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娱乐休闲

【关于狐妖的恐怖电视剧推荐】魅人心,陷人情,看看《聊斋志异》的狐妖世界

前言

《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用了将近40年的时间而创作出来的文言短篇小说。

《聊斋志异》中蒲松龄通过写怪力乱神事情来凸显出当时社会的黑暗,以及社会中所存在的现象或问题,并成功塑造了许许多多生动的融入形象。

《聊斋志异》还有一个"小名"——《鬼狐传》。从这个名字中我们便可以得出狐妖在《聊斋志异》中所占的比重是十分的重。

蒲松龄笔下所创造的狐妖不同于其他话本中的狐妖,它被赋予了新的面容,也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蒲松龄使狐妖这一形象在具备人的容颜的同时,又具备人的内在本性,以及人的思想情感。

而蒲松龄也将这三样非常完美的融合于一体,是狐妖的形象更加的立体、饱满,完成了审美、理想与现实的高度统一。

这也使得狐形象在读者心中变得十分的难忘。《聊斋志异》这本小说可能不是人人都阅读过,但是对于《聊斋》这部电视剧相信,许多人都十分的熟悉。

当初的我便是抱着小板凳坐在电视机旁边,每天等待聊斋的播出。当时看的时候我觉得十分的恐怖,但现在想起来《聊斋》里面每一段故事所表现出来的都是人情与人性。

一、 狐妖自身意义的转变

关于狐妖的传说很早就有出现。首先出现的便是关于九尾狐的传说,在《山海经》南山经片中写道

"又东三十里,曰青丘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青雘。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

由此九尾狐的传说带上了神秘的色彩。而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狐更加的了解,狐也被贴上了各种的标签。

例如占卜、性爱。在《诗经卫风》中,有一篇诗名叫《有狐》的诗歌:

"有狐绥绥,在彼淇梁。心之忧矣,之子无裳。有狐绥绥,在彼淇厉。心之忧矣,之子无带。有狐绥绥,在彼淇侧。心之忧矣,之子无服。"

这里为我们呈现出的是,狐狸四处飘荡,寻找另一半的场景,由此,狐狸也被打上"性爱"的标签,这也与古人的生殖崇拜息息相关。

而后狐狸逐渐成为了尊贵的神兽,同时也是仁德的代名词。但是即使如此,狐狸这一形象还是被打上了魅惑众生的标签。

在东汉赵晔所著的《吴越春秋·越王无馀外传》写到:

禹三十未娶,行到涂山,恐时之暮,失其度制,乃辞云:"吾娶也,必有应矣。"

乃有白狐九尾造于禹。禹曰:"白者,吾之服也。其九尾者,王之证也。

涂山之歌曰:'绥绥白狐,九尾痝痝。我家嘉夷,来宾为王。成家成室,我造彼昌。天人之际,于兹则行。'明矣哉!"

禹因娶涂山,谓之女娇。取辛壬癸甲,禹行。十月,女娇生子启。启生不见父,昼夕呱呱啼泣。

而在这个故事中,九尾狐虽给大禹带来了好运,但是对于人类来说,这不过是他们的想象,而人类内心更表现出的是对于神秘的狐妖的恐惧。

在主流文化中,狐狸以尊贵的形象存在,但是在百姓流传的话本故事中,狐狸大多是被作为妖怪被人们熟知。

《玄中记》对于狐狸提到:

"狐五十岁,能变化为妇人,百岁为美女,为神巫,能知千里外事。善蛊魅,使人迷惑失智。千岁即与天通,为天狐。

而后在《搜神记》中也写到:

"狐者,古之淫妇也,其名曰阿紫,化而为狐。故其怪多自称阿紫。"

久而久之,狐狸褪去了兽皮幻成人形,并能与人交流。在众多故事中,狐狸多幻化为妖艳妩媚的女子以此来迷惑人心,而人类与狐妖淫乱的故事也在民间广为流传。

这也给许多小说家提供了创作的灵感与素材,而蒲松龄所写的《聊斋志异》中关于狐妖的故事也是以此为基础进行创作。

二、 狐妖在《聊斋》

蒲松龄笔下的关于狐妖的故事也与当时那个时代许多的故事类型都相差无几,但是唯一可贵的一点便是,在《聊斋志异》中的狐妖不是不仅仅只是负面形象,亦有可爱的、善良的形象。

在蒲松龄笔下的狐妖形象对于其他类型的小说来比更具完整性,并且也更具人气。

《聊斋志异》里面记载了人类与狐妖之间的矛盾,也记载了人类与狐妖之间的坦诚相待以及深厚的情谊。

在《酒友》记载道:

