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年前,我在网购图书时看到一则促销广告——每个“不可不读”的书单上都有《沙丘》!雨果奖、星云奖双奖作品!看到评论也是一窝蜂的如“太好看了”、“伟大的作品”、“史诗巨著”、“经典”等等。本着向经典致敬的心理迅速下单,买了《沙丘》系列。当图书到手后,便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
实话实话,这几本《沙丘》我是硬着头皮啃了很久,但是太“难看”了,“难看”得令人头皮发麻,心生厌烦,无论是格局背景、语言文字、人物形象、情节套路等方面,都实在是乏味,引起阅读体验的极度嚼蜡感。
更早以前,在2011年,同样也是看到了一则图书促销广告,我一时手痒下单《基地》系列七部曲,也是瞧中了它是“科幻史里的丰碑”类似这样的推荐才去买的。看着极具宇宙浩瀚美感的封面,我顿生欣喜。但历经多年,期间被劝退无数次,实体书、电子书轮番上阵,看得很累,又臭又长,小学生文笔,大量口水对话。哎,又入坑了!
关键是,这里面有哪门子科幻啊?
从此以后,我便一次次拷问自己:“人生必读榜”、“不可不读的经典”,是谁说的?谁规定的?为什么你相信?这不过是书商的一种营销手法罢了。
不想过了几年,《基地》拍成美剧,《沙丘》更是耗资1.65亿美元搬上荧屏冲击全球票房,豆瓣评分据说还很高,国内有很多人期待,但也有人不买账。
《基地》《沙丘》在欧美一向是被热捧的,是科幻领域“封神”的作品,但他们都被定义成“软科幻”,甚至还被归入到“太空歌剧”。今天我就想说道说道,这个“太空歌剧”到底是个什么成色。
其实世界上原本没有“太空歌剧”,只不过那些想象力不够、脑洞不大、科技元素不多,又想披上科幻小说外衣的作品多了起来,也就有了“太空歌剧”。
“太空歌剧”,虽说是科幻小说,但重点是讲述政治、人性那一套,故事的主线大多数征服、霸权、暴力、复仇、爱恨纠葛那些俗的掉渣的内容,通过抽象的隐喻造成朦胧的美感,似乎是想去阐述什么哲学道理,然后搞成“宗教启示录”式玄之又玄的东西。
要说硬核,它们一点都不硬核,科幻沦为了故事点缀的装饰,但凡一提到有关科学、技术方面的话题,作品就会露怯,解释某些高科技智能的东西就语焉不详,归结为上古的神秘力量和星际的神秘力量
比如,一个响指就可以毁灭半个宇宙,都知道这招很牛,但却不告诉你为什么有这样的“神操作”?这种“神操作”有什么科学道理?这种故事设定,看似很有想象力,实则是想象力贫乏的表现。
很多“太空歌剧”作品,更缺少必要的物理学、数学、生物学、生命科学、天文学知识储备做故事情节的背景支撑。
比如,整个宇宙放眼望去,各种文明的生物长得都跟地球人差不多,从外貌上来看没有太大区别,只不过有的看起来凶神恶煞丑陋难看一些,五官位置分布得也比较相近,受伤了也会流鲜红或绿色的血,《星际迷航》系列、《复仇者联盟》里基本都是这样,这基本就属于对生物学、生命科学的无视了。
比如,地球时间竟然通行全宇宙,外来的星际文明在宇宙某个角落待上一段时间,回到其所在星系,不同星际的时空效应完全一样,就跟下班回家一样。各个文明都是可以在“同一时间”跨越整个宇宙尺度的生物,这就是完全拿相对论当笑话了,设定合理性跟不上脑洞。
但看过《太空漫游》《星际穿越》《三体》的人都知道,这里面的硬核概念层出不绝,石碑的启示、未来人放置的虫洞、拯救人类的AB计划、二向箔、光速飞船、水滴、黑暗森林法则,荒诞、震撼却又在科学的情理之中。
一般来说,“太空歌剧”走的都是弱科技、强历史的设定。
这些“太空歌剧”,明明故事中的事物、事件,相较于人类历史文明中存在过的东西并没有太多创新性,但作者就是喜欢把特别简单的概念、已经出现过的文明工具改头换面,重新包装个拗口深奥或者金光闪闪的名字,然后搞得很玄妙的写出来。
比如《沙丘》,用数万年以后的时空背景,讲述的还是地球上的魔幻故事,帝王、宫廷、贵族、骑士、阴谋、情仇,还是地球上熟悉的场景。甚至都已经穿梭于星际了,战斗还是靠近身肉搏,用冷兵器决斗,无非就是那些剑与魔法的元素搞来搞去。
把《沙丘》的故事换成麦哲伦到东方寻找盛产香料的新大陆,基本不会妨碍剧情发展。
《基地》系列也是这样。
艾萨克·阿西莫夫写《基地》,据说故事原型是《罗马帝国衰亡史》,故事的源起——心理史学,让人有一种似懂非懂又迷迷糊糊脑胀的感觉。如果换成《罗马帝国衰亡史》来理解,就会明白所谓的“心理史学”,不过就是上帝的预言、神的旨意罢了,还是宿命论、救世主的东西。
《基地》里人类已经主宰了银河系,可政权形式依然是皇帝、将军那一套,把阿西莫夫塑造的银河帝国放在中世纪任何一个国家,或者任何一个其他架空世界之中,完全不会有违和感。
有人吹嘘艾萨克·阿西莫夫将罗马和欧洲一千多年的历史浓缩在银河帝国浩瀚的时光中,这基本上就是瞎扯了,这样的话直接看爱德华·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原著不就行了吗?干啥要去看《基地》呢?
