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态度是:人生一杯清茶,一壶旧酒,一部电影,一个朋友,文章原创,欢迎品电影。
重温经典的爱情故事
1958年杜鲁门 · 卡波特撰写的《蒂凡尼的早餐》出版,书中对霍莉大胆风情的描述引起巨大的轰动,成为文坛的宠儿。之后派拉蒙立马盯上这本小说,最后出价65万美元买下电影改编权。制片人为了更符合观众的预期,将小说大改特改,最后还叫来《七年之痒》的编剧将原来的讽刺文学变成了浪漫喜剧,最后,电影荣获两项奥斯卡大奖,被誉为世纪60年代好莱坞最佳喜剧片。
奥黛丽 · 赫本深植人性的完美形象将影片推上了影视经典,多年来魅力不减,始终让人津津乐道。电影不仅为60年代纽约梦打造时尚精致的招牌,赫本身着纪梵希在蒂芙尼橱窗前的样子,已经深深烙印在每一位热爱时尚人士的心中。我已经数不清多少影视剧和名人cosplay过赫本经典的小黑裙。
但是有人说电影的情节根本没有还原小说的精髓,小说中通过对霍莉悲剧的描写,间接讽刺了美国社会。霍莉是女性在消费主义侵蚀下的牺牲品,她希望通过炫耀性消费获得上层阶级的认可,但是她在二战兵荒马乱的年代,要想实现自己的梦想和价值,比登天还难。
其实在原著小说中,并没有提及女主在蒂芙尼橱窗前吃早餐的情景,作者更想表达的是一种浮华白日梦的隐喻。出身贫寒的霍莉向往上流社会,希望能麻雀变凤凰,而电影将这一情节具象化,随着《Moon River》的旋律缓缓开始,纽约第五大道刚刚从睡梦中慢慢醒来。穿着纪梵希礼服的奥黛丽 · 赫本缓缓走来,盯着蒂芙尼橱窗前喝着咖啡,影史上最经典的电影镜头之一诞生了。
霍莉回到家休息,意外遇到刚搬到公寓的男主—— 保罗,几分钟的交谈和镜头,霍莉的形象一下子鲜活起来。空空的房间却有着创意十足的浴缸、沙发、旅行箱、柜子、散乱丢弃在水果篮里的鞋子,这些都象征着霍莉随意浪漫的性格,房间还有只橘猫。霍莉说【她和橘猫只是萍水相逢,谁都不属于谁,都是生命当中彼此的过客,等自己找到最终归属的地方后,她才能真正给猫取个名字。】
这只猫也是原著小说作者巧妙的一个设计,它代表着霍莉这个角色的隐喻,她告诉保罗【心烦意乱的时候,最喜欢去蒂芙尼看着这些珠宝,所有的焦虑都会烟消云散。】霍莉说【自己最终归属的地方就像蒂芙尼珠宝店一样高贵安宁,】但是究竟为什么这个年轻貌美的女孩会心烦意乱,电影也保留了谜题。
两位话还没交谈几句,霍莉突然蹦起来说【自己得马上去监狱探视,】此时观众跟保罗一样很懵,霍莉说【自己被付钱去看一位黑帮大佬,顺便稍稍话,没什么大不了。】保罗立马对这个姑娘肃然起敬,霍莉却说【自己年纪轻轻,但是不怕闯祸,】结果一个口哨立马把出租车叫到了眼前,保罗看的是一愣一愣的。结果下车的是一位富家夫人,开始对我们的男主上下其手,霍莉一看就知道这两个人有猫腻。
之后夜深人静,霍莉为了躲避男人的死缠烂打,顺着防火梯爬到了保罗的窗外,结果一看,原来人模人样的男主居然是被富婆包养的男人。不过,霍莉对此完全没有嘲讽,反而说【自己非常理解,】保罗原本也是意气风发的作家,但是人为五斗米折腰,最近没什么作品,只能牺牲点色相,在纽约生活。保罗被霍莉身上一种活泼,带有野性的气质吸引,他们之间心照不宣,不知不觉被双方吸引着。从此,两个孤独的灵魂在冰冷的纽约找到了慰藉。
霍莉终日在纽约闲逛开聚会,幻想有一天能找到合适的金龟婿,接下来是一组很长的蒙太奇混剪,展示了什么是上世纪60年代的轰趴。正当保罗想拿起打字机,想记录这个奇奇怪怪的女孩,忽然窗外响起了吉他声,霍莉头裹浴巾,身着牛仔,脸上没有了派对上逢场作戏的笑容,眉宇间透露出淡淡的忧伤,坐在阳台上唱出了亨利 · 曼西尼的名曲《月亮河》。
Moon river, wider than a mile
月亮河,宽不过一里
I'm crossing you in style some day
来日优雅地见到你
Oh, dream maker, you heart breaker
