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娱乐休闲

女士风衣推荐电视剧,干货看这篇!江疏影《孤城闭》中穿的褙子有何讲究?宋朝版风衣,男女都爱穿

我们经常可以在古装剧中,看到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喜欢穿一种长长的、看起来非常修身的衣服。

这种衣服直领对襟为主,有的会在胸口处两边各自有一个带子,方便将衣服两侧系在一起;也有的没有带子,直接敞开领口穿。这种类似于现代人穿的风衣的衣服,在宋朝十分流行。

我记得我小时候,很多玩伴们都在身上披个床单,扮成这种衣服的模样。但当时比较遗憾,谁也不知道这种衣服叫什么名字。直到长大后,翻阅资料,才知道这种服饰叫做"褙子"。在《孤城闭》这部剧中,江疏影身上穿的就是褙子。

今天我就结合《孤城闭》这部剧,同大家讲一讲褙子背后的奥秘和故事。

《孤城闭》中江疏影穿的褙子

宋朝的褙子,是女性最时髦的服装之一

褙子在宋朝女性当中十分流行。流行到什么程度呢?流行到不论是宫廷贵妇,还是普通宫女,亦或是老百姓家的妇人,都喜欢穿这种衣服。

比如在宋代著名画家刘宗古所画的《瑶台步月图》当中,就有一群身穿褙子的女性正在聊天:

《瑶台步月图》局部

在宋朝绘画《歌乐图》当中,更是有一大批身穿红色褙子的女郎:

《歌乐图》局部

甚至在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里,宋朝人在设计这些陶俑时,也都给女性角色穿上了颇有韵味的褙子:

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彩塑

甚至是在《清明上河图》当中,褙子也时常在小人物群体中出现:

《清明上河图》局部

这都能说明什么问题呢?这都说明宋朝人对褙子,可谓是喜欢得一塌糊涂。

历史上也出土过褙子的实物,但是这个褙子的来源我一直没有查到,不过也可以勉强给大家作为参考:

出土的文物

在后代的小说《水浒传》当中,作者也多次提及褙子。比如在《第八回》中,作者写道:"见坐着一个人,头戴顶万子头巾,身穿领皂纱背子。"

这里的"背子",就是"褙子"的意思。皂纱,就是黑色的纱,所以这里这人穿的是黑色的褙子。

在新版《水浒传》电视剧里,穿褙子的人也十分多,这正符合当时的国民穿着潮流:

《水浒传》剧照

不仅女性爱穿褙子,男性也常常穿褙子

刚才我配了一张《水浒传》的剧照。在剧照里,穿褙子的男性比较多。那在真实历史当中,宋朝男性穿褙子的情况多吗?

当然也是十分多的。

苏东坡就有一幅特别著名的画像传世。在这幅画像当中,他身上穿的就是褙子:

苏轼画像

但是,当时一般在政府部门工作的公务人员对褙子还是比较纠结的。

一方面,这种衣服穿着确实比较舒服,对女性来说,十分修身,对男性来说,它的宽大又能让人感觉很自在。

但是,问题在于,这种衣服并不是"制服",对男性来说,不算是特别体面的衣服。所以,许多当官的人一般把这种衣服穿在官服里面。估计是方便下班后随手脱掉官服,直接换成褙子。

宋朝皇帝画像

试想一下,也许宋朝皇帝和官员们,表面上看起来都斯斯文文地穿着官服上班,但实际上官服里面很可能还藏着一幅落拓不羁的褙子。

褙子的种类有很多:袖子分长短,衣服也很长短

宋代的褙子种类有很多。从袖子的不同,我们可以将褙子划分为两种样式:

第一种是长袖褙子。听这名字大家应该就知道,这种褙子的袖子比较长,且一般袖口也比较窄,也有比较宽大的(男性袖子较宽大,可参考苏轼画像),但应当是少数。

在《瑶台步月图》这幅画里,三位女郎穿的就是这种长袖褙子:

《瑶台步月图》局部

在宋朝画家萧照的绘画《中兴瑞应图》里面,也有大量身穿长袖褙子的人物存在:

《中兴瑞应图》中的褙子

在影视剧当中,这种褙子也最为常见。

比如,在《孤城闭》这部剧中,江疏影所穿的就是长袖褙子。但是袖口较宽。皇族的袖口较宽,显得更加大度、雍容,这当然也是可以理解的:

《孤城闭》中的褙子

第二种褙子的袖子较短。这种褙子有两大特点:第一是,这种褙子的袖子较短;第二是,这种褙子相比于长袖褙子,衣服总体上也要短很多。长袖褙子很可能会拖到脚踝的位置,但短袖褙子,一般只到臀部以下位置。

这种褙子在影视剧当中,我们也时常可以见到,只是很多人可能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比如,在《知否》中,冯绍峰身上就穿了一件短袖的褙子,但是似乎长度有点长:

《知否》剧照

在特别经典的宋朝历史剧《大宋提刑官》里面,这种短袖的褙子更是成为宋慈的标准穿着。它的这件衣服基本上就是符合历史的,长度也正好:

《大宋提刑官》剧照

早些年我在看电视的时候有点疑惑:到底存不存在这种短袖的褙子呢?到底是导演们编造出来的服饰,还是在历史上真有这种服饰呢?

后来经过一番"调查"后,我终于找到了短袖褙子存在的证据。

比如,山西洪洞县明应王殿杂剧壁画(绘于元朝),就出现了短袖的褙子:

山西洪洞县明应王殿杂剧壁画

在河南偃师的宋墓砖画中,也有一名女子身上穿的是短袖褙子:

河南偃师的宋墓砖画。看得不是特别清楚,但我在资料中查到拓本,确实是短袖褙子

所以不论是长袖褙子,还是短袖褙子,在宋代,这种褙子风靡一时,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

像宋徽宗这样的皇帝也喜欢穿褙子"拍照"

当然了,不仅文人士大夫喜欢,也不近女性喜欢,连皇帝也不例外。

宋朝的《宣和遗事》一书中记载::"徽宗闻言大喜,即时易了衣服,将龙袍卸却,把一领皂背穿着";"……王孙、公子、才子、伎人、男子汉,都是了顶背带头巾,窄地长褙子,宽口裤"。

翻译过来就是,宋徽宗听了别人的话非常高兴,立刻脱掉了身上的龙袍,穿上了一件黑色的褙子。一时间,宫里面的王子王孙、宫女艺伎,等等,都穿上了褙子。

这可不是虚构的,我们现在依然可以从宋徽宗的《听琴图》当中,一览他穿褙子时的风采:

宋徽宗《听琴图》

我们从《宣和遗事》的记载和徽宗绘画《听琴图》当中,似乎就能够还原那个时代的社会风气。

说实话,写到这,我其实还挺向往那样一个时代的。

到了明代,女性的褙子换了模样,相比之下,宋朝的褙子代表着一种宋人精神

宋朝人喜欢穿直领褙子。这种褙子从领口到裙底,一泻而下,没有任何装饰品。

但是,我们现在在看明朝人的绘画时,看到的褙子更多的是这样的:

明代的褙子更多是这种的

这种样式的褙子在讲述晚明历史的电影《柳如是》中比较常见:

《柳如是》剧照

在历史上,也有很多类似的画作传世:

绘画中的褙子

而宋朝的褙子是什么样的呢?宋朝褙子更多是这种直襟式的:

直襟式褙子

相比之下,明朝的褙子收束更加严格。它已经不再是体现女性之美的服饰了,而是单纯地成为国家规定的女性必穿服饰的一种。而宋朝的褙子,恰巧吻合了宋朝的文化与气质。

有人说,宋朝的褙子使女性身材显得臃肿,这是理学对女性的压榨。

这种说法其实是错误的。且不说在北宋合南宋中前期,理学远没有成为风尚,就连我们从古画中也可以看出,身穿褙子的女性不仅不臃肿,反而更加苗条、有气质。

穿褙子的江疏影

这种褙子简约、大方,能将女性身体映衬得十分修长,像竹子一样俊美。而男性的褙子确实稍微宽大,这也让男性更加风度翩翩、雍容大度。

这是宋朝的时代精神,含蓄,内敛,但从侧面来看,这也代表着一种朴素与大气。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