剥开《基地》《沙丘》科幻的外衣,本质上就是一本政治历史小说,实际上格局还是地球那么大,无非是在宇宙的场景中说着地球的故事,武器、服饰、社会结构等,都让人看不出未来感。
科幻、玄幻、奇幻、魔幻被杂糅在一起,又似是而非,如此写出来的东西真是让人眼花缭乱,总感觉是罗马帝国、玫瑰战争、十字军、亚瑟王等等的复合体,讲的无非是超级英雄、孤胆骑士、冒险王、王子复仇的传奇经历,充其量把故事舞台搬到了太空。
面对这样的内容,科幻的外衣显得轻薄无力,可有可无。
什么“太空歌剧”、太空版“罗马帝国”,不过是想象力匮乏又遮遮掩掩不好意思直接承认的一种说辞。
科幻,顾名思义就是要有合理的科学幻想,并赋予这种科学幻想以思想深度。
科幻的可贵之处在哪里?是借助现有的科技文明想象未来,既探讨未来科技,也探讨未来宇宙时代的人文社会,而不是挂着科幻的皮,实质却是一部欧洲中世纪宫斗片。拿着一堆高科技却干着中世纪或者一战、二战的事,为什么?还是缺乏想象力,没办法想象在未来科技下的科技和人文方面的变化,没有想象力还能叫科幻小说?
这也是《基地》《沙丘》这类所谓的“太空歌剧”的通病。
科幻最怕的就是,社会行为与科技发展相悖的逻辑偏差。比如你都星际飞船满宇宙飞了,但是社会体系、生存法则还是欧洲中世纪那套,这就很说不通。 为啥《三体》足够硬核,就是大刘很细致地思考了科技对社会、对人性带来的影响。
很多“太空歌剧”也许可以算作好的小说,但绝对不是好的科幻,因为它们不过是在重新描摹西方文明过去的历史,到了以光年为尺度的未来时人类社会到底是什么样的形态?拥有穿越星际那样的科技后,人类社会又会产生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些问题,艾萨克·阿西莫夫、弗兰克·赫伯特都没有给出超出普通人思考之上的更深度的解答。
从这点来看,《基地》《沙丘》甚至还不如作品诞生时间更早的凡尔纳科幻小说。
这绝对不单单是《基地》《沙丘》等太空歌剧作品创作时间早、受时代的限制的原因那么轻松。终究还是思想的贫乏,即使科技高度发达了仍旧搞打打杀杀的套路,脱离不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贵族主义色彩。
终究,这些“太空歌剧”,还是没有跳出地球的视角来写人类,没有站在上帝视角看待地球文明,更没有把人类置身于苍莽浩瀚的宇宙,“西方中心论”被移植成了“人类中心论”。
想象力不够,又有人拿“深度”说事,说在这些故事中阐述了“伟大的人文思想”、“厚重的历史美感”、“神秘的宗教力量” ,必须要有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底蕴才能理解。
看懂了吗?就是这样“托”似的硬捧,硬要在一堆沙子里面找一粒米罢了。
一部《沙丘》,如果还要对西方哲学历史、宗教、人文、社会相应的知识背景才配看,那我估计很多西方人都不配看!
有人说《基地》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看的系列小说,每个“不可不读”的书单上都有《沙丘》,这说法绝对是言过其实!在我看来,一方面这是书商的营销包装,一方面这是西方人自己的自娱自乐,这才水涨船高地把它们的地位抬升。
另外,翻译也有一部分因素。仅以《基地》为例,我读的这个版本,文字毫无美感,甚至不如一些网文水准。让我看不下去的原因,很多应该是翻译的“锅”。
但翻译不好,至多会让文字水平下降一点,作品反映的思想本质还是可以还原的,《基地》或者《沙丘》在思想深度上的肤浅是不会受翻译水平高低的影响的。
很多科幻作品,包括《三体》《太空漫游》已经可以用当下想象未来,而“太空歌剧”还在用未来演绎古代。
说到底,所谓的“太空歌剧”就是太空大航海时代的未来版古装片,披着科幻外衣的欧洲宫廷烂俗剧。如果拍成好莱坞的电影大片,还可以看看音质画面特效,气势磅礴的配乐和美如画的运镜足够吸引人,剧情基本就是小白文。
你问我《基地》《沙丘》好看不好看,我只能说我欣赏不来,并且有些嫌弃。我对“太空歌剧”的不认可,只是我的一家之言,我个人的口味而已。
审美从来都是多元化的,我从不反对别人喜欢看,更不会嘲弄别人追捧它。阅读和观影是很挑个人口味的,汝之蜜糖,我之砒霜。
《沙丘》未映先“火”,但火的是对科幻主题的探讨,而不是对《沙丘》的热捧,从这几天的影评来看,绝大多数中国观众对《沙丘》这类作品也是不感冒的。漂亮国的力量已经无法随心所欲地支撑它的文化输出了,当观众已经不再相信漂亮国的实力的时候,不管它拍得怎么天花乱坠,也勾不起中国观众内心的共鸣。
但我最讨厌一种人,他们的言论归根结底就是要表达这个意思:《沙丘》很好看,“太空歌剧”很高端,是中国观众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