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娱乐休闲

【推荐基佬电视剧】专题这部基情满满的高智商谍战片,看得我怀疑人生

今天我们来聊聊一部老片

《锅匠裁缝士兵间谍》

为什么会推荐这部众人皆知的电影?

那是因为他太经典了,简直让人欲罢不能、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

智商(直到刷了N遍小谍才看懂,捂脸哭)。

全片两个多小时,我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处于大脑短路的状态,不是走神就是瞌睡,甚至还出现了一种失传了好久的状态。

犹记得曾经的数学课上,老师已经翻页开始讲下一题了,我还在回味上一题,但是又怕跟不上下一题。。。。。。看这个电影我就有这种感觉。

小谍第一次听到这个电影的名字以为是三个臭皮匠和一个诸葛亮的故事,没想到看完以后发现简直难(sang)以(xin)想(bing)象(kuang)啊,我们的锅匠裁缝士兵竟然只是三枚贴着边都没撕好的一寸照的棋子。

其实这只是三个人的代号而已。

除了片名的三个以外,片中还有穷人和乞丐两枚棋子,至于为什么不都放到片名里,我想可能是作者怕你读起来抓耳挠腮,不信你试试。

本片改编自同名小说,由原作者约翰·勒卡雷亲自出马担任编剧,召集了一众国宝级英伦男演员联袂出演,这本小说还曾被BBC拍成了7集连续剧,在英国反响非常。本片亦为约翰·勒卡雷的“Smiley史迈利”三部曲之一。

故事讲述了在冷战时期,英国情报机构“圆场”(Circus)被苏联人安插了间谍“地鼠(mole)”,圆场当时的负责人“老总(Control)”有所察觉,独自展开调查,并派特工吉姆普莱多(Jim Prideaux)赴匈牙利获取该间谍身份,没想到行动出现意外,这个只有老总和吉姆两个人知道的任务还是被敌营洞察,吉姆遇袭,总管迫于上级和下级的压力而离职,并于不久后去世。

圆场一名外勤人员无意中发现圆场有间谍的存在,涉险越级直接汇报给了内财政部长,部长找到从圆场离职的“乞丐”乔治·史迈利(George Smiley),由其暗中调查,目标锁定在圆场四个高层之中。最终史迈利通过一系列调查,终于揪出了这跟埋在圆场多年的“地鼠”。

影片的故事结构其实很简单,但是信息量很大很碎,如一整张巨大的拼图,许多闪回和平行叙事让你摸不到头脑。后来才知道史迈利在影片刚开始换了副眼镜,通过注意这个细节来捕捉现在和过去。

换眼镜前

换眼镜后

也正是因为其表达方式的晦涩,导致这部影片的评价也是好坏参半,不过依然有7.9分。

一部分人认为电影太闷,节奏有些慢。还有人认为让他看第二遍的理由是因为没看懂剧情的话,那这绝对不是一部好电影。

一部情节如此复杂的书,想改编成电影实在是太难了,两个小时的时间不仅要交代清楚人物关系,又要刻画人物性格,还要把剧情毫无披露、又充满悬疑和紧张感的表现出来,几乎是不现实的。

还有人说这个电影对没有看过小说或者电视剧的人来说十分不友好。

还有一部分人认为电影拍得很美,英伦冷峻飒爽的气质展露无遗,而且语言精悍深邃,非常值得玩味,剧情更是缜密非常,逻辑性很强,最主要的是一堆可以化成灰的国宝级英伦男演员一起飙戏,已经算是非常精彩了。

本片作为谍战片,最主要的塑造是针对时代和人物来完成的,其故事的脉络相对比较简单,悬疑性并不强。虽然小编第一遍着实没有看懂,但是看第二遍的时候简直犹如醍醐灌顶,一股仙灵之气从天灵穴直冲而下!

下面大家跟着小谍重温一下这部影片的经典剧情和晦涩难懂的镜头!

开篇,老总派特工Jim去和一名将军接头,获取有关于圆场内间谍的信息。

这个镜头是Jim去打听地鼠的消息,和匈牙利将军的带路人都在往约定的目的地走,他们各自走在马路两边而且都在看对方,但是画面看上去是二人在相对而走,这不是画面出错,而是指二人从两个不同的背景(对立组织)走到一起。然而,特工Jim很快就被干掉了。

由于Jim的死亡导致老总引咎辞职,并且将史迈利也一同拉走,史迈利失业以后一段时间没有事情干,每天就是游游泳健健身。

这个镜头史迈利在家中独自醒来,双人床,有化妆台和很多化妆品,说明他曾经和一个女人同居并且现在已经不在了。这里已经开始铺垫妻子Ann。

史迈利房门上的木条,为了确认有没有人进入自己家,这个细节是他的职业习惯,也为后来特工RIKI进他家,被他马上发现做了铺垫。

史迈利一天回家后收到一叠信件,其中有寄给妻子Ann的。

史迈利的这段生活描述中完全没有出现他的妻子,他的住所却依旧能收到他妻子的信件,说明他和妻子的名分已经名存实亡。

这个细节对于理解影片非常重要。

接下来这个画面的内容是,一个外围人员riki越级汇报内部有鼹鼠,加上“圆场”老总之前的叮嘱,使部长意识到了内部间谍的严重性。

于是,部长请已退休的史迈利出山帮忙调查,对他说了一句,“Outside the family”,一语双关:这个family既指史迈利热爱的工作又指他自己的婚姻,二者都以失败告终。妻子Ann的不忠叫他一直很敏感。

