抹杀女性抗疫者的努力
这一争议主要集中在前四集。
举几个例子。
第一集里,疫情爆发后,武汉公交公司要组织抗疫运输队,采取自愿报名的形式。
领导话音一落,男司机齐刷刷站起来,带头签字报名。
反观女司机,要么低头,要么扭脸,一副不想去的样子。
领导看不下去了,发话:
“报名的都是男同志,是不是女同志也出一个呀?”
这句话的意思是,男同志积极主动,女同志不主动,需要鞭策一下。
被点名之后的女司机,还扭扭捏捏地婉拒,“我这一家子等着我过年呢?“
最后全部的女司机中,只有主角李文丽主动请缨。
先站在创作的角度去理解,可能是想欲扬先抑。
表现其他女司机畏畏缩缩,推三阻四,是为了衬托女主角的无私。
手法拙劣。
但非要这么讲也通。
可是,这是一部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抗疫剧,它与事实相符吗?
它与事实严重不符。
感动还没来,先被愤怒填满。
#最美逆行者 女公交司机剧情#在开播第二天,冲上热搜。
武汉通行app官博,连发六条微博,以事实回怼剧情对女司机的抹黑。
称赞武汉女司机,致敬所有逆行的女性们。
疫情期间,江苏公交公司女司机主动组建“巾帼队伍”。
青岛402路全线女性驾驶员,全员冲锋在前。
我好奇的是,新闻报道里的案例,纪录片的真实故事,没有性别之分,没有老幼之别,全都在竭尽全力抗击疫情。
怎么到了电视剧里,就要有那么明显的性别偏见——
男司机勇敢无畏,女司机畏畏缩缩?
如果这种性别偏见只是个例,还可以原谅。
很遗憾,前六集通篇充斥着偏见。
第一个故事里的女军医肖宁。
医术精湛,抗击病毒经验丰富,曾援非抗击过埃博拉病毒,战胜过非典。
手术室里,都是男医生,肖宁要帮忙。
华院长说:“你一女同志,在旁边配合就好。”
这句话乍一听出于好心,仔细一想,感觉不对劲。
为什么女医生就要在旁边配合?
何况肖宁无论从医术还是经验都不输于同室的医生。
还有,火神山医院的建设。
如果没有新闻报道,大概很多人不会知道这里面有很多女工人。
她们把口罩、帽子一戴,卖力的把式,谁能分清男女。
图源微博@马库斯说
10天建成火神山医院,中国速度里有她们的功劳。
但在剧中,所有出现火神山建设的地方,没有一处她们的身影。
而且在剧里,不光女司机推诿责任,女医护还嘴碎爱八卦。
据联防联控机制权威发布,4.26万医护人员支援湖北,其中女性占2/3。
这明明是一场在医疗、运输、建设等等方面,男女老幼团结互助才打赢的战役。
怎么历史这么快就要把她们从集体记忆中抹去,这么快就要忘记她们的牺牲与功勋,甚至不惜抹黑她们的形象?
这段历史,我们每个人都是亲历者。
无关女权,只希望我们褒有的共同记忆,能以正确的面目被书写,拒绝被篡改,被遮蔽,被抹杀。
不遗忘,是我们能给她们最基本的敬意。
>>>>争议2:娘道之最美逆行者
这部剧被很多人吐槽说是“娘道之最美逆行者”。
不光因为总编剧郭靖宇,也是豆瓣2.4《娘道》的编剧。
更是因为它的价值观陈腐得跟《娘道》有一拼。
不要说这剧不是给年轻人看的。
这部剧除了在中央电视台播,还同时在腾讯、爱奇艺、优酷播出。
这三个视频平台30岁以下的用户占比高达60%以上。
给年轻人看“娘道”,还把抗疫故事强塞进去,你说气不气人。
抗疫的真实紧张全无,婆婆妈妈的剧情讲了6集。
五六集基本像一出婆媳大战的家庭伦理剧。
第三个故事(五六集),讲了一个家庭面对突然其来的疫情如何应变。
这个家庭,男方姓刘,女方姓杨,孩子起名刘阳。
这名挺好,父母爱的结晶。
但婆婆不乐意了,非要改名。
婆婆说了,一半刘、一半杨,小名还叫阳阳,听起来不像我们老刘家的人。
婆婆的思想,好像这孩子跟他妈没什么关系,全是她“老刘家的”的所有物。
伴随着婆媳矛盾,疫情发生了。
跟婆婆接触过的阿姨重症入院,城市人心惶惶。
这边的婆媳俩发着高烧,还在吵架。
争论孙子发烧了,该用温水还是用酒精擦身?
