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的大热剧非《亲爱的小孩》莫属。以平实而不乏温暖的笔触,为观众呈现了婚姻经营、新手父母、育儿观念等多个与当下社会息息相关的话题。
因为其中展示的情节过于真实,还被央视点名批评“贩卖焦虑”。
越“骂”越上头是不是我们当代人共有的特征呢?
一起随“最美文旅推荐官”看看这部上头的电视剧,其中长沙的“烟火气”成为了大家讨论的热门话题,你会发现隐藏在街巷之中的场景有似曾相似的感觉。
也许其中一个镜头就是你家的小区门口。
导演胡坤就是长沙人:“长沙有特别现代的地方,又有特别接地气的地方,我们尽可能地把长沙的市井生活展现得充分。”
图:肖路和方一诺办理离婚手续的地点取景于长沙市芙蓉区民政局。
图:肖路带禾禾玩的公园取景于长沙烈士公园。
图:肖路和方一诺吃早饭的地点取景于中心医院旁的小吃店门口。
长沙“粉”
电视剧一开篇就是主角肖路和方一诺一起吃早饭的温馨画面。
长沙人早上要做什么?
嗦粉!!!
一夜醒来,街头的热腾腾的粉摊开门营业,热乎乎的香菇码子、排骨码子、扣肉码子……让人垂涎欲滴。这里隐藏着独属于长沙人的味蕾密码。
无论是开公司当老板的、职场里打工的,还是刚上初中的学生,都能坦然地坐在一张桌子上嗦完一碗粉。
长沙“烧烤”
夜幕降临,长沙的满街满巷都飘满了美食的香气,这里汹涌着澎湃的人间烟火,隐藏着长沙人直爽果敢热情好客的胸怀。
夜宵摊的老板饱经风霜,最爱在两杯酒下肚之后和你畅谈江湖往事。
烧烤配啤酒,烦心事抛脑后,夏日的街头小巷,不管是有门面的还是推着小车的,在烤架上弥漫的烟火,都成了我们对生活印象深刻的符号。
长沙“塑普”
剧中和演员对话的群演,说着带长沙味道的“塑普”。
这种弥漫在长沙空气里的“普通话”,总是能让你忍俊不禁地笑出声来。
有一次去同学家做客,
阿姨给我端了一杯茶,然后很热情地问我:“哦不哦啊?”
我以为阿姨说的是“饿不饿”,就很热情地回了句:“不是很饿,有一点点,就随便吃点吧,吃的东西阿姨你不用弄多了。”
气氛突然陷入一阵尴尬……
后来同学告诉我说“哦不哦”的意思是:烫不烫。
我原地尴尬到爆炸。
科普:ò,第四声,意思就是很烫
有一次我同学错过了一个会议通知,听到他跟负责人打电话:“对不起对不起,我是真的没听到通知。”
“那你现在怎么知道了呢?”
“我是走了以后,后背才听到说的!”
“那你当时为什么不转背回来听呢?”
“……???”
科普:后背,就是之后的意思。也就是走了之后才听说的。
学习长沙话的绝妙小建议:
长沙话的语调比较平缓,如果外地人要最快地学会讲长沙话,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每句话的每个字都读成轻声,再加上“哒”,“ 咯”,“ 撒”,“咧”,“啵”等语气助词,就能模仿个六七成象了!
《亲爱的小孩》制片人卢静表示:“我们要拍一部真真正正的生活剧,拍有生活质感的东西,拍我们身边的小人物。我们来到长沙的时候,最喜欢的就是她的生活质感,非常有烟火气。长沙给我的感觉就是很热情,充满着希望。我们尽量经过艺术创作后,还能让观众觉得生活就是这样。”
电视剧中,长沙的老楼独具岁月痕迹,这是导演特意展现出的长沙市井风情。在不远处高楼大厦的映衬下,这座城市格外具有生活质感。
整个城市像年轮一样,从老城中心往外,不同年代的建筑风格一目了然。
街头琳琅满目的各种店铺,毫不掩饰地散发着勃勃生机。长沙人的点滴生活,让这个城市汇聚起、升腾起独属于长沙的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