哦,织梦人,那碎心人
Wherever you're going, I'm going your way
无论你到哪里,我都陪着你
Two drifters, off to see the world
两浪人,去环游世界
There's such a lot of world to see
可以看到很多的美丽
We're after the same rainbow's end, waiting round the bend
我们在同一彩虹末,凝望在彼岸
My huckleberry friend, Moon River, and me
我可爱的朋友,月亮河,和我
(Moon river, wider than a mile)
月亮河,宽不过一里
(I'm crossing you in style some day)
来日优雅地见到你
Oh, dream maker, you heart breaker
哦,织梦人,那碎心人
Wherever you're going ,I'm going your way
无论你到哪里,我都陪着你
Two drifters, off to see the world
两浪人,去环游世界
There's such a lot of world to see
可以看到很多的美丽
We're after that same rainbow's end, waiting round the bend
我们在同一彩虹末,凝望在彼岸
My huckleberry friend, Moon River, and me
我可爱的朋友,月亮河,和我
亨利 · 曼西尼以奥黛丽 · 赫本为灵感,创造了这首经典歌曲,旋律不仅优雅细腻又透着含蓄忧伤,影片第一次把霍莉的不安忧愁随着歌声展现出来。她辗转于男人之间,收获的是虚空,蹉跎的是岁月,此时的音乐展现出的情绪和台词,与电影主题完美结合,纸醉金迷的生活也许不是霍莉的最终归宿。
奥黛丽 · 赫本慵懒又优雅的嗓音,让这首歌变成了时间也无法吸取光泽的金曲,这首歌的知名度甚至一度超越了电影本身。凭借这首曲子和电影的配乐,亨利 · 曼西尼和强尼 · 莫瑟获得了当年奥斯卡最佳歌曲和配乐奖。即使你可能看过电影之后,忘了故事情节,但是熟悉的旋律又回响在耳畔,总会有淡淡的忧伤,惆怅,涌上心愁。奥黛丽 · 赫本去世多年,后人听到这首歌,也能想到曾经行走在人间的天使。
之后,一个不速之客找到了保罗,原来才发现这位大名鼎鼎的霍莉小姐 —— 是位心比天高的乡下姑娘,真名叫卢拉 · 梅,她出身悲苦,父母双亡,曾经和弟弟相依为命到处流浪。这位号称霍莉丈夫的人,救助了她之后,便和仅为14岁的卢拉 · 梅结婚,她成了一群孩子的后妈。过了几年,她不想继续在乡村生活,丢下了比她年长很多的丈夫,来到了纽约闯荡。意识到霍莉生命当中有位这么重要的男人时,暗生情愫的保罗也只能黯然离场。
过了一会儿霍莉请求保罗和他一起送走这位丈夫,在离别的车站,那个有些疯疯癫癫的霍莉,面对曾经的过去,她难忍泪水和曾经的丈夫,说【你一定不要把心交给很野性的东西,你越这样做,它们越强壮,直到有一天足够强壮飞向大树,飞向更广阔的蓝天。】这句台词也象征了卢拉 · 梅的女性觉醒,曾经的她是美国社会最底层、最被边缘化的小人物,但是社会快速发展,将蒂芙尼这样的奢侈概念植入小女孩的脑海里。
于是虚荣与渴望相互交织,她梦想着被美国主流社会接纳,过上幸福的生活。而如今,她改头换面成为了纽约交际花的霍莉,虽然她现在的身份和道德有所冲突,但是她还是渴望更高的身份和地位。了解到真实的霍莉之后,两人的关系又更近了一步,纽约的纸醉金迷也并没有掩盖霍莉艰难不堪地过去,但是,现实的残酷只能在宿醉中解脱。
