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娱乐休闲

关于父母带孩子电视剧推荐几个我想说《幸福到万家》大结局,三个孩子三种命运,父母的影响有多大?

文 | 陶若素

来源 | 亲子开课吧原创


“日子要好好过,使劲过。”


“年轻时把苦吃完,以后生活都是甜的。”


这些话是热播剧《幸福到万家》中,赵丽颖饰演的何幸福的台词。



虽然它已经大结局,但网友已经开始催拍第二季。


何幸福的人生就是在践行一种真理:想要过好日子,人要敢想敢干,脚踏实地。


但其实,区别幸福的进阶式成功,丈夫一家的故事更值得回味。


万家庄的外来户,底层家庭,大哥在家种地,二哥是市长秘书,小妹被迫离家出走。


同一对父母养出阶层不同的孩子,教育的反思和借鉴在哪,我们不妨从现实剧中洞察到答案。



被父母影响,同样懦弱的大哥王庆来


大哥王庆来也要当老板了,网友想都不敢想。


毕竟,庆来是典型的窝囊懦弱型人格,进城后的表现更让网友对他的窝囊懦弱开了眼。


剧中有两个片段。


刚进城的他骑摩托车拉客,由于违法,车被警察没收。


庆来不是抱怨弟弟没门路,就是怪罪幸福在村里惹事,让他在城里遭罪。


保安工作被辞退,他却威胁弟弟:辞职可以,再给我找个工作,不然我还找你老丈人。




幸福不理解,踏实肯干的庆来,进城后怎么变得如此窝囊懦弱、不求上进,还满腹牢骚?


其实,并不是环境改变庆来,而是环境暴露了庆来的人格弊端。


《心灵书写》书中曾指出:


“人格养成基于早年养育模式。”


只不过养育的检验周期很长,早年塑造的性格,往往成年后才能看出影响。

剧中几处情节,已经暴露出庆来性格根源所在。

父母是外来户,总觉得矮人一头,庆来小时候被欺负,母亲不替孩子出头,反而向对方赔礼道歉。

幸福妹妹被猥亵,幸福为了保护妹妹,将传家头砸伤。老两口保护家人的方式,不是合理合法维权,而是给书记下跪。




父母并没意识到这种养育方式不利于孩子情感需求和安全感的培养。

从发展心理学上说,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没有得到父母连续反馈指导,也没有可效仿的榜样,他便无法顺利实现社会化。

而社会化不足的孩子,除了不善与人交往,对情绪和挫折处理也很情绪化,不知不觉就活成孤家寡人。

庆幸的是,庆来在摆弄花草中找到了安全感和满足感,回去种地未尝不是一种自洽的人生方式。




性格影响命运,但觉醒却能改变命运,找到自我价值也会让自卑的人生充满自信。

李玫瑾教授曾讲过一个故事。

一个父亲求助李玫瑾,上高中的女儿对大学不感兴趣,成天在家看日本动漫。

因为看动漫,孩子无师自通地把日语都听懂了。




父亲犯愁孩子的学业,李玫瑾却看见孩子的潜力,让孩子去日本学动漫也是一种择业。


他没活出我们期待的样子,不见得人生就会失败。


父母需要慧眼识珠,在孩子日常细节中发现他的价值,孩子的人生才能从无为变成宝藏。


被父母偏袒,自私自利的二哥王庆志


高考市状元,公务员考试第一,从底层跳龙门成为市长秘书,也活成父母的脸面。

不得不说,庆志争气、优秀,是多少农村家庭教育的模范,但他并不是完美的孩子。

家里征地纠纷不出现,征地赔偿款拿到手,他就带女友回家要钱买房。

供钱供房也无可厚非,但父母的养育方式却是:不仅自己拿,还要让兄妹平摊。

剧中有个片段,庆志结婚没钱,母亲悄悄指点:大哥结婚份子钱,秀玉再出点就有了。




母亲并没察觉到,资源的倾斜,过度地偏袒,容易让孩子产生依赖。

心理学者武志红曾解释过:


“总是帮孩子完成对他来说看似困难的事,这种破坏孩子探索的过程,就是在破坏孩子形成自我效能感的过程。”


