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娱乐休闲

校园霸凌电视剧电影推荐,干货看这篇!这些电影告诉你,遭遇“霸凌”,该怎么办?

“霸凌”一直是讨论度和关注度相当高的社会不良现象。

成年人总是认为孩子的世界简单简单,不仅仅是矛盾和吵架,而是越简单越直接,成年人会权衡利弊,深思熟虑,但孩子们没有担心。他们的邪恶和善良都没有修饰。


《少年的你》


我丝毫不怀疑,在陈浩南和山鸡叱咤风云的年代,80后遭遇霸凌乃家常便饭;而在《喜洋洋灰太狼》中成长起来的00后,遭受欺辱时可能更加无所适从。


无论你是“欺凌后”、“霸凌后”抑或“久凌后”,你,或者你的孩子,都有可能成为下一只黑羊。


我们可以自我安慰希望就在前方,然而仅此而已,黑夜终究要留给受害者以及施害者自己承受。新闻的揭露、电影的警示乃至群众的愤怒不过是杯水车薪,在这个问题上,同情心似乎改变不了什么。


《少年的你》


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和“霸凌”相关的电影,这些时常被人们提及的作品,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



每当人们回忆起自己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总是有怀念不完的美好和纯真。


但如果挖掘我们的内心深处,是否曾经因为家境贫穷、父母离异、打扮土气、性格懦弱甚至成绩太差而被嘲笑,甚至被霸凌?


何为霸凌(Bullying)?


这是一种反复性的肢体或言语攻击行为,会对他人造成难以磨灭的心理和生理双重伤害。


《少年的你》


校园霸凌,在我国长期以“他/她只是个孩子”的姿态出现,但在一些发达国家早已是不可忽视的社会议题。霸凌行为之所以最常见于校园,是因为学生尚未形成社会人格,认知世界的方式多以自我为中心。


这里的“自我”并非自私自利,而是不能明确自己和他人以及这个世界的联系与区别,便以自我的感官诉求为基准。


怎样最满足?


当然是觉得自己牛X的时候:个子高力量大很厉害;魔方拧得快很厉害;家庭环境优渥也很厉害。这种对“更高、更快、更强”的追求,是人类的天性。听起来有些残酷,但真相可能就是如此,霸凌是文明发展给人带来的“后天性”。


根据美国著名心理学教授菲利普·津巴多上世纪70年代的知名实验——斯坦福监狱实验改编的同名电影,便赤裸裸地将这种人性暴露在观众眼前。


一群原本心理正常的大学生,经历授权与剥权的监狱风云后,成为了施虐成瘾的霸凌者与被霸凌者,无论扮演的是狱警抑或犯人,均陷入角色无法自拔,甚至心理学家本人也差点忘记这仅仅是个实验。


《斯坦福监狱实验》,手握大权让人为所欲为


《斯坦福监狱实验》以及同样改编自该实验的德国电影《死亡实验》,传递的信息正如津巴多所说:“世上绝大多数的恶,是普通人在特定环境或者特殊时期做出的极端行为。”


《死亡实验》


然而,在简单地将锅甩给霸凌者之前,或许我们应该先找出是怎样的诱因激发出他们恶的一面。


在复杂的社会人文中,有三种基本力:权力、势力和影响力,他们也是构成“霸凌世界”的基本力。


彼得·布鲁克曾获得金棕榈奖提名的《蝇王》,展现了权力争夺以及掌权后为巩固集权不择手段的人类本性。


《蝇王》,典型的揭露“孩童之恶”的电影


落入荒岛的孩子当中,杰克为首的野蛮派为获得岛上的领导权,对拉尔夫领导的理智派进行围剿。


这个故事也从侧面印证了弗洛伊德的观点,他认为人类除了性欲,只有攻击欲。攻击欲的来源,难道不正是对权力的向往?


至于势力,说白了就是“抱大腿”。即便你贵为大腿,也总需要几根腿毛吧?能打如泷谷源治,转到“热血高校”后,仍自知寡不敌众,找来片桐拳组成新团体,同芹泽多摩雄决一死战。同较为容易固化的权力不同,势力瞬息万变。


《热血高校》 ,面对欺负,有的人选择“抱团”打回去


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霸凌中不容忽视的言语霸凌,影响力最惊人。毕竟——语言的传播比行为更迅猛。


《绯闻计划》中的奥利芙由于不想和朋友的家人一起出游,编造了和男同学共度初夜的谎言,没想到事情在学校炸开了锅,所有人都知道她不是处女了,男生们也纷纷跑来,要她帮忙“破处”,奥利芙成为了浪荡女的代名词。


《绯闻计划》


“为什么酒保需要为醉酒后犯罪的酒鬼负责,霸凌者却无需为被霸凌者的自杀负责?”