醉醺醺的霍莉幻想着成为一位富商的妻子,她这么想绝对不仅仅是因为拜金,而是现实让她看清楚生活离不开物质条件。保罗则劝她【清醒一点,看清现实,】两人小吵一架,之后便各奔东西,过了几天之后,保罗看到信件说【自己的短篇小说卖给了出版社,】他第一个想到了。就是霍莉分享,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保罗已经爱上了霍莉。
在和霍莉的交谈中,也能看出两人的关系,隐隐发生着变化,为了庆祝保罗的喜事儿,两人决定来一次纽约大冒险【去做一些之前从来没有做过的事儿。】第一件事儿就是保罗到蒂芙尼买件礼物,到店里霍莉很好心,不想让保罗乱花钱,最后问柜台经理【能不能在一个玩具戒指上刻一个名字缩写?】本来以为人家百年珠宝店根本不会搭理这种请求,但是经理和蔼可亲地说出了蒂芙尼的经典语录。
“蒂芙尼非常善解人意,钻石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很多人都以为这部电影把蒂芙尼的名气传到了千家万户,是不是蒂芙尼交了广告费在电影里宣传呢?但其实根本不是这样,蒂芙尼当年根本不想和这部电影有任何关系,当初原小说作者卡波特,完全是蹭人家高贵的珠宝店名气。蒂芙尼高管看了小说之后,破口大骂说【霍莉小姐的身份不符合蒂芙尼的格调,】还给当时的《芭莎》施压,软磨硬泡拒绝小说在杂志上连载,但是卡伯特可是个天才,他转头就和Vogue合作在上面连载小说,杂志被疯抢一空,让他成为当年最红的畅销作家。
而当派拉蒙要求在蒂芙尼门店取景时,蒂芙尼的态度也非常傲慢,一开始答应只能拍出橱窗,派拉蒙最后没有办法,只能低三下四的求人家,才让剧组到店内拍摄了几分钟。不过,当奥黛丽 · 赫本出现时,甜美优雅的气场,让蒂芙尼简直蓬荜生辉,总裁看了都说【女神简直是惊为天人。】
之后在轻快地配乐和弗朗兹 · 普兰纳的镜头下,霍莉和保罗穿梭在1960的纽约,标志性的第五大道—— 格林威治村色彩丰富,暗示着纽约的多元文化。没想到两个人不经意的约会,却谈出了真感情,一夜过后,保罗和富婆也做了断舍离,说【自己全身心爱上了霍莉。】但是,霍莉却面对爱情退缩了,从小颠沛流离的她知道—— 需要金钱来弥补自己的不安,也许这份真情实意的爱情根本不能拯救她。
她于是躲在图书馆里,决定和之前派对上的巴西富商交往,保罗面对霍莉的懦弱很生气,甩出一张支票,说【既然我们的感情对你什么都不是,那这张支票就是那一晚的价格。】和巴西富商约会的霍莉,突然接到弟弟 —— 弗雷德去世的消息之后,精神崩溃的大哭。但是保罗站在一旁却是什么也帮不上忙,知道霍莉不会接受他的爱意,弟弟的意外让她痛不欲生,她内心深处的精神支柱轰然倒塌。
我能真正看到霍莉的内心是善良且真情实意的,之后的生活两人再无交集,繁华的纽约,依旧人来人往。突然有一天,霍莉叫来保罗,进门一看,原来那个旅行箱满地的房间变成了温馨的小屋,原来的浴缸与沙发现在摆满了花花草草,墙上挂着牧鹿的挂毯。更奇葩的是原来那个穿着精致的霍莉,摇身一变成了操持家务的主妇。
霍莉说【现在和巴西富商交往的非常顺利,虽然结婚的事儿八字儿还没一撇,但是她感到知足和快乐,最重要的是第二天就要飞去里约,临别前想见保罗最后一面。】霍莉最后看着繁华的纽约说【如果有了孩子,一定要带他们来看着纽约的万家灯火,】她爱纽约,即使纽约从来不属于霍莉,但是霍莉曾经是属于纽约的。
但在晚上霍莉和保罗突然被埋伏的警察逮捕,原来之前在监狱的黑帮老大,还在外边走私毒品,霍莉自然成了被指责的帮凶。面对指责,霍莉倒是毫不在意,说【自己身正不怕影子斜,】之后保罗被释放出来,忙前忙后替霍莉凑保释金,终于霍莉的经纪人决定帮她一把,找了律师,帮她保释出来。
出了警局的霍莉,赶忙车往机场和巴西富商一起去里约,但是谁想到富豪看了霍莉被捕的消息之后,立马写的分手信玩起了消失。霍莉虽然很崩溃,但是看惯渣男行为的她,边涂口红边说【自己不能浪费的去里约的机票。】面对保罗的挽留表白,霍莉根本不愿意承认和回应,她说【没人能真正属于谁,自己去意已决,】还把带来的橘猫赶下车,说【缘分已尽】。
