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打着“独立女性”的幌子宣传的电视剧越来越多,但事实上,这些电视剧最终会拍成玛丽苏偶像剧。
所谓的独立,不过是女主角依靠一个又一个拜倒在她美貌之下的男人帮忙,从而走上人生巅峰。最近刚播的网剧——戚薇主演的《北京女子图鉴》就是这样一部剧。
《北京女子图鉴》翻拍自日剧《东京女子图鉴》,是正式买了版权翻拍的。令人欣慰的是,《北京女子图鉴》只在原剧11集的基础上本土化翻拍成20集,不像某些翻拍日剧把12集的内容注水成40集▼
其实八先生看《北京女子图鉴》第一集的时候,曾天真地以为国产剧终于要觉醒,终于肯好好拍一部反映真实女性生活的剧。毕竟第一集的内容,还是挺真实的。
戚薇饰演的女主角陈可,是一名刚毕业的研究生(戚薇的演技还挺自然,没有刻意装傻的感觉)▼
陈可的大学是在成都上的,妈妈希望她毕业后能留在成都当公务员,但她却向往去北京发展,于是拼命在家投简历。陈可的背景,在生活中还是挺普遍的▼
陈可毕业的时候,妈妈安排她去相亲了,相亲时遇到的不是偶像剧里的帅哥,而是又抽烟又抖脚又通宵打麻将打牌的社会哥▼
后来陈可孤身一人坐火车去了北京,去投靠高中同学▼
本来国产剧进行到这里已经可以拍成偶像剧了,女主角跟高中同学日夜相处逐渐产生了感情。但《北京女子图鉴》并没有这样拍,反而呈现了比较写实的一幕——所谓的老乡,在欲望面前也会失去理智▼
陈可在北京的公司面试时,面试官问的问题都很真实:你大学没在北京读,为什么想来北京发展?
而陈可的回答也像很多毕业生一样,从刚开始的真实回答,到后来为了成功而编造答案。
刚开始,陈可回答说是为了梦想才来北京拼搏,于是面试官笑了▼
再后来,虽然陈可的面试也失败了,但好歹她的回答接地气了:北京大公司多,机会也多,刚毕业想闯一下▼
陈可在面试时回答期望薪资的时候,从刚开始的六千,到后来的五千,再到后来的“按公司标准就好”,反应了不少毕业生都在一步步向现实妥协▼
这些画面,都是很写实的,所以八先生在看剧的时候,很期待导演和编剧会怎样呈现陈可的成长。谁知道看下去之后,才发现陈可成长的每一步,都离不开运气和男人的帮助。
初到北京,陈可找工作屡屡碰壁,直到老乡的帮助,她才找到第一份工作——前台(成都的研究生到北京居然只能做前台?)▼
后来,陈可在另一位高中同学的介绍下认识了一个老总,托老总的关系,陈可找到了在北京的第二份工作——外企销售部的小组成员▼
在外企还没做够一年,陈可不堪部门争斗,已经琢磨着跳槽了。但陈可的跳槽一点都不难,因为她在跟外企老总出去谈生意的时候,偶遇了一位副总裁,拿到了副总裁的联系方式之后,毛遂自荐得到了面试的机会▼
就这样,陈可顺利跳槽到了新公司,工资比在外企时翻了不止一倍。
再后来,陈可跟着副总裁出去谈生意的时候,认识了正在创业的高富帅,两人初见彼此都对彼此很有好感▼
谁知道这位对陈可有好感的高富帅,因为她没按时跟自己谈生意,于是决定不跟她的公司合作。这时候,副总裁要求陈可一定要把生意谈回来,否则就辞退她。
在危急存亡之际,陈可并不是自己想办法把生意拿下,而是打电话向曾经想潜规则她的前老总求救,神奇的是前老总还真的帮她了▼
到最后,陈可并不是因为自己的方案有多优秀而拿下生意,而是声泪俱下说自己这次要是失败了就得被辞退balabala,于是,高富帅选择跟她的公司合作了▼
这年头,国产剧里女主角卖惨就能把生意谈了?这不就跟杨幂在《谈判官》里一句“你也不想两败俱伤吧”就促成两大打车APP合并一样滑稽?
可以说,陈可人生每一步关键的转折点,不是依靠男人就是因为运气好。不可否认陈可是有工作能力的,但剧里呈现的篇幅太少了,而且都描写得很表面。这样的剧情,实际上还是玛丽苏偶像剧。
更滑稽的是,《北京女子图鉴》还打着“独身北漂女性在北京的真实生活”的旗号进行宣传,但除了刚开始找工作那一段,似乎没有哪一点能代表独身的北漂女性吧?
《北京女子图鉴》里的陈可虽然只是研究生毕业,但她仅仅用了2年,就实现了从住地下室到类似高级公寓的好房子的跃进,此外她还开始去美容院、用各种名牌护肤品化妆品、开信用卡买名牌包、甚至有买房子的意向......敢问有多少去北上广深发展的年轻人,能做到2年就逆袭?
《北京女子图鉴》拍成了偶像剧,恐怕接下来的姊妹篇《上海女子图鉴》也难逃厄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