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娱乐休闲

推荐电视剧的推荐词看这里!复盘《人世间》:带给电视剧行业的7点启示

撰文丨皮叭

昨晚,进入3月的第一天,从1月28日开播的58集电视剧《人世间》在央视一套正式落幕,1个多月的陪伴,现象级的数据与赞誉,用导演兼总制片人李路的话说:把一个电视剧做成了文化事件,而其余波仍在荡漾。

《人世间》的成功不仅仅是创作者的成功,它是创作者、投资方、行业管理者和播出平台共同的胜利,它也为近年来艰难转型、有点灰头土脸的电视剧行业赢得了些许荣光。

了解电视剧行业的人都知道:当下的中国电视剧产业面临很多严峻的问题,如几大视频网站持续亏损、电视台的营收每况愈下、投资者撤出、创作者进退失据等等。在去年5月的电视剧导演春季论坛上,郑晓龙、阎建刚等众多导演在发言中都提到了一个问题:电视剧创作者如何去适应这个新的时代?

我认为:《人世间》的成功对于当下正在寻找出路的电视剧行业具有不少启示意义。


1.严肃文学作品的影视转化还有巨大空间

这几年,受所谓的互联网思维影响,网文改编几乎独霸市场,点击率高的大IP版权价格不断攀升,但在古偶、玄幻、仙侠、穿越、甜宠等各种类型剧吃透红利之后,已经面临着创作者黔驴技穷、观众越来越审美疲劳的窘境。人们这时候发现:那些扎根生活、反复沉淀、精心打磨的严肃文学作品才是真正的富矿,电视剧市场也需要厚重和更有品质的作品来补位。

《人世间》的成功让更多人看到了严肃文学的价值,用中国作协主席铁凝的话说:“《人世间》的热播,再一次有力地证明了文学与影视的亲密关系,从文学到影视,这不仅是在描述一个过程,更标志着一个生机勃勃的创造与接受的广阔空间。”相信从今年开始,严肃文学改编的影视作品会显著增加。

有一个需要更加关注的问题是:购买一些严肃文学作品来改编并不难,但如果还用所谓的互联网思维去改编优秀的文学作品,那将同样是灾难性的。如何在影视剧的改编与创作中保持和追求文学性、让文学之光照亮影视、让影视把文学发扬光大,才是更核心、更具挑战性的问题。



2.电视剧长度应以内容是否优质为导向

2020年2月,为遏制电视剧越来越长、注水盛行的局面,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剧网络剧创作生产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其中指出:电视剧网络剧拍摄制作提倡不超过40集,从此40集成为电视剧的一个坎。

虽然《人世间》从88集剪到58集,但也创下了近年电视剧长度的一个记录,说明管理部门在备案、审查、播出等环节并没有死搬条文,而是以“是否有必要”作为考量标准,这个应该点赞,也希望继续保持。


3.内容审查要关注写什么

但更应关注为什么写和怎么写

《人世间》中有一些很重要的剧情、场面,比如第1集枪毙涂志强的画面就震惊了很多人;后面第38集里肖国庆父亲因为没有房子住,在煤堆里过夜被冻死;第50集里赶超因为得尿毒症绝望卧轨自杀等等。这在以往的电视剧创作中属于敏感内容,如果要你拿掉,你也一点脾气都没有。

但是,这些情节对本剧的故事推进来说极其重要。比如说枪毙涂志强的场面,正是因为在现场受了刺激,才有了周秉昆恍恍惚惚离开木材厂,后来到酱油厂认识了难兄难弟“6君子”;才有了水自流和骆士宾要他给郑娟送钱,有了周秉昆与郑娟的相遇相知相爱。这场戏几乎是全剧人物关系形成的枢纽,而审查者显然对此很了解,所以表现出了相当的宽容度。

类似的例子不一一列举了。

中国电视剧经过了30年的发展,应该说,管理者与创作者有矛盾也有博弈,但通过这个过程也建立起了来之不易的默契与共识。电视剧作品需要正确的导向、需要输出正能量,但同时也需要尊重生活真实,尊重艺术规律。说什么可以写、什么不可以是容易的,但更应该关注为什么写和怎么写?这显然需要管理者具有更多的智慧和更大的胆识,也需要更强的专业能力,希望《人世间》是一个好的开始。


