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娱乐休闲

2022年教育神剧火了:三种家庭,三个妈妈,你更像哪个?

门|陈六月央视最新教育电影《加油!妈妈》火了。

单亲妈妈、律师合伙人,

全职妈妈、开网店的妈妈、富二代母亲...

不同职业不同性格,

你会发现孩子的成长和母亲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女强人苏青是一个强势的事业型女性。


她和丈夫李修平一起开了一家律师所,

两人并驾齐驱,

可谓是人人羡慕的精英家庭。


她总能高效率地解决工作的问题,

一出场就很受欢迎,

可这种完美主义却不一定适合育儿。


面对孩子的脆弱。

她有着强大的理性感。


严苛地规划着孩子的成长轨迹,

甚至忽略了孩子的情绪。

孩子按照她料想不到的方向成长。

变得压抑、叛逆、拒绝沟通。



另外一位妈妈何晓涵,是一个全职主妇。


农村出身的她,原本是一名护士。

虽然外表光鲜亮丽,但在家中的地位不高,

丈夫的社会地位和家庭背景都比她好。



在婆婆的心目中,何晓涵配不上她的儿子,

再加上她重男轻女的老思想,

对生了女儿的何晓涵,更是看不起。



因为害怕冲突,

也担心自己没有能力保护好孩子。

各种恐慌交织在一起,

心理状态越来越差,甚至影响到了女儿的成长。


另外一位单亲妈妈周南南,

则更滋养,更平和。



虽然周南南的处境,其实是最弱势的,

家庭不算完整,

但她却竭尽所能给了孩子最好的爱。



在她乐观豁达的教育方式下,

她的孩子和另外的孩子不同,

成长得更加开朗、阳光、乐于助人。


父母的好情绪,家庭最宝贵的风水


联合国有过一项调查:

小孩子最怕父母做的十件事,

其中排前二的分别是——

父母吵架、发脾气。


每一项都跟负面情绪有关,

都给孩子带来深深的恐惧感和不安感。


有一个研究发现:

情绪痛苦在大脑区域的反应,

和身体疼痛极为相似。


也就是说,

当我们听到一句扎心的话时,

胸口感受到的疼痛和被真实刺伤的疼痛类似。


曾有心理医生针对在易怒父母影响下长大的孩子,

总结出的15个特点。



在父母的高压情绪下,

孩子无疑会朝着具有破坏性的方向成长。



在剧里,

何晓涵的女儿优优知道这个家里奶奶说了算。


她埋怨妈妈没用。

奶奶重男轻女的思想,

让她开始讨好奶奶,

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了她的认知,

让她出现了性格认知障碍。



教育家蒙台梭利说:

“一个儿童,一开始在社会中是孤立的。

如果有一个‘成人’影响他,

通常这个人首先是他的母亲。”


幼儿往往会把母亲当做第一扶养人。

而从心理学上来说,

“妈妈”这个角色,

在孩子人生前几年,

更容易影响孩子的心理发展。


所以,妈妈的情绪稳定,

才更有利于孩子建立内心的安全感,

让孩子带着对世界的信任,

走得更远更稳。


孩子最害怕的,是父母“看不到”自己


苏青的大儿子小夫正是处于青春期的阶段,

因为两人缺乏沟通,

导致关系一度非常紧张,

儿子小夫直接拒绝沟通。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里中,

我们其实时常会遇到孩子的对抗。


对抗的背后,是孩子的期待。



如果你的孩子老是不听你说的话,

你可以反思一下:

是不是倾听出了问题?

你是不是从来没有反馈过孩子的话?

是不是孩子觉得父母听不懂,才会直接沉默?


当孩子说“反正你不会听我说时”,

你可以告诉他:

对不起,过去是我忽略了。

宝贝,我现在坐着好好听你说话。

你怎么想的呢,妈妈现在等着听你的想法呢。


当孩子开始倾诉时,

把孩子的话挑重点复述一遍,叫做“反馈”。

这能让孩子感到自己被看到,

被理解,属于有效倾听。


当孩子说:

心情不好,不想学习……

你可以反馈:

嗯,你想说你现在很烦躁,静不下来啊,对吗?


这样的话,孩子会明白:

原来我现在的心情,被妈妈理解了。


如果孩子有自己的诉求,

爸妈没办法立马答应孩子的诉求,

那就可以对孩子说:

宝贝,这件事我还不能答应你,

因为……


即便做不到,

孩子知道了你的回馈,便会得到一份安慰。


这三句话术可以记下来:

这听起来像……

你似乎想表达……

我觉得你的意思是……


这样的表达,

可以更容易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积极的态度,

而不是让他直接关闭心房。


父母对孩子最好的支持,就是“我相信你”


电视剧里,

周南南一直都是给予孩子最强大的支持的人。



在孩子被同学误解时,

她第一时间向儿子了解情况,

在确定儿子没有拿别人的铅笔后,

坚定地给儿子支撑,信任并保护着他。


她偶尔也犯错,也有迷糊的时候,

但是冷静下来的她,

都是和孩子站在一个战线上的。


在孩子脆弱无助时,

比起我们去和孩子争对错,

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感受到,

无论如何,我们都和他站在一个战线上的被爱感。


而这样的做法,才会反过来支持孩子的成长。


1、 先和孩子的情绪共情。

你可以说:

“我知道你也不想这样。

被妈妈这样吼,你也很委屈。”

很多孩子听到这句话,

长期的对抗防备心就放下来了。


这三句话可以记住:

第一句是:

我知道你现在很生气,等你冷静下来我们再谈好吗?

第二句是:

我希望你生气的时候说“我不开心了”,而不是“我讨厌妈妈”。

第三句是:

宝贝,你是想要这个,还是想要那个呀?


2、撕掉标签,正面表述。

当孩子打人时,

你不要说“你就是个惹事精!”

可以说:

“你一直是有正义感的孩子,

下次试试用别的方式跟别人沟通,

相信你以后会有更好的办法解决问题的。”


当孩子撒谎时,不要说:

“你的嘴巴里边没有一句真话。”

而是要说:

“宝贝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

你一直都是一个非常诚实的孩子,

你能给妈妈讲讲,你是怎么想的吗?”


而在这个过程里,

正面的信任和期望、耐心很重要。

每一次的鼓励,就是在一次次暗示孩子 :

你在我心中很棒,以后依旧会很棒。


3、建立正向目标。

你可以说:

“妈妈只是担心你,

如果因为你总是迟到被老师批评,妈妈肯定也会不放心。

所以妈妈想跟你聊一聊,我们怎么样管理学习。”

如果他愿意,我们可以去和孩子制定共同的规则。

你可以问:

“你想定怎样的目标,我们写下来好不好?”


这样的提问,会让孩子开始思考如何为做得更好而努力。


在养娃这条路上,

疲惫不堪的苏青 ,

努力生活的周南南 ,

心态失衡的何晓涵,

这些,都像极了现实生活中的我们,

一边感悟着,一边成长着。


但要相信,

孩子从我们这儿学到的自尊、自信,

安全感和稳定感,

一定会帮助他在未来,

和爱人、朋友们建立更好的关系。


养育孩子是一场修行,

最后,

也愿彼此在当妈这条路上,

披荆斩棘,升级打怪,

最后收获圆满。


—— End ——

作者:陈六月,自由撰稿人,沿着路走,直到把自己变成路。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