疫情对她们的影响,好像只是多了一副口罩。
这个故事看起来,婆媳关系是主线,疫情只是个缓和矛盾的工具人。
如果只有一个故事反映婆媳矛盾也可以忍受。
事实上是,只要有婆婆和儿媳,就有婆媳矛盾。
不仅婆婆妈妈,整个故事内核都延续《娘道》的陈腐价值观。
第一个故事里的公交司机李文丽,离婚了。
因为婆婆觉得,李文丽一个从小地方来的,配不上我家儿子大武汉人。
加上李文丽没什么文化,就把两人生生拆散了。
李文丽的丈夫在建设火神山医院,结婚离婚都听老娘的,没一点主见。
孩子想妈了都不让提,怕奶奶听了生气。
被婆婆嫌弃,被丈夫抛弃的李文丽呢?
帮婆婆住院,给婆婆送饭,默默付出,尽心尽力。
故事结尾,李文丽成了抗疫英雄,上了报纸。
婆婆悔悟了,反过来支持两个人复婚。
我明白了。
不管婆婆如何恶劣,媳妇都要忍气吞声,默默牺牲,恪守女德。
一个全民赞颂的抗疫女英雄,给予她的美好结局就是家庭和睦(复婚)。
认真想想,复婚之后,李文丽的小地方身份,没文化的事实,就不会被嫌弃了?
这个故事和上一个故事犯了同一个毛病——
借家庭幸福来颂扬抗疫的伟大,只是一场不走心的形式主义作秀,真正的家庭问题并没有解决。
亲情表面的融洽,都是建立在愚忠愚孝、妇德母德、卑微忍让之上。
用这样价值观的电视,表现抗疫,几万人狂打一星不是没有原因。
除此之外,整部剧仿佛样板戏。
所有人物都脸谱化,刻板印象严重。
在剧里面,婆婆就一定是恶婆婆,顽固不讲理,处处针对儿媳。
男人是嘴笨的,木讷的,做不好饭,照顾不好孩子。
在婆媳问题上无能,对老妈言听计从的妈宝。
还喜欢逞能,千方百计阻挠护士妻子援鄂,觉得妻子在家照顾孩子、老妈就好,要自己一个人上前线。
剧里的女人呢。
乱嚼舌根、儿女情长、脆弱爱哭、感情用事,表现得重视个人和家庭>家国大义。
妻子去援鄂的理由里,三句离不开“我去了可以照顾丈夫”。
这一套塑造人物的方法,仿佛几十年前的战争片。
>>>>争议3:欠缺专业度
相比前两个问题,第三个都不值一提了。
第二集,抢救病人时,打针没排空气,直接推了半管空针。
这一点很多小白都知道。
空气针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医疗事故,空气进入血管的量大时,甚至会导致猝死。
协和医院的医生,在微博上diss这个剧专业度不过关。
比如抢救时拔了气管导管用面罩给氧,还有胸外按压毫无专业性可言。
医生表示,但凡请个真正去过一线的医护把关,也不至于这样漏洞百出。
疫情以来,我们看过那么多现场视频,拍过那么多纪录片。
这一部非比寻常。
它是国内首部抗疫题材的电视剧,在时间上抢占了先机。
它不仅仅只是娱乐消遣,它有重要的纪念意义、历史内涵。
现在,历史被强行涂改,寒了女性抗疫工作者的心。
细节可以胡编乱造,注入不正的三观。
专业度可以忽视,敷衍了事。
书写被赋予了权力,凌驾于事实之上。
试想,随着时间流逝,记忆消退,诸多细节被遗忘。
这部挂羊头卖狗肉的剧却永远留了下来。
我们的后代,难道要依靠它来回忆那段峥嵘岁月吗?
这是一件多可怕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