可以想见,随着霸凌引起的关注越来越多,霸凌者以及旁观者的心理状态也会越来越复杂,在类似于“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的民粹主义挟持下,惩罚不良少年的新霸凌以及“自我放弃”的自我霸凌,都会成为未成年人霸凌问题的复制和延续。


正如《胜者即是正义SP》里的那句台词:


“受害人、加害人、学生、老师,都不是霸凌的本质,本质是更恐怖的东西,它不只存在于教室里,也不只存在于公司或家庭,它存在于世界上各个角落,我们平时必须察言观色、随波逐流,多数派被认为是正确,少数派自然就会被看不起,霸凌的本质是社会氛围。”


《胜者即是正义SP》



除了校园霸凌外,下面这些霸凌行为也十分常见。


网络霸凌


网络暴力的危害性已经丝毫不弱于真实生活中的霸凌。


《玩命直播》


《玩命直播》中,群情激奋的网友起哄,让参与者真枪实弹比起了射击,众目睽睽直播起了杀人。每一次网络霸凌事件的背后,永远是一帮无需负责的键盘侠,他们指为刀、字为剑,杀人于无形。“乌合之众”意识不到自己是施暴者的帮衬,甚至施暴者本身。


职场霸凌


老板对员工颐气指使似乎已被当成理所应当,“拿钱办事”天经地义。不过说真的,你分得清什么是合理要求什么是职场霸凌吗?


《恶老板》


《恶老板》虽然是部喜剧,却对职场中老板无休止榨取专业价值和榨干身体的行为进行了控诉;而《全金属外壳》中满口脏话的教官,无疑是影史上最凶残的boss。在工作中遇到恶老板,记住,一定要乐观!


自我霸凌


《声之形》中的石田将也,对听力有障碍的转校女生西宫进行了不自知的霸凌。西宫不堪忍受再度转学,她离开后石田成为了新的被欺辱对象。尝到苦头的石田,陷入了自责和愧疚,甚至产生了社交障碍。


《声之形》


霸凌者为自己在“不懂事”阶段犯下的错误自我买单,已经是霸凌问题的新症结。



那么,霸凌者的心理画像又是什么?


自我表现欲


从1970年《哆啦A梦》开始连载,胖虎在漫画和剧场版中欺凌大雄已经将近半个世纪,好不容易逮着一只软柿子,不得往死里循环利用?


为什么遇到事情胖虎总是热衷于诉诸暴力?


胖虎来自普通家庭,妈妈是个一言不合就舞动擀面杖的暴脾气,自己学习也不争气,加之肥胖的体型,这个暗恋静香的小胖子,在一群朋友当中毫不起眼,武力成了他唯一特别的地方,也是他最大的武器。



当然,作为一部输出给孩子的作品,胖虎也一直是勇气和坚强的化身,从某种程度上弥补了大雄的懦弱,他对大雄的拳脚相加,也并未完全带着羞辱和排挤。


“矮穷矬”都是罪


韩国电影《蚯蚓》中,子若的父亲是以摆摊为生的残疾人,但她就读的却是一所贵族音乐学校。天赋异禀的她很快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可在来自各个理事长、董事长家庭的同学看来,贫穷就是原罪,何况她还抢走了所有人的风头。


《蚯蚓》


一场针对贫困优等生的霸凌不可避免,并很快升级为轮奸及各种令人瞠目结舌的性凌辱,子若终不堪重负,自我了断。


群体性行为


鲁迅曾经这样写看客:“他背后的人们竭力伸长脖子,有个瘦子竟至于连嘴都张得很大,像一条死舻鱼。”滑稽之余带着沉重。


除了施暴者,不作为甚至瞎起哄的旁观者也是凶手。


郭采洁在《不能说的夏天》中饰演的大学生白白,受到老师性侵犯,事情曝光后却被同学嘲笑勾引老师,涉世未深的白白如何忍受?


《不能说的夏天》


美剧《十三个原因》则用另一种方式揭穿了旁观者的残酷,女主角汉娜自杀前,将录制的13盘录音带寄给了所有在她被欺辱时冷眼旁观的人,没有谁是凶手,但又人人是凶手。


校园霸凌,是一场封闭心理环境下产生的群体性行为。


破碎之花


中岛哲也执导的《告白》中那两位少年,像是破碎温室(家庭)中培育的花朵。一位缺爱,希望获得离家母亲的认同,另一位脆弱,寄望赢得每位同学的尊重。分别溺爱和遗弃他们的母亲,仿佛是这起惨剧的罪魁祸首。


《告白》


包括松隆子饰演的被害者母亲森口悠子,三位母亲最终沦为霸凌事件的参与者和受害者。而家庭教育失败的少年A和少年B,则体现了霸凌行为中最令人心寒的一面:无所谓对象,重要的只是身份的展示。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即便做不到呵护备至,至少在他/她开启自封之路时,问问他/ 她自己能做什么?你可能不止拯救了一个人,还避免了一场更惨痛的悲剧。


相比之下,被霸凌者的心理画像又是什么呢?