车生者,家不中资而耽饮……摸之则茸茸有物,似猫而巨,烛之狐也,酣醉而大卧。视其瓶则空矣。因笑曰:"此我酒友也。"不忍惊,覆衣加臂,与之共寝,留烛以观其变。半夜狐欠伸,生笑曰:"美哉睡乎!"启覆视之,儒冠之俊人也。起拜榻前,谢不杀之恩。……狐曰:"屡叨良酝,何以报德?"生曰:"斗酒之欢,何置齿颊!"狐曰:"虽然,君贫士,杖头钱大不易,当为君少谋酒资。"明夕来告曰:"去此东南七里道侧有遗金,可早取之。"……狐又告曰:"院后有窖藏宜发之。"如其言,果得钱百余千,喜曰:"囊中已自有,莫漫愁沽矣。"狐曰:"不然。辙中水胡可以久掬?合更谋之。"异日谓生曰:"市上荞价廉,此奇货可居。"……但问狐,多种麦则麦收,多种黍则黍收,一切种植之早晚皆取决于狐。"

狐妖与主人公车生虽是不同的"品种",但是车生却没有伤害狐狸,而是对他加以照顾。

狐狸也是十分的懂得知恩图报,对于车生对他的照顾,他以改变了车生的生活困境作为回报,在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人狐之间的浓浓情谊。

除了在故事中表现出人类与狐妖可以和平相处的思想之外。《聊斋志异》还给了人与狐妖之间一个全新的"恋爱模式"。

在人狐之恋的故事情节中,多半是狐妖幻化成人形后,带着好奇心而踏上恋爱这段旅程,但是往往以悲剧作为结局。他们之间的爱恋就只是一场不美好的噩梦,更多的只是一场有始无终的艳遇。

而在蒲松龄笔下的狐妖却是以另一种形式而存在。狐妖改变了男一号的生活困境,并且与男一号真心相爱,随之帮助男主完成他的人生目标,使男主的命运得到转变。

蒲松龄笔下的狐妖不再是只懂得利用美貌来魅惑人心,也不再不再只是寄生于人类身体中,他们可以通过自身的修炼化成人形,随后在缘分的指引之下与男主相遇。

《阿绣》写到:

刘驰过之,女遽呼曰:"马上人非刘郎乎?"

刘停鞭审顾,则阿绣也。心仍讶其为狐,曰:"汝真阿绣耶?"

女问:"何为出此言?"刘述所遇。

女曰:"妾真阿绣也。父携妾自广宁归,遇兵被俘,授马屡堕。忽一女子,握腕趣遁,荒窜军中,亦无诘者,女子健步若飞隼,苦不能从,百步而屦屡褪焉。

久之,闻号嘶渐远,乃释手曰:“别矣!前皆坦途,可缓行,爱汝者将至,宜与同归。”

刘知其狐,感之。

因为男主对其心中的白月光恋恋不忘,于是乎狐妖而幻化成白月光的样子,男主见此便把对于白月光的感情寄托在狐女身上。

但是在这过程中,狐妖看出了男主对于白月光的深深依恋与不舍,于是便帮助男主找回自己心中的白月光。

蒲松龄笔下的人狐之恋,他们的爱恋也如普通人一般纯粹而又自然,狐妖在面对男主的深情会感动,在面对男主的薄情时会伤心,在男主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会倾尽所有帮助他。

蒲松龄笔下的狐女已经褪去了邪恶的本性,她们更像是普通的少女,对爱情充满了美好的向往,努力追求自己的爱情,她们不再只是"花瓶",她们坚韧,善良,聪明机灵,她们单纯有思想。

抛弃她们主体的特殊性,她们与豆蔻烟花的少女无异。蒲松龄既写出了狐的可爱与皎洁,也写出了人的可爱与善良,而这种做法打破了狐妖与人类之间的界限,使他们成为一个整体。

也正是由于界限的打破,让他们的爱情就像人与人之间的爱情一样情意绵绵。

结论

《聊斋志异》中的狐妖,法术强,武力值高,有着出众的样貌,有着知晓未来的本领,已有着如人类般的真性情。

当我们进入《聊斋志异》中的"狐妖世界"时,我们可以看到人与妖之间的矛盾,但在他们的背后隐射出的是蒲松龄矛盾的内心世界。

蒲松龄本身的思想极其的复杂,他渴望冲破固有的封建思想,但是从小被生活在这种环境之下,也让封建思想在他的思想中根深蒂固。

就好像"狐妖世界"中的狐女,她们主动追求爱情,她们不受世俗的束缚,但是她们在与男主组成家庭过后,又主动地融入到人类的生活,做起了"家庭主妇",为家庭的繁琐而奔波。

尽管如此,她们同样有着与当时妇人不同的思想,她们追求自由,她们思想开放,她们对于事物的看法有着独特的见解,她们的身上充满了才气。

狐妖在对于社会不公平的现象,他们她们往往会十分的愤怒,会以自己的力量来惩罚"恶势力"。

这也表现出了蒲松龄内心对当时社会的谴责以及愤懑,更表现出了他对于理想时代的期望,以及他"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救世心态。

《聊斋志异》不仅仅只是简单的讲述每一个故事,更是在讲述了一个客观的人生,它不仅是是一部小说,更是一个时代。

我是小楚,一个有态度°的文史科普作家。欢迎您的关注、点赞、收藏、评论四连。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