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娱乐休闲

关于推荐电视剧潜伏我想说《潜伏》十年,我心中最好的谍战剧,没有之一

在中国,衡量一部电视剧在观众心中的受欢迎程度有很多种方法,但我认为采用山寨类型的剧名可能是比较奇葩的一种。时至今日,2019年的今天,没想到还会有这样的命名方式。




虽然在这十年间,模仿者无数,但基本上这些后来者最多只是学到形,无法触摸到其神之一毫厘。这并非是这十年间的第一部,也一定不会是最后一部。你可以理解为“撞衫”“蹭标题”“山寨”,但不可否认这部剧在大家心中的地位。

国家、生命、信仰、爱情、牺牲、理想、命运,《潜伏》里有所有让我们热血沸腾的东西。无论是正面人物还是大反派,都会让人为之动容。

这部剧好在哪里呢

1.全新的角度 深远的立意

以往我们看到的抗日及解放战争题材的影视剧,多以双方的高层人物为视角,或以某些战场为切入点展开叙述。而这部剧,开创了国产谍战片的先河,也让我们这一辈人,这部分喜爱此片的观众受到了一次全新的爱国主义教育,让我们了解到我们新中国的成立,除了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战士之外,地下战线同样是我们取胜的关键因素。

宏观来讲,它从一个潜伏者惊心动魄的斗争史折射出国共革命斗争的波澜壮阔。广大地下工作者在危急环境中压抑着爱情、在隐姓埋名中割舍着亲情、在血的熔炉中锻造着友情。在整个解放战争的大背景下,地下工作即是考验聪明才智、理想信念和坚强意志的不见血的斗争,也是满是暗杀、敌我倾轧和生死存乎一线的流血送命的刑场。

余则成,原来军统科班出身,一心想着国共和平,认为不可能发生内战。可是见识到了国民党官员的腐败和共产党的积极备战之后,他逐渐成长为了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者。

也正是通过这样的角度,它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成功,揭示了正义必胜的道理。

2.紧凑的剧情

一条明线,国民党腐败无能,内部倾轧,这样的政权毫无疑问会面临着人民的推翻。

一条暗线,余则成这样一个军统时期的国民党员,先后接受着左蓝和翠平的思想洗礼,逐渐的成为了中共地下战线的一名潜伏人员。同时,这样的身份,意味着他不仅仅是对于当政者的无声愤怒,更是对于新中国无限的憧憬,对美好的未来生活无限的遐想。这种心情,正是对于这个国家的一片赤子之心。在当时的背景下,这样的情怀,更显得真挚而感人。

白天,余则成的身份是天津站的副站长,密切注视着这里发生的一举一动。夜晚,他是深海,向组织汇报及转移情报。但他同时也是一名丈夫,也是一名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面对家国大义,他只能选择隐忍,为了帮助组织传递更多的情报,即使在解放前夜,他完全有机会功成身退和爱人团聚的情况下,他毅然决然地放下了自己的一己私念。

办公室,家,两点一线的简单场景,数的清的几个角色,没有千军万马的大场面,整部剧大多数时间都是两到三个人的对话,但靠着扣人心弦的剧情,每个角色饱满的人物性格,经典的台词,还有演员们让人大呼过瘾的演技,表现出了不同风格的爱情,职场的勾心斗角,革命斗争的残酷,以及小人物在时代大背景下无法掌控自己命运的无奈。

3.鲜活出彩的配角

国家、生命、信仰、爱情、牺牲、理想、命运,《潜伏》里有所有让我们热血沸腾的东西。无论是正面人物还是大反派,都会让人为之动容。剧中出场人物不算多,但每人的特点比较突出、性格比较鲜明、表演恰到好处、好坏人真实不虚。像吴站长的老练稳重、马奎的耿直阴险、陆桥山的巧于心计、李涯的赤胆忠心、余则成的谋略心细、谢若林的金钱至上、官员太太的绿叶陪衬等均能深深的印在受众脑海里,使人过目不忘。

李涯,为党国效力,几次险些将余则成扳倒。身为国民党的一员,他的心中一心想要铲除异己和为党国效力。演员祖峰并没有将李涯塑造得脸谱化,而是着力突出他对国民党的愚忠愚孝,这个坚持“信仰”“忠于职守”的特务头子与余则成展开了令人揪心的斗智斗勇。