史迈利接受了调查任务,先是去拜访退休(被开除)的同事Connie,在他家看到了一张老照片,Jim(也就是电影一开头被干掉的特工)当时和Bill Haydon(圆场的一位高层)在一起,形影不离的一对(此处暗示二人为GAY)。

对,这个就是Bill

史迈利调查到特工Jim在匈牙利出事后两个月,账户上收到一笔汇款。这时史迈利怀疑Jim没有死。

果然,画面一转,Jim真的没有死,并且在一个偏僻的学校当起了老师,并且对一名也叫Bill的学生格外关照。(这也是一个重要的提示,可是第一遍当时小谍根本没明白。)

这时,我们最爱的卷福出现了,剧中的他叫Peter。受到史迈利的指示,进入档案室偷Jim去匈牙利那晚圆场的值班表,碰到了女同事的示好,然而他习惯性的拒绝了,这里看出他对女性不感冒,表明他也是GAY。

在一个嘈杂的车间,一个老头给档案室里打了电话,(这个打电话其实是打给Peter的)。当时这个老头的广播里在放一首歌《老吴当了洗窗工》,监听者一边监听一边跟着哼唱。这首歌也有他存在的意义,看下文。

Peter离开档案室时听见Roy(圆场的一个高层)在唱《老吴当了洗窗工》——他明白自己被监听了,(但当时小谍并没有意识到,后来才发现这个细节的巧妙),Peter立刻去找史迈利。

史迈利要求Peter提高警觉,把能收拾的都收拾了(即能割舍的都割舍掉),Peter回家时有一男老师在批作业,Peter内心那个痛苦啊,看着他发呆。此时镜头和人物之间隔着玻璃,玻璃既反射影子影像画面又使声音不清晰,暗示二人产生了不能解释的误会。(活捉第二对基佬)。

影片中的圣诞晚会,这群老男人恶搞列宁,并齐唱苏联国歌。这个场景在影片中多次出现,蕴含众多线索!据说右边这位有点像川普的白发老人就是作者勒卡雷本人了。

舞会中:史迈利看见Ann在跟别人亲热很受打击。而跟Ann亲热的人就是Bill.

舞会看上去是多年前的记忆,因为舞会的场景就像Connie的记忆一样美好,大件看上去关系都很好,都很开心。从那时起Ann就开始偷情,也是史迈利心结如此之深的原因。

Peter偷来的值班记录得知,Jim被枪击当晚,值班同事给史迈利的家中打电话,然而史迈利去了柏林没回来。然而,奇怪的是,打完电话不久Bill就出现了。

这点很多朋友们看不懂,正说明Bill正在史迈利的家中和Ann偷情,所以才能第一时间知道Jim被射杀的消息,之后从他的愤怒和哭泣等行为看出,Bill和Jim的基情才是真爱啊。

史迈利其实一早就知道两人有奸情,回忆开始了:史迈利从柏林回家后,发现Bill在他家,妻子Ann也在家,Bill的鞋子没穿好。作为一名资深老特工,一眼就看出了端倪。

有朋友会问,Bill为啥一个基佬非要和史迈利的妻子调情?因为他就是剧中的鼹鼠,一直受到俄国情报老大卡拉的指示,诱惑Ann,是为了牵制史迈利。妻子是他的软肋,虽然电影中没有直接说,但通过一个镜头语言就表现出来了。

这个火机便是当年史迈利留给卡拉(卡拉就是俄国情报老大)的,上面刻的字暴露了史迈利的挚爱是自己的妻子Ann。这也成为了卡拉牵制史迈利的手段。

史迈利终于找到Jim,得知Jim被卡拉擒获,并供出所有在俄的英国情报人员。Jim跟史迈利说卡拉一直在给他看一个火机,这个就和之前的画面联系起来了。

史迈利在调查后发现了一切,原来,间谍通过俄国大使向苏联发送重要情报,而整个英国却以为从苏联拿到的垃圾情报是金子,这一切都是俄国情报老大卡拉设计的。(不由自主感慨:没点智商,真在特工界混不下去啊,小谍再次感叹,智商不够用。)

史迈利开始了他的反击,布置“钓鱼”计划,首先让一特工发了个假的重要情报,要求锅匠、裁缝、士兵立刻会首。

史迈利和Peter到了接头地点埋伏了起来,推测锅匠、裁缝、士兵开完会后,他们中的间谍定然会来和俄国大使接头,让卡拉杀了那个发“假情报”的特工,果不其然,等来了Bill。

这时候开始了回忆:

(一笑领风骚啊)

舞会上。Jim和Bill一见钟情。

二人的对视,揭示了二人基佬的关系。

之后的情节就好理解了,Bill被监禁起来,马上遣送回俄国,Jim不愿Bill去俄国受罪(在外间谍回国基本就是死,卡拉除外),所以亲手解决了他。他开枪时Bill看着他,情绪很平静。然而,小编看到这里还是有点被小小感动了一下呢。

间谍抓到了,故事结束了,史迈利大叔最后众望所归成为了圆场的老总!

小谍只是简单的截取了几个关键节点和比较隐晦的镜头,要想完全搞清楚这个电影还是推荐大家花了两个小时好好坐下来看看,毕竟腐国的电影,果然名不虚传!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