斯德哥尔摩


由于霸凌多发生在孩子身上,施害者受害者双方可能均意识不到这种行为。美国纪录片《欺凌》中,即便有摄制组全程跟拍,校车上的孩子们仍旧旁若无人地对他们欺负惯了的亚历克斯做出成年人无法想象的行为,他们掐他脖子,用铅笔戳他,骂他是“鱼嘴脸”。


学校的心理辅导员曾经告诫其中一个霸凌者,不许再将亚历克斯坐在身下,后来他确实不那么做了,却又换了别的方式。


当父亲问起亚历克斯有没有被欺负,他说:“有人勒我的脖子,但我觉得他是在和我玩儿。”


《欺凌》


被霸凌者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有时会化作霸凌者的施暴动力。


求人不能,求己不易


正如《本X》中本的母亲所说:“有人死了他们才会对校园霸凌稍稍重视。”也仅仅是稍微而已。


《本X》


古希腊人认为人的命运是由几代人和身边人共同决定的,但是在霸凌的丛林法则中,本应是权力链顶层的学校的不作为则叫被霸凌者无路可去。


患有艾斯伯格综合征的本是个例外,受尽羞辱后他用跳海假死的方式反击恶人,葬礼上播放欺辱他的视频令霸凌者羞愧难当、追悔莫及,本用骗局反抗了不公,报复了霸凌者。


或许,在“懂得权衡利弊”的大人面前,救赎只能靠自己。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有《更好的世界》中艾利亚斯那样的好运气,拔刀相助的克里斯提可遇不可求,艾利亚斯从朋友那学到了学校里的规则——“狠狠打他一次他就不敢欺负你了。”


《更好的世界》


无法计算的阴影面积


相当一部分霸凌者儿时有过被家暴的经历,他们也是暴力的受害者。这种身份转换也很容易在被霸凌者身上发生,并且潜伏期极长。既然忍气吞声只会使情况更糟,要么反抗、要么死。


《致命礼物》里,戈多许多年后重逢“小霸王”西蒙,当年涉世未深的小伙已为人夫,但戈多仍旧寻求一场报复。


《致命礼物》


《大象》中的亚历克斯就没有这么好的耐心了,他用自己的方式——校园枪击,结束一切。在枪支合法的美国,永远没人知道层出不穷的校园枪击案背后,有多少凶手凶悍的外表下藏着一颗曾经被霸凌伤透的心。


《大象》


除此之外,长期被霸凌还会让人变冷漠。《湖群狗党》中受尽胖子欺负的小伙伴联手约他游湖,打算报复,游玩时大家发现他只是不擅与人交往,计划终止。可随后,以为自己融入人群的胖子开始口无遮拦,失足跌入湖里之后,那些曾经被他欺负过的人,没人伸出援手。


《湖群狗党》



那么最后,来说说最重要的,我们该如何对付霸凌?


先写在最前面,下面这些“建议”来自电影,而电影总是与现实存在着巨大的鸿沟。并不是每个孤独的少年都能等来一位指点迷津的小姐姐,并不是每个被欺负的孩子都能小宇宙爆发一拳KO小霸王。


