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季日剧档好剧连连,《大豆田永久子与三名前夫》和《短剧开始啦》都拿下了9.1分。
前有不老女神松隆子加持,后有新生代男神菅田将晖护航。
想不火都难。
但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部剧,没有大制作,也没有高成本。
虽然被一众高话题度的作品盖过风头,但也难掩光芒。
上半年的冷门佳作,非它莫属——
《生呀死呀父亲呀》
生きるとか死ぬとか父親とか
豆瓣开分9.0,截止目前也是不到500个人评价。
讲家庭关系的日剧,不在少数。
而这部为何脱颖而出?
小妹刷了几集,有了答案。
它不煽情,不纠结,不俗套,赢在平淡是真,平凡可贵。
就像海报中的两个实力派演员一样,温柔辽阔,坚定从容。
它从一对普遍的父女关系出发,但并没有一味地赘述亲情,也没有打算套用家庭片的模式:冲突、感动、和解。
而是在大量的对话、旁白的漫谈、他人的困惑中表达自己的态度。
朴实灵动接地气,更是金句频出。
难得担当主演的吉田羊,饰演了一个和她本人气质如出一辙的角色。
四十多岁的蒲原时子,独身未婚。
是一名深夜电台节目的主播,每当夜幕降临,她便投身于万千女性听众的故事中去,为她们排解生活、工作上的苦闷。
她豁达干练,只言片语中都透着自己理性的思考。
当单身女青年苦恼于结婚后会丧失自我的时候。
她给出利落的回复。
“女性做贤内助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婚后的女人也可以开拓自己的人生,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不回避问题、不迎合他人,大方、自信、可爱。
同时,她也是一位随笔作家。
为了撰写关于父亲的随笔,时子开始频繁地和曾经结下心结的父亲往来。
国村隼扮演的这位年近七十的老父亲蒲原哲也,在20多年前妻子去世后,一直独居至今。
父女两人的关系没多好也没多差,一直保持着距离产生美的分寸感。
两人生活方式十分相似,独身生活,从不顾影自怜。
对于自己的未来有清晰的信念,不想随波逐流。
《生呀死呀父亲呀》的亮点就在于它塑造了一个十分耐人寻味的父亲形象。
蒲原哲也,年轻时经商,曾经家财万贯但又失败破产,成了穷光蛋。
经历过大起大落的他身上看不出一点沧桑感和颓败感,反而颇具魅力。
衣品在线、性格幽默,深受中老年妇女青睐。
用女儿时子的话说,父亲是会“让女人忍不住迁就他,照顾他”
“有这样的一股魔力。”
但同时,他也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亚洲父亲。
他身上透着一股子轴劲儿。
会在卖咖啡的店里,让时子为她端来一杯奶茶;
会想当然地要求时子支付自己超出预支的房租;
即便是生小病,也会强烈地要求时子陪他去医院。
他好像把使唤时子当作天经地义。
或者说,他早已在过去五六十年的岁月里习惯了女人的照顾和迁就。
你能在他的一举一动里洞察出他往日的棱角。
又在亲情的作祟下,不断地妥协于他无理取闹的小要求。
但故事的重点不在于父亲的改变,而是在于接受。
时子清醒地认知到父亲已然到了这个年龄,不能奢望他做出太大的改变和弥补。
她唯一能做的就是通过与父亲新一轮相处,不断审视外界和自我。
剧中,表姐回忆着父亲年轻时的荒唐行径时,时子的姨妈感叹了一句:
“以前的男人都这副样子,你爸也是随大流而已。”
的确,蒲原哲也是一个标准的日本昭和男儿。
积极热血,勇敢果断,但也渴望认同感,骨子里有些大男子主义。
年轻时意气风发,迟暮时又不得不妥协于现状。
哲也的身上折射着上世纪整整一代东亚男人的成长轨迹。
他们拥有着共同的缺点,摆脱不了社会、时代观念的束缚。
哪怕是在家庭这个渺小的社会关系里,也想成全自己的英雄主义。
在撰写关于父亲的随笔时,时子发现了很多父亲不为人知的一面。
听父亲讲述和母亲的恋爱经过,时子很难脑补出木讷固执的父亲曾经也有过浪漫。
听父亲友人讲述年轻时的父亲如何在职场八面玲珑。
时子也难接受父亲友人口里的青年哲也和现在的老头子是一个人。
时子第一次发觉在漫长的岁月长河里,她所看到的、了解的只是父亲众多面孔中的一面。
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看待亲子关系的视角。
即使是骨肉血亲,我们也未必了解到一个人的全貌。
那些观点之间的冲突、不同信念的碰撞,代表着每个个体都拥有着属于自己的人物弧光。
让小妹最为深刻的一集是,时子父亲去医院的时候突然想祛掉自己的老年斑。
时子不解父亲的执拗,在她看来,衰老长斑是人之常情,不用刻意美化或在意。
但与朋友的交谈之中,她才渐渐感悟出来。
对于生活一成不变、一切定型的老人来说,他们也想要一些仪式感,也想创造一些小激情。
她头一次发现那些她自认为不起眼的小事在父亲眼里或许是一次惊喜、一次改变。
在和父亲的相处过程中,她渐渐地了解到他人的世界。
换位思考的同时也认清了自己内心深处更为真实的想法。
这种微妙的亲子关系,其实是更现代的,也是更具思考意义的。
每一集短短的30分钟,都有一个散文般的标题。
它们就像是时子随笔中的某一章节,是她透过观察父亲而展开的思维漫游。
而时子工作的电台则形成了一个微型社会。
在每一集的开始或结尾,都会穿插时子为观众解决烦恼的情节,问题多样。
涉及结婚、生育、亲子等诸多方面。
你会发现,她的精神世界在与父亲不断地磨合相处中更加充盈丰沛。
所有的回答都尽显豁达。
《生呀死呀父亲呀》正如它的片名一样,像一句日常的感叹。
充斥着现实和坦然,它没有刻意修饰不美好、不圆满。
因为不圆满,才是人之常情。
很多的家庭剧,越来越不喜欢触碰到痛点,但有太多事情,并不是一个大团圆就能打发的。
我们该意识到,原生家庭的隐痛不丢人,一地鸡毛的现实也不丢人。
展露刺骨的现实,不是对美好的失望。
而是对美好的极致信任。
圆满的人生不可能存在,完美的亲子关系也并不常见。
但爱过、存在过,一切便都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