保罗看着霍莉的样子,失望又愤怒,说出了电影的经典台词:
“无名小姐,你知道你有何不妥?你怕事,你没胆量,你害怕挺起胸膛说【生活就是这样】。人们相爱,互相属于对方...因为这是获得真正快乐的唯一机会。你自称为不羁野心,怕别人把你关在笼子里,但是你已经身处樊笼,是你亲手建起来的,无论是否在德州图利,这不受地域...所限制,它随你而去。不管你往哪儿去,你总是受困与自己。”
对爱情的逃避,不管霍莉走到哪里,都会让她毫无安全感,她给自己的精神枷锁,无论她走到哪里,都会如影随形。她悔恨不已地看着保罗 —— 为她去蒂芙尼雕刻的戒指,这时蒂芙尼恰好起到了反衬的作用,没有什么珍贵珠宝比一个真心相爱的爱人更重要,深化了影片想表达的爱情主题。
霍莉幡然醒悟,在磅礴大雨中开始找猫,这只猫是作者的精妙设计,是霍莉生命的映射和隐喻。猫咪和她一样在外面漂流,无法直面内心的不安,而现在的霍莉重新找回橘猫,就代表着重新认识了自己。她意识到虚荣,在爱情面前一文不值,她放弃追求虚荣的未来,选择拥抱现实的温暖。在偶像剧一定会出现的雨天,霍莉和保罗相拥相吻,再多的珠光宝气也挡不住两个孤独的灵魂相互取暖。
爱情与金钱主题
影片中霍莉,甜美可爱,时尚纯真,但是却非常讨喜,平易近人,她过着昼伏夜出,纸醉金迷的生活。她和赫本原本的气质大相径庭,而之后的多次采访奥黛丽 · 赫本,表明自己和霍莉没有任何的相似点。当时刚刚生完孩子的奥黛丽 · 赫本准备重返荧幕,原来灰姑娘华丽变身的角色,奥黛丽 · 赫本已经演够了,决定用不同的角色来挑战自己的演技,打破人设计,所以大胆尝试霍莉。
这个在当时有点“坏女孩”的形象,她赋予了霍莉全新的气质,不像她在逃公主的形象,也不是装作高贵的小姐,反而像一个波西米亚的女人。奥黛丽 · 赫本的表演行云如流水,颓废着一点调皮,娇媚中带着一点玩世不恭,将霍莉身上孩童般的任性纯真、以及善良脆弱、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获得当年的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也是理所应当。
《蒂芙尼的早餐》这部影片之所以流芳百世,很大程度上都归功于奥黛丽 · 赫本的魅力,当然,这部电影被捧为时尚圣经,另一个男人不得不提,那就是 —— 纪梵希。这部电影又一次见证了他们超越爱情的友谊,霍莉目不暇接地游走在各种派对,里面的各种睡袍与礼服,所有的衣服还是纪梵希设计的。当然,其中最经典的莫过于开场霍莉穿的小黑裙,我已经数不清多少人对这个形象致敬了,纪梵希设计的衣服带有现代都市前卫,同时保持着奥黛丽 · 赫本最美的优雅,在此后的几十年经久不衰。
整个1961年,她以《蒂芙尼的早餐》的造型上了全世界三十多本杂志的封面。电影的剧情乍一看很容易变得烂俗,不过它之所以备受大家追捧,跻身 “20世纪60年代,美国最佳喜剧电影” 是因为讨论了女生最喜欢的金钱与爱情的主题。不管是1960年代的纽约,还是如今的 “二十一世纪,人们都乐此不疲。而《蒂芙尼的早餐》属于好莱坞恒久不变的【爱情战胜金钱】的童话类爱情故事。
蒂芙尼,作为顶级奢侈品IP,一直以来提供给顾客的是炫耀性质消费,即就是为了彰显消费者的身份和地位,这就是奢侈品提供的虚拟价值。霍莉经常去蒂芙尼看着这些珠宝,其实看重的就是上层社会身份象征的尊贵。这属于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中—— 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求,但是霍莉身无分文,并且毫无技能来到纽约,只能靠交际来赚取生活费。在资本大帝国面前,霍莉真的算是底层边缘人物了,能实现基本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已经很不错了,何况能满足自我实现需求呢?