4.投资方、制作方对电视剧项目

的评估体系需要调整

著名导演毛卫宁曾说过:因为对市场的担心,《平凡的世界》这部名著20多年没有投资方愿意去拍。而《人世间》也曾面临过这个问题。这部115万字的小说,主人公是一个工人家庭的三代人,年代跨度长,没有正反力量的强冲突,一句话,就是看不到多少商业元素。而人物众多,就意味着演员多;年代跨度长,意味着服化道投入增加,成本增加,这也肯定是投资方所顾忌的。据李路导演透露:他们立项之初也曾找过一些大公司谈投资,都因为不看好而婉拒。

这些年,“IP改编+流量明星”被一些影视制作方视为撬开市场的金钥匙,然后再衍生出恶性追星、抠像表演、刷数据等乱象,产生了一大批文化垃圾,对行业造成了极大的伤害。近两年来,总局为此出台了一批监管政策,年轻的受众也在一时新鲜之后厌倦了这些“产品”。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作为投资方,则应看清大势、看到趋势,回归艺术创作规律,调整自己的评估体系,抛弃赚快钱的思维,认真用心去创作、制作更优秀的作品。

当然,在我们的市场机制里,怎么能让优秀的作品获得更好的回报,也是亟待解决的另一个问题。


5.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具有强大生命力

但也需要不断创新

《人世间》的成功,是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一次胜利。从大量的报道中我们都已了解:剧组在场景、服装、道具等方面对真实性极致追求、不惜工本,而除了对物理真实的追求外,这个剧创作的最大特点是:不动声色地用人物情感、命运变迁和各种琐碎细节去驱动剧情,从而把日常生活拍出了一种人间正道是沧桑、好人一生平安的味道, 很多观众在剧播完后说:感觉在电视上过完了一生。这是很不容易的,它源于对生活本身的尊重,对人的尊重和对人性的尊重。

近年来,官方民间都在呼唤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回归,之所以呼唤是因为少,少是因为难,创作难、审查难、播出难。虽然我们硬性规定了现实题材剧的播出比例,但真正好的现实主义作品还是少之又少。

我以为真正的现实主义作品,第一要对现实有痛感,要敢于面对真问题,坚持思考真问题;第二是不浮躁,不投机,把艺术真实作为第一追求,用名编剧芦苇的话说:“真实自有万钧之力。”第三要对人有强烈的情感与关注,要深入发掘人的内心世界,尊重人的价值,悲悯人的命运。在这些方面,我们从创作者到管理者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6.创作者要尊重观众但不要讨好观众要引领市场而不是迎合市场

李路曾多次讲过:希望《人世间》可以破圈。所谓的“破圈”,我理解的就是:这样一部写共和国过去50年生活史的长剧,年龄大一些的人、或者我们常说的“央视一套传统观众”喜欢是正常的,如何让年轻观众坐得下来、看得进去?

这种关心体现了对观众的一种尊重,但《人世间》的主创在创作中并没有刻意去讨好观众。尊重和讨好只是一词之差,但得到的结果却是千差万别的。李路曾就此说过:“不要低估任何一代年轻人,80后别低估90后,90后别低估00后。我们不想教化,就把好看的故事拍出来看。”他认为:创作者要对自己有信心,只要拍好剧,说人话,把每一场戏拍到极致,都能获得观众灵魂的共鸣。

编剧王海鸰对此也印象深刻,她说:《人世间》这部剧让她强烈感知到了中国电视剧产业的一个变化——整个剧组的文学素养有了明显的提升,而不是像以前,制片团队更关注市场的导向,关注掌握遥控器的大爷大妈心里在想些什么,现在他们更关心的是,该如何真实地表达出自己的所见所思所得,并且以此来容纳更多人的喜欢。


7.播出平台与剧本身的匹配度也很重要

近年来,中央电视总台在电视剧市场上强势出击,仅2021年就推出了《觉醒年代》《山海情》等优秀作品,坐稳了“大剧看央视”的龙头地位。《人世间》可以视为央视的又一次成功出击,其以家庭为故事原点、描写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内容也很适合春节期间几代人的合家欢氛围。试想:如果《人世间》在地方卫视首播出,期影响力一定会大大削弱。

这次央视在《人世间》的播出安排上也有很大长进。以前一套播电视剧,经常今天插个专题,明天加个综艺,时断时续,随意性很大。这次除了春晚、元宵晚会和冬奥的开闭幕式,其它都保持了每天两集的频率,收视体验大大改善,这是对作品和创作者的尊重,更是对观众的尊重。

据透露:《人世间》在央视8套等平台的2轮播出即将开始,海外在迪士尼购买版权后,已经开始在其英文网站做播出预告,我们希望《人世间》能够作为“讲好中国故事”的优秀范本,在国内外观众中产生更大的影响力,也带动更多优秀国产剧的生产、制作与播出。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