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小就展现出卓越的奥林匹克才能,是公认的数学奇才。高一和北京大学签订了一项协议,如果高考只通过一本线,北京大学自己就算降200分也要及格。
但一年后,这个绽放耀眼光芒的孩子引得北大招生办人员再次匆匆而来,直接递上录取通知书,以免人才被隔壁清华抢走。
为何高二就能获得如此令人称奇的经历?这个少年究竟有着怎样的过人之处?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本期子牙童趣恰同学少年就带领大家认识,最牛高中生叶珈宁的故事。
1999年6月3日,叶珈宁出生在浙江诸暨。他从小就表现出对数学极高的天赋,成绩也是一直稳居班上第一名。
因为对数学的喜爱,父母就给他报了奥数班。可是在四年级的时候,由于国家的规定,大多数奥数班都取消了,叶珈宁面临着以后可能没机会上奥数课的困难。
好在当时补习班的老师不愿意这样有天赋的孩子得不到培养,便主动提出愿意继续免费为其培训的想法。
叶珈宁的奥数启蒙老师在其成长历程中有着不可厚非的作用。“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这位教师将这句古语体现得淋漓尽致,这般教书育才的精神也着实令人叹服。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如若叶珈宁没有遇见这样的老师,他的才华说不定也不会被挖掘,那以后的人生道路也可能就此改变方向。
因为个人本身的优秀,叶珈宁在小升初中,就有好几所中学争相录取。
而这个孩子早就成竹在胸,为了继续他的奥数学习,于是拒绝了当地重点中的重点海亮中学,转头进入浣江中学,在其中学习信息学奥赛。
有人也许会疑惑,叶珈宁应该是家庭背景很不一般的孩子,所以他才会有机会接触到浙江著名的高校,可实际上他的父母只是银行的普通职员。
一个孩子的成长往往是受父母的影响较多,叶珈宁也不例外。
自小时起,他就在父母的引导下,有了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的态度。他很愿意接受并坚持自己所爱的事物,比如读书,再比如学习奥数。
叶珈宁十分热爱读书,他的涉猎也很广泛。如四大名著、现代科普读物等都是他的心头好。
小时候的叶珈宁是个好奇宝宝,不少书本读完后,他总会有问不完的为什么。漫步于科学世界,徜徉于奥数大海中,这种自小养成的专注力,为他以后的耀眼成绩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其实叶珈宁起初想要学习奥数时,是遭到了家人反对的。父母认为这种要花大量时间与精力去钻研的学习可能会影响他的正常学业。
但叶珈宁却十分坚持。拗不过儿子的父母最终同意,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叶珈宁的人生就如同开挂一般,一路过关斩将。
别看现在的信息学是热门的专业,但当初叶珈宁刚选择信息学奥数的时候,身边的人都对它没有过了解,毕竟这是一个非常新兴的专业,谁也不知道它的未来发展如何。
甚至叶珈宁的老师都在极力地劝阻:不如放弃这个专业,换成最为直接的奥数!
而叶珈宁却十分坚持选择所爱的,爱所选择的。正因如此,一直保持高度专注力的他逐渐成为了一个信息学领域的天才、奥数各类大奖的获得者。
在浣江中学进行了比较系统、专业的信息学奥赛知识获取,叶珈宁开始在各种奥数比赛,包括国内、国际赛场上出现。
实力出众的他总是能将金牌抱回家,这位满载荣誉的少年更是在初三那年,成功获得了全国信息学奥数联赛的一等奖,而后荣获亚洲与太平洋地区的信息学竞赛金奖。
别看他年纪轻轻,在奥数圈却非常有名。
在爱好上表现出众,叶珈宁也没有耽误自己的校园学业。2014年初升高时,他一路高歌猛进,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了重点中学绍兴一中。
而当时绍兴一中的老师更是直接断言,他以后不是进入清华就是北大。可见他成为清北争抢的学子,早在很多人的意料之中。
正在读高一时,北大招生办闻风而动,立刻与叶珈宁一家取得联系,而且当场表示愿意在高考时降200分录取他,并与他立即签约。
没想到高二时的叶珈宁以一往无前的气势,报名参加第33届全国信息学奥赛,一举取得全国第14名的好成绩,并拿到了“亚洲与太平洋地区信息学竞赛”的金奖。
凭借这样的成绩,叶珈宁就有被保送至国内一流学府的资格。
消息一出,北大招生办再次急急忙忙来到绍兴一中,怕人中途被隔壁学校劫走的北大老师,这次带来的是一封预录取通知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正是叶珈宁所喜爱的学院。
2017年的高考大军浩荡而来,叶珈宁从这列队伍中脱离开来,与同伴一起前往日本参加奥数比赛。
当他回到家时,那张令人羡慕的的北大录取通知书就放在家伙总桌前,没有想象中的兴奋情景,好像是理所应当一般,叶珈宁表现得云淡风轻。
而他的事迹经过报道,还引起了一阵网络热议,人们称他为“最牛高中生”,还为他参加各种赛事并频频获奖安了个“金牌收割机”的名头。
叶珈宁的优秀大家有目共睹,于是相识不不相识的纷纷前来“取经”。但这个孩子表示,自己也说不上来,好像平常做的事也都是其他同学会做的。
学业繁忙时忙着埋头苦学,稍微有空便看看有趣的书缓解一下神经,虽然自己电视、手机等看得少,但爬山、打球、散步的次数也不少。
要说有什么不同,那便是他专注力很强。无论是玩乐还是学习,叶珈宁都不让人打扰,这也许就是他天赋以外的学习秘诀吧。
小时候的叶珈宁希望自己能学得更多,进入一所好大学,再进一步提升、充实自己,这样才能像自己的偶像——钱学森一样有能力为国家做更多事。
当高考结束其他同学扔掉书本,尽可能让自己多玩一会时,没有参加高考的叶珈宁提前来到了北京继续学习奥数更深层次的知识,一刻也没闲。
他希望能够在大学里,接触最前沿的科技,做更多研究,参加更多的奥数大赛,在中国的计算机领域做出自己的一点的贡献。
这个优秀学子的精彩人生才刚刚开始,他的成功离不开父母的循循善诱,离不开教师的悉心教导,当然,更离不开他自己的努力奋斗。
纵使有过人的天赋,如果没有后天的努力与坚持,最终也无济于事。叶伽宁的人生历程与成就,无一不是在启示我们,“天才,是1%的天分,加上99%的汗水”。
这个世界很大,只有不断地自我发掘,坚持下去,总会有闪闪发光的那一天,总会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早在北大提前录取叶珈宁的时候,就有人提到过教育是否公平的话题。
被保送的学生与从高考中闯出来的应试学子究竟有何不同?你怎样看待北大对叶珈宁的优待?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字,请关注我,为我点赞并转发,你们的每一份鼓励,都将是我不断前进的动力。
--END--
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