所以,蒂芙尼对于霍莉来说是遥不可及,在这种金钱带来的虚拟价值面前,很容易迷失自己。霍莉在纽约用金钱堆积的生活是不堪一击的,这就是为什么霍莉,在很多富商身上找不到安全感的原因,影片想要传达的是靠金钱和虚拟价值,带来的情感终归不能久远。霍莉所追求一切都是虚妄。
再来看看为什么电影里,爱情能打败金钱?
霍莉从小父母双亡和弟弟颠沛流离,即使身出纽约之后也是迷茫无助,其实归根结底是因为霍莉的安全需求和归属爱的需求,一直没有被满足。马斯洛之所以把这两个需求放在人类七大需求里最重要的层次,显然是因为无法实现上述需求之后的【尊重】。自我实现需求是无法被满足的,比如我们大家都觉得结婚时,买房买车会很踏实,是因为我们先满足了最重要的安全需求,才能更好地巩固两人的情感,爱的需求。
一直漂泊不定的霍莉本来就很不安迷茫,遇到惺惺相惜的保罗,两人日久生情到心有灵犀。爱情能让霍莉长久以来第一次感到被呵护以及爱护,保罗带来的安全感和归属感要远比霍莉之前对金钱的虚妄强烈得多。这也就是为什么爱情有的时候坚不可摧,终究能战胜金钱,而现在社会里,有太多人为了金钱去抛弃爱情。大众追名逐利的游戏,让我们忽略了爱情的本质,这也许就是我们看电影最后的结局,会潸然泪下的原因,我们能用眼泪擦亮眼睛,看清心里深处爱的需求。
小说灵感
但是小说的作者 —— 卡波特,却对这样的结局怒不可遏,说【她本来应该变得有钱和丑陋,可是直到最后她还是那么漂亮和贫穷!】随后各路评价,也对小说和电影相差甚远,小说中原来对现代城市、人精神状态的讽刺以及对消费主义的讽刺被弱化很多,那么究竟原作讲述了怎样的故事呢?
和电影完全不同的是,小说的时代背景是1940的纽约,彼时的二战进行的如火如荼,小说中的男主角其实连名字都没有。他身上映射作者卡波特自己独有的敏感中性气质,他疲于奔波在纽约的大都市,和同住一栋公寓的霍莉 “同病相连” ,渐渐了解霍莉悲惨的过去,对霍莉那种乐观自由不羁的个性很是喜欢。
和电影最不同的一点是,小说间接表明霍莉和作者都有一些同性倾向,他们彼此满怀爱意,但绝无欲望,是纯粹的柏拉图关系。自然最后的结局不可能是男主和霍利在一起,而霍莉最后依旧追寻她心中的梦想,抛弃纽约的一切,奔向了巴西,至于霍莉的结局究竟是怎样的呢?卡波特没有明确表示,留给观众无尽的回味。
书中的作者像一个小弟弟一样,默默仰慕着霍莉,小说的原话是:【最后他们俩互相的了解,已经到了甜蜜的深度,两人经常用默默无语来代替语言交流。】所以,他们两个依托的从来都是精神依托,并不是靠金钱和权利维持两个人的关系。之所以小说的故事设定成这样,是因为男主原型就是卡波特自己,霍莉的原型是大名鼎鼎的玛丽莲 · 梦露。
大约在1950年左右,卡波特就和梦露相识,两人相见恨晚、心心相惜,像极了霍莉和男主的关系,他们二人内心纯净犹如孩童一般,他们畅谈着婚姻、生活、明星、身材等各种看法。如果对玛丽莲 · 梦露有深入的了解,你会发现她和霍莉有太多的相似点,她们都曾经家境平衡,迫于生计无奈嫁人 ; 她们都有着出人头地的美梦 ; 她们都摒弃名字改头换面、重新开始;她们都想方设法在大城市里谋生;她们都迫于生计,无奈牺牲美色 ; 她们看起来光彩照人,其实内心孤独脆弱 ; 她们生活在风尘中,却有着清纯的放荡。
到这里,你会发现霍莉身上有太多梦露的影子,这也许就能明白为什么作者原来执意要求玛丽莲 · 梦露主演电影。但是如果我告诉你,梦露其实是表像, 霍莉的真正原型根本是卡波特自己以及他的妈妈,你相信吗?
