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姚赟 刘楒睿
中学课文《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中,有这样一句让人耳熟能详的话“故天将降大任于_ _也”。
空白处的答案究竟是“斯人”还是“是人”?
10月27日,由这句古文引发的争论已经持续了三天三夜。
“斯人”还是“是人”?
近日,知乎用户“采臣老书生”发布了一篇文章,他称自己一直认为,小时候学习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章中,其记忆中学的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却发现如今的课本中成了“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文章发布后,很快引发网友热烈讨论。网友们迅速分为两派,一派表示,自己从小学习的肯定是“斯人”;另一派则称,自己学习的就是“是人”。
网友们争论不休(图源:网络截图)
80后武汉市民徐先生表示,自己记得小时候学习的也是“斯人”。95后武汉市民姚女士却有不同意见,“应该是‘是人’吧”。
湖北黄冈50岁的陈老师已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20余年,她表示,近几年自己使用的人教版八年级课本中,出现的系“是人”。
“但我记得以前确实有几年出现过‘斯人’,这几天我跟同事们也在疑惑这件事。”陈老师称,同事们也都表示,曾记得自己有几年教过“斯人”。
到底是“斯人”还是“是人”?
极目新闻记者翻阅了1992年版、2001年版、2016年“人教版”语文课本,发现课文中都是“是人”。
人教社1991年版初中语文课本(图源:网络)包括四库全书刻本《孟子集注》(宋·朱熹 注)以及明代刻本《孟子注疏解经》(汉·赵歧 注),其中收录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均系“是人”。
《四库全书刻本》中记载的为“是人”(图源:网络)但即便大量网友也拿出了上述实例,部分坚称“斯人”的网友仍不服气。这场争论持续了三天三夜,直到人教社“进场”解释,纷争才有了定论。
27日,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编辑部在接受上游新闻采访时表示,该出版社从1961年收录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课文以来,历套教材文章一直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从未有过“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事实上,关于“斯人”和“是人”的讨论,也并非第一次出现。
极目新闻记者注意到,在2006年,央广网便在《“斯人也”,“是人也”?》一文中指出,不少报刊文章在引用这句话时都出现过错误;而市面上流行的一些教辅资料,也的确存在错写为“斯人”的情况,还有读者发现冀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出现过“斯人”的个例。
一位高中资深语文教师告诉极目新闻记者,“斯”和“是”在文言文中的意思相同,都表示“这”。不论是用哪个字,都不影响语义的表达。对于这两个字的争论,意义不大。
错误记忆系曼德拉效应?
为何大家会出现记忆模糊的情况?大量网友表示,这种情况或许是“曼德拉效应”作祟。
2010年,美国作家菲奥娜(Fiona Broome)首先提出了“曼德拉效应”(Mandela Effect)。它指的是一大群没有任何关联的人,不约而同地对过去发生的某些事情抱有相同的“错误记忆”,甚至还能绘声绘色地回忆起具体细节。
在美国,关于米老鼠穿什么衣服,很多人回忆是背带裤,但其实是上半裸的短裤,根本没有背带。
而在我国这种情况也有出现,86版《西游记》中没有羊力大仙下油锅炸,但有很多人认为有这个情节。
除此之外,在《爱我中华》这首歌中,有一句歌词是“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然而在大部分人的记忆里却是“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
《爱我中华》简谱(图源:网络)将时间拉近,六年前上映的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很多人记忆却是《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海报(图源:网络)一位心理学专家告诉极目新闻记者,针对这种情况,判断其是否属于曼德拉效应有待商榷,“在心理学界,曼德拉效应究竟有没有科学依据也仍有争论。”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