因为孩子会形成一种逻辑,他能否实现一件事取决大人是否帮他。

就像庆志,读书靠全家,工作靠岳父,买房结婚还得找父母,守护爱情都底气不足。




区别于嫂子何幸福,他看似拥有一切,但并不代表他能驾驭一切。

更何况习惯了帮助,孩子会有“受之无愧感”,把别人的付出视为理所当然。

最近有这样一条新闻。

江西南昌一位男孩高考过后去物流园搬货,只为赚3000元买台电脑。

母亲在采访中说,孩子很有毅力,今天的成绩都是靠努力换来的。




经济所迫也好,父母教育也好,正是他们狠心地放手,孩子在人生进取的路上,才会拥有自我效能感。

当然了,这不是让孩子拒绝帮助,完全靠自己。

作家毕淑敏的建议非常好:


“让孩子他从力所能及的时候,开始爱父母和周围的人。”


当一个孩子既能自强不息,又能感恩地接纳帮助,他的人生才是温暖而幸福的。



被父母忽视,有能力却自卑的小妹王秀玉

秀玉的人生对女孩而言,非常有启示意义。


从小是学霸,奈何高考时学籍被村书记女儿顶替,人生范围从世界变成万家村。


但她一直是学霸体质,勤奋好学,不满足在万家集团做普通文员,一直自学会计。


值得父母深思的是,一个从没放弃自我的孩子,内心却不强大,反而非常在意他人看法。


自家大棚被强拆,哥哥庆来去讨说法被踢伤,幸福要打官司,她却劝嫂子息事宁人。




只因那些流言蜚语,人际排挤却让她在单位待不下去。


秀玉的自卑敏感与父母重男轻女的差别对待分不开。


辛辛苦苦上班,赚的钱要供二哥读书,大哥结婚,二哥结婚。


学籍被顶替,母亲下跪劝她私了,因为拿到赔偿款,二哥才能风风光光的结婚。


不甘于屈服命运的她也想抗争,而没拥有过勇气,她又何来底气。


绝望中的她只好离家出走,用报复呼唤父母的关注。




心理专家沈家宏曾说:


“重男轻女中的女孩通常都很优秀,她们用优秀补偿父母对自己性别期待的不足。”


但她们对权威感情复杂,一方面渴望权威的承认,一方面又因敬畏而毕恭毕敬、唯唯诺诺。


这样的女孩再优秀,内心始终被牵制,活不出强大的自我。


演员咏梅曾在采访中自爆,年少时母亲的重男轻女,让她一度很自卑。


幸运的是,开明的父亲经常对她说:


“要想有自尊,不要让欲望带着你跑,自己管好自己,自尊自爱,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父亲的话重塑了她的信念,也让她敢从文职转行演员,始终忠于内心,活出自信风采。


很多女孩并不缺自信的实力,只是缺少父母的鼓励。


多关照孩子的内心,给她内在的力量,唯有被光照耀,她的人生才能无所畏惧。




网友吐槽,何幸福的婚姻就像下乡扶贫。

王家有了她,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正是在何幸福的鼓励和影响下,王庆来才变得越来越自信,越来越积极进取。

正是在何幸福的撑腰下,小妹王秀玉也勇敢为自己争取,重回学校,重振自己的人生。

只不过父母要明白,现实生活很少会出现电视剧式的英雄人物。

孩子的拯救者,往往只有父母。

而父母也只有在养育中不断地察觉与反思,才能让孩子的人生光明自在。

请给懦弱的孩子支持与鼓励,父母的信念,是孩子勇往直前的勇气。

请给自私的孩子引导与示范,父母的指引,是孩子人际和谐的基石。

请给透明的孩子关注和关照,父母的正视,是孩子内心强大的力量。

很喜欢《当我遇见一个人》书中一句话:


“人的一生就是在一遍遍轮回童年的幸与不幸。”


打破轮回定势源自父母的看见,见天地,见自己,见孩子。

父母领悟越多,才能成为孩子合格的领路人。

人生的风帆会帮孩子抵达对的方向。


责任编辑: 鲁达

1.内容基于多重复合算法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创作,旨在以深度学习研究为目的传播信息知识,内容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反馈举报请
2.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3.本站属于非营利性站点无毒无广告,请读者放心使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