陆桥山,一个满脑子利益,为已谋利的人。把一个阴险、利己、见风使舵墙上草、不时暗处使脚绊子的陆主任刻画的入木三分又丰满立体。善于官场争斗,性格阴险狡猾,暗施计谋,且十足官迷,觊觎天津站副站长的职位;后因被踢出军统,怀恨在心,又靠上郑介民这个大靠山,变得嚣张跋扈,不听劝阻。在陆桥山被枪杀的那一刻,甚至让观众心生出无奈的悲哀。

马奎,莽夫一个,有勇无谋。可怜的马奎,一心想往上爬,却硬被人扣上了“通共”的罪名,被密派自己的主子抛弃,被自己的妻子背叛,最终不明不白的送了命。没有气节和立场,更没有智慧和谋略。

吴敬中,这个人物首先一反以往那种单纯的阴险、狠毒、狡诈,而是给人一种有血有肉的那种现实感。不,是被注入了灵魂。他爱财、爱家、自私、精通为官之道,对事物有着很强的洞察力和前瞻性。也正是因为他的这种性格,才使得余则成能够成功地“潜伏”。为什么要在余则成的“潜伏”二字注上引号呢?因为余则成的“潜伏”是暴露的,但也只有在吴敬中面前他是暴露的。

谢若林,在他的意识里,没有阶级立场,没有是非对错,只要给他钱,他什么都愿意做。关于这位靠倒卖情报发财的特务,褒贬不一。贬低主要是因为其爱财如命,除金钱利益外没有信仰没有原则,甚至到了无耻的地步。而肯定则也是因为上述原因。为利益而活是人性极为真实的一面,可以说无可厚非。

翠平,确实,当她掏枪的一瞬间,才被自己苦苦追求的余则成爱上。她的爱情很悲剧,但是爱过就无怨无悔。她的成长,也是在余则成的督促下变成的,一个大老粗,学习写字,学习电报,收敛脾气,一切都是为了爱情,革命下的爱情分外浪漫。

穆晚秋,在余则成帮情报站站长敲诈穆连成时,晚秋爱上余则成。后因叔父逃亡日本,晚秋被迫嫁给党通局买卖情报的谢若林。在意外得知余则成与翠平真实身份后,晚秋被余则成说服,前往解放区投身革命事业。当余则成被命令继续在台湾潜伏时,晚秋以日籍华人的秘书的身份被派到他身边,与他结为夫妻继续地下工作。资本家里的娇小姐晚秋因爱而投身革命,最终蜕变成蝶。

4.悲壮感人的结局

我个人爱上这部剧也正是从最后悲壮而感人的结局开始。

本以为余则成在搞到黄雀计划名单后,凭他的韬略绝对有办法逃脱,没成想最终真的跟着吴站长去了台湾。

在机场的不期而遇,临别前的翠平和余则成相隔数丈却不能相认,老余看见还活着的翠平又是激动又是心酸,“咕咕咕咕咕”,我再学一次老母鸡叫啊,你记得去咱家鸡窝里把情报和金条取出来……

1949年终于迎来了全国解放,但他和翠平却没能如愿。解放后余则成扔在执行高危险的潜伏任务,组织仍要求他和晚秋结婚,而且最好是真结婚。这其中的意味他比你我都明白,可能永远也回不去了。可怜的余则成不知道翠平已经有了自己的骨肉,更可怜的是,翠平要独自扶养女儿,每天都站在山顶盼望丈夫归来,成了望夫石。但正因不是欢喜的结局,才更真实。那个战乱的年代多的是骨肉分离。

这样的结局真正反映了敌后工作的残酷,那种胜利即重来,那种折磨伴随一生的残酷。

最终的大结局选择以余则成的两行清泪收尾。

这泪水因何而流?因痛楚?因委屈?还是因太多的难以与人言?这泪水为谁而流?为左蓝?为翠平?还是为自己的身是浮萍?人世间有太多的说不清,道不明,齿难启,干脆什么也不说了吧,只是这泪水此刻却难以控制……

最后,希望大家在享受今天美好生活的当下,无论何时也不要忘记那些为了新中国付出毕生的革命前辈,永远也不可以忘记。

黑暗里,你坚定的守望心中的太阳;

长夜里,你默默地催生黎明的曙光;

虎穴中,你忍辱负重,周旋待机;

搏杀中,你悄然而起,毙敌无形。

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勋永垂不朽,你们,在烈火中永生。

——无名英雄纪念碑名。


- END -

谢谢读到这里 希望对你有价值

想看更多,可移步微信(公众号:一页半)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