1924年卡波特出生于新奥尔良,他的妈妈叫做卢拉 · 玛,没错,几乎和霍莉的原名一样,卡波特的童年过得十分悲惨。母亲为了走出乡镇,在他四岁时选择离婚,卡波特被母亲送走,寄人篱下,之后九岁和母亲到了纽约,年轻貌美的母亲很快嫁给了一名古巴的富商,没错,那个富商就是小说中巴西富商的原型。但和霍莉不同的是,母亲在纽约实现了阶级跨越,和卡波特过上了不错的富裕生活,亲眼见证了当时的纸醉金迷。
看到这里,你会发现这本小说之所以迷人,很大程度上是卡波特是说自己的故事,好景不长,之后因为继父破产母亲自杀,这给卡波特带来巨大的伤害。也许小说里霍莉的结局是开放式的,很大原因就是因为卡波特希望霍莉人和母亲走上不一样的道路,希望霍莉能够找到真正的安宁幸福之地。之后各种颠沛流离的经历,让他孤僻而又敏感,他对生活充满希望,渴望,但同时也怨恨它的不公。
之后,他怀揣着作家梦在纽约各大杂志当写手,天资聪慧的他很快年纪轻轻就成了文坛新秀。他沉醉于纽约上流社会的繁华多年,用敏锐的洞察力观察着世间百态,可作为同性恋者,他的灵魂和周围环境格格不入,卡波特就会经常冷眼旁观的看待事物,然后陷入纽约纸醉金迷营造的虚妄世界当中。
于是,在1958年完成了这部《蒂凡尼的早餐》,一经发表,文学界简直砂锅,小说入选了《时代周刊》的 “百部最佳英文小说” 。小说文字精心打磨,简洁洗练,百读不厌,即使之后村上春树翻译这个作品的时候,也是极致赞美。这部小说弥漫着梦想和虚幻的写照,乍一看轻松愉快,但是仔细分析却是对现实的惆怅和讽刺。这一切,卡波特都用霍莉的故事展现出来。
女性觉醒的象征
1940年的霍莉是一种寓言符号,像极了包法利夫人或者《西西里美丽传说》的玛莲娜,她们是美丽的,同时也是脆弱的。在艰难的时代,她们代表着女性的觉醒,但同时,她们又被同时代的人唾弃和指责。小说中的霍莉有时候留着利落的短发,像个调皮的小男孩一样,眼睛好似打碎了多棱镜。这种颜色交织在一起,像火星的碎片发出一种生机,让人温暖的光,即使看起来有些颓废,但是周身散发着像早餐麦片一样的健康气息。她经常自己挑染着头发,染成一缕一缕不同的颜色,表现出自己的与众不同,她身材纤细,气质迷人,一开场就很自信地表现出自己的性感,并且知道在现实世界如何运用去为自己谋利。
在小说里面,她的性感完全来自坦诚自信,她不避讳表达自己对性的看法和经历,在上世纪60年代,这种女性觉醒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她虽然一心想找个金龟婿,但是内心不认为婚姻是高于一切的,自己不能被婚姻所禁锢。她想按照自己想要的生活而活着,即使被万人当作是神经病也无可厚非。