再说一遍,这些只是电影,不推荐模仿,但是,拿去鼓励下、启发下自己,还是没问题的。


第一式:向成年人求助


如果被欺凌,没必要独自面对,那就好比把自己一个人锁进牢房,只会越来越压抑。应该尽量向父母倾诉,一起寻找对策。同时,家长也不该追求“以暴制暴”。


在《树屋上的童真》(又译《战争》)中,凯文·科斯特纳饰演的父亲曾在越战中饱受心灵创伤,所以始终教导儿子珍视和平。


《树屋上的童真》


不过求助也一定要看准对象,别跟《大兵保镖》里的三个孩子一样,误把流浪汉当特种兵雇来当保镖——结果“保镖”自己也被熊孩子痛扁一顿。


《大兵保镖》


第二式:头脑就是力量


对付身体占绝对优势的校霸,头脑就是最好的武器。要知道,校霸基本上都没什么脑子——否则他们也就不会把时间浪费在欺负人上了。


本·阿弗莱克曾在林克莱特的《年少轻狂》中饰演一个专爱欺负新生的万年留级王,拿手戏是用板球拍打屁股。


没想到,几个一直被他追赶、恐吓和欺侮的新生,居然设下埋伏摆了他一道,用油漆浇了他个满头满身——小霸王的嚣张气焰也就此被彻底浇灭。


《年少轻狂》


第三式:强身健体,保卫自己


这是最实际也最实惠的招数,就算不为打架,锻炼下身体也是好的,况且一副强壮的体格必然能让人自信心倍增。


比如新老版本的《空手道少年》(2010年的翻拍版为《功夫梦》)就非常典型。


校霸人高马大,你瘦小枯干,怎么办?用神秘的中国功夫打败他!在《永不退缩》中,主人公也是靠拜师学艺才扳倒了横行霸道的当地格斗冠军。


《永不退缩》


当然,一定得牢记:任何格斗术都不是用来伤害别人的。


第四式:你并不比他弱


不要甘心屈就于“被欺凌者”的角色。


如果跳出弱者心态,你会发现,大家都是孩子,谁也没长三头六臂,有什么不敢面对的?


在经典儿童喜剧《圣诞故事》里,小主人公被三个淘气包围堵,情急之下突然爆发,把领头的按倒在地一顿胖揍,直打得对方哭爹喊娘;


《圣诞故事》


而在《辣手少年》里,主角惹上连老师都敢打的校霸,用尽浑身解数也没躲过纠缠,只好硬着头皮单挑——结果他竟然利用手指虎奇袭,一招“毙命”。


《辣手少年》


第五式:信心


网络霸凌者大多是些希望得到别人重视又没机会的懦夫,他们唯一的武器就是盗取来的信息,比如某些“不可告人”的秘密或不可示人的照片,然后借此勒索,享受操纵别人的扭曲乐趣。


《网络暴力》


但由“二丫”麦茜·威廉姆斯主演的电视电影《网络暴力》却告诉我们,越是遇到这种勒索,就越要对自己的家人和朋友有信心,相信即便信息泄露也没什么大不了——他们依然会爱你,生活依然会继续。


第六式:借力打力


哪部电影最能展现高中女生世界的盘根错节、心机险恶?


非《贱女孩》莫属。


片中有个以“校花”为首的三人姐妹帮,专做欺凌弱小、散布谣言、横刀夺爱的勾当。


而林赛·罗翰饰演的女主角对付恶女的办法是:做卧底。她假意逢迎,被接纳为一员后,再从内部离间瓦解,甚至骗人家吃高热量食品,直害得“校花”增肥长痘、身败名裂。


《贱女孩》


当然,这种事不宜在现实里模仿,毕竟读书不是玩《无间道》。


第七式:如果你有这样的小姐姐


如果有年长一些的兄姐可以依靠,那当然是极好的。


在青春片里,寂寞彷徨的少年总能遇到从天而降的“小姐姐”,帮助他度过成长困难期。可惜这样的好事我们就只能看看了。


比如《仙境之桥》,转学来的女生为受人欺负的男孩打开一扇想象力的大门,并帮他变得开朗自信;


《仙境之桥》


而瑞典版《生人勿进》就太过激,主人公常被几个孩子欺负,直到他与一只吸血鬼成了朋友……场面太惨,不忍描述。


《生人勿进》


第八式:坚持做你自己


校霸最喜欢嘲弄别人,哪怕半点“与众不同”也会被他们捉住奚落一番。但不要因此就受影响,请坚持做自己吧!


比如《唱街》,主人公迷上了摇滚乐,与伙伴组建乐队,他们的“奇装异服”很快成为校园里最惹眼的风景,也招来校霸的挑衅和骚扰。


但是,乐队毫不动摇、我行我素,每天坚持排练,最后连那个充满不屑的小霸王也被音乐的天然魅力所吸引,竟入伙当起了“义务保安”,大家成了要好的朋友。


《唱街》


第九式


不要因为别人欺负你,就去欺负更弱小的人


这种情况并不鲜见。


很多霸凌者自己也是受害者,因为家庭、社会等种种原因,成为家长、成年人或大孩子们的施暴对象,转过身来又上行下效,把愤怒发泄到别人身上。


动画片《别惹蚂蚁》就以诙谐的口吻讲述了这个严肃的道理。


《别惹蚂蚁》


主人公成天被邻家孩子欺负,一气之下,把蚂蚁当成出气筒,不料人家虽处霸凌链条最底层,却也不是好惹的,用“缩小枪”把他变成跟蚂蚁一般大小——这下,看谁欺负谁?

关于作者: luda

无忧经验小编鲁达,内容侵删请Email至wohenlihai#qq.com(#改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