小说里多次提到一个隐喻,就是霍莉特别讨厌笼子,更讨厌这种动物被关进笼子里。霍莉在当时的1960年代,带着一些叛逆,不服从社会给予女性的设定,但是当时的时代,自然会对这种思想比较指责。比如:小说的邻居会说【她通宵达旦的招蜂引蝶,危及街坊的安全和精神,】并且在20世纪的荧幕上,大部分女性角色都是会表现出幸福只能遵循特定的途径(婚姻和相夫教子),偏离这条道路就会写成不得善终。
而霍莉既没有接受女性既定的命运,也没有完全被压迫的放荡不羁进而走投无路,她处于两者之间。
卡波特曾经在1968年的《花花公子》里说过:
霍莉并不是人们传统意义的应召女郎
她只是陪着有钱的男人去最好的餐厅和夜总会
但是她的陪伴需要一些礼物,和珠宝的交换
那些孤独的男人知道霍莉在自己的身边,会显得自己很有面子
但是双方都没有感情上的牵连
霍莉最期待的其实就是得到礼物,给她经济支撑
而男人只期望得到好的陪伴和增强自尊心
不过霍莉愿意,她可能会带喜欢的男人回家过夜
小说里霍莉的社交生活,就是她的工作,而不是被大家误认为的传统意义的Call Gilr ,内心觉醒的她,抛弃曾经的悲惨过去。为了心中的蒂芙尼勇往直前,在各种霓虹诱惑之下,她的眼神清澈又坚定,她出淤泥而不染,不会堕落在社会的黑暗里。至今我读完小说,都无法说出一个跟霍莉完全相似的角色,我觉得霍莉像是梦露 艾娃 · 加德纳,以及凯瑟琳 · 赫本的合体。她有着梦露一样的純欲性感,同时,也有着艾娃一样的大胆狂野,又有凯瑟琳 · 赫本不惧他人的自信。
当然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欢迎大家各抒己见。不喜欢她的人觉得霍莉放荡不羁,危害社会的女人。可是从现代社会角度来说,曾经的霍莉的争议其实无可厚非,她的生活就是纽约单身女性的生动写照。
霍莉是超前的,她的思想能在之后的很多角色上看到,她们大量无谓,依旧是现在的我们所欣赏的。她们追求时尚和自我,都有着潇洒的生活。霍莉、凯莉和萨曼莎都是女性的进化史。霍莉的形象的确称得上是传奇人物,她像一阵风,自己飘走了,却吹醒了观看她的人,她来无影去无踪。小说的最后我们都不知道她究竟去了何方,世界留下的只有他的传说。
消费主义对女性的迫害
很多人看完小说,都说霍莉是迷茫的,有一种居无定所的漂泊感,她的卧室是露营的气氛,没有正经的家具,她甚至不肯给猫取名字,不想属于谁。不过在我看来,她的漂泊不是漫无目的,霍莉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小说里,霍莉很坚定的,在寻找一片安宁之地,和弟弟弗雷德一起养马,看着海,那为什么女性觉醒的霍莉在小说中会多次失败呢?
卡波特给出的任何答案就是【资产阶级下,消费主义的盛行,对女性的迫害,会让女性陷入严重的生存困境和精神困境。】霍莉是典型有美国梦的女孩,真正想实现的是阶级跨越和财富,我们看看现实的纽约能不能让这个女孩成功?
19世纪末,大量移民涌入美国,他们到达纽约湾,看到自由女神像,激动的下跪感恩,手舞足蹈。纽约是一座充满希望和承诺的城市,外来移民甚至将占了纽约人口的一半,是移民创造了纽约,奠定了它后来的发展方向,并为它打上了商业城市的烙印。出自维耶 · 弗朗索瓦《纽约史》
之后,美国经历过一战的柯立芝繁荣时代,美国国民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同时和女性相关的服装业也开始高速发展。广告、杂志、电影进入普通人家,让美国中部的很多人对城市产生强烈的憧憬。小说里也写到当时卢拉 · 梅就是看到买了杂志之后,才产生去纽约闯荡的念头。
后来二战的美国经济开始增长,使全国经济复苏,并且在二战中因为打仗,男性劳动力的缺乏,美国号召妇女走出家庭去参加工作,妇女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都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升。收入的增加导致的消费意愿的增强,人们的消费能力增强,自然愿意购买奢侈品,蒂芙尼就是其中的一种,于是卢拉 · 梅开始逃离原来的生活,去往纽约,这一点确实也反映在真实的历史里。
在1940年至1950年中,美国农村人口继续流向城市,城市人口增加到了1500多万,不过由农村到城市的人缺乏生存技能,很难真正融入大城市。也许现在,你也就明白为什么霍莉会彷徨在大城市,她不仅仅是女性缩影,更是大时代小人物的象征。而霍莉用小说的原话【是生来就属于天空的野东西,翱翔是她的命运,她要冲破一切束缚,去寻找她的蒂芙尼之乡。】
现实就是在纽约这样的城市,想活着不容易,霍莉缺乏必备的生存技能,长久以来只能带来物质匮乏和精神空虚过滤。霍莉自己虚幻的目标是附庸一名地位和财力相当的男人,但是纽约是天堂也是地狱,它能让霍莉拼命消费,但是也能让她自己变成消费品。商家通过各种手段,让霍莉一样逐梦的女孩,用各种买买买消费,弥补精神上的空虚。当霍莉附庸不同地位的男人,以实现进入上流社会,往往是落入了消费社会的圈套。
这么一看,卡波特其实还讽刺了一把蒂芙尼,以及提醒你,按照美国历史学家—— 斯特恩斯的观点。
“极少有人能通过消费来实现真正的贵族身份,他们往往是通过显赫的战功,或是在某一方面卓越的贡献来进入贵族阶级,或者获得获得高贵的地位。”
霍莉这样沉迷于依靠男人,其实消费的是自己内心的自尊,小说中,霍莉最后被巴西富商抛弃,也说明女性依靠消费身体,来获得幸福和安宁,终将走向失败。卡波特其实也是在讽刺社会发展的消费浪潮,女性不得不消费自身,来实现对物质追求的满足,欲望和理智不停对抗,会让女性陷入严重的生存困境和精神困境。霍莉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借此也能看出女性在消费社会中,虽然享有了更多的主动权和选择权,依靠自己的经济实力构建自己身份,然而过分追求物质享受和不理智消费,最终也会成为消费主义的牺牲品。
这部小说揭露了社会的痛处,这也许就是卡波特小说被大家追捧的原因,如此看来,小说所传达的主题确实要比电影深刻得多。不过小说是犀利晦涩的作品,确实有很多人欣赏卡波特的才华,但如果书籍通过电影扩大宣传,必然需要迎合大多数人的口味,所以电影才会的故事情节大改特改。
不过最重要的就是1960年美国电影,依旧会受到了《海斯法典》的严格审查,别说书中提及的同性恋情节,连接吻次数都得限制。不好好改剧本,审批大大根本不让放映,当然,制片人还要考虑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玛丽莲 · 梦露。
1960年制作电影的时候,梦露殊不知那年她离死亡还有两年的时间,当时她的精神压力巨大,经常忘记台词,拍戏迟到是家常便饭,即使卡波特多次力挺梦露出演女主角。作为制片人也必须考虑影片的实际制作和拍摄过程,其次,虽然梦露愿意出演好朋友的书,但是她的老师却说【梦露小姐下定决心摆脱金发女郎的性感形象,】所以最后,梦露就和霍莉擦肩而过。
在原小说的结局里,并没有说明霍莉是否找到心灵深处的蒂芙尼,她的灵魂还在各个城市游荡,这也许是因为卡波特还对局限在时代的浪潮里。无法想象在1940年代,霍莉这样的女性结局会是怎样的?至于电影情节被编剧大改特改,最后是美好的爱情收尾,其实也是件好事,满足精神渴求收获爱情,确实某种程度上能让霍莉收获安宁。
小说用精妙的文笔和故事情节,让人反思小人物在大城市的归属,而奥黛丽 · 赫本的电影却让蒂芙尼和一袭黑群的霍莉,成为了21世纪流行文化之一。不管小说还是电影,它都是超前的,两个作品都成为万众瞩目的经典,实属难得,就读者和观众来说,都是宝贵的精神财富。